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101|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心境余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13 21: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心境余谈

  

  笔者曾在两篇文中谈到心境的问题,仍觉得竟犹未尽,所以再接着谈下去。
  
  要说心境最为广大的,就该属佛祖释迦牟尼了。他的心境是如此广大,竟然达到了“尽虚空,遍法界”的程度因为他从来都不会考虑自己如何,念念之间的都是如何度化苦难众生,所以他的成就也无比巨大,最终成了万人景仰的佛祖。而与之相比,我们凡夫俗子的心境就小了许多,或为名,或为利,或为妻,或为子,时时想的都是自己那一亩三分地,所以我们的成就终究十分有限,就算有再高的名利地位,终其一生,也只能是个凡夫俗子。这个道理很简单,我们都懂。
  
  然而内在的心境和外在的表象却还是相关联的也许这一点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释迦牟尼成了佛,不止是成就了“福慧双足”,成就了“佛法无边”,而且他的外表也同时变得更加美好,佛经上记载的是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我们凡人的智慧,实在无法窥测出这究竟是怎样完美、怎样圆满的一种相貌,但可以肯定,一定是非常非常好,为我们凡世的美貌所万万不能及。佛祖的相貌是那样完美,以至于他的堂弟阿难对此十分迷恋,最终随他出家,做了一名护法弟子。
  
  实际上,一个人的表象总是和他的心境有着某种联系的:心善之人和蔼慈祥,不良之人眼露凶光,正直之人威严难犯,淫邪之人面带桃花,有学问的端庄稳重,不学无术的举止粗俗……如此等等。如果说我们对“麻衣神相”之类大不以为然,但曾国藩的《冰鉴》却深受人们吹捧,可见多数人从骨子里还是认同“相由心生”的道理的。
  
  然而,外在的美好却并不等于内在的实质。有着“三十二相”的绝不仅仅是佛祖一人,在《金刚经》中,就说到转轮圣王也拥同样的相貌,那么,我们能把转轮圣王也当做佛祖吗?当然不能。因为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差
  
  事实上,释迦牟尼尽管已经成为万人景仰的佛祖,也有了无比美好的外表和无边的佛法,但他却从来不会在人前炫耀或以此做为资本为自己捞取实惠。试看《金刚经》中的记载:“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哪里像是高高在上的一教之主,分明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和尚嘛!然而正因为他是佛祖,才能够真正的达到“不着相”,才可以不受外在表象的羁累,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敬仰的“天人师”。
  
  看来,外在的美好并不能代表全部有时候,平凡的表象可能反而恰恰显示了其非凡的心境。反过来说,看起来特别美好的表象也许恰恰是浮华的一种表现,因为人们是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段将其改变的。比如化妆,比如整容,比如包装,比如炒作……一个人的外表是如此,其他外在的表象也是如此。
  
  在孔子弟子中,有一个很有名的子贡,他学识渊博,口才出众,曾多次出使他国,其出色的才能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于是就有了“子贡贤于仲尼”的说法。他们以为,只是子贡谦虚,对孔子过于尊敬罢了。事实似乎也确实如此,因为孔子与子贡相比,他曾经周游列国,却是四处碰壁,以至于落到“如丧家之狗”的地步,看起来孔子真有些不如子贡的地方。
  
  千载之后,我们都知道,尽管子贡十分贤能,但是和孔子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那么,之所以会出现“子贡贤于孔子”的论调,不过是浅薄者的鄙陋之言罢了。对于这一点,子贡做为当事人,倒比外人看得更加清楚,他自己早就给这个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解释,如果把一个人比做一个院子,那么“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室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
  
  原来如此!可惜的是,这个世界上的人们,大多都是我们这样鼠目寸光的人,隔着墙头“窥见宫室之美”恐怕都未必能够更何谈让目光穿越那堵“万仞之高”的高墙,去探一探墙内的奥秘。这也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什么奇怪
  
  怕只怕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矮墙”们,里面如果真有“宫室之美”,敢于自我炫耀、自我标榜倒也无伤大雅。可是就偏偏有些人,不过只有一枝“红杏出墙来”,就以为自己占尽了春光,以为全天下最美丽的景色也莫过于此了。岂不悲哉!
  
