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5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河北画家陈素梅应邀参加《走进皖南》当代画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 2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杜小龙 于 2016-8-17 16:50 编辑 <br /><br />   
  素梅飘香淡墨凝魂---------评画家陈素梅的绘画艺术
  齐凤池
  有一次拜访画家雪岩,在他的画室里谈起大师们当年学习绘画艺术经历时,他讲述了画家李可染1946年和齐白石先生学画时的一段故事。
  当时李可染拜齐白石、黄宾虹先生为师。尽管他当时已经是中央美院的教授了,但他每天要在白石先生画室里学习先生潜心作画,心里感觉绘画艺术太枯燥太寂寞了,于是他产生了学习京胡的想法。在向京胡大师讨教时,他听京胡大师讲学练京胡,冬天必须把左手插进雪堆里,把手冻僵后再拉胡琴,一直拉到手指发热暖和为止。李可染一听,才知道了学练京胡也不易。后来,他放下了学京胡的想法,开始专心致志和两位大师刻苦学习绘画艺术。李可染在齐白石先生家里学画,一学就是十年,他完全像个书童学习侍奉着白石老人。在十年苦学中他没少受到先生的调教和批评。齐白石说:“夫画道者,本寂寞之道,其人要心境清远,不慕名利,方可从事于画。”老人的意思是说,学习任何艺术都不是容易的,必须忍受乏味枯燥和寂寞。所以说,不管从事哪门艺术,必须得耐住寂寞,耐住寂寞就不寂寞,耐不住寂寞就永远寂寞。
  中国国画,在艺术的百花园里经过了几千的寂寞修炼完善之后才成为世界艺术瑰宝。而作为一位成功国画家,仅凭耐住寂寞刻苦修炼是不够的,我认为,画家的天赋是主要的,修炼只是丰富自己的一个过程。
  在中华五千年厚重文化的史册中,琴棋书画是中国文人必备的修养和素质,诗书画则是彰显文人才华的一种文本。几千年来,唐诗宋词在老百姓心目中只是彰显文人才气和肚子里墨水的事情。通过大量阅读诗词歌赋,人们才逐渐意识到了诗人是伟大的,诗歌是神圣的。我们知道,一首唐诗和一首宋词中包含着很多人们看不到的内容和事物,从诗词的语言技巧上说,它包容了太多不为人认知的内涵和诡秘。最简单的,我们都知道,诗中有画这一定论。其实,诗词中不仅包含着画,她能包容着大千世界和宇宙。
  从古到今,诗人一直被人崇拜,被人尊敬。女诗人女词人更是被人们尊崇和追求。
  中国古代女人会抚琴作诗就算是有才华的女人了。宋代的李清照,唐代的上官婉儿,西汉的卓文君,东汉的蔡文姬,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这四个不同朝代的女人,被人们认为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女性文人的代表。这是谁给下的定论并不重要,关键是她们流传后人多少闪光的文本。
  泱泱文化大国只有四个才女是微不足道的,中国有才之女可以说数不胜数。但在这些才女中,抚琴作诗的居多,能绘画的极少。说她们是才女,只是在某个领域才华出众,但还算不上是全才。
  这些年来,我一直仰慕女诗人,但并没有忽视女画家。在我看来,接近一位女诗人要比接近一位女画家容易的多。因为女诗人善于表达和彰现自己的才华和魅力。而作为一名女画家就显得文静、内敛、不张扬、不表白、更有内涵了。我们只有从她们的画作中才能读到她们内心世界的清高和高贵。古人说,画中有诗,就是对画家作品、人格、意境和文化内涵的一种最好的定位。
  我对女画家一直仰慕已久。我感觉女画家的神秘更神秘于女诗人,她们驾驭色彩的能力比诗人驾驭文字更娴熟,她们的绘画语言,比文字更含蓄。要说女诗人不容易接近的话,女画家就更不容易接近了。
  最近,我认识了一位女画家叫陈素梅,我在她的博客上欣赏了她的充满灵性的写意画作。从她的绘画语言中我读出了她的笔墨血脉的根源。她用简单素朴最基本的黑白灰,娴熟地沾一点墨,润一点水,挥毫在宣纸上,迅速显露流出中华写意画的神奇和文化传承的血脉。她的作品饱蘸了中华绘画艺术之丹青,一点一皴,一泼一染,一勾一描彰显中国绘画之精髓。在淡墨之间,点一点红,几只丹顶鹤,就活灵活现,清淡高雅地灵现在纸上了。
