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5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文学的衰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13 19: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一位同学,曾经非常热爱诗歌,立志要做大诗人,在全国有影响的报刊上发表了不少诗歌,令我们中文系的同学无不羡慕。我和他二十多年没有见面,听说他早已“金盆洗手”,变成了一个商人。他现在最怕别人把自己叫诗人,仿佛做个诗人在我们这个时代里是一种耻辱。更令我痛心的是他还在许多场合亵渎文学,亵渎仍然喜欢文学的人,说自己曾上了文学的当,耽误了许多年做生意的大好时间和机会。作为个体的选择,我们对他的这种“转变”应该是包容的,无可厚非的。但我发现他是我们这个社会和时代中的一种典型,代表了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告诉我们,文学正在走向衰落。而文学的衰落与我们人类的历史发展、生存现状况、未来的命运息息相关,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它做出认真的分析和严肃的评价,以便使人们能够提早地看清楚自己的“集体无意识”,把握好自己的前途走向。
   
    这里所说的文学无疑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纯文学、严肃文学、精英文学,而非面向市场的,与无精神深度和思想意义的物质商品相同的时尚文学、纪实文学、通俗文学、大众文学……
   
    文学的衰落具体表现在人们对文学的价值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怀疑,对文学的浪漫精神失去了普遍热情,不再看重文学,不再崇尚文学,使文学被社会生活边缘化,使文学的空气愈来愈稀薄——在充满政治高调,科学嗓门,传媒嘈杂,时尚音律的世界大市场里,文学的声音已变得极为微弱——只有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能像秋虫一样在窗外的草丛中升起自己的鸣叫,让人联想起夜空的星星。
   
    从文学类别上看,首先走向衰落的是诗歌。诗歌是农牧业社会的产物,在中国,自《诗经》至唐宋时期,它由产生、发展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到了明清时期,民族工业初露端倪,商品经济开始萌芽,城市的形成及其规模的不断扩大,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时,诗歌反映社会生活的局限性被充分暴露出来,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便应运而生,成了文学的主流。从此后,诗歌一路衰落——旧体诗的衰落是显而易见的,新体诗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中虽然还出现过一些小高潮,但从思想性艺术性和精神气度等方面来看,既不能同外国诗讲相比,也不能同唐诗宋词想比——现在,诗歌基本上成了一种“私人文学”、“小家子文学”或“小众文学”,像中国封建社会的残片一样,变成了现代生活中的点点苔鲜。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诗歌从十八、十九世纪掀起了一个浪漫主义高潮之后,便退出了社会生活
的中心地带,在现代派和后现代派的文化山系中独善其身。直到今天,诗歌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不景气状况也是显而易见的。其次是戏剧的衰落。戏剧在空间、时间、表达方式上有着更大的局限性,因此它在许多方面必然要比后来者的电影、电视剧取而代之。第三,小说天生有着世俗性,它与城市的形成和工业社会的发展有关,所以相对而言,它仍然处于“青春勃发”期,有着较优越的生存条件和较充分的存在理由。然而小说已分化了——分化为高雅和通俗,或精英和大众小说两种。就前者而言,它代表的是小说的价值和尊严,因此它受到了时代生活的尖锐挑战,正在节节退缩。而后者是小说的世俗性被世俗化之结果,所以它已沦作为商品或者说是大众文化的代表者——电影和电视剧的附庸抑或奴仆。第四,散文的形式和特点,使散文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这使它有着极强的适应性。表面上看,散文不像其
它文学样式那样有着明显的衰退迹象,但我这里讲的是总体现象,同时更侧重的文学的内在精神。由此来看,那种“知识分子散文”早已衰落了——充斥市场的散文大都不过些“小品”而已。

