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88|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文字 爱情  理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5-1 2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直想为我喜欢的三位女作家写些字。丁玲萧红张爱玲。可到现在为止我只写过一个萧红。张爱玲我已经不想写了。写得人太多了,而我亦没有多少创意。
   
  但我要写丁玲,一定要写她。因为我心中的她和别人是不一样的。

  人们提到丁玲,会想到左联,会想到左翼。会想到获斯大林奖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于是,在我们眼前总会出现一个革命者,一个面目严肃的女中豪杰。是的,这只是丁玲的一面,一个方面,如果细细读她,如果用心去体会,你就会发现,她所有的爱与恨,伤与痛,风光与落破,是那么真实可感。她会脱掉一层光环,还原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女人。而于是,她所有的一切,她的文字,她的感情的抉择,她的理想,她的政治道路也就那么容易理解。

  今晚,对着桌上开得正红正艳的杜鹃花,突然写下些字,为一个久已远去的女人。

    一、文字

  喜欢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是离我们已有八十年之隔的作品。写于二十年代。一个孤独而年青貌美的女子,在爱情中徘徊。

  一方面,莎菲渴望男人好丰仪的肉体,另一方面,她又渴望精神上的共通。肉体与精神的分离,这个在八十年后仍然被女作家们写来写去的题材,丁玲当时就早已洞见。当我穿越时光无数次与丁玲相遇与对话时,我看到了年轻丁玲的惶惑不安,痛苦与彷徨。而又有些男子气的内心。

  莎菲看不起哭哭啼啼萎萎缩缩的小男人,她高高地扬起她的额,微笑地看着苇弟。并不是爱情来找她她就一定要爱的,她要选择。她是有尊严的。爱情在她这里要复杂得多。这与二十年代不断地书写乌托邦的大爱小爱男女之爱的作家们无疑是有区别的。

  重回历史语境,那个时候冰心沉浸在母爱的书写中,庐隐石评梅沅君们正在为摒弃了肉体之爱的精神爱情大唱赞歌。她们,那时候的女作家们,把男人不碰自己的肉体看作爱情的极盛,爱的极致。而此时的莎菲在日记中却决绝地说,她渴望凌吉士的吻,她渴望漂亮的男人的嘴唇。这需要勇气,也需要一种发自女人心底的真实裸露。但是,这裸露却绝不是为了被看,不是为了展示。她不是向男人在纸上卖弄风情,更不是为了向男人展示自己的有蕾丝的黑色睡衣。不是。这与时下的女性写作有着本质区别的。莎菲所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离经叛道,更是一个女子勇敢地站出来,对男人说好或者不,不高兴就踢开去。她宁愿孤独地悄悄地死去,也不要灵魂与肉体的分离。她要求自己是个人,有自尊的女人。
   
  我喜欢这样的莎菲,真实可信,自尊自爱不假模假式。率性而为,从不搔首弄姿。

  这跟当代的女作家的作品有很大的区别,同是女性,不是时代越发展,人类越有尊严,时代,并不是总是前进的,女作家也不是一代总比一代强。所以,当年青气盛初登文坛的张爱玲傲视群雄地说中国只有一个丁玲她看得上时,我不由微笑。因为四十年代的张爱玲,读懂了什么是真正的丁玲,虽然那时候众所周知丁玲是左翼作家。

  在丁玲的前期作品里,是纯粹的女人感觉。也许有人会说太象女人了没什么意思。但是,如果女人也要写男人的那种作品,抑或说男人所欣赏的那种女人作品,那么女作家的作品还有存在的价值吗?女人怎么装扮起来,也不如男人来得地道些吧。有些女作家拼命地装起自己的性别,然后以别人称赞自己的作品没有女人味儿而自豪,我以为,是走了弯路。张爱玲的作品之所以能和鲁迅的作品并列,原因不在于她比鲁迅有多深刻,而在于,她挖掘出了鲁迅所未能以男人的眼中看到的边缘女人。另一个狂人――七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去解读丁玲作品的时候,《我在霞村的时候》远比《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更有价值。

  《我在霞村的时候》是丁玲来到延安的作品,也是带给她苦难的作品。描写了一位叫贞贞的女孩子,在一个夜晚想与她的情人私奔,但是,他因为畏惧没有来。而就在那天夜晚,日本鬼子来了。女孩子被鬼子抓走,奸污,与日本人私混。为共产党做了很多情报。等贞贞回到村子的时候,她已是身染性病,全村子的人都躲着她。家人以她为羞耻。她的情人愿意娶她,以偿还自己的亏疚。但是,贞贞谢绝了。她要去一个新的地方,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这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孩子。在这里,丁玲试图探讨的是女人的贞节。贞贞当然是不贞节的,从传统的意义上来说可能还是可耻的,但是,丁玲没有让她死去。敌人的污辱而死去可能是贞节女性所必须做的吧,但是,四十年代的丁玲第一次让这个女人站起来。并且对怜惜她的男人说不,因为她要的不是同情。

