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445|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打 工 银 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29 0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刘满园


        那是1995年的盛夏,我所带的初三毕业班提前放假,要闲下来三个月时间,就跟着同事,跑到宁夏银川打过一回工。这正是我在五库教书的时候,此次走出校园,出外打工,吃了一些苦,受了一些累,虽说不堪回首,但却让我懂得了劳动的艰辛,生活的不易,也使我对我的那份本职工作,增添了更多热爱和珍惜。

        我们出发的时间,大概是端午节前后,反正故乡地里的麦子已经泛黄,一尺多深的玉米禾苗正在茁壮成长。还没有坐上武都到兰州的班车,我们两人就已经有点激情飞扬了。构想着此行的未来,还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从小到大,读书教学,从来没有离开过校园的我,兴致更高。此前,无论做学生当老师,总是要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地过日子,就觉得生活过于平静,甚至淡而无味,做梦都在渴望走出和打破这种局限,去看看外面的生活和世界,去感受一下想象中的那些精彩。

        我们的行程,是从南往北,先坐汽车,到了兰州,再赶火车,奔向银川。到了白银一带,就看见地头的麦苗反而越来越嫩绿了,尚没有一点要吐穗的样子。那几年,好像正是提倡黑猫白猫,逮着老鼠就是好猫的时候,人们的思想已经解冻,大家都在放开手脚折腾,争相淘金,经商,下海,想率先富裕起来。受其影响,许多年青人,个个摩拳擦掌,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同行的李夫贤老师,我曾经的学生眼下的同事,正是这样一个不甘寂寞的年轻人,敢作敢为,与时俱进。我在农村呆得久了,总有些跟不上时代,为此一路上的一切,就全然指靠着他。要说,李老师对我还是满尊重的,对我的的照顾也细致入微,无可厚非。

        我们此行要投奔的,是李老师的同乡和小学同学赵世斌。他初中毕业跑到银川来打工,跟随着一个姓张的老板,干了四五年了。这个老板在银川新城创办了一个小公司,共有10多个员工,主要搞文化用品营销。可惜,李老师当初跟这个同学联系时,就说了假话。我们囊中,只有羞涩的三五百元。可李老师竟然大言不惭,说是去考察投资办公司,准备跟他们合作经营,这不是吹牛吗。后来他说,打着这样的旗号,才能有面子,才能风光洒脱。以我的为人处事,从来喜欢实话实说,这样的假话空话,那怕把我油炸了,都说不出口。打工就是打工,干嘛装得那样虚假伪善?李老师也知道我的性格,一开始就瞒着我,他跟那个张老板在电话里,吹嘘得天花乱坠,在我跟前却装得一本正经。这样,我们两人双脚踏上银川路的时候,其实已经有些同床异梦了。

        果然天下黄河富银川,一进入宁夏境内,感觉就是一马平川,一条灌渠平静温柔,时隐时现,滋润着脚下广阔的土地,印证着这句人人皆知的俗话。一路之上,李老师感觉良好,洒脱浪漫,俨然一副投资者的做派。有时想想,李老师也是对的,人人都得适应社会时代,像我这样古板老实,啥事情都干不成。到了银川火车站,当我们拨通电话,穿过无数条新旧铁轨,按照李老师那个同学指引的方向,来到一个很不起眼的小旅店的时候,心情就有些稀松下来。一路的劳累,一脸的茫然,笼罩了我们。

        后来的事情,可想而知,虚假永远掩盖不了真实。我们的捉襟见肘,很快就说明了一切。刚到的几天,除了很少到人家公司溜达一下,大多数都呆在这个小的旅馆里,吃快餐,泡方便面。这个小旅馆,老板是个山东老女人,个头很大,人很豪爽。还有个年轻性感的女子,一看就是打工妹。总体来说,这一老一小,对我们还是比较和善的。因为很快,我们就身无分文了,天天欠人家饭钱了。一天,我去银川汽车站闲逛,回来时兜里只有四毛钱,连个饼子都买不起。眼巴巴瞅着人家喷香的烧饼,只能悄悄咽下口水。

