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28|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历史深处的清明雨(非首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20 1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


    春风几度,刚把心情吹得柔软,却又被变化的天气和一个揪心的日子弄得潮湿、凄切、沉重。

    又一个有雨相伴的清明节翩然而至。

    生活在唐诗国度里的杜牧,本来就富于诗人的忧郁与浪漫,那天寻觅酒肆时,真的有杏花雨如约而至。雨脚细细密密,摇摇曳曳,如烟似雾,将荒山野径的一切外物都淹没在氤氲迷茫中。在那交通远不如今天发达的年代,眼中匆匆然徒步赶路的脚客们,怕不是光有形单影只的孤寂,更有特别日子才有的特别伤感情怀,使得愁肠真的要断了:即便不是计算着日子和脚程,着急赶着回去烧祭已长眠于黄土垄下的父母及祖上,也是因自己拘身于公干或其他事务不能赶回去祭祖而惶愧,心魂安然得了吗?

    ——于清明节赶回桑梓祭拜父母和先祖,是老祖宗一代代传流下来的的风俗,是自周代有清明节以来华夏人遵循了几千年的规矩,也是良知良心的必须!除非拘身军国、耽于事物、关山阻隔、疾病缠身而不能为。

    孤旅之人寂寞伴,急于行程心纠结,阴冷粘腻的雨丝打湿的就不光是身上的一袭长衫,更将心绪淋得湿透。于是找家酒肆嘬几口酒,暖暖身子歇歇脚,驱除心中郁闷再正常不过。可酒家何处呢?正迷茫间,见骑牛的牧童悠悠然而来,一支竹笛吹出与山野荒郊特般配的韵致。诗人赶忙上前揖问,牧牛的童子不语,灿然一笑间横笛一扫,指向前方山弯,就见雨幕中闪现出一片璀璨的杏花,掩笼一坨不大的村落,一幅酒幡在微风细雨中徐徐飘飞……

    浊酒一壶,冷豆一碟,映照着诗人眼中思乡思亲的晶莹泪光……

    路上行人,脚步匆匆,不避雨矢地追赶着回乡的路……


(二)


    相去杜牧一千多年后的这个清明节,一样有霏霏细雨山岚秋烟般无声飘洒,天地间迷蒙一片。

    我是血统纯正的中国人,携子女回老家上坟是雷打不动、风雨无阻的行程。路不甚远,驱车出县城三十多里便至我那山裹岭绕的小村。

    我处的习惯是午饭后上坟。用不着相约,远近本家的人前前后后都提了“纸火”、祭品,在柔柔细雨中往坟地走。先到的,会在坟地头的山沿坐下来,边等后边的人,边扯一些家长里短的闲话。

    坟地在一处罗圈椅般的山洼里,两边两脉青松森森覆盖的青山人字型延伸出去,显得很风水。山洼梯田的三块地里,分别埋着我爷爷辈的本家老弟兄三个,以及我父亲一代本家弟兄七人中的五个。另两个也已谢世,只是因外迁另立坟地没有归到这里。目前坟地里已埋进了第三代、即我这辈的人。

    烟雨濛濛,更增添了眼前春景的诗意:草木新绿,杏花吐芳,山野一派清和。可众人的心不在春风春景处,眼睛早投向深埋了爹娘、爷奶辈人的坟头,心情自然沉重。故大伙除了许久不见的寒暄外,话题多与已故的老人有关,与家族的走过的历史有关。于是小辈的人便记住了长眠于此的先人的许多前事,以及各坟头下老人的辈分、兄弟排行,互相间的交叉关系。

    这支上坟的队伍是在不断变化的。我记事以来的童年里,父亲那一辈的老弟兄几个尚是上坟的主导人物。每次前来,他们都感叹着先人的品端与往事,感叹着光阴的转瞬即逝和生命的短暂,感叹着自己也终将有一天埋入这里的归宿。感叹着感叹着,老弟兄几个便都殁了!甚至我这辈远近本家兄弟的十几个人中,也有几个已埋在了父母的脚头。倒是后边续起的小辈呼啦啦地顶上来,到如今属于我重孙也是第六代的人竟也冒了头,拽着爹的后衣襟步履蹒跚地来上坟。

