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27|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节日里的《遗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8 2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节日里的《遗书》


  2012中秋夜,看《中国好声音》直播到凌晨,终极歌赛不如说是广告的终极秀场……第二天国庆上午,去剪掉长发,回家开始我过节最想做的事——读一封遗书,邱妙津写在巴黎蒙马特区的绝笔。

  26岁的邱妙津,和我今年同龄的女子,也追星追娱乐,也爱美。从邱妙津自杀到其遗作《蒙马特遗书》出版的1995~98年间,大陆才流行王菲和那英合唱的《相约九八》,一泓海水之隔的台湾已是同志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学生社团纷纷组织演讲、读书会、拼命翻译欧美超前二十年的性别运动理论,《蒙马特遗书》成为女同世界的爱之“圣经”,在一个“同志梦幻情人票选活动”中,邱妙津打败所有还在世的影视明星,得到票选第一名。

  和一个高考刚结束的小弟聊世界伟大的儿童文学家,我喜欢安徒生如阳光般的温煦宽厚,说王尔德如绝壁太凌厉极致;小弟答,极致的境地才看得到极致的风景,如果安徒生的作品属于平和博大,我想上帝可能会更钟爱王尔德。我无言。
想起荆棘鸟的传说,终身寻找一棵最尖的荆棘,赴身其上放声高歌,曲终而命竭,因为世间最美的东西只能用最深痛的巨创换取。

  “唯有痛苦与死亡能使一个人深刻,能叫一个人明了什么是「真实」。”邱妙津如是说。
生活中我表现为崇尚理性——甚至已经带点世故,真实灵魂里还是感性的吧,所以尽管别人教导我、我又指导别人看文章应看重学习谋篇布局,我阅读时仍然好奇而倔强地只追问作者在想表达什么?一旦感受到我的感受跟作者的合拍,我无限欢喜,仿佛心弦得到了共鸣,封闭的心魂找到了融入体外更广大空间的出口。

  读这本书我在探寻:一个26岁如花女子,为什么选择死亡?

  邱妙津大胆阐述她的爱情观:

  “身体的欲望较不具排它性,但若无法与灵魂的爱欲相结合,会产生灵肉的断裂。”
“我想我就是个不折不扣爱女人的人,……我只能跟你有婚姻,只能属於你,否则我绝不可能对任何人忠诚,因为我的热情太强,若非有一个你在那里,我会很容易厌倦一个人、不满足而过著放纵的生活。最需要纵欲的人也往往最能禁欲,和尚和唐璜最可能是同一个人。我只能为你一个人守贞,完完全全地给予你,为你保留在那儿,那是我爱你的方式,我需要那么深、那么彻底地去爱你。”

  “[世俗生活」要求的是一种被动、伦理道德的「忠诚」,如我的父母,你的父母都活在如此的一生,努力在「世俗生活」里做个标准合格的人,但是配偶本身除了外围世界的关连外,内在本身两人之间的关连可说是很浅很少的。他们不是完全没有灵魂的需要,完全没有热情的痛苦,只是他们将之转移到外在世界,或是以别的方式发泄。如此的「忠诚」与「世俗生活对我确实没有意义,我确实不欲望这样贫瘠的生活与灵魂。”

  我不解同性恋(生理学解释由基因决定——科学的宿命论!)。从邱的笔下渐渐认识到——爱情关于灵与肉!异性或同性的灵与肉是一样的,性取向就属于个人问题。邱的情书,不亚于任何男子的深情:
  

  “禁得起考验的才算是真爱,我渴望著褪去风霜还能手牵手站在一起的两个人;我渴望著不断不断付出而又经受著岁月的淘洗、琢磨而还活著的爱。”

  “我对我生命‘爱欲’的要求远远超乎‘满足’与‘被满足’之上,我要的是生命中能有最终最深的爱欲──是‘永恒’。”

  “‘永恒’是什麽?‘永恒’是我们能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生死的隔绝,在生命的互爱里共同存在(或不存在),这互爱不是封死在我们各自生命体里的,而是我们彼此互相了解、互相沟通著这份互爱性。”

  邱妙津追求正是纯粹、永恒的爱!艺术家心中大概都希求构建一个永恒的乌托邦。在变动的时间里希求永恒,怎能不碰壁?

