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65|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军屯充军与宣威农耕文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11 00: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军屯充军与宣威农耕文化
     王人天



  秦开五尺道以前,宣威人民一直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自从开通了五尺道后,宣威与中原开始了接触,自此也开始慢慢接触中原文化,包括农耕、工业、纺织等,汉武帝下命修通南夷道,进一步加强了云南与中央的关系,由此,宣威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南夷“蛮荒之地”也在中央产生更大的影响,然而由于这地方始终是处于多民族边疆地区,虽属中央管辖,但由于历史上的长期名属实则割据封闭,自行政策,于是许多中原先进的文化并不能引进来,也导致朝廷认为这是蛮荒之地。何况由于多民族的原因,许多时候,语言的不通,也形成了许多误会,中原对乌蒙地区的不了解和误会也就越来越深,进一步导致认为把犯罪之人发配到这个地方是对这些人的惩罚,殊不知这些被惩罚的人许多都是佼佼者,譬如杨状元就是其一,这些被充军贬谪的汉人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当然更少不了农耕以及冶炼和手工等技术,这样也就使乌蒙地区的文化大大地发展了,农业和手工业都得到长足的进步,农耕文化也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具体来说,充军云南是从唐宋之后才开始的,在中原秦朝时候即有了配流之说。那时不叫充军,叫发配,宋朝叫刺配,就是脸上刺字,发配到边远地区。《杨家将》传说中:柴王是宋朝贬到云南的,当时后周皇帝柴荣将王位传给儿子柴思训,无奈赵匡胤陈桥兵变夺了皇位,本不好话说,也不好直截除了柴的子孙,但又担心柴家复起夺位,于是就只好找个借口将柴家贬到云南,也就有了云南王之说。实质上,这个没有历史依据,历史只说柴思训被封为郑王,而且也没发配到云南。充军贬谪云南实质是在元明前后才开始大量使用,明朝直截载入了明律,历史上最大的充军是元末明初,这时候,连中国最大的富翁沈万三和翰林院编修杨慎都贬谪充军到了云南,殊不知云南的老祖人们也认知到了自己地方闭塞落后,于是就对充军来的汉人好生对待,让他们先进的文化在这里发扬光大,引导这里的人走出贫穷落后。最直接的证言就是关于杨状元的种种传说和对他的保护,就拿沈万三说,笔者前年曾参加宣威海岱龙潭头沈氏东之祖(距今230年)的祭祖仪式,当时还有人谈起他们的老先人沈万三在云南如何受到人们的庇护。


  但是这些充军的人毕竟太少,远不能对乌蒙文化产生足够的影响,何况他们的知识也是有限的,他们只能给予小范围面积的带动,民间饮食“汤圆”、“面汤”也就是那时传下的,当然农耕文化也就会被他们带动,但是,他们带动宣威农耕文化的发展并不足以影响全局。要说影响大的,还是军屯。


  历史上由于军方带动宣威农耕文化发展有史可查的,可以追朔到三国时期,那就是诸葛亮征南的时候,百度百科网《诸葛亮南征》中说:“诸葛亮还注意南中的经济开发,从内地引来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如引进牛耕,以改变当地落后的刀耕火种的方法,提高了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力,从而吸引了许多原以狩猎为生的少数民族‘渐去山林,徒居平地,建城邑,务农桑’,走向定居的农业社会。”然而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只是调整了下当地领导阶层,并没有在南中留下兵卒镇守,所以说诸葛亮并没有在这里实行军屯,但并不排除在征南期间使用军队引进农耕技术。事实上在宣威实行军屯,已是明朝时候的事了,明朝初年大将军傅友德征南定宣威之名后,为巩固这个地方而实行了军屯,现在还存留许多地名可以佐证,历史也有记述。


