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 婆 付熙君
正月初五,我和二姐去看望外婆。外婆的身体比前些年好多了,但记忆好像在逐渐衰退。她听见我在院子里叫她的声音,就跪坐在炕头上,急切地前倾着身子问我,是谁?我进屋。外婆看到我说,是……她在努力搜寻着我的名字。我说是熙君。我的真实存在和名字在外婆的记忆中衔接了起来,然后她用颤巍巍的声音欣喜地重复着我的名字,说路上泥泞难走,怎么就来了。我说早上路面还冻得硬实,好走着。
给外婆磕头拜过年,她又要忙着为我们做饭,说吃上点东西再回,她心里才踏实,又说我妈在世时总是挑着或背着东西来看她,一口水都喝不上就匆匆地走了。到如今别人家的女儿整日价的在门外的赶羊道里来来去去走娘家,就是不见她那唯一的女儿,说着又落泪唏嘘。这好像是外婆心中解不开的一个结,自从母亲离世,每次去看她,她都要对我说起这样的话。所以不管或饱或饿,在外婆家吃上一两口再回转是一种必须的任务。
我知道,外婆再也不会像从前变戏法一样,从她的斜襟青布衫里,掏出一把暖得变了形的水果糖,或者几颗仍留存着外婆体温的核桃,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整日价地坐在堂屋炕上的窗台下,仔细地辨别从山梁的小路上经过的每一个人,试图从中找到她女儿的身影,半晌后,她会用因风湿而变形的手迟缓地拓印着纸钱,纸张印完了,就将大多数纸钱装在塑料袋中,自语说,这是给女子的。然后用系在胸前纽疙瘩上的手帕抹去几滴渗出的眼泪。或者有一天外婆忘记了整理纸钱,我去后,她就拿纸钱将我的背包塞得满满的,再三叮嘱,一定要我亲自去母亲的坟头上烧化,这样母亲才能在阴间收得到,别人烧的都是铁钱,在阴间不通用。
我恳切的答应着,声音有些哽咽。但我还是吞回了酸楚的眼泪,抱起外婆的被褥到屋外去晾晒……
自从母亲去世后,每次去看望外婆,总是同样的感触:去时怀着浓浓的念想,回时填着满满的酸楚,过上好几天才能缓过劲儿来,而那些美好温馨的过往只能用童年的回忆来填充,以冲淡心中凝滞的悲哀。
在我童年的夏季,路上的狗成群结队地乱游。母亲一手握棍,一手牵着侧身跑动的我翻山跨河去外婆家。那时的我太小,十多里路程在我的世界里是个漫长的行程,走到外婆村子的山梁上。看到我的步子在打趔趄,妈指着山下对面的白色建筑说:“那白白的戏台左边就是外婆家了。”到了小河边,我蹲下来看黑黑的蝌蚪和黑黑的青蛙。
我说:“癞呱呱(青蛙)是黑的!”