  邱提到电影《鹳鸟踟蹰》,政治家的妻子曾告诉政治家,若她不再能从眼神里知道他在想什么,她也就没办法跟那个他做爱了;他消失多年后,桥上陌路相逢的这一瞬间,她的确无法从他的眼神里了解他的心了,于是告?寻访他的记者:“不是他!”

  《阿德里安回忆录》的美少年安提诺雨斯以殉身的方式,完成他对风流皇帝阿德里安的永恒之爱;《回忆录》作者尤琴娜,将一起住在大西洋岸“荒山之岛”上的四十年爱人格蕾丝·佛立克的骨灰铺在她生前经常披戴的披肩里,再包放在一只她所喜爱的印第安编篮中入土,亲手埋葬了伴侣。

  永恒是只能仰望的星,不能落足于大地。我已看清生命这一显现的谜底。当父亲母亲在上个中秋节来临前相继离开我的世界,我知道他们不再有风险失去彼此的爱,我也永恒拥有了他们百分之百的爱。我对于“家”的完美夙愿达到了,同时“家”也在现实不存在了。
由形态的短促,追求内质的纯粹。对文字保持敏感,对生活尽量钝感。我学着跟自己各个方面和解、跟世界和解。

  邱妙津也爱别的女人,比如水遥,小咏,Laurence的身体……她独独钟情絮,正因为爱的纯粹程度:“因你的具体出现,使我生命被发展得如此深,深到我与你那个爱的结合体孕育出一个‘永在性’的花苞在我身心里,这是生命赐给我最珍贵的财产、最美丽的幸福。”
结合体被破坏了,所以唯死。絮的最大“背叛”和“伤害”,正是邱发现了絮的不纯粹、不真诚!

  “你不能用错误、不适合的方式去演奏一把琴,否则它就是会被摔伤、摔裂。你的生活里只能全心全意地爱我,或完完全全与我无关地去爱其他什麽人(或什麽也不去爱),不能是两者都要,不能是介於两者。”

  “我对生命太贪婪,唯有如此的美才是生命的桂冠,我就要这顶桂冠,我渴望和他们一样美,尽管你不愿接受我所献给你的这顶桂冠,但我就是要如此建造自己为神像,建造自己的生命为殿堂,以我的方式去完足我永恒之爱的意义……”

  “我明了我的心「要」什麽,它归向哪里。 纯粹。我的生命里所要的一切准点,献身给一个爱人,一个师父,一项志业,一群人,一种生命,这就是我想活成的生命。”

  纯粹的终极指向是真诚。当法国教育部决定取消邱妙津所在博士研究班一些学生的注册资格,邱忍不住笑出来,心想取消资格最好,这样更可以干脆地跟著老师写论文,谁管它法国政府发不发文凭。老师说要发动世界舆论与法国政府抗争到底,好啊,搞革命,做打游击的地下研究生更棒,把世界用脚踩翻过来吧!

  几个失去国籍、失去学籍、远离家乡、被恋人抛弃的「天堂的小孩」,走在充满学生及人文气息的拉丁区黄昏,赞叹巴黎好美,生命好美,像童话,像情诗,像Klimt的点描装饰画,像通往天堂的红霞。

  即便临死也敢爱敢恨的气度,当下中国青年几个能做到?

  邱和白鲸一起走在电影散场后的绚烂巴黎夜风中,白鲸说电影好美,可以今夜就死去。邱说此刻有个人在身旁懂得电影好美可以死去,今夜真的可以死去……电影是如此,生命是如此,爱情更是如此,是不是?

  自杀者的文字,毫无颓废,反而充满生命的热情,邱反复咏叹:人生好美哦!“我在巴黎的生活彷佛进入一座繁花盛开的森林,我将能热爱我在巴黎的这份生活,以及我在这边一切新的想像,和我所关连的工作,和我所关连的人们,还有巴黎所供应我的这席丰富的飨宴。”

  “我的新生活里一下子像长满了奇花异草,想像奔放的灿烂星空……”读三毛、海子、顾城,他们也恰恰是非常热爱生活和生命的人——因热爱而敏感,因热爱而不能容忍妥协和不完美。

  邱喜爱的艺术家太宰治在自杀前说:世人都在装模作样,世人令他恐惧。

  最令人恐惧的不是世界的虚伪,而是恐惧你成为虚伪的一部分。取悦于人和真诚希望使别人高兴的分界线在哪里?有时不清楚自己哪句话是真,我唯有干脆不说;不确定所写的发自心底,我是宁愿不写的!