        很快,我就决定找职业介绍所,只要有一双手,还能去沿街乞讨?再说本来就是来打工的,干吗还抱着异想天开的态度啊。我找的那个介绍所在老城区,南门一带。第一天是赵世斌带着我和李老师去的,赵还为我垫付了30元介绍费。交过费,我就跟着工作人员,骑着摩托车看了一家塑料厂,一看那工作环境,典型的脏乱很差,工资还低,就不想干。又看了一家水泥厂,工资倒是高,一月800元,可工作强度大,不是我能干得了的活儿。最后就同意到一个鱼饲料厂去,说是去了就是晾晒鸡毛,还管吃管住,一天12元的工钱。介绍所跟厂里一联系,10多分钟过后,一个又高又胖的中年人就骑着摩托来接我了,还自我介绍说他就是厂长,姓牛。

       饲料厂在银川郊区的东北方向,一片宽阔的田野里。厂房不多,也很低矮,一看就是租用农民的土房临时改建的,占地面积倒是不小,少说也有一千亩左右。坐在牛厂长的摩托上,突突突地驶入厂区,就扑面而来一股股浓郁的鸡屎味儿,恶臭难闻,简直就是死了人的腐臭味道。下了车,一看那环境境况,心里一下子就凉了半截。原来那鱼饲料,就是用鸡毛做成的。厂里已经有零零星星的工人在做工,主要工作好像就是翻晒鸡毛。一个简易高大的工棚底下,干燥的鸡毛已然堆积如山,外面偌大的场院里,还晒了很多。看看那厂房,全都破烂不堪,侧面几间稍微整洁的,里面安放着一些机器之类的东西。这个牛厂长也没有多余的话说,喊了一声小王,跑过来一个全身脏兮兮的小伙子,“新来的,就叫翻晒鸡毛去,我就跟着小伙子来到晒场上,开始工作。

        刚刚干起活儿来,觉着倒也轻省,不费力气,只要拿着铁叉,一遍又一遍地翻翻晒在场地上的鸡毛,只要一刻不停地运作着,没有闲下来就成。可一会儿,就有一辆三轮车,满载着一车厢湿透的鸡毛,颠颠簸簸着开进厂里来。三轮车一进来,就直奔晒场,把一车赃物倾倒在地上。然后小王就喊来两三个工人和我一起,把那鸡毛扒开,弄单薄了,晾晒。新运来的鸡毛里,鸡血、鸡皮、鸡肠子、鸡屎应有尽有,恶臭不已,翻着翻着,我就呕吐起来。小王看我这样,很不屑,不过他还是说,慢慢适应,过几天就好了。不说当时,就连我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想吐,也要不断喝着水,才能继续写下去。这样,每拉来一趟,我们就要难受一次。而且,新拉来的鸡毛,翻一次,也要吐几回。下午往那鸡毛堆儿上堆鸡毛,也是一件苦差事,晒干了的鸡毛尘土毛屑飞扬,直往嘴里鼻子里肠胃里钻,简直呛得人喘不过气来,还臭,恶臭难闻。

        吃晚饭倒也不迟,七点整,太阳刚落下,也就是等我们把那鸡毛推到工棚下堆起来之后。那天,中午就吃得勉强,到这里干了一下午的活,更是饥肠辘辘了。可当我端起碗,吃了一口饭,当场就再次呕吐起来。一是前面几次吐顺了,二是那饭实在难以下咽。米饭炒莴笋,但米是最差的米,菜里根本没有一滴油,简直就是清水煮莴笋,莴笋的那股怪味非常浓烈,而且,好像也有一股鸡屎味儿。那个牛厂长也跟我们同吃一锅饭,看见我这样,随意说了一句,我们在创业之初,条件差点,还望你担待啊。这句近似温馨的话语,更加令我想起了家乡,想起了一直关爱我这么多年的亲人,反而更加伤心不已,泪水也止不住下来了。

        第二天,我就提出离去,我实在无法面对那股难闻的鸡臭味儿,这个牛厂长看到我这副样子,也很同情,没有为难我。而且,只干了半天活儿,他还是给了我12元钱,说你在路上吃顿饭吧。他还说,你再回介绍所,叫他们给重新调整一个活儿干。这回,我算遇着好人了,那年月,还是好人多些。如今可就不同了,农民工干一年有时还要不上工资呢。当时的职业介绍所也不错,他们还是接待了我,一个黑瘦黑瘦的小伙子,还领着我跑了几家企业,想帮找个文职之类的工作干干,可是人家一听我的文凭,没有一个点头的。再回介绍所,他说有个面店里当服务员的活儿你先干着吧,等这儿有了别的适合你的活,再说。

