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11|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孤独的星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10 17: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我生在冀南,这是一块令人骄傲的土地,在太行山的怀抱,在一望无际的冀南大平原,培育过许多伟人,郭守敬就是其中的一位。我第一次认识先生是从先生制作的天文仪器——简仪开始的,那时,我在省会石家庄开一个专业会议,会议期间与朋友闲谈,谈到了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一位比较崇尚西方的朋友大发议论,说中国古代无科学,我很愤懑,说了几位古代中国科学家的名字,其中就包括郭守敬,他责问我,郭守敬有什么,只不过治过几条河流而已。
  
  我极力想驳斥这位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呈否定的朋友,回到家就打开了高中时读的历史课本,里面有郭守敬简要事迹,这不足以使我有底气与那位朋友论战,于是,亲自跑到了郭守敬的出生地和位于邢台市达活泉公园内的郭守敬纪念馆,去感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科学总是用事实说话的,而不是用语言战胜对方。郭守敬真的是伟大的,随着对郭守敬认识的深入,我渐渐放弃了找那位朋友论战的执著。
  
  郭守敬出生在1231年,我想他一定降生在一个晚上,那个普通的农家院子里一定堆满了月光。他的母亲也许还不知道,她生下了一个注定与天空有关系的婴儿,祖父为这个孙子起名为“守敬”,用终生的努力和天空在一起,守着值得敬仰的天空。
  
  郭守敬的少年时代是宁静的,祖父培养了他与天地对话的气质,我看到了他15岁时候跟着祖父郭荣仰望星宿的样子,表情是那样地单纯。祖父郭荣是一个精通四书五经的儒者,兼通天文、历法、数学和水利之学,他的学识给孙子以极大影响。郭守敬像他的祖父一样,人虽然在太行山,但是山的高度并不能高过他心中的天空,他要做一个仰望星空和星星对话的人。
  
  几百年前的太行山,一定比现在的翠绿,年幼的郭守敬一定像平常的孩子一样在山里游玩,会看到奇异的山岩,看到满山的野菊花,看到云彩在天空的变幻,看到了,就藏在心里了,他和平常的孩子还是不一样的,他会想这些山岩在海底是怎样堆垒的,想着山菊花为什么总是向着天空生长,是不是天空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想着云彩为什么会生成云彩,那些雨滴啊,雪花啊,是怎样在云层里长大的.......他一定缠磨着祖父给他讲,有文化的祖父就竭尽自己对科学的理解讲给自己的孙子,孙子瞪着亮晶晶的眼睛听着,祖父很欣慰,他知道这个孩子将来定然会成为天空的星宿。
  
  2.
  
  任何伟大的人物身边一定有一个群体,郭守敬也是这样的,他的青年时代是在紫金山(位于现在武安市东北部)度过的,他有一个好老师刘秉忠,刘秉忠长郭守敬16岁,却与郭守敬的祖父有忘年之交,这就直接带出了郭守敬,他当年看到这个富有科学天赋的少年仅仅十五岁就由一幅莲花漏的石拓本经过研究而制作出来莲花漏模型,一定是欣喜的。元世祖忽必烈尚未登基时访问民间贤人时,发现了郭守敬的才识超人,刘秉忠的被重用为推荐郭守敬铺好了道路,千里马须遇到伯乐,刘秉忠是郭守敬的伯乐。
  
  年迈的郭荣作出了一个最明智的决定,即是送郭守敬到刘秉忠身边读书深造,不仅仅学识更加丰富,也为郭守敬将来为朝廷重用打下了基础。青少年时代的郭守敬,身边还有三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张文谦、张易、王恂,这三个人连同郭守敬,再加上他们的老师刘秉忠,组合成元代有名的“紫金山五杰”。科学技术的事业是集体的事业,非一人单枪匹马之所能。“紫金山五杰”聚集在一起的时间虽然仅仅有一年半,对于求知若渴的郭守敬来说,确实是太解渴了,使他的视野和胸怀大为开阔,社会知识、科学知识大为精进。
  
  紫金山,多么神奇的名字,仿佛有冥冥之中的指引,邯郸有紫金山,南京也有紫金山,邯郸的紫金山是郭守敬奠定学识的地方,南京的紫金山天文台在郭守敬去世几百年后的1977年,发现了天空有一颗神奇的小行星,报告给国际天文组织,被命名为“郭守敬星”。2011年深秋,我独自一人抵达紫金山,满山的红叶包围着我,虽然山上有标志马氏祖先——赵奢石碑,“紫金山五杰”读书研讨科学技术的书院确实不知在何处,也许山上生生不息的松柏见过当年的“紫金山五杰”,看到他们为了一个科学技术问题争论的面红耳赤的情景。紫金山上除了松柏树,就是灌木丛,灌木丛里有许多耀眼的野菊花,这些菊花当年也应该有的,沉湎于科学技术的“五杰”大约不会像文人们见景抒情,但他们一定在山头看过星空,星星对科学的脑袋具有无限吸引力。
  