“快点走,要下雨了。”妈拉起我赶到了外婆家。
刚进厨房,天猛地暗了下来,屋外的雷声异常地响,冰雹叮叮当当地敲在房顶的瓦片上清脆地响着。外婆跪坐在厨房里一边急急地烧锅,一边跟妈闲谈着我听不懂的话。屋外的冰雹变成了大大的雨点在院子里砸出一个个的圈,我指着天边一个变换着姿势、张牙舞爪的闪电说:像个大蚰蜒。外婆很认真地说,我的娃,雷声爷指不得,要肚子疼的。我赶紧地闭了厨房门。外婆就和妈一起偷偷地笑。
外婆做的是荷包蛋,给我两个盛在碗里,我拿着筷子想夹鸡蛋吃,滑溜溜的总是夹不住,没几下,蛋黄让我捣碎在碗里飘散着怪怪的味道。外婆严厉地教训我说:“不顺着碗拨来慢慢吃,现在腥气得怎么吃。”我眼泪汪汪的看看我的碗,又看看外婆,从外婆的神色中我隐约地知道“腥气”这个词不是什么好东西,于是我不再喝黄黄的鸡蛋汤。外婆看到我不吃了,就将我的汤倒在她碗里,留下两个面目全非的鸡蛋在我碗里,安慰我说趁热吃了,要不冷了更腥气。外婆一边给我喂蛋黄,一边让我喝她碗里的水,说这样就不会噎着了。
妈在灶台前帮外婆刷洗碗筷。厨房里的油烟、柴火、蛋黄的味道以及雨后草木的腥味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一串串不灭的痕迹,循着这痕迹,就会找到外婆在我记忆中的起点:一个盘头裹足,勤快麻利,很有个性的外婆。
听妈说,外爷去世得早,他们兄妹都是外婆一个人艰辛带大的。为生存,外婆拖家带口地到省城兰州要过饭,那时妈才刚记事,小小的长得很惹人爱,一个兰州人将妈抱去藏了起来,想自己收养,外婆费尽周折才找见。像个称职的老母鸡,外婆将她带出去的孩子一个不少的安全带了回来。后来我的几个舅舅都在外地成家立业,生活好了,想着接老母亲到自己的家中安度晚年,可外婆总是不能适应外面的生活,说不论是在老大、老三还是老四家,都觉得像蹲监狱,没有坐在自己土炕上的舒服,于是可去的地方就只有我们家。
我那时刚读六年级,在离家十几里路的学校附近的人家里住校,每周只能回家一次,在周末回家时,外婆已经走了,妈的气色很不好,只说外婆住不惯。从此以后,父母动辄为件小事争吵不休,这只能让我更加郁闷心烦,不再过问家里的事。直到多年后的一天,我去看望外婆,外婆说起她离开我家的原因:那天妈去地里干活了,父亲从地里回来,一个串门的邻居随便问父亲家里的猪喂食了没有,父亲说家里有个专门负责喂猪的。外婆听到父亲的话,生着气要坚持回家。妈怎样地挽留都于事无补。于是只能是更辛苦了妈,不论闲忙时节,妈总是在一定的时间里担着挂面、馍馍以及其他的吃食去看望外婆,四十几岁的人,头发花白得快要赶上了外婆。
外婆心疼她的女儿,希望妈不要担着那么重的东西来看她,更希望妈能够在娘家歇上一天脚,可妈总是放不下她那没完没了的活,中午赶到外婆家,给外婆梳洗一番后,下午就立刻返回。
在我高考的那年,外婆还像往常一样等着妈的到来,可是,到了清明,又过了端午,山梁上还是没有妈的影子。在得到妈去世的消息后,外婆痛哭得像个无助的孩子,身体也濒临崩溃,但外婆还是挺了过来。在现实残酷的打击下,外婆对梦境和现实的区分几近模糊,她对我说,她真切地看见妈在堂屋门前向她要水喝,就是不肯进屋,是不是我不去母亲的坟头上祭奠了,逼得母亲到娘家讨凉浆水喝。我说每次回家我都要去母亲的坟头上祭奠,家并不是一座房子两扇门,而是母亲的怀念和牵挂,即使母亲已在九泉之下。
转眼间已过六七载,外婆也年近九旬,泪已干,生命的灯油也将耗尽,如今外婆最关心的就是我们晚辈是否平安,一定要我在外的姐姐到年前来看她,她要亲自确定下自己的外孙女无恙。对于我的几个舅舅,外婆总是将疼爱不露神色的隐藏在责备中。
在我和二姐将要辞别外婆时,外婆不断地念叨着:老大(大舅)来得勤,老四比老大钱多,日子比老大过得好,就是不来看她,可能是把她给忘记了。我说四舅前几月刚来过。外婆说没有么。然后她在专注地回想什么,好像没有结果,就缓缓地说:“不要拿东西,有时间就来看看我,这心里就不急了……”我只好连声答应。
离开外婆家时,外婆依然坚持要送我们到大门外。回望外婆依墙扶杖坐在门槛上的情形,眼泪不由得涌了出来,模糊了视线,而记忆的衰退在模糊亲人影像的同时,也在逐渐淡去曾经的切肤之痛,这对外婆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我想。
2011-2-20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付熙君 于 2011-4-14 21:5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