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913|回复: 6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走近鲁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3 16: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剑鸿
  
  一
  
  走近鲁迅,近乎于生活的某种必然。
  
  小时候,坐在窗户漏风的教室里,于北风呼呼声中,小和尚念经似的读《碰壁》,觉得那个伯父鲁迅真有意思,话语隐约闪烁,走路经常“碰壁”,既显得亲切,又有些陌生。学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那个“早”字一下子流行起来,并迅速转移到课桌一角,为此不知划断了多少铅笔,磨钝了几把铅笔刀,弄得老师不得不三令五申地强调既要学习鲁迅的精神,也要爱护学校的公共财物。那时,“早”字到底代表什么特殊涵义,于我其实是一团浆糊。后来,课本中鲁迅的作品多了起来,尽管依旧似懂非懂,但只要是先生的文章,就觉得特别有味道,摇头晃脑、唾沫横飞地在女同学面前读《藤野先生》、《孔乙己》,读《呐喊自序》,读《故乡》,是一件特别过瘾的事情。
  
  那些明显不同于其他文章,透着一些晦涩、一些萧瑟、一些苍凉的笔触和文风,那些显然比其他课文更多的莫名其妙大段大段的注释,还有那些带着奇怪引号的词语,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我隐隐约约感到,这样的文字后面一定藏着什么秘密。
  
  现在想来,当时还是年少无知、懵懂轻狂的。对于不谙世事的我而言,鲁迅这个名字,仅仅是一个抽象到飘渺的书面符号,除了知道教科书上说他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说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周树人外,其余的并不十分知晓。至于所谓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等头衔究竟是什么概念,也模糊到一塌糊涂。爬树掏鸟窝、野地里疯跑之余,有时也会私下揣测其意,大概无非就是文章写得好、有思想、干过革命之类吧。而什么样的文章才叫好、什么是思想、什么叫革命的问题,又渺渺然不甚清楚。
  
  真正了解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经历了什么事,领略了鲁迅的不同,知道了鲁迅的深刻和不朽,仰望到了鲁迅的伟大,都是后来的事情了。
  
  二
  
  二十岁那年,人生似乎进入一个新的门槛。
  
  我曾一度主观地赋予这个门槛以特殊的意义。但后来我想,也许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经历这样的门槛。只不过经历的时候,往往会觉得只有自己才会这般经历罢了。心灵的履历,在赋予我们理解世界方式的同时,正标志着个体生命的与众不同。
  
  在跨越那道门槛之际,仿佛一夜之间,我突然清晰地意识到,过往的懵懂轻狂正被时光一层一层无情的剥尽,只剩一层薄薄的轻纱,阻隔着世界飞扬的尘沙。我开始认识到,自己在这个星球上是多么渺小,渺小地像家乡田野里的一棵草、一株树,甚至连草树也比不上。因为草树至少可以印证春秋的始和终,可以显示生命的颜色。而我却什么也不能,健壮的身躯空怀一腔无辜的热血,彷徨无地之余,只能独对着乡野寂静的晨昏和自己渺茫的未来。渺茫而又无奈的时候,我就牵着家里的小黄牛,一个人走向故乡秋天的田野,或坐在草叶之间,或坐在祖先青翠的坟顶,顶着天地一片苍茫的秋色,伴随牛舌卷过草尖的沙沙声,还有秋蝉的嘶鸣,走进鲁迅的世界。
  