  郭守敬在紫金山进修一年半,他下山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主持治理家乡的水利工程,当时家乡的三条河,潦水、达活泉、野狐泉因为年久失修,河道决口,河水泛滥,百姓苦不堪言,当时的行政长官邀请年轻的郭守敬出山,满腹才华的郭守敬没有辜负长官的信任,更没有辜负百姓的希望,水利工程大获成功。真正的人才往往是贤者,他们盯着的是事业,而不是个人的得失。比郭守敬出仕早的张文谦去大名任官,但他积极为郭守敬展示才华而出力。正是在半年时间,他就支持郭守敬制作出了“宝山漏”。少年时代的郭守敬在大名期间,制造出来的计量时间的器具,漏水的缓急适度,计量出的时间比较精确。
  
  2010年冬季,我冒着风雪来到河北境内的大名县,来寻郭守敬的遗迹,大名府正在恢复宋城墙,一派的施工景象。宋是元朝的前身,元朝灭了宋朝,并没有焚毁宋的城垣,眼前的城墙应就是当年城墙,但是我已经很难找出当年郭守敬在这里进行科学制作的踪迹------时间仍在大名城墙头嗒嗒嗒嗒地走,使人怀念郭守敬制作的“宝山漏”。
   
  3.
  
  我站在郭守敬纪念堂前,无限崇敬。先生把整个心力放在仰望天空和大地上的水利事业上了。他的一生几乎没有做别的,只做了两件事,一是仰望星空,再就是兴修水利。
  
  时间嗒嗒、嗒嗒、嗒嗒地每天行走,但走到了郭守敬面前是静止的,给了他全新的亮相,让他看到时间之外的东西,看到了大自然的美丽。我不知道郭守敬站在观星台上仰望星空是什么感觉,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将自己也融入天际的感觉?是透视了历史时空的感觉?一个人能够长时间地与天空保持那么近距离的联系,并且洞知了一些天际的一些秘密,这样的人是幸福的人。
  
  郭守敬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更是一个科学家。他热爱天空,知道天际之外有更远的天际,人可以接近认识天体,而不能霸占天体,因此,天比人伟大,对天空要敬畏。在中国的古代,“科学”是一个陌生的字眼,而在郭守敬和他的同志那里,科学来得很自然,没有科学,就没有和谐的人和环境的关系;人可以改造自然,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尊重自然,这样的自然观也影响到了他的水利观,他在兴修水利的时候,一直遵循师道自然的法则。
  
  在郭守敬仰望天空之前和之后,欧洲也有一批仰望天空的科学家,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等。因为仰望天空,郭守敬制作出了简仪,这是世界最早制作出的大赤道仪,比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制作出来的同类仪器早319年;还有用于观测日食的仰仪,实现了低头看日食;还有窥几,配合高表的使用,可以测量星、月的影长;他主持的纬度测量,比西方早620年;郭守敬还编制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完备的恒星位置表——郭守敬星图,让我们直接看到了他的眼光和胸怀,一位中国科学家的道德修养和世界观全都展现在这幅星图上。
  
  人知道了世界才能知道自己,人在地球上,知道了宇宙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地球。我站在郭守敬星图前,虽然无法读懂他标出的星系和星星的名称,但我是陶醉的,我知道了我们的先人在天文科学方面是先进的,是站在了世界前面的。在宽松条件下进行科研活动的郭守敬,他的聪明才智全部发挥了出来,他一生科技成就有十多项遥遥领先世界水平。郭守敬以海平面为零点,比较大都与汴梁的高程差,在世界上最早使用了海拔概念,比德国数学家高斯提出的平均海平面概念早560年;郭守敬创制的用来测定方向的仪器是——正方案;他和同学一起主持编制的《授时历》,与现在世界通用的历法相差无几,《授时历》除我国使用外,还传播到了高丽(今朝鲜、韩国)、越南等国。
  
  郭守敬的智慧发放出灿烂的光芒,在华夏大地熠熠生辉。   
  
  4
  
  郭守敬不是诗人,但是他生活在诗意中,他是一个抬头看见星空、低头看见河流的人。因为仰望星空使得他有了科学的头脑,科学之光使得他能科学地善待地球上的江河,对大地上的江河他是尊重的。他治理江河的基本原则是顺其行而改造。
  