  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十二月,傅友德、蓝玉、沐英攻占曲靖,先克滇中,击败梁王,梁王走投无路,只好全家自缢。《滇粹——云南世守黔宁王沐英传附后嗣略》载:明军从南京出发,往征云南,首先部署自永宁“先遣骁将别率一军向乌撒,大军继自辰、源以入普定,分据要害,乃进兵曲靖。曲靖乃云南之喉襟,并力于拒我师,目察形势,出奇取胜,正在于此。既下曲靖,三将军以一人之力,提劲兵趋乌撒,应永宁之师,大军直捣云南,彼此牵制,彼疲于奔命,破之必矣。”乌撒破后,傅友德为巩固这一收获成果,便上奏在宣威实行军屯、商屯和民屯,我们今天宣威许多姓氏皆言自己的祖籍来自于南京应天府高石坎柳树湾竹子巷皆因于此。当年为了稳定南方,实行军屯,但军屯之人来源“主要有三:一是傅友德、蓝玉、沐英率领的军队大部分都留守在云南,朱元璋又下令将其家属送往云南;二是移南京三十余万人来云南落籍定居;三是明王朝平定云南后,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巩固其统治政权,部署驻军,先后建立了二十卫、三御、十八所、总共一百三十三个千户所,共计十五万九千六百户”(鲍沛堂《再话云南鲍氏军屯史》)。这些军屯之人由头领们的军功封爵位,分地域,最小的称百户,管辖自己的兵营及周边各族民众,向他们收起赋税,由此军屯也就形成了村落,大的被称为千户或几千户,管辖地域很广,百户归千户管束。《大理古侠书钞》记载:洪武十五年,云南初定,云南土著居民,多为土著三十八部民裔,汉人多是元时迁入,多为商贾,来自于川、陕、湖、广,回回、蒙古人皆是忽必烈的入滇随军之后代子孙,洪武知滇人性野,非强制不可,诏户部取苏、浙上户四万五千家以不恭罪,军办八万余迁云南。于十七年,分批入滇与屯户拨地为屯民,按屯分配办籍,隶属千户长和百户长,男子逢卯操练,遇事操戈,分以田地,自营家室。由此,可见在明朝,充军之人和军屯之人已经混合起来,到后来有的就分不清是军屯还是充军的了。


  他们一起开荒种地,垦殖,操练,把中原的先进技术、文化一起带入了曲靖。在农耕的时间里,毫无疑问的自然地把中原的先进的耕作技术应用在了这片土地上,并进行了影响性的推广,使本地居民耳濡目染后向他们学习模仿,快速地推进了宣威农耕文化的发展进程。他们把中原的种子带来,把铁制农具带来,教会本地土著居民学会牛马耕地、打制铁具、水车灌溉、建梯田梯地、使用牛马车等等技术。虽然汉朝就引进了牛耕技术,但是由于诸葛亮时期并没有实行军屯,那技术只是被少数人掌握,何况许多的技术并不能明白究理,于是其技术的推广实质上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的。直待明朝实行大规模的军屯充军后,本地更多的土著居民才在他们的影响和手把手的传授中学会比汉朝时先进的农耕文化,于是充军军屯实质上大大地推动了宣威农耕文化的发展,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弹指一挥间,数百年历史就已远去,当我们追寻我们的祖根以及探讨我们现在农业的历史发展过程时,就不能不想起那些被充军的人以及留守地方的军屯官兵,是他们推进了我们宣威农耕文化的发展,是他们让我们的老祖人脱离刀耕火种的日子,在农业文明的大道上取得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迈出最为宏伟的先进步子。充军和军屯的人,我们的老祖先,我们会永远记住他们,记住他们为宣威作出的不朽贡献!


[copyright]


[/copyright
2#
发表于 2011-8-11 07:32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这里的地名也有叫军屯的,想来同出一辙吧。
3#
发表于 2011-8-11 18:07 | 只看该作者
资料详实丰富,下了大功呢一章.
4#
发表于 2011-8-11 22:04 | 只看该作者
于是充军军屯实质上大大地推动了宣威农耕文化的发展,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叙述条理清晰,史料翔实,问好。
5#
发表于 2011-8-12 22:5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这文章是下了功夫搜集材料的!
6#
发表于 2011-8-15 08:09 | 只看该作者
厚实的文笔,欣赏!
7#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22: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烟雨飘过 于 2011-8-11 07:32 发表
我们这里的地名也有叫军屯的,想来同出一辙吧。

不知兄长是哪里的?军屯很早,云南稍后,但很大。
8#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22: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鸽子杨军 于 2011-8-11 18:07 发表
资料详实丰富,下了大功呢一章.

问候兄长!过几天,我打算来昆明。
9#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22:2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fx875206 于 2011-8-11 22:04 发表
于是充军军屯实质上大大地推动了宣威农耕文化的发展,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叙述条理清晰,史料翔实,问好。

问好匣版,谢谢来评!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8-17 12: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五十弦 于 2011-8-12 22:50 发表
学习了!这文章是下了功夫搜集材料的!

对于民间文化、地方文化,我比较熟悉而已。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8-17 12: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太阳神 于 2011-8-13 08:36 发表
重书过往功德,提点文化精萃。

恩。文化精粹需要人整理。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07: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11-8-15 08:09 发表
厚实的文笔,欣赏!

问候敬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8 22:52 , Processed in 0.05091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