        这个面店就在职业介绍所的旁边,顺着老城南门广场往北走,四五十米的样子,那是一条并不太热闹的街道,过往的行人相对少些,但人家的生意还是挺不错。面店规模不大,经营的主要是饺子,炒面这些面食,我也是跟着来领人的老板同去的,一去就上岗。因为那个文质彬彬,戴着眼镜的年轻老板,到职业介绍所来时,已经打量过我几次了,他可能认定我还能行吧。

        可是,我还是不行。在这里,活儿倒是轻松,也不经风雨,不闻恶臭,但别人时时处处对我指手画脚,心理上不愿承受。给这个老板负责面店的,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长得还文静端庄,就是太婆婆妈妈,一点儿也不叫我闲着,刚给客人端来饭,又叫去洗菜切菜,刚刚擦完桌子,又要叫扫地,一点不对,还要接受她的唠叨和指责。小知识分子往往麻烦,可能问题就出在这儿,心态不行,心理脆弱,有虚荣心,还自以为是。反正我干了多半天,就又动摇了。晚上,我睡在店里,老板也跟我一起睡,人家肯定不放心我。一聊才知,他是一家医院的主治大夫,太太也是一起的同事,下午还来过面店,一个很漂亮的少妇。这几年流行下海,他才弄了这么个事情,给他看店的,是他姨妈。听了我的情况,他也很怜惜同情,并且劝我重新找个事情做,说他那里工资低,一天10元,至少要干满一月,才能挣够回家的费用。他还嘱咐我,回家好好工作,下海打工都不是好事。

        记得我是第三天中午离开这家面店的,因为那天我偷偷溜达过去问了介绍所,听说银川橡胶厂里的一个建筑队要小工,一天18元,活儿也不是太累太苦。还好,面店的老板如数给了我一天半的工钱15元,至此我兜里已有20多块钱,才感到多少有了点些底气。晚上,我来到银川橡胶厂的时候,还给那个有恩于我的赵世斌打了个电话,他说这个活儿好,适合我干,并一再强调有事给他打电话。他公司那个电话号码,3067129,我至今记忆犹新。随后,离他近了,骑自行车5分钟就能到公司,晚上我还多次去过他那儿。他说,跟我同来的李老师,回家筹集资金去了,随后还会返回,跟他们合资。其实,李老师此去,再没有回来。

        银川橡胶厂在当时的新城西边,是一家中外合资的企业,厂区大得不得了,就像一个小城。我们从大门口进出一趟要走四十分钟,才能到干活的地方。后来我每天偶尔闲下来的时候,就看见对面的二楼上,不停地往出吐着新生产出来的汽车轮胎,一个接着一个。我要去的这个建筑队,只有十几个人,是一个搞维修改建的小工程队。当时正在改建厂里的职工医院,一座两层的楼房。他们所干的活计,就是把大一点的房间隔开,增加一间微机室而已。我要干的,就是帮他们搬砖,搅和泥浆,或者清除改建好的房间内外垃圾,还有擦玻璃。进该厂要办出入证,进去不能抽烟,是我印象最深的两件事。我们每天7点进厂,门口的保安要检查出入证,12点下班也要检查,下午依然。厂里面每天上下班出入成千上万的工人,检查一点也不懈怠马虎。那时我烟瘾最大,每天要抽两盒烟,在银川好像抽的是一元钱一盒的“骆驼”牌。厂方对进入人员包括工人抽烟管得最严,发现一次罚款五百,发现一个烟头罚四百,两次发现抽烟,不准再进厂。细细想想还是应当,橡胶厂啊。可是我和几个烟民就惨了,多少次因为烟瘾发了,心急如焚,活儿都懒得干。等着下班出来,一脚迈出大门就立即点上抽起来,一根接一根一直抽到租住的地方。

        建筑队吃住就在离橡胶厂不远的棚户区,估计是包工头专门租来安置我们的,总共三间房,一个大间,两个小间。大房间里搭着连通的木板,上面分别铺着脏兮兮的军用被子,垫的跟盖的一个样儿。通铺两个人一小块,算一床,我们十几个男人就睡上面。小间一间住着一个女人还当库房,一间就是食堂,这个女人就给我们烧饭。这儿的饭菜质量,依然要多差有多差,我们15个人一个月总共才吃了10斤清油。我顿顿就连那莲花菜烩面条,也能吃上三大碗,而且不想要汤,吃少吃稀了不耐饿,干不了活儿。米饭我也能吃两大碗,因为那炒菜十有八九就是清水煮熟的,除了足够的食盐,真正没有一点油星。难吃,还要抢着吃,忙慢了,就吃不上稠的,那天上工就稀屎软蛋,坚持不到下班。时间长了才知道,这个做饭的妇女,是甘肃平凉人。亲不亲故乡人吧,她有时还能给我一些关照,可也十分有限。在这儿,我干了20多天,回到学校的时候,真的就又黑又瘦,皮包骨头了。此前,我在五库吃大灶,多少还嫌过乡上的饭不好吃,此后,我半个“不”字都没有再说过。

