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48|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在水一方】我在这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20 10: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在这里

  二十年前登黄山,年少,一个劲地往前赶,竟和同学们走岔了。那时莲花峰没有石阶护栏,山陡道滑,眼看离山顶没多远了,就是难以上到那莲花瓣里去。看着听着几个男孩子在峰顶振臂高呼着豪言壮语,当时安慰自己,没登上顶就没登上顶吧,反正也没几人爬上莲花峰。

  后来随人流来到天都峰下,看过路边的登山须知,心律不齐的我犹犹豫豫地没敢上天都峰。那日早上八点起就一直登山,从始信峰下来已是下午五点了,在北海宾馆前喜逢走岔的同学们。他们一个个说着上天都峰的壮举,很为我深深遗憾。有个男生说不到天都峰,白跑一场空”,还不顾我的心情重申着,游黄山而不登天都,等于虚此一行。说得我心里好生凄楚。

  尽管第二日看遍了北海景区的峰、台、坞、松、石、云,回程车上我还是深深地遗憾。想那几个男生在天都峰顶上以胜利者的姿态对着群峰高喊:“我上来了!”大有回答天回答地的气概,那两个女生在“天上都会”必是想着鲫鱼背护栏铁链上挨挨挤挤的连心锁,想着将来也锁上一把。要是我也上了天都峰,哪怕在那里累得东倒西歪也是幸福的,而我偏偏不在场,于是定下十年后我必上天都峰的心愿。

  但重上黄山却是二十年后。故地重游的我是冲着天都峰去的,偏偏遇上天都峰被封,多年的心愿落空了。虽有些遗憾也不遗憾,黄山对莲花峰和天都峰实行保护性轮流封山,对恢复植被很有好处,这一举措本是对山的一种敬意。和我这次爬上莲花峰,环顾四下,轻轻答一声“我在这里”一样,是对山的一种敬意。第一次在黄山见到连心锁时,想那里面有一把是我的多好。但现在不喜欢那种成为山灾的方式了,这和“某某和某某到此一游”一样是破坏自然的行为,是目中只有自己的飞扬跋扈。我们应该恭恭敬敬地对山回答:“我在这里。”就像一个孩子对长辈回答:“我在这里。”还像我们上学的第一天,老师点名时的那一声“到”!更像来到这个世界时的第一声啼哭,清脆而响亮,告示天地时间和母亲:我在这里。我像耕云峰上那只松鼠,想越过万丈巨壑,跃上天都峰去,没跃上天都峰也等于上了天都峰,因有“我在这里”的心念,我的情我的觉在场。

  其实人的一生是情意的一生,是我在这里的一个个时空故事,精不精致,就看工作与闲暇,自然与居住,孤独与社交的比例搭配得和不和谐。现代人对工作和闲暇的理解好像是肉身无休止的劳作和消费,而没有给灵魂留下容身之所。我有个女同事天天喊累,快五十岁的人了,还年年要求带班主任,城里郊区都有房,白天坐着轿车去上班,晚上还带家教,说挣钱为了逛街买衣服,支付进棋牌室的活动费,累了就进歌厅放松,这样辛苦挣钱真能身心快乐神形愉悦吗?我总觉得物质再富有也不能替代精神,享受生命是在物质的基础上获得精神享受。我们工作除了获得生活资源,还要让爱循环流通。一开始很多人可能从事着不称心的职业,后来往往干一行爱一行,如果我们怀着“我在这里”的使命感,以尽一份心意的心情去神圣地工作,本着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的精神去快乐地工作,而不是以得到金钱的多少来衡量工作的好坏,还需要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来定论我们的工作吗?

  现在很多人苦于没有闲暇,须知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没短一分少一秒,相反我们的交通越来越便利,通讯更是达到瞬息万里的速度。只要给灵魂留点时间,怎么会没有闲暇呢?闲暇是用来营养灵魂的,消闲方式可以行万里路和一座山一片水相互注释,还可以读万卷书和那些伟大的灵魂交流。旅游本是“我在这里”的亲近自然亲近人文,让人生更丰富,而不是像有的人拿公费一味消费高档的吃住和无节制的购物。读书是一种不受时空局限的结交老师和朋友的方式,当你打开一卷卷书,屈原、杜甫、泰戈尔、纪伯伦都能应邀而来,为你指点迷津。而不是看什么成功的秘诀,寻找提高竞争能力的策略,获得懂风水懂占卜的能力的捷径,那些是为功利读书,不是为灵魂读书。读书的时候,我在书上那些心智强大的人这里谛听,屈原在吟: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杜甫在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泰戈尔在教导我:生活不是局限于人类追求自己的实际目标所进行的日常行动,而是显示了人类参加到一种宇宙韵律中来,这种韵律以形形色色的方式证明其自身的存在。纪伯伦还告诉我:从工作里爱了生命,就是贯彻了生命最深的秘密。读那些书,书中就有我的参与,我在那里洗耳恭听。

