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31|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铅笔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22 1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铅笔盒
  
  小学一年级,我们用的是石板,石笔,平日里写拼音,写字,做算术,都是用石笔和石板,写满石板,用一小块破布抹去,接着写,很方便。现在想来,我正儿八经的写写算算,是在石板上开始的。
  
  薄薄的一块石片,什么石料做的,忘记了,淡黑透亮,方方正正,比课本大点,四围镶上木边,这就是石板了。石笔跟石板一样的材料,一根一根,一拃多长的细条。
  
  那个年代,饥饿贫困是生活的主角,即使父辈们再怎么起早贪黑,疲惫不堪,也无法改变生活的艰辛,这使得能拥有一支铅笔和一本纸本,成了大多刚入学孩子的一种奢望。铅笔用到再也捏不住的短,纸本写到正反两面边边角角都是字,最多也就是十几天的时间,花费从父母饥饿的嘴边挤出的九分钱,只用十几天,怎么说,代价都是奢侈的。石板一角钱一块,石笔二分钱十根,看起来,比纸本和笔贵了许多,但石板石笔可以反复用,一年半载换不了一块石板,这样比起来,还是划算。
  
  石板有木头框护着,装进书包里,不是故意摔砸或用力磕碰,轻易不碎。石笔就不同了,细细的长条,别说是磕碰了,写写画画,小手捏得用力了,都容易捏断,断了,捏在手里吃力,再短一些,就不能再用,好好的一根石笔,因为这个,最多用两三天,也是费。
  
  邻村有家文具厂,也做石板石笔,星期天,我常到那里转悠,在垃圾堆里翻挖,搜寻文具厂磨制石板丢弃的废料,运气好了,能找到大点的废料,拿回家,画上线,用小刀或薄铁片一点点划解开,虽然长短粗细不同,也粗糙了些,一样当石笔用。在用石笔石板的日子里,我很少向母亲要钱买石笔,或许,过度的疲惫,让他们没有精力夸奖我,但他们一定在心里看到我的节省,这些,在贫瘠的日子里,能揉进一丝的温馨,也是全家心里的一点慰藉,这,我相信。
  
  班里第一个用盒子装石笔的,是个女孩,她的母亲是村里的赤脚医生(赤脚医生这个词,现在提起来,很多人已经淡忘,或者,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人或什么意思,而在那个年代里,这些未经正式医疗训练、持农业户口、“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疗人员,绝对是各个村子里受人尊重的人。忙活一天农活,这些医者同样疲惫不堪,只要有病者的召唤,天大的事也放到一边,背起药箱随病者家属就走,狂风骤雨,深更半夜,从不耽搁。药箱,背药箱的人,给那个贫瘠的岁月增添了无数的温馨和安慰,也是所有支撑艰辛的身体的保障)。女孩从母亲那里得到注射针剂的包装盒,硬纸壳的,撕去纸盒内固定针剂的皱形纸架,就成了简易的铅笔盒。这,是我最早见到的铅笔盒。
  
  女孩很快被班里的孩子们羡慕,继而被推崇,有事没事,多有很多孩子围着,只为能得到一只纸盒。女孩的脸整天兴奋着,挂满灿灿的笑。现在想起来,女孩的笑是纯真的,满足后的一种幸福,满足别人的需要,自己同样满足,这样的笑,绽在孩子的脸上,注定是美丽的,因为纯真。先是班里的女孩儿,再是男孩儿,几乎每个人书包里都多了一只纸盒,上课的时候,孩子们把纸盒摆在课桌上,淡淡的药味在教室里萦萦绕绕,醉人。我也从女孩那里讨得一只纸盒,装下我自己划解的那些石笔,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只铅笔盒。
  
  前些日子,忽然格外怀念我用过的石板和石笔,怀念在石板上写写画画的那些时光,那些我曾经写下的拼音汉字,做过的数学习题,有对有错,错的,可以轻易抹去重来。如果,人生历程也如一块石板,可以轻易抹去过错从头再来,人生,将没有痛苦和不幸。这,也只是奢望,甚至是幻想。石板和石笔,连同那个贫瘠的岁月,作为记忆,沉淀在内心深处,这个世界上,已无法搜寻到石板,只有记忆。
  
  小学三年级,小小的纸盒,已无法装下多起来的文具,比如毛笔,圆珠笔,钢笔,蜡笔。起先,我是用一块碎布裹着这些笔的,疏忽起来,要么弄丢,要么墨汁墨水涂抹得到处都是,不方便。班里有几个孩子的父亲会木工活计,用木片钉成长长的盒子,装上能抽拉的木盖儿,很精致的铅笔盒。这样的铅笔盒,不像那女孩的纸盒那样容易得到,要锯木片,刮木片,钉木片,还得涂上一层桐油,费事费时,还得手巧。很多的同学缠着那几个孩子想办法讨要,很少能得到那样精致的木盒,不是孩子的父亲不愿做,是无休止的起早贪黑的疲累锁枷了大人的精力,扼杀了孩子们的期待。
  
