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9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尊重教育规律 培养拔尖人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22 15: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尊重教育规律 培养拔尖人才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论述了:我们的教育,在培养拔尖人才问题上,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



     实际上,最近几年在教育领域,批评应试教育,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就是因为看到了它的弊端,也就是说,僵化的应试教育体制,严重影响了拔尖人才的成长。这已经成为很多有识之士的共识。



     可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怎样扭转影视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大力提高素质教育,培养拔尖人才哪,我想,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有充分的认识。甚至应该是全民共识,举国认同。因为当今中国的教育问题,已经不是单单一个教育部门就能够解决的了。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成效,直接牵扯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亿万家庭的利益。必须有一个全国上下一致的认识,才能够把教育搞好。



    首先应该认识到,缺乏拔尖的创新人才,没有重大的创新成果,就不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这里不单单指经济方面的强盛,更是综合国力的超一流。美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归根到底是他的科技水平先进。



     其次,我们应该了解,从大的方面讲,人类历史的进步,是和社会科技水平的发展同步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生产关系的进步程度,从而决定上层建筑的形态。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础的定义,也是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所证明了的真理。而生产力的进步,归根结底得力于科技的创新,这也是无容置疑的。铁制农具的广泛应用,农耕文明的发展,成为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基石;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成为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翘板。这些铁的事实都证明了上述观点的正确性。



     中国共产党人,以实现共产主义为自己最高奋斗目标,而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形态,是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社会产品极大的丰富的条件下,才能够实现的。这就要求我们党,在取得政权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极大的提高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前提,生产力的发展,又离不开科技创新。而我们我们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事业,却在无意中违背了教育规律,扼杀了科技创新,这不是南辕北辙的悲剧吗?





     要知道,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是世界第三,很快就会跃居世界第二,照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要不了几十年,就会赶上和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经济大国,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点,就连美德日等当今世界的经济大国也不得不承认。可是,我们必须有清醒的头脑,我们依靠劳动力优势,拼资源消耗换得的经济大国,并不是,也永远不是经济强国。如果我们的科技水平不能走在世界的前列,缺少拔尖的创新人才,就永远不会成为经济强国。这一点,我们从沙特、科威特等国家也能得到反证。加工制造遍地的经济繁荣,只能是全球经济动物世界里的羚羊和角马。永远不会居于食物链的高端,只能给老虎和狮子们提供精美的食物。



      我们不能被经济的高速发展迷住了眼睛,必须看到,我国目前经济高速运行,很大一部分是生产关系调整后的补偿性发展,一旦生产力的进步停滞不前,没有科技领域的重大创新来为高速发展的经济做强有力的支撑,经济发展的速度就会降下来,甚至倒退。到那时,各种社会问题就会接踵而来,并且极难解决。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表面上看是个经济问题,实际上往深层次里探究,就会发现目前发达国家,在民生领域没有重大的科技创新,导致了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造成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水平,拖了经济发展的后腿。而科技创新能力落后,拔尖创新人才稀缺的原因,不是教育投入少,或者是不重视教育,而是因为我们违背了教育规律。这一点必须让全国人民都明白,形成共识,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要加大媒体的宣传力度,利用各种方式,给各级教育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全体家长讲清楚,让他们发自内心的参加到教育改革当中去,上下一心,齐力断金,才能够取得取得理想的结果。



    同时,也要有科技创新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今年以来,雪灾、旱灾、水灾,都是历史上少有的,尤其是北方的酷热天气,更是历史上罕见的。究其原因,为全球变暖所致。而全球变暖的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再追下去,就是大量的煤炭、石油燃烧造成的。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煤炭石油哪?怎么不用太阳能、风能、原子能等其他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哪?答案是成本问题,说白了吧,人类在新能源的利用上,低成本的利用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回想近现代科技发展的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性的科技创新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从而解决了动力问题。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的发现和应用,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标志性的科技创新,是美国人发明的电子计算机。当然还有生物工程、新材料和航空航天等等。人类在能源的开发利用上,已经有一百多年没有重大的、改变科技发展水平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发明和发现了。时至今日,在能源领域,人类仍然应用着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人类发明的成果,只是有所改进,机械更加节能罢了,其根本原理没有变化。原子能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创新,但是,由于成本、原料、安全等原因,还不能在新能源中唱主角。所以,由煤炭、石油燃烧引发温室气体排放,所造成的气候灾难,迫切的希望,甚至是呼 唤,人类在能源领域取得革命性的创新和发现,否则,地球的生态灾难将不可避免。



    其实,在新能源领域,也不用多惊异的发明和发现,咱就把太阳能和风能,能够低成本的开发和利用就行了。设想一下,人类在太阳能和风能的采集、贮存、和释放利用上,最终成本和燃烧煤炭、石油的成本持平或大大降低,人类不用再开采煤炭和石油,就能解决能源动力问题,那样蓝天白云的世界将多么美好,没有生态灾难的生活才是幸福的。



    当今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强烈的呼唤新能源领域革命性的创新成果,可是,我们的成果在哪里,我们拔尖的创新人才在哪里?恩格斯在谈到欧洲的文艺复兴时说: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套用到今天蓬勃发展的中国社会的现状,就是:这是个需要巨人,而缺少巨人的时代。



    因此,必须让大家都认识到,培养一个拔尖的创新人才,取得一项重大的科研创新成果,对  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巨大的作用。一个钱学森,顶美国的五个步兵师;一个袁隆平,顶几百个平庸的研究生博士生。



    第二、领导重视,中国目前的体制,必须是各级领导,尤其是处于决策层的领导,充分认识了,才能够有戏。这里说的领导重视,不是单单指的是政府拿钱出物,帮助教育单位简单的排忧解难。校舍盖了,教职工工资按时发了,安全环境治理了,教师节祝贺到场了,年节慰问到家了,教育再搞不好就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了。