  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子贡既能了解他的老师,又能了解自己,实在不失为难得一见的明智者,故而也能名垂千古,永居孔庙,享受着配享的待遇,深受后人敬仰。
  
  如果连这点自知之明也没有,仅凭那“一枝红杏”就敢于自吹自擂,甚至傲视天下,一旦春天的繁华过后,大概就只能落得个“零落成泥碾作尘”的下场吧?不过,“如故”的香气是绝不会有的,因为杏花太过艳俗,又怎能与一身傲骨的梅花相提并论呢?(水如空)
  
  
2#
发表于 2011-6-13 22:24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好,有道理

 实际上,一个人的表象总是和他的心境有着某种联系的:心善之人和蔼慈祥,不良之人眼露凶光,正直之人威严难犯,淫邪之人面带桃花,有学问的端庄稳重,不学无术的举止粗俗……
说的好,有道理。
3#
发表于 2011-6-14 09:58 | 只看该作者
相声演员郭德刚说,一个演员从台下走到台上,只需几步便知此人修为。
一个人的内心是可以通过其外表展现出来的。
4#
发表于 2011-6-14 17:11 | 只看该作者
有个词叫相由心生,足以说明一切。呵呵~问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11-6-14 20: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王西广 于 2011-6-13 22:24 发表
 实际上,一个人的表象总是和他的心境有着某种联系的:心善之人和蔼慈祥,不良之人眼露凶光,正直之人威严难犯,淫邪之人面带桃花,有学问的端庄稳重,不学无术的举止粗俗……
说的好,有道理。

问好王老师!
6#
 楼主| 发表于 2011-6-14 20: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摇曳风铃 于 2011-6-14 09:58 发表
相声演员郭德刚说,一个演员从台下走到台上,只需几步便知此人修为。
一个人的内心是可以通过其外表展现出来的。

确实如此啊!
7#
 楼主| 发表于 2011-6-14 20: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虹雨映荷 于 2011-6-14 17:11 发表
有个词叫相由心生,足以说明一切。呵呵~问好

问好!
8#
发表于 2011-6-14 21:32 | 只看该作者
十分欣赏这篇文章表现出来的从容、蕴藉的文风;点到为止,留有余地,由读者去想象补充。
我去过龙门石窟,佛像皆俊美如女人。
内在的修为,精神的历练,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不独写作。
9#
发表于 2011-6-15 01:01 | 只看该作者
言有尽意无穷,欣赏如空兄美文。
10#
发表于 2011-6-15 06:05 | 只看该作者

标题

欣赏提读,文章具有借鉴意义
11#
发表于 2011-6-15 08:57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支持一下!
12#
发表于 2011-6-15 09:37 | 只看该作者
人活着,很多的乐趣往往在于半知半解。过于透澈和了然,反而趣味全失。如同《红楼梦》,倘若没有那赵氏、薜潘、焦大、刘姥姥一干人物,那该多乏味呀
13#
发表于 2011-6-15 15: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武俊岭 于 2011-6-14 21:32 发表
十分欣赏这篇文章表现出来的从容、蕴藉的文风;点到为止,留有余地,由读者去想象补充。
我去过龙门石窟,佛像皆俊美如好女。
内在的修为,精神的历练,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不独写作。
14#
发表于 2011-6-16 10:24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奇思妙想,信步游缰,从道家谈到佛家,这也算是一种为文的心境,从容散淡平和。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6-16 20:2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武俊岭 于 2011-6-14 21:32 发表
十分欣赏这篇文章表现出来的从容、蕴藉的文风;点到为止,留有余地,由读者去想象补充。
我去过龙门石窟,佛像皆俊美如女人。
内在的修为,精神的历练,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不独写作。

多谢武版点评!
作此文时并没有想很多,因为之前写过一篇关于刘项心境的,后来又写了篇《再谈心境》,所以本篇才称为“余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1 08:58 , Processed in 0.08229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