    市场经济是一台快速为人类创造、积累财富的机器,并且是人类迄今发现的一台最有效的机器。但它同时是一台压榨机——人类的感情,生命的诗意,心灵的向往,精神的飞升,一切美好的理想化的东西都要被它榨干——它是冷酷无情的,一点感情也不讲——它让父亲和儿子各自为了自己的股份反目为仇,让丈夫和妻子还没结婚就签下财产分割的协议——它只讲金钱二字,速度、效益、时间、效率等等不过是金钱的代名词而已——它具有道德的两面性,而它的两面性就是金钱的两面性的翻板,在它面前,在金钱和利益面前,正如莎士比亚所痛斥的那样:“……一切黑的会变成白的,一切丑的会变成美的,一切罪过会变成正义,一切卑贱会变成高贵……使人向万恶的强盗表示尊敬,给他们地位,给他们叩头,让他们高高坐在元老院的席位上,把求婚者送给满脸皱纹的老寡妇……”在具有这种倾向的“物质环境”中,文学作为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能不变成一片狼藉,能不走向衰落吗?
   
    中国社会尚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机制远没有形成,因此全社会对市场经济的各种弊端之约束力还很不够。尤其是市场经济对伦理、道德、人们精神生活等方面的带来冲击,更显得束手无策。加之中国人缺乏宗教精神,在市场经济打破了传统的“义、理”约束后,只有跟着现实利益走,哪里有钱就向哪里钻,以至形成经商风日盛,“十三亿人民十亿商”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全体社会成员观察问题似乎只有一个视角——政府官员要考虑钱,企业要抓经济效益,办刊物办报纸办教育办医院,各行各业都要讲钱,没有钱你就不要活,似乎每个人都成一种挣钱的动物,似乎人活着只是为了挣钱——挣钱成了衡一切的标准,不会挣钱的人便没有价值,不挣钱的书就不是好书,当然作家的写作也要考虑挣钱。要考虑钱,你的写作就要迎合市场的需要,就要媚俗,而市场的需要是低级的,肤浅的,因之真正的文学就会从你的笔下流走。但你若要是坚持你的艺术追求,就要受穷,就要被周围人看成是不合时宜的书呆子。从总体上讲,中国人才从千百年来的贫困中刚刚挣扎出来不久,还处在拼命挣钱阶段,还谈不上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和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现实利益的杂草塞满了人们的灵魂,谁还有心去品读书的芳香呢?谁还有心去理采文学呢?!
   
    然而,使文学走向衰落的总根源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福利、方便和享受,人们不仅从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各种实慧,同时又惊异于它的日新月异和那无所不能的神奇创造。这就使科学的地位飞速上升,成为百业之王,成为时代生活中的巨无霸,而曾不可一世的哲学、神学、诗学便迅速退位,它们曾处于支配地位的基本观念体系被科学的结论粉碎,人文主义者的理想纷纷被科学实证主义者的逻辑逐灭。关于上帝,关于自然,关于人,关于世界的种种神话都被科学打破,但科学又在创造着另一种神话,同时还使自己成为我们这个时代里的一种神话。
   
    科学消灭了神,消灭了形而上的上帝,使人类的道德、伦理,甚至价值体系受到了严峻挑战,给理想主义者以致命的打击——人用科学的眼睛看清了自己,正像一个人的成长一样,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越来越会用实际的抑或是实用主义的眼光看待自己和世界,这时,他就会变的自私自利,变得平庸琐碎,变得没心没肝,变得昏头昏脑,失去了浪漫情怀,失去了想象力,失去了诗情画意和对事物新锐的感觉,从而失去了崇高感和神圣感——而失去了上帝和道德力量对人的生命的提升,人就不再认为自己有多么了不起,也不再认为自己是什么好东西,于是,人就开始沦落,沦落为形而下的人,沦落“趋利避害的动物”。
   
    科学还使促使了人的个体生命意识和宇宙意识的觉醒。人看清了自己在整个宇宙中的地位——在无边无际的空间里,人的生命渺小得不值得一提;在无穷无尽的时间中,人生只不过是一瞬;而曾经无涯无边的大地如今只不过是一个“烂苹果”;曾经家浩族长的人类只不过是依附在地球上的一种“癌细胞”。极为短暂的人生面临着许多无法预测的灾难。生命只是一只非常脆弱的玻璃环。人在自己的内宇宙中,仍然是十分渺小十分无力的,被各种“野兽”和“自然现象”威协着,被各种没名其妙的欲能摆布着。人不再把自己理想化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之类东西,世界上也根本没有什么英雄、贵族、伟人、偶像、崇高之类的怪物,一切差别都补抹消,人不再追求哪不可企及的完美和那虚无飘渺的永恒——人要享乐——享乐生命,享乐人生,享乐现世——因为科学告诉人们,生命的最高本能是享乐!
   
