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47|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在水一方】水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20 23: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水肩

  在老家,水肩是圩埂沿坡伸展到水里的土丘,形似肩而得名。

  父辈挑出的那条圩埂将村西的丹阳湖截成南北两片水泊来,南边的称为里水,北边的称为外水。圩埂里水一侧有十个水肩,总觉得那些水肩对于我有些宿命的味道。它们在水边等了我七八年,等我诞生在圩埂与村庄接轨的瓦房里,又等我长到七八岁,我开始一个个走访它们,足迹重叠在父辈的足迹上。一直往西,可走到送粮河河沿,在渡口坐渡船到外乡,也可以在渡口乘轮船直达县城。我是由圩埂出发的路,水肩支撑着我。

  记忆里走上第一个水肩是为了斫马鞭草。七岁的我悄悄拿了镰刀走上第一个水肩,想斫倒一片马鞭草给母亲烧水用,没想到第三下便斫破了左手的食指,心愿没能如愿。父亲是木匠,天天做木工活,没时间斫柴,斫柴的活落在母亲肩上。我人生第一课必是在夏天启蒙的,所以才会有七岁时走上水肩斫柴的举动。

  早春村东的石臼湖还是枯水期,湖滩被嫩绿的水蓼淹没着,有的人家干脆让小孩失学,冬春两季在石臼湖放猪。父母不让三哥失学,每年将两头壮猪圈养着,由母亲掐茏古头(水蓼的嫩尖)捞菹草做饲料。那头母猪散放在水肩上自行觅食,偶尔长时间不回来,母亲派三哥去寻,后面自然少不了尾巴似的我。

  水肩上的春天是鼓舞人心的。一蓬蓬蓝色的婆婆纳花欢笑着,一丛丛金色的猫爪草花欢呼着。圩埂的坡上水肩上有三三两两的人在放鹅,我想象着将来也牧上一群鹅,甚至把走到更远一些的水肩当做能独自放鹅的预备课,有一回跟玩伴小多头一直走到第六个水肩,自豪归自豪,再不敢往前走。

  八岁那年夏天,大哥所在农场分西瓜,母亲带了我去,有幸检阅了所有的水肩。一出村子,闭着眼都知道前两个水肩住满了马鞭草的家族,打第三个水肩起,苘麻、天名精、苍耳、萹蓄的混合部落不出我的意外在那里散居着,第四个水肩正对着湖面我家那个长满辣蓼点了青瓜的墩头,第五个水肩对着那块最大的芦苇墩,水肩上的草早已过渡为开白花的一年蓬和开着一层层红花的益母草。再往前走,坡下是我和小多走到的最远的第六个水肩,上面小飞蓬笔直地挺立着,红蓼花一穗一穗搭着红尾巴。奇怪的是第七个第八个水肩并排着,中间没有过渡地带,母亲说这是双水肩。上面的草变得低矮起来,凭我的经验知道这样的草坡很适合放鹅。过了第十个水肩,一条拦水坝往南延伸着,将万顷良田隔在西边,那片开阔的稻田在我看来有些单调,不如里水外水有荷花的湖面好看。转过圩埂的好几道弯,我们才下埂向右走到外水尽头的农场。

  从农场回来后,我把十个水肩当成自己的,有谁比我更熟悉哪个水肩的左侧开着一溜旋覆花,有谁比我知道哪个水肩的脊梁上开满马兰花。

  上学以后,更喜欢在水肩上闲逛。但乡民们把没目的的荒野漫步当做没头脑的行为,要么到新圩里种田时路过,要么到水肩上斫柴,要么在那里看鹅放牛,或者像那几个外省人斫马鞭草和益母草卖给药店,否则像我这样的小姑娘连路过水肩的理由都没有,如果成天在水肩上闲逛不被人家当白痴才怪。

  就在我没有理由将课余时间花在水肩上而烦恼时,有几户人家回乡来了。他们当初嫌沙洲耕地少,靠下湖难混饱肚皮而迁移出去,后来听说老家围湖造田了,生活很是过得去,又陆陆续续搬回来。村前村后的空地让那些没有挑过圩流过汗的人家给挤满了,有两户干脆在水肩上落脚,盖茅屋,栽柳树,辟菜园。水肩本是上天苦心安排给我的乐园,也是大地给乡民们准备的柴火仓,这下第一个第二个水肩不再是我的了。不知道有没有人像我因少了两个撂荒的水肩而失落悲哀。我恋村庄,也恋荒草葳蕤的水肩,村子生出了侧芽向西伸展的同时,我的荒原在缩水。

  幸福的是上四年级那年,母亲在我的恳求下破天荒养了鹅。星期天和放晚学后的时间可名正言顺地花在水肩上了,到了暑假,我成了职业牧鹅者。每天早饭后,带上午饭和水,和人结伴赶着鹅到双水肩上放牧,小晌午将鹅群赶进拦水坝西边的水沟里,那里满沟的稗子是鹅最好的饲料。我们只需坐在坝上的柳树荫下,不让鹅进入西边的稻田就行。太阳到头顶的时候,我们开始吃午饭,等到太阳偏西将鹅从沟里唤上来,再沿着一个个水肩往回赶。

