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06|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漫谈孔子系列之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19 15: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漫谈孔子系列之四
            师生一体的孔子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教育家,私学的开创者。孔子一生主要从事私人办学,桃李满天下,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创造了世界教育史上的奇绩。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教育完全被官府所垄断,教育成为贵族的专利,平民是无法享受教育,学习文化的。孔子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父亲叔梁纥的早逝,使他从三岁起就陷入贫寒的境地,孔子自己说:“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也许他是依例享受贵族子弟教育的,加上孔家本是贵族,或许有些藏书,孔子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开始自己的求学生涯的。由于他的天资聪颖,加上他的“敏而好学”,因而孔子早早地就显露出过人的才学。就在他十七岁那年,鲁国的大夫孟厘子就看出孔子以后会成圣,叮嘱他的儿子一定要拜孔子为师。孔子什么时候开始创办私学,先秦的典籍、文献没有说到,《史记·孔子世家》只说“及釐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按:釐子,即孟釐子,《左传》作孟僖子,懿子即孟釐子之子。)《左传·昭公九年》尚记载孟僖子出使齐国,那么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向孔子学礼当在昭公九年或之后。但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向孔子学礼并不意味着孔子已经开办私学,因此,一般孔子年谱把孔子开办私学的时间定在他二十七岁前后。

  二十七岁还只是个青年,以这种资历就敢于开办私学,正说明孔子对自己的学识、能力充满信心。虽然当时私学已经盛行,但谁也赶不上孔子办学的声势。可想而知,“弟子三千”当是何等规模!尽管这三千弟子并非同时入学,也并非同时在校,但也可以推测,孔子门下最盛时少不了有几百弟子。那么多的弟子同时受教于一人,孔子的教学负担、管理负担也就不言而喻了。这不仅需要过人的学识,也需要超人的精力与管理能力。

  孔子的私学能广泛吸引学生,使他们从不同的邦国、不同的地域象百川汇海一样来到阙里,又象众星捧月一样环绕着孔子,听他讲学,跟他习礼,向他学习音乐、射箭、驾车、写字、算数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且终身不渝,始终如一,那怕自己已经做了将军、大夫、家臣,名声在外,却始终视孔子为老师、父执。

  孔门弟子中年龄、辈份往往相差很大:年龄大者只比孔子小几岁,如秦商、颜由、子路等,可说是同代人;最小者比孔子小了五十三岁,如公孙宠,还有几位比孔子小了五十岁。按辈份算,已是孔子的孙辈;其中以小于孔子二十到四十岁者居多,如原宪、有若、陈亢等,可视为孔子的儿辈。在孔门弟子中,既有父子同师孔子者,如颜由、颜回;曾皙、曾参。也有兄弟同师孔子者,如冉耕、冉雍。但无论年龄、辈份如何,都虔心孔门,终身相随,无怨无悔。
孔子办学能达到如此盛况,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既有孔子人格力量的巨大影响,又有其学识渊薄、博闻广见的因素,作为当时的道德完人与智慧超人,四海之内的人对他都有一种奉若神灵之心,都以师从孔子为荣,不辞迢迢千里,负籍担粮来到阙里,向孔子拜师求学。同时也与他作为当时最杰出的教育家非同寻常的教育理念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孔子教育理念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打破等级观念,提出“有教无类”的观点。这在等级森严,贵族阶级垄断教育和文化的奴隶社会里,无疑是一声春雷。它敞开教育的大门,迎接社会各阶层的人士,使人们不拘自己的阶级、门第、出身,都来分享受教育的权利。事实上,在孔子的门第子中,的确各种出身,各个阶级、阶层的人都有。

  其次,是学费收到很低,用孔子的话说是:“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说只要你交得起学费,我就愿意教你。据前人的考证,“束修”不过是十条干肉,大概还不到半边猪的重量。虽然按礼制规定,那时的平民不到七十岁是不能吃肉的,所以那时的人分为“肉食者”与“素食者”,但即使这样,对于普通农家来说,交十条干肉也不算太重的负担。这么一来,平民也交得起学费,也就有了受教育的机会。

