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51|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关于读书的一些题外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1 15: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读书的一些题外话


  中国人的读书率是很低的,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且有报刊上刊出的各国读书率对比资料可做证明。比起西方发达国家来,在读书的问题上我们总是屈居人后,这一些点,大概我们还可以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但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我们的读书率仍然遥遥落后,这就多少有些说不过去了。
  
  有专家解释说,生活节奏的紧张是造成阅读率下降的重要原因。有理由相信,能够得出这样结论的“砖家”是最适合坐在办公室里拿着丰厚的工资做类似调查研究的。我们都熟悉孙权劝学的故事。吕蒙不爱读书,就拿“军中多务”做借口,孙权则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借口的不切实际:“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是啊,军中事务再繁忙,还能比一国之君更忙吗?同样地,我们的生活节奏再紧张,还能比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人们更紧张吗?再者说,某个个人不爱读书,或某个群体不爱读书,都可以找这样那样的借口,而全民的读书率下降,又岂能是简简单单的一句“生活节奏紧张”就掩饰得了的?
  
  也有权威部门统计说,其实我们的读书率并没有下降,只是阅读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比如说,传统的阅读中,已经有一部分被分流出来,被网络阅读及手机阅读等新的阅读方式所代替。其实,这类调查机构,也是最适合坐在办公室里拿着国家大笔的科研基金做类似结果为87.53%之类的调查分析的。手机阅读的群体究竟有多大,没有确切的统计材料可做证明,我们尚不得而知,但可知的事实是,手机阅读不过只是新兴的一种阅读方式,其阅读内容一般也限于新闻和小说,与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似乎还有相当的差距;而在网络上,我们也是很少使用“阅读”一词的,更多的时候称之为“浏览”,二者的差别显而易见。并不是说网上就没有真正意义的阅读,只是说,真正能够在网上深入阅读的群体,实际上仍是那些深爱传统阅读的群体,只是出于种种原因,在特定的条件下,以网络阅读来代替传统阅读罢了。对于这些人来说,如果条件允许,他们还是更钟情于传统阅读的。
  
  而且,就算是我们那一点儿可怜的读书率,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被功利性读书给占据了的。也就是说,多数情况下,我们所谓的“读书”都是带着明显的目的性:或是为了学习,或是为了考试,或是为了拿证,或是为了晋级……甚至是为了励志、为了成功。前几年,所谓“成功学”的书籍一度非常流行,然而最近有消息披露,所谓国外的“成功学”大师,他们甚至并没有真正写过一部“成功学”著作,国内出版的成功学书籍,不过只是国内利欲熏心的所谓“成功学”专家们裁剪拼凑的成果罢了(如卡耐基《人性的弱点》等皆是如此)。事实上,在国外,这些“成功学”大师们也并不是以所谓的“成功学”扬名的,而在中国之所以会被冠以这样的名号,只是编书者利用了国人功利性的读书目的和急功近利的心理罢了。
  
  相对而言,国人对读闲书却总是不甚热心,无论是人数还是比例,都低得十分可怜。而就在这寥寥可数的“闲书”中,也多限于某一或某几个相对单一的类别,诸如体育、汽车、IT、时尚、娱乐等等。而能够提升个人素质及修养的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精华的文化科学类书籍则少之又少,这其中,文史类的还算差强人意,尤其是在那些“学术超男”和“学术超女”的带领下,快餐式的读经诵史甚至一度成为热点;相对而言,科普书的阅读量却几乎为零,以至于许多有着高学历的“高级人才”,在一些科学常识上,却成了彻头彻尾的白痴。不要说国内的科普类书籍,就是连国外十分畅销的科普书,引进中国后,也无一不受冷落。
  
  更重要的是,知识的掌握是一回事,独立的判断和思考又是一回事。由于学校教育的灌输和奴化作用,在某些领域许多看似特别常优秀的人才,在一般问题的思考判断能力却仍然停留在中小学生生的水平。比如那篇轰动一时的古风体高考作文《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尽管其形式是足够独特了,作为高考临场作文,能把古风写到这个程度也着实不易,但细读该诗,却发现其中根本就是教材内容的翻版,丝毫也没有古人咏史诗的独特角度和深刻反思。前几年,更有学者披露,一位新闻专业的大学生,在一篇短短几百字的新闻中,竟出现了数十处句法、文法乃至标点上的错误。优秀的高考学子和大学生尚且如此,其他人的情形就更可以想像了。
  
  有时候,面对着整齐的教室内整齐的桌椅,以及这桌椅上或坐或伏着的整齐的学生,总会和养鸡场内整齐的鸡笼中整齐的肉食鸡联系起来。很多时候,我们是的确把学生们当肉食鸡来养的,我们教育的目标就是磨光他们的棱角,磨平他们的个性,使他们成为整齐划一的答题工具。可以想见,在选入教材的那些四平八稳的教材的引导下,在那些刻板教条的“标准答案”的束缚下,又怎能塑造出独立的个性?又怎能激发出独特的思想?
  