  那时,身边的草地庄稼,附近的虫鸣鸟语,隐藏在文字中的鲁迅形象,将我与万丈红尘隔绝。
  
  静静的秋光、幽幽的冥想,使我仿佛看到怀着一身孤独悲凉的鲁迅,从世纪之初的喧嚣中走来。他面色青白,神情冷峻,阴郁而刚健,他夹着烟头,嘴唇翕张,用苍凉的声音,轻轻地向我讲述着世界的荒诞,讲述着人生的孤独与悲凉,讲述着生命的荒谬,虚无和战斗……循着这样的讲述,我开始不断地追问。我问过自己,既然人人都必将死亡,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既然我们仍然活着,那么什么才是最真实可靠的理由?我问过自己,既然一切原本虚无,那我们为什么还要终日怀着热望,与虚无展开肉搏?我还问过自己,死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呢?死也许并非自由的最高形式。活着,无畏的活着,即使一切终将幻灭,静观世界的花花绿绿,难道不也是生存的一种美妙?经由这种追问,我走向了尼采,走向了庄子,走向了贝多芬、高尔基,走向了更多曾经背负苦痛和梦想的灵魂,也走向了每一个呼吸着的现实中的人们。我渐渐懂得,人间无非是一个个人的组成,而每一个人其实和一片叶子一棵树无异,需要的不是持久地追问,而是自然地勃发。
  
  生命,有时如同一面镜子,只要纯然真实的映照着这个世界,就已经是一种无畏勇猛的存在。
  
  如今,那些日子,都像梦一样飘过去了。但我仍然仿佛时时能够感到,在那微凉的秋意中,有一线温暖的霞光在向我照耀,为我指示路途,引我走向自我观照的领域,带我走出低谷和迷途。多年匆匆的奔波和忙碌,已经让我无暇去翻开那些发黄的书页。如果定要说及鲁迅给予我什么样的影响和启示。我想,就是叫我学会了从内心深处出发,反观过往的时光,并学着以遥望的姿势去看取一个时代和一些隐微的事物。说到底,鲁迅告诉我,生命无非一个走的过程,所要做的,就是鼓足勇气,向着未知的前方出发。
  
  三
  
  那个秋天过后,我仿佛从一场梦中惊醒的睡客,开始了唤醒梦中之梦,窥见身外之身的认识征途。
  
  我恍惚意识到,在不知不觉流动的日子里,我和故乡的伙伴们就像自留地里的韭菜,在经历几场雨水之后,忽然之间就成长为一畦畦璀璨的绿色。世间的人们其实大都如此,无缘无故来到这个世界,然后经历欢喜与伤痛,最后又纷纷倒在时光锋锐的镰刀之下,一切发生得迅捷而无情。当平静村庄里新一代孩子们背着书包在小巷中淘气,俨然新一茬璀璨发绿的韭菜时,我再次真切地证悟,生命是一件多么严肃而又值得珍惜的事物。世界大而深广,单调而多彩,我不过是一个平凡的过客,一直在路上走着,走到一个地方去,这个地方就在前面,我不能回去。尽管时有失望,尽管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和眶外的眼泪,但我只得走,因为有声音在前面催促我,叫唤我,使我息不下。
  
  童年和故乡的记忆,宛如一朵朵凋谢的小花,向我散发着微弱的光芒。我原本出生在南方一个毫不起眼的农村,从小家境贫寒,父母的朴实与万千农村的父母并无两样。在他们辛苦的抚育下,我渐渐拥有了一棵树的形状。生命的前期,故乡的乡村是我世界的全部,有着不为人所知的悲欢,我原来以为世界的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生活,但在我拥有树的形状的同时,也孕育了竹的心思,它叫我萌生希望和梦想,时时张望走向异地过上异样的生活。
  
  当然,即使是最为平凡的生活,也少不了苦痛。我先前似乎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苦痛,我原以为也许人人都有苦痛,只不过大家都忍着罢了,更没有想过人生要怎样才能摆脱这些苦痛。走近鲁迅之后,我才了悟:苦痛是人生的必然,在苦和痛所织就的无所希望中,灵魂才能得救,智慧才能催生;苦痛滋生的孤独其实是一种力量,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也往往是那些怀着彻底孤独的人;最伟大的英雄不是打倒一切的人,而是那些不被一切打倒的人。
  
  我们活着,最重要的是无所希冀却仍奋力前行。
  
  只有真的猛士才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内心的苦难,敢于角逐尘世的虚妄,敢于义无反顾地往前。
  