    人都到齐,大伙按地下长辈们的长次开始烧祭:摆供焚香,烧化纸钱,在坟堆上十字压单张的方纸块,意在给老人换单衣单被(十月初一的上坟则压双层的,意为换棉),修整坟头树木、填埋鼠洞等,然后在鞭炮声中恭恭敬敬地行叩拜礼。年长的人嘴里絮叨着,说着与地下老人的贴心体己话。那袅袅升起的香烟,如蝶翩飞的黑色纸烬,似架设起生者与冥冥中老人的信息交流通道。

    我在挨坟头叩头下去的瞬间,心往下沉,泪往上涌,心灵穿透了时空和生死,同一个个生前的老人会面。他们依然是那样鲜活真切地站在我的面前:爷爷咧着干瘪的嘴疼爱地对我憨笑着,还是那个善良温厚的高寿长者;一生刚强的奶奶喜极而泣,稀罕她最疼爱的长孙也长成了胡子拉碴大老爷们;父亲还是那样略带责备地瞟视着我,他永远不满足我的作为与长进;母亲又面呈委屈,似又要同她的大孩子诉说什么作难事……精明得有点过分的亲大伯,少言寡语却十分倔强的“聋大爷”,翘着山羊胡子的本家“二大爷”,黑红脸膛小心小胆的“三大爷”,总是眯着两眼像永远也睡不醒、去年突然去世的近本家“大哥”,一个个同我打着招呼:“回来了?外边的事顺当吧?”“二大爷”为童年的我打抱不平的话又在我耳畔响起:“打他干啥?小孩家捣蛋,长大了刚刚够使唤;现在就般般听话,将来也就是个木头疙瘩……”

    坟上坟下,阴阳两界,扯不开的是亲情,割不断的是血缘!生者对逝者,是历历在目的记忆回放,是感恩戴德的思念,还有崇尚神祗般的敬畏!

    上坟完毕,大家依然相跟着回去,一路继续说道着不为小辈人知道的前事。这种有心无意的闲话,实质上已成了一代代人口口相传的家族史讲座,骨肉血缘理念的训诲,中华孝悌文化的教化。我便是从小年复一年地听上辈人的讲述,探寻到祖上的斑驳往事,触摸到宗族的根。


(三)


    我爷爷老弟兄三个,是民国三十二年大灾荒时从河南逃荒而来。我的老家在河南林县(现林州)一个叫“东掌”村里,那里的祖坟不知埋葬了我家族多少代的先人。可后来于一次上坟中得知,河南林县还不是我家族最早的老家,山西洪洞老槐树下才是我宗族的祖根!

    从父亲老哥几个嘴里得知,朱洪武时代,明朝庭在洪洞老槐树下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数以万计的本土人被强行迁徙至因战争、天灾而几乎人烟灭绝的遥远地方。穷家难舍、热土难离的桑梓情结,脚下埋葬着父母双亲和一代代先人的牵绊,使得谁也不愿意移居他乡。无奈下官府采用了瞒天过海的欺诈手段,广贴告示说谁家的人跑到大槐树下,便可以不外迁。于是远远近近的百姓都争先恐拥挤到大槐树下,不期被官府兵丁团团圈起来,强行遣送到了河南(后来我知道远远不光是河南,还有河北、山东、北京、天津、安徽、江苏、湖北、陕西、甘肃、宁夏、东北等30多个省市,只不过河南接受移民最多而已)。

    大迁徙开始时,大约也是初春之时,大约也是一个细雨纷纷的日子,被逼前行的长达几十上百里慢慢蠕动的人流,因故土牵魂,脚步难移,哭声塞道,声遏行云。只到渐行渐远,人们仍恋恋不舍地频频回头,遥望属于家乡标志的那棵十几个人抱不住、荫蔽好几十亩、树冠缀满了老鸹窝的老槐树。时光久远之后,移民的后代们已不能准确记起家乡的地址,却记住了从先人嘴里一代代传下来的一首民谣:“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上老鸹窝。”父亲老哥几个还说,先人在被强行迁徙时,官兵为了防止他们逃跑,用刀子把他们的小脚趾都划成了两瓣,作为辨认和抓回的记号。不期这一记号却一代代遗传给了子孙,成了人们辨认祖先是不是来自山西洪洞老槐树的一个标识。