  她的身体也许是被污辱被损害了,但是她的灵魂没有。她的身体恰恰是为了民族大义而受辱。她并不觉得可耻。这个女孩子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光彩在我眼里远远超越了孙犁笔下那些个一尘不染的女孩子们。贞贞是真实的,她是因为受辱而觉醒的女子。而另一方面,这部小说也隐含地告诉我们,在那个时代,并不是象宣传上所说的,女子受辱便要死去,更多的女子们是活了下来,而这种活着,显然应该是被鼓励的。

  这部作品一经发表,就意味着丁玲才华的又一次呈现,冯雪峰还专门为它写过评论,做过高度评价。当然,在延安受到批判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曾经有人评论丁玲,说她的才华胜于张爱玲和萧红,可惜她走错了路。但是,在我看来,她那样走路是必然的。若说她的才华被埋没了也不是恰当的。当我们浮去历史的尘埃时,我们会看到,丁玲早在四十年代就在《在医院中》写了对党内官僚作风的批判。而她的《三八节有感》,又是如何犀利的指出,在冒似男女平等的理论下,延安又有着如何的不平等啊!她以一个艺术家、一个知识分子的角度洞见到了,并写在了自己的笔下,这时的丁玲,是如此的可敬。所以,当我们重读这些被人们遗忘的作品时,我常常能感受到那个到了延安的莎菲的内心。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作品,我心中的丁玲才显得如此地与众不同。

    二、爱情

  爱情,仿佛在女作家的身世中总着不同寻常的一笔。无论萧红还是张爱玲,她们都对爱情如此地神伤。那么丁玲呢?当我们想到丁玲的时候,我们还会想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熠熠闪光的名字,胡也频、冯雪峰、沈从文。

  在N年前的北京城下,有三个年青人,他们以卖字为生。其中的一个为了自己的理想被捕遇害,其它两个人则各自成就了一番事业,但日后又反目为仇,不再往来。前面的一个就是胡也频,而后面的两个则是沈从文与丁玲。遥想当年那个叫美美的女孩子,美丽摩登,才华横溢。她与胡也频相爱,两个人争争吵吵是一对冤家,这在沈从文笔下多有记述。

  在我幼小的记忆里,我曾经读到过一篇文章,说的是为人高尚的主题。举的例子是丁玲与冯雪峰相爱,要与胡也频分手的事情。但胡也频很痛苦,希望她不要离去。而冯雪峰则要做君子,不愿夺人之爱。于是劳燕分飞。文章说两个人于是建立了终生伟大的友情。

  现在想起来不觉哑然失笑。在那伟大的友情背后,是怎么样的感情和泪水呢?丁玲在临终前曾在望着窗外很久,突然说,雪峰死了十年了。过了几天,她也便离开了人世。看到这个细节时,我的心一动。一个多情的女子,一个渴望爱情的莎菲。
   
  其实,冯雪峰一直很欣赏丁玲的作品。《我在霞村的时候》甫一发表,他便为它做了肯定的评价。他是一个艺术感觉非常敏感的人,对于丁玲的作品,看到了深处。当然,他们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冯雪峰在文革中被打倒,受尽折磨,这也是一大罪状。

  现在好象人们对沈从文与丁玲之间的恩怨有一种倾向。认为丁玲对沈从文的态度不公平。
   
  有时候两个人的恩怨并非一两件事情能说得清楚,尤其在感情微妙的男女之间。我是沈从文的读者,喜欢他的作品。但是,当我试着以一个女性,试着以丁玲的角度看问题时,很多事情远非我们今日所想象所看到的。

  沈与丁之间有着某种情愫是肯定的。甚至有人说苇弟就是沈从文。而他们两个作品中也都各有对方的身影出现过。沈从文还曾经送丁玲母子从北京回湖南。而沈从文听到有人说丁玲故去时,还曾写过怀念的文章。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他们两个人是有感情的。
   
  想来,他们双方是互相欣赏的。因为两个人都有艺术家的气质,又都写过美文,两个人在文坛又都是顶尖。
   
  但是,他们互相又对对方的道路,政治道路不甚欣赏。而这一切,恐怕是两个人反目的真正原因。沈欣赏的女性不会象丁玲一样去上战场,穿戎装。而丁玲一向反感男人太文学气,太文弱,沈从文恰恰属于这一类吧。所以有时候欣赏作品与欣赏人是两回事,两个人的分离亦在意料之中。

  沈从文的传记中说,丁玲嗔怪他对别人说丁玲出狱后反而精神很好,胖了。她很不高兴。
   
  我想,这应该是真的。丁玲可能就是因此而与他心生芥蒂。丁玲曾被囚进,并与冯达生下一个孩子。这段经历对丁玲来说显然不是愉快的。此间她受到多少屈辱,而又是如何走过。她从来不提,她不想当一个可怜的角色。而沈从文却在别人面前说她出狱后胖了,在丁玲听来怎么会顺耳呢?别人不能理解她,他不应该这么说吧?
   
