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79|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麻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21 19: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麻   姑》

       麻姑生下来时并不叫这个名字,麻姑是家里的第七个孩子。这在十九世纪初的中国,生长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可是一个不小的负担。麻姑的父亲李大壮一看就是一个木讷的人,见人就低下头,因为他盼着老婆这次能生个儿子,能够让他在大街上站在人群里说说道道了,可是事情可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美好,又是一个丫头片子,当妻子让他给女儿取个名字,他皱着眉头未加思索地说叫小多吧!

      多头儿从小就很乖,也许她看出父母不是太喜欢她,所以处处陪着小心,大气不敢喘,时时看着大人的脸色,比六个姐姐都聪明,会看眼色行事,很会讨爹娘的欢心,爹娘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小多儿,又漂亮又体贴,心里也就多了几许安慰。

      也许是天命,小多儿七岁时,生天花疹子,当时中国的农村可没有疫苗接种,只好听之任之,几经折腾,小多儿的小命总算保住了,可脸上多了许多小坑儿,村里人都背地里喊她“麻姑”,就这样,小多儿就变成了今日的麻姑。

       时光如梭,一晃麻姑就长成了大姑娘了,姐姐们也都相继出嫁,家里只剩下麻姑了。爹爹对麻姑的亲事也是没有任何过高的奢望的,虽然麻姑聪明、能干,还能言善辩,遇事情也有自己的主见,可是天下的小伙子谁愿意找一个麻子呢?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终于有一天媒人登上了门,说是自己有一个远房亲戚,家里颇有些资财,只有母子俩人,算是家庭有些缺陷。儿子在城里读书,母亲怕儿子不回家,想找一个老实能干的乡下女孩子,拴住儿子的心,而麻姑的聪明能干也是出了名的,所以是最佳人选。当然麻姑没有读过书,所以认为自己是高攀了,爹娘是被贫穷吓怕了,认为有钱就比没钱好,况且又是读书人,一口答应了这门亲事,根本没有征求麻姑的一句意见。

      选个良辰吉日,在娘的哭声中,在唢呐的悠扬动听中,麻姑到了一个陌生的家,见到了一个陌生的男人,男人对她很体贴,长得也算是顺眼,就是不跟她过多地交流,婆婆一看也是个慈眉善目的人。麻姑以前的恐惧一下就消失了,安心做起了读书人张鸿儒的媳妇儿。

      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的流淌着。一个月后,张鸿儒到了母亲的厢房内安分地说:“娘,我已经按照要求完成孝顺的任务,该出去读书了”。母亲张王氏擦着眼泪,心生几分疼爱,无可奈何地说:“去吧去吧!你安心在外,不要肇事端,我们娘俩在家守着我们的家产”。张鸿儒没跟麻姑告别,背起行李就走了,从此,一去便杳无音信。

      且说张鸿儒是一个孝子,从小没有了父亲,很听老娘的话,他明白老娘的用心良苦,知道天下不孝,无后为大,于是就这样匆匆接受了麻姑做了媳妇,行了夫妻之礼,好生儿育女,再说也能让她为娘做个伴,自己可以自由飞翔了,两全其美的事情!就这样,麻姑做了一个月的媳妇就守了寡。

      婆婆待她很好,觉得儿子对不起麻姑,可是儿子翅膀硬了,自己也是无可奈何。况且麻姑已经身怀有孕,如果生个儿子,张家也后继有人了。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麻姑生下一个女儿,张王氏心里有点失落,可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麻姑给女儿起名叫小草。就这样,一家三个女人过起了日子。

       有人劝麻姑改嫁,麻姑说,知道了男人是什么味道就行了。麻姑虽然不识字,也懂得好女不嫁二男的古训。家中里里外外,全靠麻姑操持,不时接济父母点,父母也算是沾了女儿的光,可见到女儿一人里外不停的忙碌,也觉得想当初不该攀高枝了。

      再后来听人说张鸿儒是共产党,各处打仗去了,只是没有收到他的一封信,也没有见过他回家一次。再后来听说,麻姑的丈夫在一次战役中不幸牺牲,虽然事实并不一定准确,但是也让全家人失魂落魄了好长时间,当时一家人都笼罩在悲凉的氛围中,麻姑不免心中也有些凄惨,有道是一日夫妻百日恩呀!

       当小草10岁的时候,七十岁的张王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临走时她拉着麻姑的手说不出一句话,只是掉泪,因为她知道是自己的儿子害了麻姑的一生,毕竟都是女人身呀,怎么没有共同的心声共同的命运呢?

       婆婆就这样走了,麻姑的日子又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十年代,麻姑所在的村庄进行土改划分成分。麻姑家因为有几十亩地,就被划成了地主成分,地也被没收了,家里的东西也被拿走了,成了村里最穷的人,家里没有男人就成了被欺负的对象。麻姑面对种种变故,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没有剥削谁,也没有欺负谁,谁家有困难,借米借面的,自己总是尽力帮忙,怎么就成了地主呢?麻姑想不明白,搂着女儿哭了一夜,就是想不通,难道这是命啊?