    父亲他们还说,这场史上有名的大移民,与朱元璋手下一个叫“胡大海”的密切相关。胡大海乃人、熊媾和而生,半人半兽,天生神力。长大为雪母耻,杀死了公熊,携母逃出熊窟,可母亲因无脸面重返家园而自尽。沦为孤儿的胡大海于河南一带四处乞讨,可因熊头人身,面目凶恶丑陋,不但讨不到食物,反而屡屡被逐,受尽刁难,为此他恨透了此地人。后胡大海成为朱元璋麾下大将,因屡建奇功深得朱元璋宠爱,准他想干什么都行的特许。胡大海请求要杀尽河南一带百姓,朱元璋十分为难下搞了个折中,许他杀一箭之地的人。谁知胡大海一箭射出竟中一只老鹰,负箭飞出去上千里。胡大海圣旨在手,有恃无恐地大开杀戒,直杀得中原大地血流成河,人烟断绝,并殃及到更远地方的人。待朱元璋知道,为时已晚,只得从金元以来因战事少人口密集的山西,向这些地方大量移民,洪洞老槐树下大概是集结、转运地。

    传说非史,不可笃信。真正的原因应该是朱元璋在颠覆元朝和吞并各路义军连绵不断的战事所致:兵马大军过处,玉石俱焚,使得无以数计的生灵涂炭,百姓罹难。有资料表明,在元末明初战乱中,中原地区人口锐减80%多,也是引起这次洪洞大槐树百姓大迁徙的根本原因。

    直到今天,凡汉人分布之地,向人问起祖籍何处,好多人都会回答是山西洪洞老槐树。这一现象,成为遍及中华乃至海外侨胞的“根祖文化”,“大槐树”在实质意义上已成为华夏汉人的一面旗帜,一个图腾。

    我还联想到以“普天均雨露,大海静波涛”而闻名于世、被人称为“东方母性的海洋文化”的妈祖,即也是遍布我国沿海地区、港澳台、世界华人移民密集地,以及“海上丝绸之路”、古外交所达国家和地域的“妈祖文化”,似一条超强的无形纽带,连接、凝聚着几乎是全世界华人的心,跨洋踏海而来朝觐者源源不绝于国门……

    中国人念祖,中国人讲根,中国人永远追循着血缘之源、故土之根,“祖”与“根”、“亲”与“孝”的观念深深锲入骨髓,渗进血液,而且有着一代代绵绵不绝的顽强延传,使得子子孙孙永远牢记着自己的来龙去脉,牢记着自己的源和根!


(四)


    绵绵的雨丝仍在飘洒。我们于归途办了一个必须的“程序”:从老辈人便传下来一个习惯,上坟时留出一份供品与香火,在回来的一个十字路口供放、焚化,大伙一起磕头。这一切,都是给那些因种种原因死于非命或客死他乡,不能归葬于祖坟的孤魂野鬼的。这是一种善举,是一种发乎于良心的关照。

    我们本家几个弟兄还说起一桩多年未了的心愿:抽个时间,弟兄几个回河南老家去看看祖宗的坟。

    早些年有人回河南老家回来后告知,大建大寨田时我家族的祖坟已被平掉。尽管如此,还是想回去看看,哪怕望一眼祖坟的原地址,在当年祖坟的地方烧祭烧祭,也算尽了作为子孙后代的一番心意。可因哥几个都是家里家外的台柱,你在他不在,我忙他更忙,终于未能成行。这次我们约定好了,今年待忙罢春耕播种的事,无论如何也要相伴回老家一趟,寻根谒祖,不为自己留下死不瞑目人生遗憾。

    有可能的话,还要结伴去洪洞老槐树下去看看,最少我一个人也要去看看。因为更早的祖先坟茔在那里,宗族的根在那里!只有魂归大槐树,谒祖识原根,方能了却心中夙愿,死而无憾!

    我还会不放弃一切可能的机会,去拜谒中华先祖的炎帝、黄帝陵,探寻华夏血脉的祖源……


    中华民族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占世界最多的人口,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这种对宗族、先祖以及血统、根脉口口相传的文化传统,父传子,子传孙,代代不息,直至子子孙孙的无穷后世。就因为这个缘故,无论中国历史上的几次外族入主中原,还是近代的日寇入侵,也无论最骇人的杀戮惨烈到什么地步,无论颠沛流离到什么地方,只要尚有人在,就有祖宗的观念、意识在,就有辉煌五千年的汉文化在,中国就永远灭不了。相反,倒是那些入侵者出于统治的需要,必须向汉文化投降,终被汉文化所“反啮”。“根祖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安敢小觑!