  她的墨梅,在传承祖辈画魂遗风的同时,她的用笔显得更大胆更老辣更大气,沾淡墨用中锋皴干枝,用重墨勾线条呈现枝干骨骼,用淡笔润墨,笔法娴熟老道,再现出写意画的古朴厚重深邃和嶙峋。
  点点墨梅花,像生命和灵魂眨动着神奇会说话的的眼睛。两只麻雀在枝头栖息眺望远方的春天。
  她的四联梅兰竹菊简约脱俗,在跳出传统绘画语境的框架同时,她的墨梅是灵动的黑色灵魂,她的兰草是文人纤细不折的精神和品质;她的墨竹挺拔,亮节,竹枝和竹叶体现出文人傲骨和剑影;她的墨菊,吐蕊绽放,将文人的芳心呈现人间和世界。四幅画作各具特色,笔墨线条流畅,浓淡飞白为赏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她的《鱼乐图》,河水里游动鲤鱼,形象而逼真,逼真而非真,就像在人们的眼前游动。在这幅作品中,画家采用了虚实的画法,实的鱼像工笔,而虚的崖石又表现出了写意味道,她把鱼翔见底,锦鳞游泳的意境呈现的淋漓尽致。
  细品了画家素梅的作品之后,我觉得她在选材上,似乎是在追求一种精神和理想的美好愿景。她笔下的仙鹤,宁静而自由,悠闲而和谐;她笔下的墨梅,呈现一种精神和骨气;她的梅兰竹菊,充分体现了一个画家纯净的心灵世界和所追求的美好愿望;河水中的鱼,体现出画家良好的平静心态。俗话说,画如其人,人如其花。画家画什么,表现的是什么思想和意境,读者通过画面就能读懂画家要说的是什么。其实,我在欣赏画家素梅的作品后,就有这种感受,透过画家的作品,我似乎了解和认识了画家。在和画家素梅聊天中知道了一些她的真实身份,陈素梅,字,沉默,号,香雪,清末民初著名画家陈嘉楷后人。1981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工艺美术学院(原河北工艺美术学校)2009年进修于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级研修班霍春阳工作室,潜心学习绘画艺术,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和素质。
  画家陈素梅早已是河北美术家协会会员,在社会担任北方画院副院长,中国画家协会理事,四川艺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专家顾问等职务。几年来,她的作品曾发表于《中国当代诗书画印精品集》、《国画收藏》、《水墨先锋优秀名家集》、《乡音》、《保定美术家》、《保定第六届社区艺术节书画获奖作品集》、《羲之书画报》、《神州诗书画报》和《解放军报》等多家媒体。1981年创作的装饰画参加了河北省青年画家美术展览,1982年中堂画《万象更新》在河北省中堂画展中获一等奖,1990年小板画在《第三届全国书票展》中入选,1990年版画《红高粱》在河北省第四届版画展中获二等奖,1990年在筹建雍正帝后生活馆中获美术一等奖,1990年国画《小树林》在保定地区“颂祖国,爱家乡”展览中获一等奖,1994年书法作品在“河北省庆祝建国45周年书画展”中获一等奖,1997年在保定“庆七一迎回归美术作品展”中获佳作奖。2001年在“河北省纪念建党80周年书画展”中获二等奖,2003年在“保定巾帼书画精品展“中获一等奖,2010年花鸟画作品在“纪念河北省政协成立六十周年书画摄影展”中获一等奖,2010年花鸟画作品在“中日韩书画名家交流展”中获三等奖。2001年花鸟画作品在“河北省女画家作品展”中获奖。从艺几十年,素梅已经是河北省实力派的女画家,她用丹青呈现画家本色,使人生呈现出“素梅飘香,淡墨凝魂”的理想高度和境界。我敢说,画家素梅的成功,如果没有良好的绘画天赋和聪慧的头脑,如果血脉里没有流淌祖辈的绘画精髓,她的头脑和手指再灵动,她的绘画语言再精辟,也只能停留在工匠派和民间艺人的层次上。