  四
  
  后来,我义无反顾地走向了人群。
  
  人群,是每个人都必须去的地方。在人群里,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故事,有着各式各样的迷狂和陶醉,充满大大小小的欢喜和悲哀。在人群里,孤独者常常与庸众对峙,自言自语,满口荒唐;追逐者则毫无顾忌,欣欣然唱着属于自己的歌。不一样的面孔,一样的肉身承载着相似的辛苦、依旧的麻木。人与人之间的悲欢仍然那样难以沟通,路边常常有人哭号,转过一个弯,又见人群爆发哄笑。行走在人群中的个体,无论是呐喊,还是彷徨,都只意味着一种印证存在的方式。生命之火在燃烧,求乞者、希望、雪、死火、好的故事、颓败线的震动、失掉的好地狱,苍蝇与战士、飞舞的青春、僵坠的蝴蝶、暗中的花、渺茫的笑、爱的翔舞……就会一齐纷呈。面对这一切,当我沉默,我会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令人痴迷的世界有着大欢喜,也有着大空虚,深夜扪心,竟会发现所有的痴迷和虚妄,终究抵不住一句狗的驳诘。
  
  在人群里,梦的虚幻和梦的重要会同时显示,年轻时候做过的很多梦,会随着时光逝去或忘掉、或放弃、或成为泡影。但梦是执着残酷的魅影,不顾自己的破碎,仍然会乘着黄昏起哄,前梦挤走了大前梦,后梦由赶走了前梦,纷纷扰扰,去的梦黑如墨,在后的梦墨一般黑。然而,梦是灵魂行走的姿势,无法丢弃。
  
  我曾经有一个平凡的梦,就是有朝一日走进百草园。
  
  2005年,我终于有机会徜徉于绍兴鲁迅纪念馆。那时那地,人头攒聚,嘈嚷不息。但有一刻,因为留恋,我发现百草园里只有我一人独自站立,鲁迅离我似乎是那样的近。顷刻之间,我似乎看到了心怀美好的他,一步步走向纷纭的世事,走向城头变换大王旗的时代,度尽劫波,经历血与火,爱与憎,希望与绝望,饱受生命的大欢喜和大苦难。那一刻,我似乎理解了鲁迅那忽而爱人、忽而憎人,有时为己、有时为人的矛盾,理解了在他笔下的那些辛苦而麻木、辛苦而恣睢的人们,理解了怀着悲悯写下孔乙己、阿Q、祥林嫂、闰土的鲁迅。我想,凡孤独者,往往必经俗世和心魂的较量,直到在无物之阵中衰老寿终。凡慈悲者,也必会将一双眷顾的眼,投向卑微和弱小的人们。
  
  鲁迅以他独特的眼光,深刻洞见了过去和未来,洞见了这两极之间的真相,并将这种洞见情感化为真诚无畏的文字,形而上化为生命的本体,再赋予其超越个人的丰厚社会历史内涵。他将孤独和悲凉留给了自己,却通过真诚的文字洒泄着爱的力量,将温暖和眷恋留在了人间,传递给了一个微不足道的我。
  