  还有民主意识,地球仅仅是宇宙中的一个星球,我们的星球并不比别的星球强,地球和其它星球相互依存,按照一定的运行规律各行其路,相安无事,这样的认识会启蒙他基本的民主意识。在郭守敬制作的天文仪器里,有通过测量阳光而知时间的运行的,“年”的概念,“月”的概念,“日”的概念,是和太阳分不开的。大地是圆的,我们的星球仅仅是宇宙的一个分子,要善待地球,他一定会向他们身边的人常常这样说。
  
  少年时代的作为,紫金山的同学之间的相知,使得好同学张文谦大力向当时的元世祖忽必烈举荐郭守敬。忽必烈真的召见了郭守敬,郭守敬开口就是“水利六事”,件件打动蒙族皇帝的心扉。当时的郭守敬被加冕副河渠使的官职,官位虽然低,却开始大展治理水利的才华。他的“水利六事”之四便是“磁州东北,滏阳、漳河合流处,由滏阳邯郸州、永年,下经鸡泽,合如酆河,可灌溉田三千余顷。”这条河正是我所在城市的母亲河的流向,此河至今仍是这样的流向,当行走在这条河流的河岸时,深为郭守敬当年的治理而叹服。
  
  郭守敬所在的地域当时归金朝,金被蒙古人灭了以后,归属蒙古人。郭守敬不是一个政治家,他无力于政治的是非曲直,他所能做的就是兴修水利这样的实事。他所兴修水利不仅仅在黄河之北,还到了位于西北的西夏兴修古渠,在兴修的过程中,他提出了一个“因旧谋新”的思路,使得一度萧条的河套西部又重新焕发出旺盛的生机。
  
  郭守敬治水的闪光之笔还有通惠河工程,他的老师刘秉忠设计了元朝的首都——大都的城市规划,他看到了大都仅仅依靠永定河和玉泉水远远不能满足都城的需要,就亲自规划、设计和开凿了通惠河,使得京杭运河全线贯通,确保了大都(今北京)的供水格局,奠定了大都作为中国首都的位置。他是有聪明才智的,如通惠河抵达京城需要逐级涉闸提高水位,才能保证船只从低至高,这样的思路对当代的葛洲坝船坝建设和三峡工程也产生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不仅仅是属于个人的,也是属于民族的,可以福及后人,这在郭守敬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5
  
  郭守敬生前没有为自己留下什么个人住所,他和天文台住在一起,和大江大河住在一起。我在郭守敬纪念馆,瞻仰先生,看着他手捧书卷的塑像,虽然我不知道他捧的是不是《授时历》。
  
  在邢台达活泉公园内的郭守敬纪念馆里,我寻觅郭守敬先生的感觉终于找到了归所。神话了的历史人物活在庙里,比如说三国时期的关公。像郭守敬这样的科学人物活在纪念馆,很好,我在纪念馆里仔细观摩每一件天文仪器,观看神奇的大明殿灯漏,轻轻地抚摸它们,我知道这些仪器上面有郭守敬的指纹。
  
  可以说,郭守敬的一生进行了多次成功的科研活动,取得了令中国长志气的成果,但是这个成果还不能令中华民族骄傲,因为他的科研活动是孤独的,是个人化的,还没有影响到了当时的科研体系,尤其没有影响到当时的教育制度。中国的教育还是千年流传下来的私塾,读的还是刻板的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把中国人的创造力消耗得苍白无力,也把科学之光用一面看不见的幕布遮挡住了。
  
  中国是重功名的国家,功名即是做官,即是吃朝廷的俸禄,而要做官的第一条是要做好奴才,把自己的脊梁骨弯下来。科学是独立的,讲究民主和秩序,作为统治者不可能鼓励民主,不可能推翻皇帝老子家天下的秩序,因此,不可能创立新式的教育,不可能把数学、天文、地理、机械制作这些学科引进教育,因此,中国人的优秀智商只能在极少数佼佼者身上闪光,像郭守敬,他没有走科举做官的路,是被人推荐而走上专修水利之途的,这样的机遇在中国历史上仅仅是凤毛麟角。但是,郭守敬在当时确实是走在了科学的前面。他是辉煌的,也是孤独的,他一定看到了中国科学技术的不景气,看到了自己身后的无人,心情一定是悲凉的,因此,他给自己下命令一定要多干,多做,多出成绩,在别人五六十岁就可以告老还乡的时候,他依然在工作岗位上,直至86岁溘然而去,还坚守在工作岗位。
  
  郭守敬一生的修为足可以造就“郭守敬现象”,但是可悲的仅仅是个人现象,在他之前政府没有提倡科学研究,在他身后也没有鼓励,这是中国的悲剧,这样的悲剧延续下去,必定带来国家整体的落后和国民素质的整体上的不提升。元代以后明朝,明朝已经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也有了进行现代教育的可能,但是,朝廷没有支持,使得中国在那几百年严重滞后于西方,与先进国家的距离加大了。更往后的清朝,满清政府依然在推行现代教育碌碌无为,直到满清的后期看到了落后就要挨打以后,在康有为那代知识分子的推动下,才开始了变法,中国的教育终于引进了现代教育,解放了一批科技人才,使得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上也有了华裔科学家的名字。
  