    我眼中,又出现了在荒村酒肆饮酒的大诗家杜牧,他于酒酣之后借助灵感一挥而就的,是那首妇孺皆知脍炙人口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我似乎看到,在这飘飘洒洒的清明雨中,大批大批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的港澳台、侨居世界各地的华人,纷纷而来,热泪横流地叩拜于老槐树下、妈祖庙前、祖宗坟头……

    我突然强烈地感到,眼前这清明雨,是从历史的深处走来,承载着周礼的肃穆和孔孟的殷殷叮嘱,携带着杜牧的一缕诗魂,洋洋洒洒飘落于现代,还会飘洒到子子孙孙的无穷后世……


[ 本帖最后由 辛贵强 于 2011-5-20 20:52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1-5-20 19:27 | 只看该作者
我对散文的一点见解——   
        文学作品包括散文,除了娱乐的基本功能之外,在更大的程度上的基本功能和使命是,一要折射时代,反映时代,回应时代,二要起积极的教化作用,引领精神文明进步,引领时代进步。如果文学作品光剩下商业价值观念驱动下的娱乐作用,我认为那是文学的堕落,是文学的悲哀和不幸。作为散文来说,要起到这两个作用,就必须在立意上第一要新,第二要深。否则的话,我们就只能一直写那些星星点点、小情小感、司空见惯、无关痛痒、不上档次不入流的“小品型”散文,写一辈子也出息不了。比如说,初学散文写作者,大多喜欢写游记,这肯定不是坏事,祖国大好河山需要我们的赏识和宣传讴歌,问题是我们不少写作者只会移步换景,而且不分巨细,像记流水帐,至于挖掘文化内涵,进行理性思考,就捉襟见肘、穷于应对了,这样的游记,不写也罢,因为第一你写得再细,肯定也记不全面,写得再像,也不能尽传精神;第二没有任何思想和文化意义,谈如一杯白开水,人家谁看!还有,初写散文的喜欢写写小情调的东西,我并不反对和排斥写“情调散文”,因为情调散文虽然基本不涉及思想性,与政治更是不挂钩,但是它毕竟是在写一种生活的情调美,景观的情调美,情感的情调美,文化的情调美,能够给人以美的慰籍与精神享受,当然就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与价值。但是,在散文的这支强军劲旅中,它肯定不是主力部队,而只能算作作战部队里的“文工团”或“医疗队”之类,我不知这样比喻准确不准确,反正我是这样理解的。出于这样一个看法,我想在写作情调散文的同时,不妨把目标再往上提提,学习着写些立意新、立意深、视野大的散文。怎么样新、怎么样深呢,我的理解就是:关注的问题要大一些,站的位置要靠前一些,立足点要高一些,视野要宽一些,视点要刁一些,思维的穿透力要强一些,也就是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吧。余秋雨的散文就全部具有这些特点。比如他写的《抱愧山西》,不但大篇幅考证性地写了晋商文化的发生、发展的流程,而且更多关注的是晋商军团的精神内核和文化底蕴,也就是在很宽的层面上揭示晋商的一代代创业者们,是如何遵循“诚实守信、汇通天下”的“立商之本”,在探异求新、开拓进取、克难攻坚、激流勇进的不懈努力中,方成为出类拔萃的中华第一商旅。至于他的《十万进士》,一看标题,就知是对我们中华民族数千年科举文化的审视与批判,既肯定了科举制度因具有动力性而对中华文化和文明而起的积极作用的一面,又尖刻深邃地揭示了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一代代知识分子犹如抽鸦片那样的精神毒害与压迫、摧残。这一主题,虽然不是全新的,古经典小说《范进中举》等对此均有揭露与批判,但相比较之下,肯定是余秋雨这篇散文更有文化和理性的新视野,无论宽度、深度与厚度,前者都难以与之相匹敌。说到这里,有人或许会说,这样的目标太高了吧,人家余秋雨可是中国顶尖的大作家,我们怎么能比?我看还是个志向问题,胆魄问题,不敢一搏,永远是小角色。我至今保存着一篇文章,标题是《让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写的是美国一个叫约翰. 戈达德的探险家,在他15岁的时候写下一篇题为《一生的志愿》的文章,一共给自己确定了127个目标,44年过去后,人们发现他实现了其中的106个目标。这一事实说明:志向决定走向,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高度——“有志者事竟成”嘛!
3#
发表于 2011-5-20 19:29 | 只看该作者
欣赏辛老师的文笔,有深度,有力度,更有美感,将一场清明雨,洒在了华夏人心深处!
4#
 楼主| 发表于 2011-5-20 20: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万里 于 2011-5-20 19:29 发表
欣赏辛老师的文笔,有深度,有力度,更有美感,将一场清明雨,洒在了华夏人心深处!