  平时,在和学生们聊天时,我总是引导他们多读些书。现在的教育是指不上了,如果不多读一些教材之外的“闲书”,不多给他们创造一些选择的机会,不多给他们一些分析和思考的机会,那么,长大成人后,他们就只能成为唯命是从的奴才,或是人云亦云的传声筒,而绝对不会成为有着独特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况且,一个人可以做不成人才,但至少应该做一个独立的人,做一个有独立个性的人,做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狄德罗说:“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如果一个人连独立的个性也没有了,连独立的思想也没有了,又与禽兽木石何异?又与行尸走肉何异?历史上,一直颠沛游离、居无定所却又人口不多的犹太民族,之所以会延续至今,且在建国之后迅速强大,和其好读书、善思考绝对不无关系。而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集体丧失了独立的个性和独立的思想,也许亡国灭种之患就离我们不远了。但愿这一切都只是笔者的杞人忧天。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水如空)
  


[ 本帖最后由 水如空 于 2012-8-1 17:07 编辑 ]
2#
发表于 2012-8-1 17:02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有现实意义的话题,随着网络时代来临,传统读书发生了改变。现在大都是快餐阅读,以信息获取为主,文学素养倒是成了其次。
3#
发表于 2012-8-1 17:11 | 只看该作者
讲的好啊。
4#
发表于 2012-8-1 17:41 | 只看该作者
常言道:人若三辈不读书,长大就是一窝猪。。《三字经》里有句:“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读书,让简单的人变得丰富,让浮躁的心灵回归宁静,让情操以陶冶,让智慧得以启迪。人们的生命因读书而美丽,因读书而自豪,因读书而灿烂。
    文章纵观社会现象,抨击时代弊端,高屋建瓴,论述有深度,更有力度。欣赏
5#
发表于 2012-8-1 17:52 | 只看该作者
说得有理深刻,分析透彻,观点客观中正,以理服众。过去穷,加上有“知识越多越反动”一说,还有信息来源单一等因素,今天信息渠道发到了,书不仅仅是读书可读,通过网络等方式也可获得。说书读的少了可能多是纯文学、纯学术之类的读的少了。此文颇有思想,颇值得细品。问好!
6#
发表于 2012-8-2 10:20 | 只看该作者

从古至今,该读书的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读书,

不读书的总能找出一万个理由不读书。问好楼主。
7#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20: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微风轻拂 于 2012-8-1 17:02 发表
非常有现实意义的话题,随着网络时代来临,传统读书发生了改变。现在大都是快餐阅读,以信息获取为主,文学素养倒是成了其次。

快餐是垃圾食品,同样快餐文化也是垃圾文化,我们可以不要文学素养,但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是不可少的。我们的奥运冠军被国外媒体称为“金牌机器”,不能以伶牙俐齿面对媒体,是悲哀的。
8#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20: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清河杨柳 于 2012-8-1 17:11 发表
讲的好啊。

多谢支持!
9#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20: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太和五中张奇 于 2012-8-1 17:41 发表
常言道:人若三辈不读书,长大就是一窝猪。。《三字经》里有句:“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读书,让简单的人变得丰富,让浮躁的心灵回归宁静,让情操以陶冶,让智 ...

奇兄说得好!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20: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吴墨 于 2012-8-1 17:52 发表
说得有理深刻,分析透彻,观点客观中正,以理服众。过去穷,加上有“知识越多越反动”一说,还有信息来源单一等因素,今天信息渠道发到了,书不仅仅是读书可读,通过网络等方式也可获得。说书读的少了可能多是纯文学 ...

其实我们不是非要读纯文学纯学术的书,而是读“闲书”,娱情养志其实还是功利性的。比如我引导孩子们读童话,读故事,而不是背诗,读散文,就是这个道理。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20: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太阳神 于 2012-8-2 08:48 发表
中国人读书率的确很低,这与领导政策有直接关系。

说得是。上行下效嘛,上面怎么引导,下面就会怎么做。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20: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西北平原 于 2012-8-2 10:20 发表
不读书的总能找出一万个理由不读书。问好楼主。

问好!民谣说的好: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有雪,收拾收拾待明年。正是这些人的写照。
13#
发表于 2012-8-3 17:05 | 只看该作者
如空把文章隔开一行啊!
这文章切中现实,引人思考。
现实对人形成的各种挤压,使得人们少有闲情逸致,也是一个原因。
14#
发表于 2012-8-3 17:07 | 只看该作者
只就文学而言:传统的文学期刊,读者越来越少了。网络阅读,在小说这一块还算马马虎虎。但内容不是玄幻就是架空、穿越之类,纯正的小说不多。
一切都在变化中,而我们对这变化,显然没有足够的应对之策。
我近来想了,我下一步的小说,要考虑网络特点。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8-3 22:22 | 只看该作者
武兄说的是。小说无论怎样,都是要人读的,所以考虑网络特点是应该的。只要酒好不行,适当的也要考虑考虑瓶的问题……
之前读了周建新的《湖光山色》,很不理解,怎么会获茅盾奖,这代表着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水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16:24 , Processed in 0.05024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