      村里小学招生,麻姑自己是个没有文化的人,知道文化对人的一生是多么重要,于是麻姑就领着小草报了名,开学那天,早早背上自己织的布书包,送小草上学,告诉小草要用心读书。去了二个月,小草忽然不去了,说同学们打他,骂她是没有爹的野孩子。小草从生下来就没有见过爹爹的模样,听到孩子的诉说,麻姑心如刀绞,但是无言以对,不去就不去吧,反正不识字也能活着,娘俩白天一起下地干活,晚上一起看星星说知心话。

     “文化大革命”从城市冲击到乡村,那些红卫兵们不读书,每天都是东奔西跑,打车上路,批斗地主富农,于是在这一刻,马上想起了麻姑。这可是典型的地主婆,虽然谁也没看到她干坏事,和平常人一样下地干活,可她的成分是地主呀,那些十四五的孩子经过一番研究,终于冲开了麻姑的大门,“地主婆”的牌子挂在了麻姑的脖子上,任凭人们指指点点,而已经长成大姑娘的小草什么也说不出来,只会掉泪,她已被大革命的气势吓晕了。

      白天游街、挨斗,晚上麻姑就洗澡、洗衣服,照常吃饭、睡觉,把精神养得足足的明天接着批斗,她说,和他们生真气,就得气死,麻姑终于没有被批斗死,活得壮壮实实!

       一晃小草已到了婚嫁的年龄,出落得水灵灵的,脾气软的连话也没有腔调,全不像麻姑的敢作敢为。女人漂亮意味着不幸,麻姑时刻提防着,可是不幸还是发生了。

       村里的村委会主任是个三十岁的汉子,奇丑无比,名叫刘二,因为造反有功,当上了主任,在村里横行霸道,欺男霸女。他早就盯上了小草,只是麻姑防备森严,无从下手。因为麻姑自从和婆婆过日子,就尝尽了苦头,对于女儿,她可是豁上命了。麻姑也看出了小草的怯懦,时常教育她,要多长个心眼,不要对谁都陪着笑脸。相对来说也看出了刘二的心怀鬼胎,每次去地里干活,他总是有事没事和小草胡乱搭讪。有人送水,他总是接着小草的碗喝,两眼直勾勾地看着小草。

       一次,队上分玉米抓阄,麻姑是最末一个,这时候天色已晚,她让小草做饭,自己去地里等着分粮食,忽然发现刘二不见了,一种不祥之兆立刻升腾在麻姑的心灵,她立马往家赶,发现大门插着,麻姑疯了似地砸门,一会儿,刘二出来了,小草像受到惊吓一样一头扎进娘的怀里,幸亏麻姑回来的及时,刘二的阴谋没有得逞,娘俩哭作一团,这样的日子可怎么过呀?

       这样的事情一出现,麻姑就彻夜不眠,寻思着赶快为小草找个人家,可又有谁能敢要地主婆的女儿呢?

       终于有人来提亲了,是本村的江长明,小伙子,人长得不错,家里兄弟们多,娘又有病,穷得揭不开锅。文化大革命给人们的精神生活找到了合适的切入点,可物质生活却每日俱下,江长明兄弟五个都干活挣工分还是不能填饱肚子,更别说娶亲了。江长明知道麻姑母女是冤枉的,再说小草性格温顺,人长得漂亮,过日子是把好手。

       麻姑觉得也行,长明的兄弟们多,可以倒插门,长明家族人很多,可以当个靠山,有了长明在前面挡着,谁还会找麻烦。二人谈了几次话觉得挺合适,过了些日子,选了一个良辰吉日,长明就简单而匆忙地住到了麻姑家,正式做了小草的丈夫。

       家里有了男人,日子也敞亮了许多,麻姑料理家务,有时候也跟着小两口去生产队干活。麻姑还养了五只鸡,鸡蛋舍不得吃,就叫长明拿到 集市上偷偷去卖,换些油盐,麻姑还到田间地头拔些野菜,加上点作料弄弄,就成了美味佳肴了,一家人生活在清贫而快乐的氛围中,而长明也是个好心的汉子,对待麻姑就像对待自己的老娘亲一样。

      日子就这样匆匆而平淡的流逝,两年以后,小草生了个大胖小子,麻姑喜欢的背地里掉眼泪,长明乐得早早去井台边打水,等着打水的人,含着烟,见人就分一支,说我有儿子了。麻姑给孩子取名叫铁蛋,说名字土点好养活。又过了三年,小草生了一个女孩,麻姑又取名叫迎心。如今的家庭儿女双全了,男的能干,女的贤惠,虽然穷点,但是一家人相亲相爱,过得其乐融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给中华大地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全国人民都焕发了前所未有的激情。尤其是农村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麻姑一家分到15亩地。麻姑年近古稀了,照常去地里干活。小草和长明不让她去,她却说下力气干活,收入了是自己的,咋不干呢?我有的是力气,真的,麻姑没有什么大病,有病也是头疼脑热的,吃点药就好了,挡不住麻姑下地干活。