    同时我们这里所讲的科学主要是指自然科学。自然科学面对的是一个物质的世界。它的基本精神是求真务实。这一精神原则会把人们的思想导向“实”,使一切问题都会从“实”出发,“实”则存,“虚”则亡——把“实”贯注在人们的生命中,还会使人顾此失彼,在开辟和创造美好的物质世界时,忽略了开辟和创造美好的精神世界。另外,人们的生命中灌满了“实”,就失去了诗意空间的“虚”,这样,即便人们物质生活极大地丰富了,但也不得能够获得到幸福和快乐,否则,我们就会对一些富人自杀的现象很难做出解释。
   
    科学神话的奇迹还深入到了我们的内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使我们理性思维的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使我们精确分析的能力得到了很大加强,但我们广袤的直觉思维能力却在退化,我们的感官却越来越变得迟钝——我们鲜活的心灵已“成人化”,我们已不再是一个富有灵性和幻想的,天真烂漫的,有着艺术化生活情趣的“儿童”了,所以,文学的感觉,艺术感觉也从我们的生命中消失了。
   
    作为开启自然之门的金钥匙——科学方法,也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青睐。哲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文化学,心理学等等人文和精神学科,都在积极地引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观察处理问题,似乎一切都可定性定量,一切都可被编制化,制度化,符号化,使有血有肉的人成了各种机器的镙钉,使人的精神性活动溺毙在理性罗网中。
   
    据报道,现今生活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国家里的人口占世界人口不到百分之二十,但他们每年光养宠物的花销就与所有不发达国家的教育经费相同。在这些国家里,严肃文学特别是诗歌的书籍、刊物发行量同样很小,各种文学刊物依然要自己养活自己,处于生存维艰的状态,作家、诗人一般都相对较为贫穷……人们对文学丧失了昔日的热情,把自己的精神寄托在很具体的宠物身上,这就充分说明,科学技术在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物质富裕的同时又给人们带来什么?去年我去伊犁采访,发现地处边境线上的哈萨克、锡伯、汉、维吾尔人仍然很崇拜诗人、作家,他们在如诗如画的草原上歌唱,跳舞,喝酒,讲故事,对文学表现出的极大热情。我回到乌鲁木齐后,感觉就大不一样——一股子燥热的商业气息迎面扑来,其中流行的是哪些会挣钱的作家和他们所谓的文学作品;报纸副刊、文学刊物全都变了脸——搞通俗的玩艺去了;寥寥无几的几个严肃作家、诗人消失在人海里。后来我又看了一篇文章,说现在在广州要是把谁叫作家或诗人就等于骂人,还说在许多场合里作家和诗人连妓女也不如。——难道这就是我们这个“物质第一,精神第二”的时代的嘴脸吗?难道这就是我们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所带来必然代价吗?为什么越是发达的地方越会出现这种令人可悲的现象呢?——肯定是我们的文明中在存在着某种负面的价值影响!
   
    精神畏缩和文学衰落的直接后果是人的沉沦和消失。人不是惟一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有语言,会思维的动物。但人是惟一的“诗化的动物”或“富有诗意的动物”——动物看到海边的明月,滔滔的江水,看到春来冬去,花开花落是“无动于衷”的,而我们人却会生出千般离情,万般愁绪来。人与人的区别也在于此——一个富有多方面修养和强烈美感的人,一个有着精神高度和深度的人,绝对与一个“动物人”在观察同一个陶罐时的感受会大不一样的。倘若我们失去了文学家园,失去了美感体验,失去精神的光芒,失去了生命的诗意,那么我们和那些对万事万物表现很冷漠的动物有何区别?那么,即使让我们住进了黄金铸就的宫殿,不还是一个动物吗?
   