  我的一个同事仰赖天恩祖德,有三套房子和一部车,可他面对快节奏的生活过得并不安宁。将两套房子出租出去了,还把自己住着的那一套的下面租给别人住,一家三口住在跃层的阁楼上,住得比只有一座房子的普通人还拥挤。虽然有车而从不用于亲近自然,每个星期天开车送女儿往返于几个艺术辅导班,比我们这些喜欢郊游的骑车族还远离自然。真为他想不通,冷漠了自然也委屈了居住。

  人与人的情意,不外乎亲情友情和爱情,其实还是人和人的与共,人与人的同在的关系。经济社会中的人与人往往貌合神离,是灵魂缺席的与共和同在。尽管现在传统的失落,环境的破坏,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的丧失是普遍现象,但我们可以过灵魂在场的生活。从今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和每一个亲人通信,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那样就不用担心家庭婚姻,亲戚友人,邻里街坊这些关系的亲密性会逐渐变淡。有了爱的付出,就有了与生命之美、艺术之美、科技之美“同在”的缘分,何来寂寞难耐,无法享受孤独?定能谐调孤独和社交的关系,而不是盲目依赖功利性的社交或网络世界的虚拟社交。

  很多人都有游历名山大川的理想,其实那是“我在这里”的出席自然课堂,“我在这里”还要出席有限时空里的生命课堂。让我们给远方的亲友写写信,常和那些年老年幼的亲友促膝交谈,关心四季,关心每一个生命,为自己保留一些原始的生活方式。对天地对时间,对艺术对生命说,我在这里。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苇岸-弦歌 于 2011-6-21 22:35 编辑 ]
2#
发表于 2011-6-20 10:41 | 只看该作者
认识到“我在”,是一种不错的心理状态。个体与大家的关系,是值得好好反思的。文本底蕴很好,给人启迪。
3#
发表于 2011-6-20 10:50 | 只看该作者
看山不是山,你已经进入到人生的第二境界!
4#
发表于 2011-6-20 10:58 | 只看该作者
品美文,品人生哲理,共享之!
5#
发表于 2011-6-20 10:58 | 只看该作者

拍个片片给弦歌

黑头,花脸。

IMG1262A.jpg (89.09 KB, 下载次数: 498)

IMG1262A.jpg

IMG1260A.jpg (96.11 KB, 下载次数: 513)

IMG1260A.jpg
6#
发表于 2011-6-20 22:15 | 只看该作者
原来就在这里,一切的真理皆出自平凡的生活里,学习了,问好弦歌!
7#
发表于 2011-6-21 09:14 | 只看该作者
我在这里,是自己对生命的经典诠释.问好!
8#
发表于 2011-6-21 09:31 | 只看该作者
语句畅达,具思辩色彩,很富哲理性!拜读!支持精华!
9#
发表于 2011-6-21 09:37 | 只看该作者
人们热爱大自然,几乎与生俱来。无限风光在险峰,登高可以开阔眼界,何乐而不为。
10#
发表于 2011-6-21 10:30 | 只看该作者
犹记年少。
在弦歌的字里,一声呼啸地冒出这四个字。
山里的孩子尤爱山,基本上每天,都在山中行走,新鲜的空气,随处可见的野花,带露水的青草。亲近得就像自家的园地。
是吧,欲望与贪婪,和自然与亲切,不是邻居。
:)
11#
发表于 2011-6-21 14:13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在这里呀。
12#
发表于 2011-6-21 14:18 | 只看该作者
人与人的情意,不外乎亲情友情和爱情,其实还是人和人的与共,人与人的同在的关系。经济社会中的人与人往往貌合神离,是灵魂缺席的与共和同在。尽管现在传统的失落,环境的破坏,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的丧失是普遍现象,但我们可以过灵魂在场的生活。

说得真好!赞同!
13#
发表于 2011-6-21 14:3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我们怀着“我在这里”的使命感,以尽一份心意的心情去神圣地工作,本着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的精神去快乐地工作,而不是以得到金钱的多少来衡量工作的好坏,还需要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来定论我们的工作吗?
    ——点明文章主题的精辟之言。
    文章语言流畅,具思辩色彩,富有哲理,给人启迪!支持精华!
        问好朋友!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6-21 22:1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各位的精彩点评,我在这里聆听大家的指点。
15#
发表于 2011-6-21 22:17 | 只看该作者
从生活之实景进入灵魂之虚境。升华主题,感染读者。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21:50 , Processed in 0.05412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