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944|回复: 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吃接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31 08: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吃接晌


                                                                              季大相
   
    吃接晌,是家乡待客的一种风俗。一般是指客人上午11点钟或下午5点钟之前登门,主家加一顿餐,让客人垫垫肚皮,然后再做午饭或晚饭招待,所以,又有早接晌或晚接晌之称。

    吃接晌,凸显家乡人民热情好客的淳朴本色。大集体年代,亲戚登门,接晌一般为两个鸡蛋、一碗糖开水。因为大家都穷,彼此知根知底,客人会主动推辞吃接晌,主家客气一番,便顺理推舟地去直接张罗午饭或晚饭。记得10岁那年,经媒人介绍,二姐与二姐夫订了亲,春节时,二姐夫登门带二姐去过年(家乡有男方带对象回家过年的习俗),我亦被竭力相邀而同行。到二姐夫家时,伯母(二姐的婆婆)笑脸相迎,将我们安顿好后,一扭身,忙碌着去做接晌。一会儿,几碗热气腾腾的鸡蛋挂面端上桌,桌上还有陪吃的客人,凑齐为双数。盛面的是深底海碗,碗里占据的是鸡蛋和挂面,没有汤。我提出吃不了,伯母站在身旁哄劝道:“亲戚第一次上门,一定要将碗里的蛋和面吃掉,这是规矩。”或许是出于天性的羞涩,我硬撑着肚皮将一碗鸡蛋挂面扫光。那是大集体年代后期,生活条件还比较清苦,伯母让我饱餐,完全是出于好意。殊不知,自那一碗挂面下肚,在此后的好多年里,一见面条,我就翻胃,全无食欲。出于礼节,我在大多数场合是夹掉面条,吃点青菜喝点汤,算是一餐完毕。

    19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升,接晌的花样开始丰富起来,荷包蛋、鸡蛋挂面、汤圆等等,满碗盛装,主家会极力劝客人多吃点。我厌吃面条和喜欢吃汤圆,这在有来往的亲戚中是一件人所共知的事。上中学时,一次,我叫上本家兄弟阿贵,陪同送米糠到姑母家去。两人各骑一辆自行车,后车座上面驮着一口袋米糠。一路颠簸,等赶到10多公里外的姑母家时,天色已晚,姑母一家人已吃过晚饭。见我们到来,姑母十分高兴,连声说:“我们晚饭刚吃过,弄接晌给你们吃……”姑母和表姐进厨房张罗。约半个小时左右,表姐将两碗接晌端上桌,阿贵是一碗青菜面条,姑母特意给我搓了一碗糯米汤圆。早就饥肠辘辘,昏暗的灯光下,我埋头一呵而成地吃完汤圆,其间,感觉阿贵的目光不时地向我瞟过来,并没有当回事儿。放下碗,用衣袖揩了下嘴巴,便返程回家。

    过了些日子,姑母回娘家。在路上碰到阿贵的父亲,笑脸招呼:“大哥,在忙啊!”阿贵父亲白了她一眼,没有回应。中午吃饭时,姑母在饭桌上提起这件事。父亲听了,暴跳如雷,当即将碗筷一推,不顾母亲和姑母地劝阻,径直去找阿贵父亲论理。阿贵家与我家仅隔几户人家,片刻工夫,便传来争吵声,只听阿贵父亲说:“她看得起我家人吗?给我家阿贵吃面条,给你家儿子煮一碗蛋,这事她也做得出?”我一听,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怪不得那天晚上,阿贵的目光不时地向我碗里瞟,原来,他将我碗里的汤圆误认为是鸡蛋,回家一说,他父亲当然是气不打一处出。见到姑母,爱理不理的样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我赶忙跑过去,向阿贵父亲说明了原委,姑母也作了解释。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阿贵父亲涨红着脸走到姑母面前,满怀歉意地说道:“大妹子,我错怪了你……”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他顺势抬手,给了站在旁侧的阿贵一记响亮的耳光,训斥道:“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一天到晚就想着吃……”在阿贵“呜呜”的哭叫声中,他父亲自然而然地下了台阶。

    进入1990年代后期,农家来客人,基本上不再做接晌招待了,而是由泡杯茶叶茶、嗑点瓜子等零食品所替代。如今的家乡,尚在处对象阶段的男女方亲家相互走动时,还有吃接晌的习俗。第一次“看门户”很严肃,有喝果子茶、吃汤圆等多道程序,一个不能免。此后双方家长来往,下碗荷包蛋面条、喝碗糖开水等等,简简单单就可以了,仅仅是遵循一个传统礼仪而已。当然,碰到爱计较的人家除外,如若有人家讲究这些礼俗,那么,一定得给足面子。否则,一门好端端的儿女亲事,极有可能因这些细枝末节的礼仪不周而棒打鸳鸯散。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季大相 于 2011-5-31 08:55 编辑 ]
2#
发表于 2011-5-31 09:02 | 只看该作者
不同凡响的吃接晌,其蕴含着独特的民风民俗。问好!
3#
发表于 2011-5-31 09:05 | 只看该作者
在我们那里好象叫"吃午茶",慢有意思的,问候季老师!
4#
发表于 2011-5-31 09:16 | 只看该作者
吃接响,一种风俗,一种文化。而这些风俗文化日趋淡化。问好大相。
5#
发表于 2011-5-31 09:27 | 只看该作者
在那个贫穷的年代,见面大多问:你吃了吗?原因就是常常出不饱或一天干脆两顿饭闹的。吃接饷大概就是由此派生出来的吧?开始当然是有钱人家摆阔,到后来贫户也跟着学,结果就学走了样。
6#
发表于 2011-5-31 10:13 | 只看该作者
哪里都有独特的民俗,问候大相老师。
7#
 楼主| 发表于 2011-5-31 14: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何永飞 的帖子

是本地风俗。问好永飞!
8#
 楼主| 发表于 2011-5-31 14: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周建云 的帖子

问好建云!
9#
 楼主| 发表于 2011-5-31 14: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山野农夫 的帖子

谢谢版主关注和点评!问好!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5-31 14: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高迎春 的帖子

谢谢高版点评!是的,这是一个时代的烙印,正渐渐地淡去。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5-31 14: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张小刚 的帖子

是的,各地有各地的风俗。问好小刚!
12#
发表于 2011-5-31 15:06 | 只看该作者
了解一段以前不知道的风俗
13#
发表于 2011-5-31 16:2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家乡也有这种习俗,叫“吃晌午”,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节奏加快了,恐怕都被人们渐渐淡忘了。预祝节日快乐!
14#
发表于 2011-5-31 17: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1-5-31 09:27 发表
在那个贫穷的年代,见面大多问:你吃了吗?原因就是常常出不饱或一天干脆两顿饭闹的。吃接饷大概就是由此派生出来的吧?开始当然是有钱人家摆阔,到后来贫户也跟着学,结果就学走了样。

高版的点评很有道理。在我们这里就没有吃接晌的风俗。文章写得很有生活气息,特别是阿贵怀疑“我”吃鸡蛋的一事细节,生动真实。
问好朋友!
15#
发表于 2011-5-31 19:32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这儿叫“吃喝茶”:两个鸡蛋一碗面。季老师写出浓浓的农家生活味和世故,学习欣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30 15:28 , Processed in 0.05609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