    然而,文学的衰落不是没落,不是衰亡。这是一个历史阶段。现在,文学虽然退居在时代生活的深山老林里,但这样更有利于文学的发展,更有利于文学以自己的方式,从更高的层上干预生活。特别是作为文学最高形式的诗歌,在我前面的论述中,好象会给人留下它是一种封建主义文化的产物,留下它与中国的封建社会同兴衰的印象,其实诗歌在任何时代里虽然有不同内容,但始终是代表生命,代表人性,代表人类良知的,它像一盏散发着诗意光芒的明灯,不时会照亮在我们人类美好的精神世界里。我们应当坚信,有衰落必有升起,一个波浪过后又会升起另一个波浪的高潮——因为人类毕竟不是动物,人类也不会让自己最终沦落为动物。
   
    我不反对市场经济,更不反对科学,但人类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同时,如何能够有力地克服其负面效应,给文学和自己精神生活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呢?这恐怕是人类今后要着力面对的一个重要难题。文学永远都是人类心灵最美好的一块栖息地,相信智慧的人类一定能够走出自身目前面临的各种危机和困境,让文学的太阳再次在前方升起。

附诗一首:

我的大森林?

我展现在你眼前?
令你赞叹、沉思、迷惘或痛苦?
当我平静下来,微波不兴?
你会沉浸在一望无际的大美之中?
当我动荡不安,虎奔狼蹿?
恐惧的大风大浪会攫走你魂魄
??
你有劈波斩浪的勇气吗?
请你靠近我,再靠近一些?
直到推开我的大门,鱼贯而入?
像水手那样,与海水戏嬉?
领略海的丰富博大,并把他
最深处的无边寂寞击响
??
在黎明,在黄昏,我歌唱?
我的所有毛孔都张开着,生命的?
每一处,都站满啼叫的鸟儿?
朵朵鲜花似火燃烧,芳香四溢?
清新的空气漫流不止,沁人心脾?
可我请你,请你不要只在这里陶醉
??
我不是那种只滋生梦的烟雾的鬼魂?
也不是闪耀在远空的飘渺的彩虹?
我要向你呈现出整个的我,我的全体?
呈现出我的灵魂我的内心,用神秘的美?
诱使你深入我真实的世界以及世界的真实?
但愿你不要被真实中的恐怖和丑恶吓退?
因为唯有真实才能使你变得深沉而清醒

昏暗、阴森,自我的昏暗自我的阴森?
我一直在压抑自己埋没自己腐烂自己?
明亮、开朗,自我的明亮自我的开朗?
我总是在努力上长不断生新走向丰富?
当沉睡的乌云笼罩在头顶,我会自醒?
当清醒的天空展现在上方,我又会昏迷?
?
我敏感的猴子慌乱不宁?
我怯懦的兔子经不起意外的惊动?
我贪婪的饿狼日夜嚎叫?
我狡诈的狐狸不时地变幻着鬼脸?
我丑陋的野猪到处乱蹿?
我懒惰的大象在泥淖里沉卧?
我凶猛的老虎东荡西杀?
我高傲的雄狮蔑视着一切?
到处都能碰见虚荣、乌有、梦幻的怪影?
到处都会遇上野心的毒气?
还有那浸肌入骨的俗虑的风尘
与灵魂的雾气思想的烟岚?
我在自我中迷失,我是我最可怕的陷阱?
我在自我中挣扎,我是我最凶恶的敌人
??
雪白的鸽子与红嘴的黑乌鸦混淆在一起?
高雅的天鹅与下流的狗熊同住一处?
神性的仙鹤与捕食生命的老鹰共在?
善良的小鹿与毒蛇,机智的松鼠与野牛?
鲜花与毒草,青藤与荆棘?
宝石与顽石,黄金与鸟粪?
良药与苦果,栋梁与杂枝?
超脱的蝴蝶与嫉妒的虫豸?
欢畅与纠缠,空疏与拥塞?
清新与酸腐,放浪与沉闷?
自新与堕落,诞生与死亡?
狂喜、充实、空虚、孤独、骚痒、疼痛?
我心灵的大地哟,无所不生无所不有!
??
只要有一线阳光透射进来?
我的心灵里就会开出一朵希望的小花?
我常常把我幻想成一只展翅千里的大鹏?
也常常听到在高空——在比晨昏云层中?
啼叫的鸟儿更高远更空灵的地方?
有一种声音在把我从意志的昏沉中叫醒?
——在把我被泥水模糊了的灵魂召唤?
因此,在月光之下,我刷刷的落叶声?
是心灵的自语生命的曲调,我潺潺的流水声?
是诗的清韵歌的透明旋律,我轰轰的松涛声?
是无边沉思中的思想流响?
到处都弥漫着朦胧诗意,到处都洋溢着静美?
灵魂啊,只有在梦中高飞远翔才能万里生辉
??
可我内在的纠葛、纷争、腐败、羁绊?
以及那万念奔突追杀所形成的内耗、食物链?
却常常使我在转眼之间如坠入地狱的沉雷?
——埋葬之中徒然地焚烧着心火?
一次次激动兴奋过后是一次次的空洞疲乏?
难道,难道我永永远远只能匍匐在大地上?
只能沉睡在自我的黑暗中吗?!??