  从孔子的教育实践看,他有意打破以往贵族教育时师生之间不平等的关系,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乃至于近似于家人式的特殊关系,所以在孔子与他的学生之间并无师生间的隔阂,更不存在相互间的对立,而是亲近得如同父子。孔子身材高大,长相奇特,当时号为“长人”,可他在学生面前却是个恂恂长者和老者,从来不端老师的架子。《论语·述而》章说:“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意思是说孔子看起来既严厉又温和,既威武又随和,既谦恭又平和,可见在孔子那里是没有什么师道尊严的。

  孔子平日与学生相处非常随和,师生之间无话不谈,虽然有时也发生小小的不快,但很快就烟消云散,毫不影响相互间的感情。如孔子寓居卫国时,卫国想让孔子主政,子路问他当以何为先,孔子回答说当首先正名,子路嘲笑说:“别人说您老先生有点迂腐,看来真说对了。请问您拿什么来正名?”孔子一听,也来火了,就骂子路:“你这家伙说话真粗鲁!”孔子一行前往楚国的路上,被陈、蔡两国的军队围困,七天没有饭吃,可孔子照样弦歌不绝,子路是个心直口快之人,免不了发牢骚,于是嘲笑孔子,可孔子并不以意,还耐心解释说:“君子本来就穷困,至于一般人受穷的就更多了。”尽管子路因性格的关系,讲话很随意,有时不免顶撞孔子,甚至嘲笑孔子,可孔子却始终与子路的感情很深,并非常看重子路的治国之才。

  子路曾为蒲地宰,虽只三年,却把蒲地治理得井井有条。孔子经过蒲地时三次盛赞子路“善哉由也”,说子路“恭敬以信”,“忠信而宽”,“明断以察”。还对子贡说:“由此看来,我虽然三次为子路叫好,只怕还不足以反映他的政绩呢。”后来卫国发生内乱,子路不幸死于内乱之中,孔子听说后哭得很伤心,并以挽歌形式一边哭一边唱:“泰山崩塌了啊!房子的梁柱折断了啊!贤哲之人去了啊!”

  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孔子既钦佩颜渊的德行,又盛赞颜渊的好学,甚至认为连自己也不如颜渊。孔子认为颜渊拥有四种君子之道,即“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还认为颜渊的敏悟好学,子贡与自己都赶不上。他与颜渊情同父子,可惜颜渊英年早逝,这让孔子痛心不已。他仰天悲叹:“老天呀,老天呀!你这不是要我的命啊!”

  由于孔子与弟子朝夕相处,又亲密无间,因此相互间知根知底,因而他对弟子的长短、优劣极为了解。一旦有事,就可因事用人,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长处。一次,子夏询问孔子,说颜渊、子路、子贡、子张各有什么长处,孔子回答说:“颜渊的诚实守信胜于我,子贡的敏捷善辩胜于我,子路的英勇雄武胜于我,子张的庄重谨严胜于我。”所以每逢有战事发生,他就让子路去带兵;每逢碰上外交难题,他就让子贡去游说诸侯;弟子们遇到学习方面的问题,他就让颜渊去解答。由于孔子知人善任,所以不管碰到什么情况,都能迎刃而解。

  更为可贵的是,孔子敢于向弟子承认自己的错误。一次,孔子与弟子们到武城去,远远地就听到了弹琴唱歌之声。孔子有点不以为然,于是轻轻地笑着说:“杀鸡那里用得着宰牛刀!这么一个小地方也值得用礼乐来治理?”子游一听,觉得老师的话不对,就说:“您从前对我说‘君子懂得了大道理就会去关爱他人,一般人懂得了大道理就好使用。’”孔子听后马上改变态度,诚恳地说:“你们几个听着,子游说得对。我前面说的话不过是开玩笑罢了。”

  至于弟子眼里的孔子,不仅是道德完人,同时还是智慧超人,他的品德、学识和才能是无人能比的。正如子贡所说:“我们的先生是谁也赶不上的,就象天那样高,不可能循着阶梯爬上去。”也如曾参所说:“老师的品德就象是用长江、汉水的水洗涤过,又象是被夏日的太阳曝晒过的丝绢一样,光明洁白,无与伦比,谁能赶得上呢!”