  那个暑假是我童年里最开心的时光。早晨草地上的露水晶莹而多芒,赤脚踩在上面就像踩在童话里,到了拦水坝,可以捉天牛玩。春才还能捉到柳树上的知了,他放鹅也最有经验,还会游泳,常采了莲叶莲蓬分给大家。一张张荷叶反扣在地上成了我们清凉干净的座椅,大家剥着莲蓬,将晚上在星光下乘凉时听来的故事倒上许多遍,吃着、听着都津津有味。中午吃饭时,数我的菜最好了,不是韭菜煎鸡蛋就是青椒炒鸡蛋,木根羡慕着说我比惯宝宝还高级,我吃腻了煎鸡蛋,跟他换藕鞭菱蔓,他心里笑我傻。兰兰家总有吃不完的小鱼干,她外婆家是渔民,有一天母亲给我带了几条小煎鱼,一下就把兰兰母亲的手艺给比下去了。兰兰还羡慕我不用干家务,而她即使是在寒冬腊月,手上的冻疮溃烂不堪,也要洗锅灶。我想不通她的母亲是怎样的人。

  其实我父母体弱多病,我家的经济最差,吃菜不如一般人家好。家里虽养了不少鸡,平时舍不得吃鸡蛋。那一阵放鹅,母亲为了方便我带菜,每天煎两个鸡蛋给我,一是想给瘦弱的我补一补身体,二是怕我在别人面前难堪。但我还是那么瘦,而且我放的鹅也没人家的长得肥。春才一语道破了玄妙:“鹅多了抢食吃,鹅少了耍着吃。”我家的鹅最少,才十只,其他三家二三十只的,吃起草来不抬头,我家的鹅总是东张西望。

  春才没念过书,在家老大,是父母的好帮手。我进入初中时,他已经能独自放牧着上百只鸭子,撑一条船在湖里牧鸭,提一竿竹篙在秧田里牧鸭,都轻轻松松的。可就在他十五岁的那年夏天,他牧鸭的秧田里有一根电线从电线杆上掉落到田里,他不经意地用竹篙一挑,当场触电身亡。岂止是他母亲,连我们这些玩伴的心到现在还悲戚着难以平复。

  上了初中,我还是喜欢到水肩上去,当然以斫柴的名义。村里的大妈大婶们夸我勤快懂事,她们哪里知道我是喜欢在水肩上斫柴玩。叫人反感的是那些人在夸我和哥哥的时候,仿佛父母不配有我们兄妹。父亲是那种热心助人的匠人,村里村外不知多少人家得我父亲免费的木工活。母亲是持家过日子的一把好手,针线活百里挑一,烧一手人人夸的好菜。我生活在村民尊敬父母的氛围里,也生活在村民轻视父母的氛围里。只因父母从不占人便宜的秉性和因体弱多病而受穷。但我和哥哥知道母亲除了健康比一般人差些,除了比别人内敛和慎独外,内心比一般妇女都要强。父亲是把别人家的事放第一位的人,哥哥有时怨他,而我一直以父亲为骄傲。那些人以钱来衡量人的优劣,好无道理。那个年龄,我一心想念好书谋个工作,给父母挣得面子。

  又有两户人家搬来水肩住。一户是住在第三个水肩的一对老夫妻,一生没有生养,在外围箔多年,如今弃了漂泊生涯回乡来。老两口给河沿对过街上的一家人家看小孩,不知道的还以为那个小姑娘是他们的亲孙女,老两口把小姑娘养得到了上学的年龄还舍不得离开。另一户是从北方搬来的,男的长得丑且霸道,人称活阎王,是木根的亲娘舅,还带了老婆跟前夫生下的三个女儿来。大女儿十六七岁,模样像她娘(人称蚌埠佬),微黑,五官清秀。二女儿和我差不多大,常在圩埂上掐野苋菜和青葙,这些草在我们这里连猪都不吃,北方农民的日子过得定清苦。三女儿到了上学的年纪,活阎王也没送她去学校。

  四个水肩变成了村子向西推进的先遣部队,不再叫做水肩了。而且这几个水肩之间的坡地上渐渐盖起了一座座瓦房,连外水那一侧也盖起瓦房来。以前的夏天,村民们晚上扛了春凳,下了门板,到圩埂上乘凉,总有人打着手电在水肩上扳虾。后来家家买起了电风扇,人们跟水肩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圩埂是我去县城上高中的必经之路,每次母亲把我送到河沿。经过双水肩的时候,母亲有一次说,当年父亲挑双水肩的时候就有老来在双水肩搭棚子养鸡鸭的想法,正中我心坎。便和母亲相约,如果将来考上了师范学校,等三哥也成了家,我们三个来双水肩落户,如果我将来在别处工作,会常回水肩看他们。那时觉得自己有能力给父母一个安定的晚年。
  