为了不使生命很快荒芜不使灵魂中长满邪恶?
为了不成为你的地狱世界的灾难?
我对自己时刻警惕,一点也不敢懈怠?
当野兽们的怒吼声隐隐从百鸟的欢唱中透出?
我便让我带着猎狗的猎人从远方吹响号角?
我用劳动清除杂草和枯枝败叶?
正是要让鲜花和栋梁的种子在此发芽
??
面对那闪亮的斧头和嚓嚓行走的电锯?
我用我旺盛的勃勃生机进行抵抗?
面对那欲焚毁我的罪恶火焰?
我倾泻出我的绿色、凉荫、和泉水?
在愈刮愈烈的世风中,我用浓密的树叶防尘
在愈益强烈的马达轰鸣声的威逼下?
我回归自身,静听落叶的叹息流水的欢调
??
现在,你还会站在那里远眺着我吗?
你还会一如既往地欣赏我热爱我吗?
你是否有更大的勇气向我的纵深处走去呢?
如果你仍被你迷恋虚假惧怕真实的天性所蒙蔽?
如果你只喜欢表面和肤浅?
如果你是那些渺小的蜜蜂和轻浮的蝴蝶?
——只对田野里的小花小草产生恋情?
或只敢在我的四周在我的浅处吟唱漫舞?
那么,请你转身离去?
我将永远孤独永远寂寞,永远永远默守着?
孤独的完整之美和寂寞的无限之美自我陶醉!?

(注:此诗发表于《绿洲》1997年第5期;《延安文学》2004年第1期;《创世纪》(台湾)142期·2005年3月·春季号;收入《新疆文学大系》等多种诗选本并收入个人诗集《黑色旋律》)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本人博客:
http://zuoying.blog.tianya.cn
2#
发表于 2012-11-13 20:06 | 只看该作者
羞于谈论自己喜欢文学,更羞于谈论自己喜欢写字,这似乎是这个时代的一种“惯例”。我在空间写字,在文学论坛玩耍都是背着领导、同事和熟人,自己做点私活。问好楼主!
3#
发表于 2012-11-14 12:43 | 只看该作者
观点凸显,论述深刻,见解不俗,令人思考和咀嚼的文字,颇下功夫的文字。问好!
4#
发表于 2012-11-14 14:43 | 只看该作者
有见识,能思考,好文章。
5#
发表于 2012-11-14 16:30 | 只看该作者
见解很独到,观点新。这个时代的文学都被金钱腐蚀了,被打上了金钱的烙印。一个时代的发展离不开文学,更离不开精神的信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4042767|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4-7 13:05 , Processed in 0.32704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