  我认为:血缘在艺术传承上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先天的素质和后天培养的修养,绝对不是一个概念。有人评价素梅的画是:一山一石之巉,一虫一鸟之真,一树一木之虬,一草一花之鲜,皆入画境是其性灵。气隽语快,坦荡襟怀,伴明月而伐桂,侣清风而曳水是其淡定。写意自然,去繁就简,取浓水减墨,渲染色淡之法而自成花鸟一格是其画风。我认为评的非常准确,而且十分到位。
  在翻阅有关素梅的资料时,我知道了素梅的祖辈是清末明初的大画家陈嘉楷。(1864-1931),字冶民,号掖岷,晚年号渔村笠隐,蠡县桑园镇潘营村人。陈嘉楷自幼聪慧过人,酷爱书画。十六岁人邑庠(本地的学馆),后来进入保定莲池书院学习。京师会典馆招生,他被破格录取,并任绘图、缮录、校对等职务。在北平期间,曾结交了当时的一些著名画家,切磋学习,勤奋刻苦作画,因此画技日渐精湛。1911年辛亥革命,画家挂冠回归故里,在家修葺了“养根园”,莳花种竹,为人作画题诗。他不与世争,过着“径窄春风过,檐底秋月皎”的隐居的日子。1928年,奉系军阀的部队路过潘营村时,将他的花园给毁坏,此后,陈嘉楷便在保定寄居,1931年卒于寓所。
  陈嘉楷以善画梅竹著称,并精于书法。他的作品大多散布在京、津、保一带,颇有影响。其题画诗也造诣较深,可谓书画诗具佳,集有《渔村诗画录》。据说,在抗日战争时期,当地的党员干部和群众不慎被日本鬼子抓去当民夫,为营救他们,用一张陈嘉楷的梅花图就可以把人换回来,传为佳话.
  目前,在河北蠡县收藏他作品的人很多,有识之人将陈嘉楷作品奉为传家之物保管。陈嘉楷的书画对后人的影响较大。徐悲鸿、齐白石、黄胄等大师对他的作品都有较高的评价。他的后人陈素梅以画梅花、牡丹著称,在当地小有名气,世人以求得陈素梅的一幅画而欣喜不已其实,这就是对画家素梅绘画艺术的一种最有说服力的定位。这也完全证明了绘画艺术在血脉传承中验证。
  陈嘉楷的画以写意为主,善画松、竹、梅、兰,山水人物也颇有功力。其画,诗和书法堪称“三绝”。在陈素梅的作品《青花之韵》中,画面内容简约,一个花瓶,上面大半空白是题款,由此可见,素梅的书法同样是用笔娟秀流畅飘逸,给人一种古朴大雅之美。她用淡墨色勾抹出花瓶古朴肥硕形体,用娟秀的书法作衬托,使画面古香古色,达到了传统美和赏心悦目的境况。
  认识画家素梅后,我翻阅了清代著名画家陈嘉楷的资料,欣赏陈嘉楷的作品之后,再赏析素梅的作品,对比他们作品同时,我发现了在淡墨渗透的细纹里,似乎流淌着一种文化和血缘的链接传递。从素梅的梅花图和梅兰竹菊的语境里,甚至从画的构图线条都能找到先祖的文化踪影。但是,在她的群鹤图里,我看到了她的导师霍春阳大写意的味道。这就中国画艺术师承的再现。
  读了画家素梅作品后,我的个人认为:中国的国画家们,很多人还理想化自己,以画什么画什么而自豪,在画家圈子里显赫自傲。其实,在画家中,不一定像人们说的那样,黄胄的驴,徐悲鸿的马,李苦禅的鹰等等,其实不是这样的,很多大师都是全才的画家。有人说齐白石的画好不如他的书法好,他的书法不如他的金石,他的金石不如他的戏。由此可见,大师就是大师,我们不得不服,功夫在画外的道理。
  我所说的意思,也是对所有像素梅一样的画家说的,在擅长的绘画优势前提下,全面发展自己,用智慧加色彩丰满自己的绘画羽毛,会使艺术的翅膀飞的更远飞得更高。
  最后,祝愿画家陈素梅在传承祖辈绘画精髓的同时,在沧桑古朴的梅花枝干上不仅滋出新枝,酿出新芽,开出鲜花,还要献给人类一个美好的春天。
  

2#
发表于 2013-5-26 14: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杜小龙 于 2016-8-17 16:50 编辑 <br /><br />好,,,,,,,,

3#
发表于 2013-5-27 09: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杜小龙 于 2016-8-17 16:50 编辑 <br /><br />再顶,好画,不是骗人的好东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3 09:02 , Processed in 0.05635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