  有一年放暑假从师范学校回家,脚一踏上圩埂,心就踏上了水肩。就要进村了,却见活阎王家门前一付衰败的迹象。到家后才知道蚌埠佬给活阎王留下一男一女,带着她原来的三个女儿离家出走了。活阎王也没去追,将年幼的儿女交给老娘照看,过着鳏夫的日子。故事自此打住已是跟圆满背道而驰得太远,后来无意中听到蚌埠佬出走的原因,叫我见识了人性的丑陋远胜过想象,活阎王的恶行简直令人发指。蚌埠佬给活阎王生下女儿后常遭到丈夫的打骂,后来生下了儿子也没改变遭打骂的处境。那时蚌埠佬的大女儿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那姑娘跟第一个水肩上那户人家的大儿子很般配,活阎罗就是从中作梗。再后来蚌埠佬遭活阎王的毒打越来越频繁,竟是为了保护女儿免遭继父的毒手所致,蚌埠佬只能选择带上三个女儿逃离狼窝。

  水肩本是临水宁静的去处,如果闲不成,由人住着,也是一番缘分。然而让活阎王之徒居住着,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我为水肩悲哀。生活中如意的事有几桩?第三个水肩上那对老夫妻,男的突然病故了,叫人欣慰的是,那个老奶奶由她先前带大的小姑娘的母亲接去养老了。后来第三个水肩住着一位来此地鱼塘打工的男子,人称小单,热情开朗,颇懂一些心理知识,帮村前那户人家医好了抑郁症的女人,很受人尊敬。现在已经离开这里许久了。

  我从学校毕业回来,母亲体质相当差了,但还是向先前说的那样,哥哥们给他们在第五个水肩上盖起了度晚年的小屋,父亲在小屋东边开出块菜地来。当我将领到的第一个月的工资交给父母时,我以为我能给父母舒心的晚年生活。可是当我第二次将工资交给母亲时,住在二哥家将养的母亲身体每况日下,那个十一月,我们没能留住母亲。

  人的心愿能有多少能量,我留不住母亲。两年后,我也没能留住父亲。

  多年前石臼湖大埂上修起了柏油马路,村西的圩埂成了僻路。母亲的坟先是在上浪埂,后来逢上修村路,迁到了圩埂靠近双水肩的位置。现在的里水和外水成了一个个蟹塘,前几个水肩的瓦房早已换成高楼大厦,西边那几个闲着的水肩消失的地方成了墓地。每次回老家我的心还是指向那一溜水肩消失了的坡地,那里有我的母亲。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苇岸-弦歌 于 2011-7-25 19:32 编辑 ]
2#
发表于 2011-7-21 05:31 | 只看该作者
水肩,水乡一景,跟随你的视线,横摇过来,竖看过去,汪洋的水景,恣意的植物,成群的白鹅,熟识的乡亲,构成一幅斑驳美丽的画面。
3#
发表于 2011-7-21 08:08 | 只看该作者
一地一风情,一幅乡土气息浓郁的水墨画.学习并问好!
4#
发表于 2011-7-21 08:26 | 只看该作者
每次回娘家我的心还是指向那一溜水肩消失了的坡地,那里有我的母亲。

我更感动于此。
5#
发表于 2011-7-21 08:54 | 只看该作者
久远的记忆,珍贵的情感,拜读了!
6#
发表于 2011-7-21 11:24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个水肩乘载着一个个故事,一段段历史,一个个属于家乡的原始印记。
7#
发表于 2011-7-21 16:39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个水肩,留下了作者童年的印记,留下了作者的欢乐和与亲人的情感,也留下了一幅水乡的优美画卷。
    问好朋友!:victory:
      没时间斫(砍)柴 ?

[ 本帖最后由 袁光熙 于 2011-7-21 17:11 编辑 ]
8#
发表于 2011-7-21 17:32 | 只看该作者
的确山里不同俗,了解学习到不一样的风情,但不变的依然是乡情依依……
9#
发表于 2011-7-21 21:00 | 只看该作者
又认识了一个名词,水肩。
10#
发表于 2011-7-22 09:55 | 只看该作者
好文!水肩上面,蕴含了多少生命的秘密,那是大自然给作者的馈赠。
11#
发表于 2011-7-22 10:38 | 只看该作者
缓缓的叙说,静静的思考。学习问好!
12#
发表于 2011-7-22 11:18 | 只看该作者
美丽的水乡景色,承载着厚重的情感。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7-22 13: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1-7-21 05:31 发表
水肩,水乡一景,跟随你的视线,横摇过来,竖看过去,汪洋的水景,恣意的植物,成群的白鹅,熟识的乡亲,构成一幅斑驳美丽的画面。


谢高老师来看水乡的岸,本来有一段里水湖面景色的描写,嫌篇幅长省去了。问好!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7-22 13: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季大相 于 2011-7-21 08:08 发表
一地一风情,一幅乡土气息浓郁的水墨画.学习并问好!

季老师冰、霜的水系列乡土气息更馥郁,问好学习!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7-22 13: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烟雨飘过 于 2011-7-21 08:26 发表
每次回娘家我的心还是指向那一溜水肩消失了的坡地,那里有我的母亲。

我更感动于此。

这篇选水肩的空间,以母亲为贯穿线索,描写我的心路历程。家乡的风土人情更是养育我的教材,谢烟雨支持!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9 02:28 , Processed in 0.05444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