感谢万里首评。清明雨已定于《华夏散文》6期刊用,发在这里与文友们交流而已,望版主、文友们不吝赐教!
5#
发表于 2011-5-20 23:25 | 只看该作者
问好,抽空来拜读,晚安.
6#
 楼主| 发表于 2011-5-21 08: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fx875206 于 2011-5-20 23:25 发表
问好,抽空来拜读,晚安.


版主客气了,今早才看见您的评论,我想会给我带来一天的好心情,衷心谢谢你!
7#
发表于 2011-5-22 09:58 | 只看该作者
我突然强烈地感到,眼前这清明雨,是从历史的深处走来,承载着周礼的肃穆和孔孟的殷殷叮嘱,携带着杜牧的一缕诗魂,洋洋洒洒飘落于现代,还会飘洒到子子孙孙的无穷后世……

老师这章字洋洋洒洒,文笔如此娴熟洗练,无论是开篇对那首诗的再现,还是后面的叙述延展,都深蕴着清明节带给国人的影响之深,寻根这是不老的话题。此外,匣子也赞同老师对散文的观点,学习了,问好。
8#
发表于 2011-5-22 10:06 | 只看该作者
作为男性作者,文字很大气。

欣赏,支持。
9#
发表于 2011-5-22 10:1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辛老师一句,按照以前的惯例,这种非首发,是会被迁移走的,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11: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fx875206 于 2011-5-22 09:58 发表
我突然强烈地感到,眼前这清明雨,是从历史的深处走来,承载着周礼的肃穆和孔孟的殷殷叮嘱,携带着杜牧的一缕诗魂,洋洋洒洒飘落于现代,还会飘洒到子子孙孙的无穷后世……

老师这章字洋洋洒洒,文笔如此娴熟洗练 ...



谢谢匣子版主厚爱,刚刚知道,这里不发交流文章。南山菊朋友,这里一并谢了,朋友们也别在顶了,让它沉了算了。非常愿意在中财学到散文写作的真经,也不枉来这里注册一回!
11#
发表于 2011-5-22 14:00 | 只看该作者
“   春风几度,刚把心情吹得柔软,却又被变化的天气和一个揪心的日子弄得潮湿、凄切、沉重。

    又一个有雨相伴的清明节翩然而至。”
开头转化的自然而深沉,诗意中有着淡淡的忧伤。
12#
发表于 2011-5-22 15: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辛贵强 于 2011-5-22 11:37 发表



谢谢匣子版主厚爱,刚刚知道,这里不发交流文章。南山菊朋友,这里一并谢了,朋友们也别在顶了,让它沉了算了。非常愿意在中财学到散文写作的真经,也不枉来这里注册一回!


既然有斑主为您开绿灯,您还是继续发在这里吧,
算我多嘴.

不过,别的会员,都是知道的.
13#
发表于 2011-5-22 15: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临时工 于 2011-5-22 14:00 发表
“   春风几度,刚把心情吹得柔软,却又被变化的天气和一个揪心的日子弄得潮湿、凄切、沉重。

    又一个有雨相伴的清明节翩然而至。”
开头转化的自然而深沉,诗意中有着淡淡的忧伤。

我已经回复了您的话,我的贴,您不再去指教了吗?
14#
发表于 2011-5-22 15: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辛贵强 于 2011-5-20 20:16 发表


感谢万里首评。清明雨已定于《华夏散文》6期刊用,发在这里与文友们交流而已,望版主、文友们不吝赐教!

祝贺,欣赏!学习!
15#
发表于 2011-5-22 20:0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留在那里都是好文,我忍不住给同名顶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8 06:44 , Processed in 0.05618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