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1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廊檐下的燕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14 21: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廊檐下的燕子

         春天来了,门檐里袅袅地飞进来一对燕子,它们在门廊上方一只电表上安了家,燕语呢喃,成了小院一景,平添了许多生趣。

        后来,它们的小宝宝出世了,两只燕子绕颈谈心的时候少了,它们挤着嗓子“吱吱”叫着,在庭院里穿梭,有时飞得很低,像箭一样攀升俯冲,一瞬间又交叉在一起,胸前的羽毛几乎贴到我们的头顶,有时我和孩子还得给它们让道,它们喂孩子也不避人,像怀了孩子的女人掀起衣角就摸乳房,伸进头去就喂。

        炎热的夏季到了,小燕子渐渐长大,除了生有嫩黄的喙,和老燕子已经分不出大小来。这是一个酷暑难耐的夏天,久旱不雨,闷热异常。有一晚实在睡不着,走到门廊下纳凉,借着月光忽然看见一对燕子并没宿在巢里,而是栖在墙边几根细细的电线上,我很有些纳闷,回屋拿了手电筒来照,正是那对燕子,缩着脖子,翅膀靠着翅膀,剪尾并在一处,腹部白色的羽毛闪着亮光。初有些不解,一看小小的电表上那巢便明白了,原来它们是怕挤在一起热着孩子,把窝让给了小燕子们,我的心当时很一阵感动,“无父何怙,无母何恃?”想不到鸟对子女的爱也这么伟大,宿在电线上的鸟儿,就像五线谱上的两个音符,谱写着养育子女的辛劳;我知道鸟儿长大后回报父母的很少,可父母们仍然没有任何私心地呵护着它们,多么的伟大啊。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躺在床上辗转不能安眠,想起远在乡下的双亲,培养子女一个个进了城市,而他们还呆在乡下,不觉不安起来。

       我还很小的时候,父亲为了多挣工分和补贴,仗着年轻为生产队拉石头修水渠,石头要到济宁地界的嘉祥羊山去拉,一个人一辆地板车,一辆装两千斤石头,每回都要过济宁市南的运河大堤;生活艰难,母亲没有奶水,我们兄弟几个是靠供销社卖的藕粉养大的,而三弟幼时连藕粉也缺供应,只能喝面汤了,三弟成年比我们矮了半头,父母就心下有些愧意,觉得苦了三弟;有一年我升学,母亲把一只养了五六年的大羊卖了,还愁没能凑足;94年我参加大奖赛获得了全国“冰心杯”新文学优秀作品奖,需进京领奖,父母凑不够路费,后来我自己提出不去了,到今天二老还觉得亏欠于我。

       想想为儿子结婚让出住宅的那些老人,尤其是农村的父母,为了子女的成人,自己临时搭建个小屋勉强住进去,老来是多么的不容易啊!望着墙上无声栖息的燕子,我很想拿相机拍下感人的一幕,又怕惊扰了它们,就写此小文吧,是为存念。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12-5-15 08:54 | 只看该作者
柔软的情愫让人难忘,欣赏并问好!
3#
发表于 2012-5-15 09:44 | 只看该作者
朴素亲切中很见回望情怀的深重,欢迎。
4#
发表于 2012-5-15 10:05 | 只看该作者
细致的小文,由感而发的情感,在王老师的字中一一彰显出来。父母如歌,如老燕,令人感动,令人赞叹!
5#
发表于 2012-5-15 11:57 | 只看该作者
语言简练,叙述自如,由鸟到人的转换很自然,很有功底的作者,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0-2 06:44 , Processed in 0.05873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