  人总是要死的,科学巨匠郭守敬驾鹤西去了,在几十年内由他创造的中国科学奇迹也告一段落。郭守敬从太行山冉冉升起,升到他所热爱的天空,成为天空的星星。几百年后的1970年,国际天文组织有感于郭守敬对天文的贡献,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山”,又过了七年,国家天文组织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所发现的编号为2012号小行星名为为“郭守敬星”,郭守敬就在天空运行,遥望着大地,也遥望着曾经为之奋斗一生的故国。
  
  祖国长大了,祖国的现代教育有了长足发展,尽管当下的教育还有这样那样的缺陷,毕竟是相对成熟的现代教育制度了,谁想写几首古诗词,写几篇骈体文就想成为官员,成为某一行业的领头人,已不复存在了。遗憾的是,科学巨匠郭守敬无法享受现代教育了,1316年,他已经住在天际,天际会有寒冷,但先生的眼睛是温暖的。
  
  ——我站在太行山,用自己的眼光接住了先生投来的眼光。

   

[ 本帖最后由 王克楠 于 2012-9-10 17:48 编辑 ]
2#
发表于 2012-9-10 17:59 | 只看该作者
占了沙发,坐好慢品!
3#
发表于 2012-9-10 20:58 | 只看该作者
水利、星象、计时、历法、海拔概念及计算、地球形状等等,让我认识了一位中国古代的科学家。文章由一个人写到中国有优秀基础的科学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的原因及深刻教训,呼喊着现代科学的进步,立意大,入笔深,颇值得咀嚼。问好王老师!
4#
发表于 2012-9-10 22:36 | 只看该作者
从后人的眼光讲述一个古代科学工作者,他的思想、他的努力、他研究天文的辛劳,及他对后世的贡献。正如王老师所说,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不仅仅是属于个人的,也是属于民族的,可以福及后人,相信这一点在现在已经得到印证。
5#
发表于 2012-9-11 00:25 | 只看该作者
平实、细致的文字诠释了一个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的一生,叙述与析理透彻,情怀高远。
好久不见,问好克楠兄。
6#
发表于 2012-9-11 07: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辛贵强 于 2012-9-10 20:58 发表
水利、星象、计时、历法、海拔概念及计算、地球形状等等,让我认识了一位中国古代的科学家。文章由一个人写到中国有优秀基础的科学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的原因及深刻教训,呼喊着现代科学的进步,立意大,入笔深,颇值 ...




好字,学习。
7#
发表于 2012-9-12 22:38 | 只看该作者
  “科学总是用事实说话的,而不是用语言战胜对方。”
  “科学技术的事业是集体的事业,非一人单枪匹马之所能。”
  “他和平常的孩子还是不一样的,他会想这些山岩在海底是怎样堆垒的。”
  “真正的人才往往是贤者,他们盯着的是事业,而不是个人的得失。”
  “一个人能够长时间地与天空保持那么近距离的联系,并且洞知了一些天际的一些秘密,这样的人是幸福的人。”
  “人可以改造自然,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尊重自然,”
  “在宽松条件下进行科研活动的郭守敬,他的聪明才智全部发挥了出来,他一生科技成就有十多项遥遥领先世界水平。”
  “科学之光使得他能科学地善待地球上的江河,对大地上的江河他是尊重的。他治理江河的基本原则是顺其行而改造。”
  “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不仅仅是属于个人的,也是属于民族的,可以福及后人。”
  “四书五经把中国人的创造力消耗得苍白无力,也把科学之光用一面看不见的幕布遮挡住了。”
  “科学是独立的,讲究民主和秩序,作为统治者不可能鼓励民主,不可能推翻皇帝老子家天下的秩序,因此,不可能创立新式的教育,不可能把数学、天文、地理、机械制作这些学科引进教育,因此,中国人的优秀智商只能在极少数佼佼者身上闪光。”
  “在他之前政府没有提倡科学研究,在他身后也没有鼓励,这是中国的悲剧,这样的悲剧延续下去,必定带来国家整体的落后和国民素质的整体上的不提升。”
  —这篇不太长的文章,不仅让读者较全面地认识了一位科学巨匠郭守敬,看到了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根源,而且展现出这许多闪光的文字和深刻的思想。
  问好克楠老师!
  
  

  
8#
发表于 2012-9-13 03:27 | 只看该作者
科学推动了社会进步,科学创造了社会文明。郭守敬,一生致力于科学,这样的人,值得敬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11:51 , Processed in 0.04777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