  老师们告诉我,事业目的在于向更多人传递正力量。窃以为,“以天下为已任”做事的人不缺少我一个吧?我于文字,就为了最充分最完美地认清与表达我的心声;我于公益,是热爱,为了生命突破“小我”的藩篱扩充到“大我”,而非对社会多么强烈的报答感、使命感。
我崇敬并向往做好人,但我首先执拗地要做真人!以免有朝一日我都认不出自己,亲爱的爸爸妈妈都认不出他们辛苦培育的那颗心。

  “真诚,勇敢与真实,才是人类生命的解救。这是我来法国所学到最重要的事。这真诚,勇敢与真实是随时可以面对著死亡、肉体的极限痛苦,甚至是精神的极限痛苦;也是这真诚,勇敢与真实才能抵抗来自他人社会政治的迫害。保持自身生命状态「随时随地」的真实,而寻求让自己的生命状态可以保持真实的 「生活条件」,才是学习「生活」。到目前为止,我认为人生中对我最难的是「尊重他人的生命」,因为唯有彻底地谅解之後才有尊重可言。没有「智」是不可能有悲的。”

  她终究未能与生命达成谅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艺术家尤其中国文士的特质。玉至纯因而至脆。多少人的心又不脆弱呢?有的心,脆弱到了屈服于他人,屈服于钱权势,同样等于抛弃自己——抛弃灵或者抛弃肉。何必以残缺之已,轻蔑一个脆弱的自杀者?

  “人与人的不能互相忍受,实在是罪恶。人自身生命没有内容,不能独立地给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实在是悲哀。”

  本是同根生的人类,若能尊重接纳女同、男同,接纳文士的脆弱,邱妙津们又何必选择那条无路的路了。

  邱生命的完美盛放,是她的死亡。如她所说,这封遗书不算一部伟大的作品,却是一个年轻人在生命某个「很小的部门」上深邃、高密度的挖掘,一部很纯粹的作品。
在腾讯看到蒋郧的书评《我的盲点》:创作到了没有阅读者,诗没有人看,画没有人看,你还会创作吗?十三亿人口的中国,没有人懂你,你愿意多懂一点自己吗?文学永远是你自己生命一个人的独白!

  也提到席勤、寒波、王尔德的“败德”事件,他们败德,却不媚俗。

  要么坚持,要么放弃,妥协的做法才最伤害生活。诚然,有生存才有生活,但生活不仅为了生存;进一步说,真诚的生活和你的既得利益或欲得利益出现矛盾时,你有勇气选择真实吗?

  邱的书里有轻狂、有臆想,但她做了生命最深刻和坦白的自我剖析。这引发我也想诚恳剖析看清自己。真实有时危险,可既然拥有机会自由发声,我们仍不敢发声,何时才能说出真实的自我、安放心底的灵魂?

  寒波的照片上有句诗:“生命还有其他——”已成为今天欧洲青年的名言。生活在他方,可以流浪远方,可以不写作,可以不因老弱病残就凑合接受一段能照顾你的婚姻,可以不忙于维护人脉而忽略真心的亲友,可以毕生爱一个已故之人也可以心谁也不给只属于自己,可以——换个方式度过在人间的时光。



[ 本帖最后由 苏相宜 于 2012-10-8 20:42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8 20:52 | 只看该作者
表达得甚为凌乱……这是读过那本书之后对我自己最真实所思所感的梳理结果。

我也喜欢清清淡淡的东西,但不能安于此就回避去接触更深的甚至有点苦的作品。
3#
发表于 2012-10-9 11:03 | 只看该作者
一篇需要细嚼慢咽的文字。读之叫人不得不放慢脚步,细细品味。人生的内涵是什么?令人思考。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9 16: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吴墨 于 2012-10-9 11:03 发表
一篇需要细嚼慢咽的文字。读之叫人不得不放慢脚步,细细品味。人生的内涵是什么?令人思考。

《蒙马特》表达的一项人生观是自省,学会向内观照。

聆听内心声音很重要,眼光朝外放开也必要。
人与自然相生相融,生命皆是沧海一粟,我们的存在对世界没有自我幻想地那么重要;我们只对于自己重要。
5#
发表于 2012-10-10 15:32 | 只看该作者
要么坚持,要么放弃,妥协的做法才最伤害生活。诚然,有生存才有生活,但生活不仅为了生存;进一步说,真诚的生活和你的既得利益或欲得利益出现矛盾时,你有勇气选择真实吗?