  而沈从文又怎么能辩解说胖字没有任何意味。在内心深处,他对她弃掉胡氏遗孀的名份嫁做他人是否亦有不满?

  沈从文后来的种种遭遇全都推到丁玲身上亦有不妥之处。很多人认为,沈从文解放以后不再创作是有迫害之嫌的。其实我觉得事实只是一厢情愿的猜测。沈从文自从《看虹录》后,创作已趋衰退。事实上没有一个作家总能活到老,写到老,并能精品到老。沈从文亦不例外。而他后来转而做服饰研究也并非有人迫害,他个人对此也是有兴趣的。而且,他对于服饰文化领域做出的贡献并不应该比写作差。如果我们为他没有写作而可惜的话,我们显然把沈从文的创作功利化了,实际上,服饰文化研究与文学创作没有贵贱之分,所以,我们没有必要为他惋惜。他反而为自己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没有写下什么垃圾。


    三  理想
   

  有人很难理解丁玲会去延安,会成为一个共产党人。但是,我能够理解她。也许我这样理解会低估了她神圣性。我以为,她的道路与她的爱情与理想是紧密相连的。
   
  胡也频,她的丈夫,是左联五烈士。你让她如何不靠近左翼?
   
  冯雪峰,她深爱过的人,是一个坚定的共产党人。
   
  这样的因素是巨大的。当然,丁玲还是一个女性主义者,无意识的。她一直要做一个独立的女性。把自己投身到社会中,把小我投入到解放事业中,作品会大气,人格会丰满。也许这正是年轻的丁玲的理想。

   
  有人说,丁玲晚年很左。她曾经在八十年代对一个采访她记者说,我从来不过三八节。
   
  在延安的时候,丁玲曾写过《三八节有感》,批评延安的不平等。她面对着的是一个火爆将军的拍案而起,把手枪放在她的面前。而在延安的整风会上,王实味,一介书生,写过一些激烈文字的人,却被执行了枪决,从他眼前消失。
   
  你让她如何不左?如何不坚持原则?

  在我的眼前,常常会有黑眼睛的丁玲的形象。她在年轻时曾为一个被敌人杀害的爱人的身体哭泣,为没有结果的爱情而痛苦;被囚;与好友反目为敌;去了延安,曾面对批评与责难。而后来,她又历经文革的风雨。但到了她的晚年,主编的《中国》首发后来为中国文坛带来巨大变化的先锋派年轻作家的作品。但在她离开人世时,她的家人为她的身体上是否能覆盖党旗而四处奔走。
   
  这就是我眼中的丁玲,她曾经是一个文学的爱情的率性的女性,她也是一个勇敢地试图成为一个与男人齐肩的女性,但是,在内心深处,她也有着自己不得已的苦衷。当我试图走进她的时候,我知道,这很难。
   
  而在这样小小的篇幅里要写下我所有的感想和对她的所有感悟也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无论如何,我只是想说,丁玲,她应该被记住。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4-5-1 21:13 | 只看该作者
好啊!一口气读完,对丁玲有了更深的认识。

托老师写的文章耐读,让人长知识。本篇虽然说的是丁玲,但也让我们知道了丁玲身边的人和事。

好文要有好归宿,收藏了!
3#
发表于 2004-5-1 21:15 | 只看该作者
  而在这样小小的篇幅里要写下我所有的感想和对她的所有感悟也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无论如何,我只是想说,丁玲,她应该被记住。

  是的我会永远记住的!好文章,建议精华置顶。
4#
发表于 2004-5-2 10:28 | 只看该作者
哥又有一颗宝石,
真羡慕。
5#
发表于 2004-5-2 15:22 | 只看该作者
托老,向你学习哦
6#
发表于 2004-5-3 16:56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提。
7#
发表于 2004-5-5 15:33 | 只看该作者
祝贺托老!节日好!
8#
 楼主| 发表于 2004-5-7 11:2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周铁兵 发表
丁玲,她应该被记住——她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严重同意!
9#
发表于 2004-5-7 19:55 | 只看该作者
问好了!
10#
发表于 2004-5-8 19:19 | 只看该作者
好文啊!佩服!
11#
发表于 2004-5-16 17:19 | 只看该作者
再读托老师的这篇文章,深感楼主的功力深厚!

提一下!
12#
发表于 2004-5-16 17:22 | 只看该作者
好像最近没有看到楼主如此深厚的文字了:)
13#
 楼主| 发表于 2004-5-16 17:27 | 只看该作者
新作期待刑版的点评。振兴江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 15:43 , Processed in 0.05004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