   以上这些还不够, 要真正充分的认识到,现实的教育,违背了教育的规律,拖了经济建设的后腿,要让政府下大力帮助解决才行,因为中国的教育,发展到今天,一些几十年形成的痼疾,光靠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必须由政府出面,才能够从根本上扭转被动局面。也只有根治几十年的痼疾,才能够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出更多的拔尖人才,经济的发展,才能有一个质的飞跃。



    第三、措施得力,认识到当前的教育违背客观规律的事实了,领导重视了,具体怎么办哪?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才能够取得效果。



    {1},义务教育阶段缩短学制。应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学习基本常识的基础理论阶段,为更深入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的阶段,不需要高深的学问,更不需要解决深奥刁钻的问题。只要他们能够学会基本的理论,为以后的深造打好基础就行。



    而目前应试教育的缺陷,将学生培养成了做题机器、背题工具。学生毫无学习兴趣,为考高分而学习的结果,就是越往高处学,越厌学,最后失去学习的动力,更没有创造的能力。



    我们必须承认,现在学生学习的知识,尤其是高中阶段学习的一些高深叼钻知识,学生们将来是很少用到的,所以没有必要让学生浪费那些精力。同时,也必须老老实实的承认,在知识、信息爆炸的今天,任何人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知识,那是痴人说梦。学习知识是对的,但也要有限度,有些知识学习了就是没用,这是事实,请我们的教育家们尊重事实。把学生有限的精力,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理想的追求,道德的提升,才是义务教育应该解决的问题。



    当前,高考制度和重点班级制度的弊端都很清楚,但是,一时很难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在这种情况下,不妨缩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时间,让学生腾出更多的时间自行学习,更早的进入大学,及时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和专业特长,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才能够培养更多的真正人才,而不是做题机器。



    {2}、承认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教学。人之初,性本善。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与人之间出现差距了。反映到教学上,就是有的学生一点就会,有的学生通过老师的耐心教学,自己的努力,也能学会,而有的学生,你不管怎么教,就是学不会,或者根本不学。这有其本身遗传的因素,我们必需承认,这是事实。因为这些孩子或智商较低,或者是他们的优势不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而是由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学习书本知识要强。个体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我们连这一点都不敢承认,那还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者。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并不是对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的放弃,而是进行正确的引导,恰当的教育方式,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将他们指引到更擅长的领域,也是成功的教育。这就是说,不能幻想每个学生都像出厂的机器零件一样,进来的时候是原料,出去的时候都是一模一样的产品,这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



    { 3},下大力气,促进教育公平。当今的学生,尤其是在城市,从小学就分出重点学校,重点班,然后是中学、高中。这样一路的重点下来,学生为了重点学校,重点班级,尖子生,名次,而疲于奔命。重点班的尖子生想在班里拿名次,中游学生想挣上游,末尾的学生想保住重点班的名额。而非重点班的学生,前途无望,破罐子破摔。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情以及人生理想目标的建立,都被题海和分数淹没了。学生沦为做题机器,教师将分数看做将要进入口袋里的奖金和晋级的筹码,学校将分数看成圈钱的工具,这样就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必须下大力气、卓有实效的进行整治,而不能只停留在口号和文件上。



    要想促进教育公平,在城市应该更容易办到。同一个城市的两处学校,相距很近,比农村的学校之间的距离近多啦。现在城市交通这么发达,人员流动很方便。原来人为的将优秀教师集中到一个或几个学校,造成重点和非重点的区别。现在应该创造条件,逐步的将优秀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就能够逐步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再辅以生源分配、经费投资等手段,最后实现教育公平。优秀的医生离开了高级的仪器,其医疗技术要打折扣。可教师的教学工作不是这样的,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就是例子。如果光拿县域内的农村教育开刀,只能是头疼医脚。



    {4}、重视《家长》类报刊的订阅和推广。现在的学生家长,真正懂得正确教育孩子的是凤毛麟角。他们虽然有文化,但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够给自己的孩子以合适的教育。不过他们对教育孩子的热情确实很高,在孩子教育的投资上,真是舍得花钱。基于这种状况,不妨扩大《家长》类报刊的征订范围和数量,让那些没有整段时间的家长,在闲暇之余,多看些正确教育孩子的文章和具体事例。这样就能够将家长教育孩子的热情,转化成具体的家庭教育过程,从而完善学生教育的各个环节。



    {5}、大幅度提高教师的工资,使教师成为让人人羡慕的职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



    高大气派的大楼,宽敞明亮的教室,是教学所必须的。但是,有了这些条件不一定能够教出优秀的学生,关键还要有优秀的教师,这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所在。普通平房里的优秀教师,一样能够教出优秀的学生。



    这些年,教师的待遇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和其他一些单位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每年的师范生免费,但难以招到高分的考生,由一斑可窥全豹。国家今年的财政收入有可能达到八亿元,相比较教育的投资来看,可以说是不差钱。大幅度提高教师的工资,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教师的职业,才能够教出更加优秀的学生。虽然俗话说有状元徒弟没状元老师,但是,优秀的人才当教师和一般的教师相比,教出的学生,绝对不是一个档次的,这已经被无数的事实所证明了的真理。





















完整标题






















[ 本帖最后由 清河杨柳 于 2011-5-24 15:53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15:55 | 只看该作者
怎么成了这样子了,版主帮帮我呀。
3#
发表于 2011-5-22 16:44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切中时弊,抓住当前教育的热门话题,具有探讨的价值。文中“应试教育”出现了错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1 06:29 , Processed in 0.05126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