  我曾拥有过一只那样的铅笔盒。村子的东头,有一个储水的大湾,湾底的红泥,柔韧黏性,挖出来,晒半干儿,用力揉过,揪扯不断,可以做玩具。用一个礼拜的时间,我用湾泥和着锅底灰做了一把手枪,阴干后黝黑锃亮,握在手里沉甸甸,跟真枪一样。这把我一生中做得最好的手枪,换来了一只精致的木盒,这,是我一生中的第二只铅笔盒,这只铅笔盒,我只用了不到一年,却保存了很长时间,直至我外出求学。
  
  班里开始有了真正意义的铅笔盒,是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那种油光铮亮,盒盖上喷涂着各类精美漆画,盒内盖印刷着乘法口诀的铁盒,勾引着孩子们的眼球,抓挠着无限渴求的心。贫瘠的生活,开始悄然改变着,贫困已极的人们,似乎在集市上躲躲闪闪的小摊上嗅到了清新的气息。蔬菜,鸡蛋,桌椅,棉花,一切能在集市上可能交换钱币的日用品,悄然在集市上流通着,每个家庭,在这样的流通里缓解着太久太久的贫困,虽然,还不能光明正大的流通。
  
  班里的铅笔盒越来越多,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嫦娥奔月,小狗,小猫,兰花,菊花,荷花,色彩斑斓的图案,摆在课桌上,绚丽一片。早就想拥有这样一只铅笔盒,却始终无法向母亲开口,家庭的艰辛,父母的疲惫,把我的渴望紧紧按在渴望里。多数的孩子把铅笔盒摆放在课桌上的时候,同样拥有的渴望,还是让我吞吐着向母亲开口了。
  
  “家里没多少钱,等我偷着把家里的棉花拿到集上卖了,就给你买。”听了我的要求,母亲只是看了我一眼,低下头跟我说着。我至今还记得,母亲那一眼里的无奈和声音的虚弱,。
  
  五天一集,我盼着赶集的日子,一天天扳着指头盼。
  
  集市那天,放学跑回家,我看到的,是母亲坐在院子里的地上嚎啕大哭,身旁,是劝慰和叹息的邻居们。母亲卖棉花的钱被人偷了,躲避着抓投机倒把(那个年代的投机倒把,完全区别于现今的投机倒把,贫瘠的年代,特殊的时期,衍生出特殊的规矩和称谓,正是这些人为的近乎野蛮愚昧的规矩,把所有的人禁锢起来,没有思想,没有生活,唯一的,只有疲惫和艰辛,在无知中)的民兵,心惊胆战的母亲在集市上来回游荡,做贼一样卖出了那一麻袋棉花,把一大把零碎的钱用力攥了攥,胡乱装进兜里,母亲逃一般离开了集市,几乎是跑着回到了家。回到家的母亲,慌里慌张去掏兜里的钱,却发现,口袋里空无一物,一道刀片划开的口子,睁着残忍的眼睛嘲笑着母亲,七块钱,足以支付我们全家油盐酱醋的七块钱,做贼一般换回的七块钱,被真正的贼偷走了。
  
  很长时间里,母亲一直愁苦着脸,憔悴的面容后面,隐藏着自责,愤懑。我愤恨着那个贼,他偷走了我的铅笔盒,偷走了我们家的生活,还偷走了这个世界在我心中的美好。这个世界,黑暗的东西让人变得坚强,同时,把人从柔情变得冷酷,美好,在与黑暗对抗的同时,也在受伤,那伤口,愈合起来,需要勇气和时间,甚至,有的伤口无法弥合,伤口的表面,写下的,只有遗憾。
  
  我还是拥有了我人生中的第三只铅笔盒,我们班里最后的一只铅笔盒。为这只铅笔盒,我第一次做了贼。
  
  那个下午,我终于无法遏制心中的渴望,趁母亲不在,我踩着凳子,掀起了墙角处木柜子的柜盖。在柜子最深处的角上,我摸到了母亲包裹的严严实实的那个手绢包,那里面,母亲藏起的,是我们一家的生活。手绢包里,只有可怜的一把零钱,最多不会超过五块钱,这,是我们家所有的积蓄。拥有铅笔盒的无法遏制的渴望,还是让我迟疑着从那把零钱里拣出了五角钱,三张一角纸币,四个五分钢镚儿,直至今日,我记得清清楚楚。出家门时我犹豫过,但我无法遏制自己。从兜里掏出粉笔,在我家那两扇朽破的木门上,我写下了这样的字:
  
