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碣石清风
古时候,人门称保媒拉纤的人为“媒婆”;现在好了,美其名曰介绍人,我这人喜欢当红媒,竟也做成十几桩好事,因为我是男性,所以有人就叫我“媒公”。
前几天,偶然碰见昔日学生,热谈中得知他尚未婚配,这敏感话题触动了我的神经,并当场承诺,为他物色对象。小伙子自然喜出望外,千恩万谢。
我开始在我教过的学生中“扫荡”般的寻觅,竟然搜索了一名人选,我衡量了二人的基本情况,认为挺合适。于是我按着以往的介绍程序先找了小伙子把女方的情况讲给他听,并征询他的意见,小伙子同意见见面;于是我按着以往的介绍程序又找了姑娘,,把男方的情况讲给她听,并征询她的意见,姑娘同意见见面。
我憧憬着他们美好的婚姻,好高兴好得意。成就感带来的喜悦难以言喻。
经过协商约定,我为他们见面约定了时间和地点,当然我不能去当电灯泡。
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女孩子没说什么,男孩子却委婉的拒绝了这门亲事。我大为震惊,很是失望,当年这个学生很听话,现在竟不顾老师的面子,伤我的自尊,我当然很有气,一怒之下,把他叫到面前,询问他拒绝的理由。
他的回答很简单,“因为没有感觉。”
我听了自然惊讶,连珠炮似的问他:“感觉能当饭吃?感觉能当衣穿?感觉能当钱花?”我知道自己的话太俗气,但还是这样问他。
他望着我,摇了摇头,没有说话,显得那样陌生,临走前,他对我说:“老师,您别生气。我认为没有感觉的婚姻是不幸福的。”
我望着他的背影一阵沉思,对,幸福是感觉出来的,但感觉中的幸福真的就是幸福吗?“感觉”是老词汇了,怎么诠释是有定论的,由此我想了很多很多:爱情婚姻观,幸福理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标准。
苦思冥想我终于明白了:学生没有错,错的是我,我落伍了。
人呀,要与时俱进。
我决定再不当媒公。
[ 本帖最后由 碣石清风 于 2011-6-23 08:31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