        在银川橡胶厂,虽然没有自由,不能抽烟,吃住条件也差,可我干得还算正常,坚持了下来。只是不久,我的大拇指上就裂开了一道道口子,血淋淋地,那是太用力挣扎着裂开的,加上水泥的侵蚀,十分疼痛,那些一起干活的民工们就笑话我。说他们手上有一层老茧,永远也不会这样。慢慢的,我跟他们混熟了,就无话不谈。我还跟他们描述了前后打工的情况,好在,他们对我还比较同情和关爱。那个领工的小伙子,宁夏中宁人,小学没毕业就出门打工,一直到现在还没有找上媳妇,没有成家。听说我是老师,他还格外敬重三分,经常尽量给我安排一些轻松的活儿。包工头几次看见我闲着,要骂我偷懒时,他就替我开脱。晚上收工,吃过饭,在床上睡不着,我们常常东拉西扯闲聊,各自说些当地的风物什么的,也说些带水分的话。这么聊着,我才知道了宁夏的枸杞,发菜,银川米,贺兰石都很有名气。令我惊奇的是,这些更多没有上过学的小伙子,竟然说着一口普通话,至少比我这个中师生相对标准。想来,这大概就是北方话吧,是普通话的基本语音啊。我跟他们生活了一段时间,普通话说得也流利多了,这个,还真是此行的一个意外收获。

        活儿干着习惯下来之后,我也觉着轻松多了,晚上还叫个工友,到橡胶厂周围溜达一阵子。那是六月间,天色黑得晚些。曾经一段时间,我还借了赵世斌一辆自行车,晚上骑到周围的马路上去,看看风景,释放在厂里一整天的压抑。就在距离橡胶厂二三十米的一个空地上,大马路旁边,傍晚的时间往往集中好多青年男女,在那里休闲。那些穿着入时,打扮得靓丽迷人的小年轻们,更多的时间,天还没有黑下来,就迫不及待地紧紧拥抱在一起,激情洋溢地接着吻,义无反顾的互相啃着,就像七八月里的公狗和母狗一样肆无忌惮。而且规模空前,成百上千的人这样操作着。面对来来往往的行人,他们视而不见,旁若无人。那样宏大的场景,电影电视里都很少看见过,叫我大开了一回眼界,这是我在银川新城见到的最为靓丽的风景。工友们听说后,也跟着来看热闹,看完回到工棚里,还要评头品足一翻,大家笑得前仰后合,就算是苦中作乐吧。

        在银川橡胶厂打工20多天,我感慨最深的,是像我这样的没有一技之长的人,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地位非常低贱。在这儿,吃香看重的就是技术人员,跟我们一起干活儿的那几个水泥工,粉刷工,天工资80元,像我这样的三两个小工,工资却少得可怜。我们活儿干得多,最苦最累,还没有尊严,成天让人呼来唤去地,可恶之极。我们干一天,身子骨忙散架了,腿脚跑疼了,挣来的还不到他们收入的四分之一。人家还说,就我这样的小工,和浆都没用,半天搅拌不均匀,还不能及时保障供给,要是叫他们选,根本不要。那些天,在我忙得满头大汗时,在我弄得灰头土脸时,在我叫人家骂得狗血喷头时,我才很阿Q地想着,有个固定职业,吃口轻省饭,就是好。为此,我暗暗下定决心,回去后要好好工作,好好教书育人。像我这种人,除了会给学生教个课,啥用处都没有,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20
多天之后,因为工程要暂时告一段落,工人们要等几天才有活儿干。我便趁机提出离开,老板也欣然同意,一结帐,总共挣了416元,扣除借用,还剩300多元。这点钱,我觉着非常珍贵,那是我吃了许多苦,咬着牙挣来的苦力钱啊。


