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新闻与文学
新闻与文学,对于知识人来说不难理解,新闻就是以事实为基础,文学就是以想象力为支撑。之所以现在我把它们摆到一起来说,原因就是二者对我来说犹如左手和右手,一手写新闻,一手搞文学,二者兼顾,相得益彰。再往深里探讨一下,两手要抓,两手还必须硬,不然就会功亏一篑。说的形象一点,新闻与文学对我来说就是白天和黑夜,白天给了我充实的工作,夜晚给了我自由的想象。
新闻与文学的共性就是二者同是人类语言文化的产物,不同之处就是真实与虚构、现实性与非现实性的分别了。一个人同时从事新闻与文学这两项任务,特别注意的就是要时刻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人只有清醒,才能分清两条腿如何走路,才能明白左右手如何支配。不过有时免不了要学一学老顽童的“左右互搏”,不过这也算是上层“功法”,运用的微妙可以锦上添花,如愿以偿。如果搞混了,就会走火入魔,闹出惊天大笑话。
记得新浪网曾推出一则报道《美传媒称千年女木乃伊出土后怀孕》。这则新闻来自美国的《世界新闻周刊》,报道称一埃及考古小组今年3月在开罗发掘出一具已逝世超过3000年的经过防腐处理的女木乃伊。然后又有惊人发现,证实这具木乃伊在出土后竟然怀孕,至今其腹中胎儿看来已有八个月,经超声波检查后得出胎儿正常成长……这一新闻无异于天方夜谭。第二天,南京博物馆馆长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对这则报道给出了12个字的评语:惊天之作,违背常理,不可思议。
究竟是谁制造了这种荒诞的新闻?仔细查一查美国的《世界新闻周刊》就知道,以专门编造荒诞故事来博取读者一笑的“超级市场小报”竟然被人当宝贝似地贩卖到国内来,确实有些滑稽。不过以我个人的“爱好”来看,这则荒诞的新闻从文学方面来分析,似乎很顺理成章了,说不定还能触发灵感,来一个古今穿越,到三千年前去体验一下埃及公主的爱情故事……
记得《家庭》杂志曾推出一篇特别报道《斗智斗勇:女记者与“狼”共穴61天》,报道了山西省某党报女记者吴丽,因写批评报道而被劫持、拐卖到陕北吴堡县朱家坪61天,最后获救“离奇”经历。此文刊出后,被国内10余家传媒转载,但《太原晚报》等传媒相继对此文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山西日报》、《太原日报》两家党报经过调查后确认,山西党报记者被绑架事件纯属子虚乌有。最后作者亲口承认“造假”,并向《家庭》杂志道歉。
假新闻令人痛恨,但却屡禁不止。细想一下,这种假新闻的出现,虽说“主犯”是作者,但为何能在这么一家知名杂志上堂而皇之的重磅推出,这应该不是编辑一时疏忽可以推脱责任的。其实编辑只要打一个电话就完全可以不免这种“滑稽”新闻的出现,可是偏偏我们的新闻队伍中就有人热衷于这种所谓的大新闻,甚至道听途说的新闻,这里边除去责任心不说,应该有更多方面的炒作在作祟。
说到炒作,大约人们认为商业炒作和娱乐性新闻的炒作的成分最大也最多,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不是正规报纸或者晚报和网络之中。不过伴随社会的发展,什么事物都在与时俱进,新闻的政治炒作似乎也名正言顺的流行开来,拿“新闻”作文章的不仅仅只有事实来说话,这就像眼下电视上令人十分倒胃口的众多广告一样,涂脂抹粉是必须的,吹一吹是无可厚非的,即便是造假也是形势逼迫下的“善意谎言”。
凡事都有其存在的根源。有专业人士分析,中国现在的新闻行业,对于文学人才的需求似乎比对于新闻人才的需求要大。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说开了,一些领导们就是喜欢编故事的人,而对于生搬硬套只是喜欢转述故事的人并不喜欢。现在一些大学院校里将新闻系和中文系合并,看来正是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说到这里,不难理解,新闻和文学是一家。这里所说的“一家”,是指在文字写作的领域,而并非说新闻就可以替代文学,文学可以代表新闻。这就像兄妹关系一样,同一个血缘关系,而性别不同,自然所承担的社会及个人的责任也就有了一定差别。新闻和文学有各自的文体,所传达的信息有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眼下人们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越来越多的发现新闻与文学的更多交融之处,二者不仅可以相互取长补短,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转化,并能促成二者利益的最大化。
目前,我就最喜欢在夜晚看山东卫视的法制栏目《老纪传奇》:讲述传奇故事,品味人间真情。我们每个人都是传奇,传奇每天都在发生。这个栏目的风格就是新闻性、贴近性、故事性和传奇性。这就是新闻与文学交融的最好例证。我们首先从《老纪传奇》的新闻线索出发,然后从贴近现实的事件中一步步探析蕴藏在后边的故事。同样一个故事,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叙说,所产生的效果就有很大不同。《老纪传奇》栏目之所以被观众喜爱,这与老纪的文学口吻对故事的传奇描述分不开的。
搞文学的人离不开生活经验的积累和素材的搜集,生活经验从何而来?那就是个人所从事的社会活动以及事物现实的存在,而素材的搜集呢,很显然,素材的第一手原始材料就是新闻。喜欢文学的人总喜欢将新闻转化为文学中的故事,而写新闻的人能否更好的利用文学来为新闻服务?这一点就要看新闻写作的心态和修养了。像前边提到的假新闻,显然是不可取的,但真正利用文学来促成新闻写作的确又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人说,新闻无学,意思是新闻没有什么可学的,似乎任何人只要通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成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但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新闻学本身就是一门学问,有人之所以将新闻学和文学合并来探讨,目的就是二者的不可分割。当然,在这里不是说一个搞文学的人,写出来的新闻就一定会变成小说或者假新闻,而事实是文学促进了新闻的发展,也有效的促进了新闻价值的提升。
有必要再次强调,新闻就是要客观求实,让事实说话,杜绝造假,这是一个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假新闻并不能只是冠以“善意的谎言”或者“恶搞”,而其危害性往往也是难言预料的。所以说历年新闻打假,艰辛坎坷,任重道远。前年11月份至去年4月份,全国新闻单位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活动,虽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新闻造假一如既往地让人们能够轻而易举的推出年度十大假新闻来。比如2011年流传甚广的假新闻:“李娜怀孕”、“新疆籍艾滋病人通过滴血食物传播病毒”、“武汉大三女生求职时被割肾”等等。其中“年终奖计税方法调整”高居榜首,“限港台艺人参与内地电视节目”和“重大事故死亡人数上限为35人”分列第二、第三名。据查实,这些新闻的涉假者几乎是清一色的新闻记者。
由此可见,新闻假不假,关键在于从事新闻工作者的个人职业道德和良心,制度的约束都是外在的,内在的良知才是最主要的。对我而言,从事新闻与文学,就是从白天走进黑夜,再从黑夜走到白天,虽然感受不同,所思所想不同,但能始终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所以心情是坦然豁朗的,脚步也是踏实有声的。
[ 本帖最后由 一楠 于 2012-10-8 19:23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