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剑鸿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走近鲁迅

[复制链接]
46#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21: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西北平原 于 2012-9-7 09:46 发表
鲁迅的文章,就是我们民族的心灵史。


朋友所言极是。
47#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21: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fx875206 于 2012-9-7 10:23 发表
叙述沉静,蕴含哲理,深入而宽广,问好。


问好匣版。
48#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21: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贵妃醋 于 2012-9-7 12:51 发表
厚重的题材,理性的思辨,对鲁迅的解读很深刻。欣赏学习!


谢谢贵妃醋临帖鼓励。
49#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21: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南山菊 于 2012-9-7 19:14 发表
希望我们这个时代也有鲁迅,有更多的鲁迅。


问好山菊 良好的祝愿。
50#
发表于 2012-9-8 07:5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问候楼上诸位。
51#
 楼主| 发表于 2012-9-10 08: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川媚 于 2012-9-8 07:59 发表
学习了,问候楼上诸位。


好久不见川媚,问好。
52#
发表于 2012-9-10 10:32 | 只看该作者
看过不少写鲁迅的文章,要么考证,学究气终究浓,要么写鲁迅人格和奇闻轶事之类,这样角度写的倒是第一次见。问候剑鸿,学习!
53#
发表于 2012-9-12 17: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何足道哉 于 2012-9-4 09:30 发表
对于鲁迅,应该是见仁见智了。
有些年代我们过于抬高鲁迅了,以至于引起了相反的作用。
就本文而言,从一个比较新的角度来看鲁迅,还原于人物本来,反而愈发让人感觉到了鲁迅的真实与伟大。

  这位新朋友的点评,我很赞同。
  房子老师的评论:“以鲁迅为镜鉴,以自我的成长为比照,写出了人的成长与精神意义,充满深刻的人文情怀和对灵魂骨骼的认知。”更是精辟,点明了作者写作的意义和特点。
  问好剑鸿,问好房子老师和何足道哉朋友!
54#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17: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吴安臣 于 2012-9-10 10:32 发表
看过不少写鲁迅的文章,要么考证,学究气终究浓,要么写鲁迅人格和奇闻轶事之类,这样角度写的倒是第一次见。问候剑鸿,学习!


多谢吴老师鼓励。
55#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17: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袁光熙 于 2012-9-12 17:16 发表

  这位新朋友的点评,我很赞同。
  房子老师的评论:“以鲁迅为镜鉴,以自我的成长为比照,写出了人的成长与精神意义,充满深刻的人文情怀和对灵魂骨骼的认知。”更是精辟,点明了作者写作的意义和特点。:vic ...


谢谢袁老师的悉心点评。
56#
发表于 2016-9-13 21:32 | 只看该作者
很有厚重感
57#
发表于 2016-9-15 11:08 | 只看该作者
鲁迅告诉我,生命无非一个走的过程,所要做的,就是鼓足勇气,向着未知的前方出发。——最敬重的先生就是鲁迅
学习并祝节日快乐
58#
发表于 2016-9-15 17:13 | 只看该作者
 后来,我义无反顾地走向了人群。
  
  人群,是每个人都必须去的地方。在人群里,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故事,有着各式各样的迷狂和陶醉,充满大大小小的欢喜和悲哀。在人群里,孤独者常常与庸众对峙,自言自语,满口荒唐;追逐者则毫无顾忌,欣欣然唱着属于自己的歌。不一样的面孔,一样的肉身承载着相似的辛苦、依旧的麻木。人与人之间的悲欢仍然那样难以沟通,路边常常有人哭号,转过一个弯,又见人群爆发哄笑。行走在人群中的个体,无论是呐喊,还是彷徨,都只意味着一种印证存在的方式。生命之火在燃烧,求乞者、希望、雪、死火、好的故事、颓败线的震动、失掉的好地狱,苍蝇与战士、飞舞的青春、僵坠的蝴蝶、暗中的花、渺茫的笑、爱的翔舞……就会一齐纷呈。面对这一切,当我沉默,我会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令人痴迷的世界有着大欢喜,也有着大空虚,深夜扪心,竟会发现所有的痴迷和虚妄,终究抵不住一句狗的驳诘。


鲁迅的文字只限于在上学时阅读过,剑鸿这篇文字给人深深的共鸣,给人心一种一往无前的力量。
59#
发表于 2016-12-2 11:19 | 只看该作者
剑鸿写了《走进鲁迅》,其实鲁迅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的组成部分,不仅仅是“思想家,文学家,战士”,作者在这篇散文里展示道,“行走在人群中的个体,无论是呐喊,还是彷徨,都只意味着一种印证存在的方式。生命之火在燃烧,求乞者、希望、雪、死火、好的故事、颓败线的震动、失掉的好地狱,苍蝇与战士、飞舞的青春、僵坠的蝴蝶、暗中的花、渺茫的笑、爱的翔舞……就会一齐纷呈。”鲁迅文化是融化到中华母体的文化,是民族自救的文化,就像《义勇军进行曲》所吟诵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民族的危险不仅来自外敌的侵略,更是来自民族的道德滑坡,诚信消失,金钱至上。
60#
发表于 2016-12-2 17:41 | 只看该作者
    还原鲁迅的特质。每一个中国文人,都或多或少有鲁迅情结,而中国对鲁迅时热时冷……结合自己的人生及命运走向,凸显出作者心目中的鲁迅,令人可信可知可感……
    好文拜读,问好好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0 19:13 , Processed in 0.17161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