        离开建筑队的那天晚上,一直跟我睡一床的一个贺兰山的小伙子,见大家都上街去了,就求我帮着给他对象写封信,他说好久没有见到她了,很想念,也害怕人家变心。可自己不识字,也不想叫其他人知道了取笑自己。我说这事儿你算找对人了,咋不早说呀,我保证给你写得有情有味,让她一读就春心荡漾,对你牵肠挂肚,然后永不变心。我当然要夸张一点,也是对他的鼓舞。听小伙子说了一些情况,我便爬在床板上,一会儿就搞定了。随后给他念了一遍,小伙子听了高兴得直拍手,好好好,就这意思,谢谢谢谢。看着小伙子那样兴奋,我也满心欢喜,心想,干重活儿我不行,干这个还凑活吧。可惜,回家以后,我连他们的名姓都没有记住,也不知那一对恋人,终成眷属了没有。

        这次银川打工,最深刻的体验,就是劳动光荣,只要有一双手,只要真真实实地付出过,多少都会有收获。再说,还是年轻好。虽然,年轻和激情,轻率和莽撞,往往会结伴而行,但也不无好处,年轻就会义无反顾,就有经历。活着,这两点,都至关重要。好在至今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来,心底里已然平静了。当初的那些纠结,那些郁闷,都已淡然远去。我甚至觉得,其实这个难忘的曾经,珍贵而又美好,值得长久留存,慢慢品味。







[ 本帖最后由 刘满园 于 2011-11-8 22:53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1-9-29 00:15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出门去,赶早贴一篇写了很久的拉杂文字,不好意思。祝大家国庆七天乐。
3#
发表于 2011-9-29 08:0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这里有句俗语:出的门多,受的罪多。有此经历,对人生也是一笔财富!问好!
4#
发表于 2011-9-29 08:28 | 只看该作者
左手写散文,右手写小说,牛!
5#
发表于 2011-9-29 09:00 | 只看该作者
分享!
6#
发表于 2011-9-29 11:21 | 只看该作者
俗语说: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
但在外面,能吃苦,肯低头做人,也能混口饭吃。
一场打工经历下来,对于曾经不屑的大锅灶的饭不再挑三拣四,这就是收获。:)
问候满园。
人生,本就是朴实的,踏实的,一步一个脚印的,文字的叙述,便给了这些朴实、踏实的脚印美丽的见证。
7#
发表于 2011-9-29 11:55 | 只看该作者
这些经历不说财富也算留在记忆里可供回忆的片断,或许不美丽却异常珍贵,不然哪来今日这激情的文字啊。
问好满园,节日快乐!
8#
发表于 2011-9-29 11:55 | 只看该作者
这些经历不说财富也算留在记忆里可供回忆的片断,或许不美丽却异常珍贵,不然哪来今日这激情的文字啊。
问好满园,节日快乐!
9#
发表于 2011-9-29 17:08 | 只看该作者
  “为此,我暗暗下定决心,回去后要好好工作,好好教书育人。”
  “回到学校的时候,真的就又黑又瘦,皮包骨头了。此前,我在五库吃大灶,多少还嫌过乡上的饭不好吃,此后,我半个“不”字都没有再说过。”
  ——这就是收获。
  文章不短,但我读得津津有味。因为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艰险的旅程》不仅艰苦,而且险象环生。
  文章通过一个知识分子打工的经历,真实生动反映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社会现实。从中可以看出打工者的艰辛。:victory:
  问好刘版!
10#
发表于 2011-9-29 21:10 | 只看该作者
打工的日子不好过啊!问候一下刘老师。
11#
发表于 2011-9-29 23:53 | 只看该作者
反观打工的经历,对照现在的打工者,更反映了劳动的艰辛与生活的不易。叙述朴实真切,问好。
12#
发表于 2011-9-29 23:57 | 只看该作者
打工真好。我现在打工的单位是全世界最好的单位。有时候我想,要是把全世界的职业(当官的不算)让我重新选一次,我还选现在的工种。呵呵
欣赏刘先生难忘的打工生活。
13#
发表于 2011-9-30 09:03 | 只看该作者
欣赏,问好刘老师!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 21: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季大相 于 2011-9-29 08:04 发表
我们这里有句俗语:出的门多,受的罪多。有此经历,对人生也是一笔财富!问好!
谢谢哦,在网吧里看看。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 21: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11-9-29 08:28 发表
左手写散文,右手写小说,牛!
谢谢敬版夸奖,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9 06:41 , Processed in 0.05244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