  今天,当我独坐窗前,揩拭着“秋老虎”逼出的汗水,迷醉似的写下这些感想之际,我再次体味到了一种欢喜。因为我还有大把的时光,以储存勇气,直面一切,去正视一切已经发生的、将要发生、以及还未发生的,因为我还可以感知到,无穷的远处,无尽的将来,有许多事许多人,都与自己有关……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剑鸿 于 2012-9-4 08:14 编辑 ]
2#
发表于 2012-9-3 16:24 | 只看该作者
鲁迅以他独特的眼光,深刻洞见了过去和未来,洞见了这两极之间的真相,并将这种洞见情感化为真诚无畏的文字,形而上化为生命的本体,再赋予其超越个人的丰厚社会历史内涵。他将孤独和悲凉留给了自己,却通过真诚的文字洒泄着爱的力量,将温暖和眷恋留在了人间,传递给了一个微不足道的我。
——————————————————————————————————————
鲁迅传递给我们的确实如剑鸿所诉。但是有些人能体悟到了。有些人只是肤浅的认知。如果对着个世界的真实面貌都有深刻的认知的话,我们可以生活的更加从容些。欣赏剑鸿成熟而充满哲理的文字 !
3#
发表于 2012-9-3 16:44 | 只看该作者
鲁迅,是中国写作者的一个情结,仰之弥高,该文十分完美地表达了。
4#
 楼主| 发表于 2012-9-3 17: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璎宁 于 2012-9-3 16:24 发表
鲁迅以他独特的眼光,深刻洞见了过去和未来,洞见了这两极之间的真相,并将这种洞见情感化为真诚无畏的文字,形而上化为生命的本体,再赋予其超越个人的丰厚社会历史内涵。他将孤独和悲凉留给了自己,却通过真诚的文 ...


谢谢婴宁的阅读理解,向您学习。
5#
 楼主| 发表于 2012-9-3 17: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运涛涛 于 2012-9-3 16:44 发表
鲁迅,是中国写作者的一个情结,仰之弥高,该文十分完美地表达了。


运涛老师过奖。向您问好。
6#
发表于 2012-9-3 17:33 | 只看该作者
以鲁迅为镜鉴,以自我的成长为比照,写出了人的成长与精神意义,充满深刻的人文情怀和对灵魂骨骼的认知。
7#
发表于 2012-9-3 17:44 | 只看该作者
还在学校读书时很喜欢看鲁迅的书。
8#
发表于 2012-9-3 21:31 | 只看该作者
走进鲁迅便走进了一个清醒、理智、坚定、思考的人,他的所思所想引导着你,也感染着一大批人。能沉下来思考是幸运的,能在思考中有所得更是难得的。世界万物唯人心最大,以大看天地,天地为我在。哲理的文字,富有深度和力度。
9#
发表于 2012-9-4 04:10 | 只看该作者
时代造就文学大师,走近鲁迅,感知鲁迅,一份沉甸甸思考,令人深思感怀。



忽而增(憎)人,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09: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房子 于 2012-9-3 17:33 发表
以鲁迅为镜鉴,以自我的成长为比照,写出了人的成长与精神意义,充满深刻的人文情怀和对灵魂骨骼的认知。


感谢房子老师精粹独到的点评。您的眼光总是深刻犀利。致敬。
11#
发表于 2012-9-4 09:30 | 只看该作者
对于鲁迅,应该是见仁见智了。
有些年代我们过于抬高鲁迅了,以至于引起了相反的作用。
就本文而言,从一个比较新的角度来看鲁迅,还原于人物本来,反而愈发让人感觉到了鲁迅的真实与伟大。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10: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从容 于 2012-9-3 17:44 发表
还在学校读书时很喜欢看鲁迅的书。


13#
发表于 2012-9-4 11:29 | 只看该作者
人不是简单地单纯地成长,成长的还有思想和梦想,正因为有思想,人的精神才可以传递。走近鲁迅,也走进自己,走进自己的内心,然后走在人生的大陆上。哲思美文,学习!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15: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木门长子 于 2012-9-3 21:31 发表
走进鲁迅便走进了一个清醒、理智、坚定、思考的人,他的所思所想引导着你,也感染着一大批人。能沉下来思考是幸运的,能在思考中有所得更是难得的。世界万物唯人心最大,以大看天地,天地为我在。哲理的文字,富有深 ...


欢迎木门版主这样细致的阅读理解和交流,严重握手致意。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15: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2-9-4 04:10 发表
时代造就文学大师,走近鲁迅,感知鲁迅,一份沉甸甸思考,令人深思感怀。



忽而增(憎)人,


多谢高老师的指正,我已经举一反三而改之。:handshak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 13:28 , Processed in 0.05115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