      铁蛋、迎心在本村读小学,成绩都不错。两个孩子出落的很是可人,但性格却大不相同。铁蛋如同妈妈一样内向,不爱张扬。迎心则像外婆一样,风风火火,敢作敢当。

       一晃庄稼开始丰收了,麻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劲地说,这是自己的吗?的确,那年那月背着“地主婆”名声的麻姑被批斗吓破了胆。

       文革结束后,恢复了高考制度,全国又掀起了学习的新高潮。铁蛋、迎心顺利升入乡中学,两个孩子的成绩不分上下,最后迎心以全乡第一的成绩升入县一中。麻姑高兴的不得了,“孩子,用心学,考个大学让姥娘看看!”迎心拉着姥娘的手说:“放心吧,一定考上!”铁蛋没考上高中,就在家随同长明下地干活了。

       迎心在高二的时候,学习成绩忽然下降,问题出自学校的演讲比赛。那次老师组织了一次文学评论,每班选出两个人,迎心和班长同时被选,并同时获奖,在这次比赛中,班长开始对迎心刮目相看,班长是城里人,学习成绩好,每日里一副傲然的样子,平常根本不把迎心这样的乡下学生放在眼里,可通过比赛,他忽然发现迎心的知识面很广,并且普通话比他讲得还棒。于是他有意无意地和她说话,在迎心心里却觉得有点荣幸了,一个城里的男孩子,开始向自己大献殷勤,不由得想入非非。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这个男孩身上,成绩直线下降。班主任发现了情况后,马上给予警告,但是青春期的骚动与逆反心理作怪,事情变得更是不可收拾。班主任没有办法只好通知家长,长明一听就火了,丢人现眼,把女儿狠狠打了一顿,在黑屋里关了好几天,小草则又心疼又生气,只会掉眼泪。麻姑说,这事情你们不要管了,交给我吧!她把迎心带到里屋,坐在炕上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呀!你知道我的年龄已经是八十了,也许住不几年就死了,姥娘一生就一个心愿,希望在我有生之年看到你考上大学,替姥娘争口气,姥娘这一辈子真的不容易呀!”麻姑说完就开始讲述年轻时代如何受苦受难,眼泪掉了下来。迎心最怕姥娘哭,姥娘呀,我一定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大学。从此,迎心像换了一个人,一门心思的全放在学习上,不再胡思乱想了。

      而如今的麻姑也没有太多的力气下地干活了,只在家收拾家务,小草劝老娘不用做事情了,可是她却闲不住,踮着小脚干这干那,耳朵不聋,眼睛不花,心里敞亮的很。

      迎心要高考了,麻姑让长明给她送去自己攒的五十元钱,让迎心多吃好东西,补补脑子。

      高考如期而至,迎心奋发向上,全身心投入这场轰轰烈烈的考试中,考试过后,就是长长的等待了。

       而此时的麻姑却心脏病突发,喘着气,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每天最有精神做的事情就是坐在院子里等待送信的到来。忽然有一天,她感觉自己真的不行了,就换上自己安排的干净衣服,躺在炕上无疾而终了。

       第二天的黄昏时刻,迎心的大学通知书送来了,一家人都嚎啕大哭,哭声震撼了远在天堂的麻姑,只见天边火光冲天,霞光烂漫,那是麻姑,这个苦命女人最后留给人世界的一抹余晖吧!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11-12-21 20:26 | 只看该作者
唉,麻姑,好可怜的女人。
3#
发表于 2011-12-21 20:45 | 只看该作者
麻姑,一个善良、聪慧、直爽、刚直的乡下女人,悲苦的命运没有击垮她,最终她等来的是一家人幸福的生活。小说不错,问好!
4#
发表于 2011-12-21 20:46 | 只看该作者
故事完整,人物刻画到位。
5#
发表于 2011-12-21 23: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暴雨迎风 于 2011-12-21 20:46 发表
故事完整,人物刻画到位。
也来读了,好小说。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08: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木门长子 于 2011-12-21 20:26 发表
唉,麻姑,好可怜的女人。

时代的悲哀,但是有抗争精神!:handshake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08: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刘满园 于 2011-12-21 23:22 发表
也来读了,好小说。

谢谢版主欣赏!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08: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若水 于 2011-12-21 20:45 发表
麻姑,一个善良、聪慧、直爽、刚直的乡下女人,悲苦的命运没有击垮她,最终她等来的是一家人幸福的生活。小说不错,问好!

谢谢品味、阅读!问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11: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暴雨迎风 于 2011-12-21 20:46 发表
故事完整,人物刻画到位。

谢谢关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4 19:47 , Processed in 0.05515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