这是振聋发聩的叩问,令人深思。拜读,问好相宜新文友。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16: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南山菊 于 2012-10-10 15:32 发表
要么坚持,要么放弃,妥协的做法才最伤害生活。诚然,有生存才有生活,但生活不仅为了生存;进一步说,真诚的生活和你的既得利益或欲得利益出现矛盾时,你有勇气选择真实吗?

这是振聋发聩的叩问,令人深思。拜读 ...

这个问题我也没寻到答案。特别是选择关系到的不是你一人得失而是你所关心的人们的苦乐之时,如何取舍衡量……
7#
发表于 2012-10-10 17: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苏相宜 于 2012-10-10 16:14 发表

这个问题我也没寻到答案。特别是选择关系到的不是你一人得失而是你所关心的人们的苦乐之时,如何取舍衡量……


是的,有的时候抉择之所以艰难,是因为身上背负的不仅是自己的苦乐……
8#
发表于 2012-10-11 11:34 | 只看该作者
同性恋一个很尖锐深刻的话题,折射出社会的伦理与文明。或许我们可以不赞成,但应该给予人性的宽容。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2 16: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微风轻拂 于 2012-10-11 11:34 发表
同性恋一个很尖锐深刻的话题,折射出社会的伦理与文明。或许我们可以不赞成,但应该给予人性的宽容。

不危害社会,不损人以利已,这个底限上都应是可宽容的人性自由。
10#
发表于 2012-10-12 20:05 | 只看该作者
提起,随后来读。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3 00: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时光安然 于 2012-10-12 20:05 发表
提起,随后来读。

没关系,可以从海底捞起来读。
12#
发表于 2012-10-14 11:57 | 只看该作者
我对这样的决绝,抱着惋惜的态度。曾经为顾城的诗歌写过一篇文字,我无法谅解自己对于文字中的他和生活中的他,两个完全不同的两极,然而,似乎又理解了他。
要承认不完美,要承认不纯粹,才能与这个世界和睦相处。
终极的纯粹,会让所有追寻它的人失望。如何与生命握手言和,这里有智慧,也有妥协。
问好相宜。周末好。
13#
发表于 2012-10-14 18:50 | 只看该作者
读得粗些,但感觉大致意思是明白了。
关于同性恋,个人取向无可非议,但对于社会,对此是不应该过于宽容的。最简单的道理:同性恋不能繁育后代,所以于人类发展有碍。况且阴阳合和,乃自然真理;同性本该排斥才是人间正道。
出版这样的作品,无论出于什么目的,窃以为都是不道德的。因为有诲“同”之嫌疑,贻害无穷。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5 14: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水如空 于 2012-10-14 18:50 发表
读得粗些,但感觉大致意思是明白了。
关于同性恋,个人取向无可非议,但对于社会,对此是不应该过于宽容的。最简单的道理:同性恋不能繁育后代,所以于人类发展有碍。况且阴阳合和,乃自然真理;同性本该排斥才是人 ...

古希腊人对爱情没有性别观念,多数人按照法律娶妻生子,同时拥有过同性情人。在地球人口膨胀的今天,于这种感情更应包容了。
喜爱美好,人之常情。普遍同性在生理上不会引起吸引力,也不至排斥;若在心理上发生相斥,更近似文人相轻。呵呵。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5 14: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冷晰子 于 2012-10-14 11:57 发表
我对这样的决绝,抱着惋惜的态度。曾经为顾城的诗歌写过一篇文字,我无法谅解自己对于文字中的他和生活中的他,两个完全不同的两极,然而,似乎又理解了他。
要承认不完美,要承认不纯粹,才能与这个世界和睦相处。 ...

“纯粹”永远值得人崇尚追求,好比宇宙星空,因其不可触及不可穷尽,引人不懈奋发探究……但它不是叫你把自己及别人的生活伤害得一塌糊涂。
残缺才好——友人告诉邱妙津。她懂得这道理,心里终究被别的信念充满而无法接纳。

想念读者网的冷晰子、绿萝和修玲。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 本帖最后由 苏相宜 于 2012-10-15 14:18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18:30 , Processed in 0.05114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