  正因孔子对待弟子就象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所以他赢得了弟子们的亲近、尊重与敬佩。弟子们把孔子视为既严厉而又慈祥的父亲,同时也视为知己,向他敞开心扉,无话不谈,有事则向他请教。无论年龄大小,辈份高低,身份贵贱,都愿意跟随孔子,吃苦受累在所不辞,或周游列国,或聆听孔子讲学,或与孔子拉扯家常。而当孔子去世时,他们则如丧考妣,发自内心地悲伤、痛哭,尽其所能地为孔子办理丧事,为他守灵,为他庐墓。有的守孝三年,有的守墓六年,还有的干脆将家迁到了孔子墓旁,由此形成了村落——孔里。这在中国历史上只怕是绝无仅有的。

  显然,孔子第一次构建了亲如一家的师生关系,把老师与学生变成了一家人。师生之间既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又师生一体,亲如家人。古语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在孔子与他的弟子之间成为了现实。

  抚今追昔,看看今天的师生关系,人们不免要感慨系之。尤其在今天的高等院校里,师生之间也往往散发着铜臭味,学生向老师送礼,少数老师则公然以分数相要挟,向学生索要钱物。在校时,还喊你一声老师,一旦毕业则形同路人。更有甚者,稍不如意则恶语相向,难怪人们要说世风日下了。

  当然,今天的学校不是私学,不完全是个人与个人的关系,要形成孔子与学生之间师生一体,亲如家人的关系的社会土壤已经不复存在,但作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至少应做到师生平等,教学相长,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相互间真诚相待,真心相对,不掺杂金钱物质的东西,使之纯洁、干净。可惜这样的良好风气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潇湘渔父 于 2011-3-19 15:16 编辑 ]
2#
发表于 2011-3-20 21:17 | 只看该作者
再次拜读!学习!
孔子是所有老师的榜样,万世师表的称号不是无故而得的,文中以详细的论述向我们展示了其中的原因,叫人敬服。
3#
发表于 2011-3-21 09:19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了,
4#
发表于 2011-3-21 09:50 | 只看该作者
至于弟子眼里的孔子,不仅是道德完人,同时还是智慧超人,他的品德、学识和才能是无人能比的。正如子贡所说:“我们的先生是谁也赶不上的,就象天那样高,不可能循着阶梯爬上去。”也如曾参所说:“老师的品德就象是用长江、汉水的水洗涤过,又象是被夏日的太阳曝晒过的丝绢一样,光明洁白,无与伦比,谁能赶得上呢!”


如此的赞誉,孔子当之无愧。能当他的学生的人,真是荣幸啊。
5#
 楼主| 发表于 2011-3-21 1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水如空 的帖子

  谢谢版主的点评与肯定,问好。
6#
 楼主| 发表于 2011-3-21 1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太和五中张奇 的帖子

  谢谢点评,问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11-3-21 1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南山菊 的帖子

  谢谢点评与肯定,问候朋友。
8#
发表于 2011-3-24 11:27 | 只看该作者
文章从今人的角度来看孔子,却有值得汲取的进化。
9#
 楼主| 发表于 2011-3-24 12:0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点评与肯定,问好。
10#
发表于 2011-3-24 15:48 | 只看该作者
孔子作为中国教育的鼻祖,功不可没,他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先例,成为我国五千年文化的渊源在今天仍然具有时代性和探讨性,本文有理有据,知识性强,问好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3-25 1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太和五中张奇 的帖子

  谢谢奖誉,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5 20:53 , Processed in 0.05399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