  娘,我拿了五毛钱买铅笔盒,对不起。
  
  在暗黑的供销社里,手扒着冰凉坚硬的水泥柜台,我选中了一只淡黄色的“三英战吕布”的铅笔盒,把在手心里攥得汗渍渍的钱扔给售货员,扭头跑出门,不敢回头。
  
  那个傍晚,放学后我第一次没有回家,独自一人躲在弥河边密不透风的柳条丛林,摸索着散发淡淡清香气味的铅笔盒,惶恐不已。
  
  暮色渐暗,四下里已经静了下来,没有一个人,我躺在那里,感到了清冷和害怕。我听到了母亲和小妹呼喊我的声音,忽高忽低,惶急焦虑,把暮色拉得又远又长。
  
  被母亲拥在怀里,我感到了母亲身体的轻颤,近乎无声的呜咽,夜色中的弥河水般悄然滑过我的耳际,而自己的泪水,被夜色掩饰在雾一般无际的柳色之中。多年后,我一直不敢读或者看母子相拥而泣的文字或影视作品,我怕,怕泪水濡湿自己内心的某个部位,在那里,储存了我太多的柔弱,太多的感激和愧疚,而我,一直以来,只能让那个部位在记忆里沉淀,却无从给予任何补偿任何回报。
  
  我人生中拥有的第三只铅笔盒,让我做了一次贼,无以悔改的贼。那只铅笔盒,我保存至今,而至今,我再没拥有过第四只铅笔盒,也不会再拥有。
  
  人生,可以跟那只铅笔盒一样,在斑驳中老去,而记忆,却不可褪色,鲜活如初,保存在心灵最柔软的地方。





  
  

[ 本帖最后由 李会和 于 2011-4-22 14:04 编辑 ]
2#
发表于 2011-4-22 1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李会和 的帖子

好不容易抢到沙发,细读后再说。
3#
发表于 2011-4-22 14:27 | 只看该作者
自然,随意,好文字。
4#
 楼主| 发表于 2011-4-22 16: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袁光熙 于 2011-4-22 14:08 发表
好不容易抢到沙发,细读后再说。

袁老师动作快,这边只有致谢,问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11-4-22 16: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刘满园 于 2011-4-22 14:27 发表
自然,随意,好文字。

谢刘老师鼓励、阅评,问好!
6#
 楼主| 发表于 2011-4-22 20: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太阳神 于 2011-4-22 18:26 发表
心灵的文字,美丽的记忆。

感谢老师鼓励!您在他乡还好吗?问候!
7#
发表于 2011-4-22 20:17 | 只看该作者
生活在那个贫乏的年代,农家人的日子就是这样艰难,连孩子学习用品也难以满足。读出了文字背后,潜藏着淡淡的无奈与忧伤。
8#
 楼主| 发表于 2011-4-22 20: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1-4-22 20:17 发表
生活在那个贫乏的年代,农家人的日子就是这样艰难,连孩子学习用品也难以满足。读出了文字背后,潜藏着淡淡的无奈与忧伤。

谢高老师理解,的确,那样的岁月,我们,包括曾经翼护过我们的父母,都无法改变这样的无奈,我们,只有在这里踌躇。但,那样的岁月,教会我们,什么是真正的爱!
感谢高老师!问候!
9#
发表于 2011-4-22 20:26 | 只看该作者
[铅笔盒回想起难忘的岁月,在结尾升华,以小见大。学习。
10#
发表于 2011-4-23 10:12 | 只看该作者
有些岁月,是用来怀念的。并影响我们长长的一生。
铅笔盒上斑斓的色彩,曾是孩童时代难以遏制的诱惑。而这样的叙述,展现的,不仅仅是铅笔盒的演变过程,更是一个时代的变迁史。
11#
发表于 2011-4-23 10:27 | 只看该作者
很怀旧的铅笔盒,那个年代总有很多辛酸跟随我们的童年记忆。问好会和。
12#
发表于 2011-4-23 11: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李会和 的帖子

作为亲身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读到这篇文章,引起我许多的回忆。这与我的少年时期的遭遇是何等相似。
文章真实生动,感人至深。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17: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冷晰子 于 2011-4-23 10:12 发表
有些岁月,是用来怀念的。并影响我们长长的一生。
铅笔盒上斑斓的色彩,曾是孩童时代难以遏制的诱惑。而这样的叙述,展现的,不仅仅是铅笔盒的演变过程,更是一个时代的变迁史。

谢谢晰子,注意身体,问安!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17: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郭玉琴 于 2011-4-23 10:27 发表
很怀旧的铅笔盒,那个年代总有很多辛酸跟随我们的童年记忆。问好会和。

感谢郭老师阅评,问候!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17: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袁光熙 于 2011-4-23 11:05 发表
作为亲身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读到这篇文章,引起我许多的回忆。这与我的少年时期的遭遇是何等相似。
文章真实生动,感人至深。

理解万岁,问候朋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03:38 , Processed in 0.06672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