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303|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用电影书写——布列松电影《金钱》观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16 16: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用电影书写
    ——布列松电影《金钱》观感

                 敬一兵

  活动的影像和产生的声音很像一副巨大的衣架,悬挂着的不仅是人与人、人与物用目光连接在一起的孤单,还有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宿命感。宿命感说白了就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但又必将要面临的死亡。人降生到世上,就开始了死亡的旅途。对此,很多人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各种抵触行为予以对抗不愿意接受,即使他们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心理预警能力。只有个别天生敏锐和理性冷静的人,才会穿越宿命感带来的强大心理压力,窥探到这种与生命相伴而行的阴影里所具有的隐秘,然后像触发了开关一般,将这个消亡的过程反复描述和放大,以期从本质上消散和释放心理上的压力淤积。无疑,托尔斯泰的小说《假息券》,以及凭借这篇小说产生灵感拍出了电影《金钱》的布列松导演,至少在表达形式上具备了感知宿命以及由此带来的蝴蝶效应,从而在心态的某个层面上体现出了解构心理压力的能力。看了几遍电影,这个印象依旧没有从我的脑海里消散。

  布莱松改编自《假息券》的影片《金钱》是他的收山之作。电影中的行为细节像波浪一样推涌:少年想典当手表还同学钱的想法,被朋友用手将手表挪开,取而代之拿出了一张伪币的结果瓦解。摄影器材店的女老板收到这张假币后,又注定了收银员伊万因假币而失去工作,参与盗车锒铛入狱的悲剧发生。狱中伊万家庭发生的变故,又酝酿了他出狱后来到一家旅馆,住宿期间将收留他的人家杀害的更大悲剧出现……即使到了封镜作品的最后阶段,他依然顽固不化地坚持采用突出宿命感色彩浓郁的蝴蝶效应手法来拍摄,完全省略了托尔斯泰原作中的心理描述和背景铺陈,而是代之以突出细节来强化事件的偶发性,还有用人物的性格让位于事件的偶然性来透视现实透视人物。于是,《假息券》与《金钱》呈现的结果就不言而喻了。布列松和托尔斯泰的差别不在于剧本内容,而在于一个是藉摄影机来书写影像与声音的关系,不对关系进行分析和解释。另外一个是用文字来书写,对事物之间的关系要进行分析和解释甚至重组。

  正是因了书写的差别,布列松对活动影像和产生的声音这些物象有了一种近乎癫狂和乖戾的热衷。他是那种沿循活动影像和声音线索深入到物象内部,将物象内部的隐秘一层层打开,发掘出物象本身的内脏、器官和相互牵连的意蕴,然后又将物象上升到精神意象层面之上的人。所以,说他的《金钱》是纯粹物质叙述性质,没有美学元素的说法一点也不夸张。大概也是因为他的这种类似哲人的风格和倔强的探索态度,他可以肆无忌惮将摄影机一动不动地对准光影中的物象,而把人当做靠近物象或者与物象发生关系时呈现的一个活动参照物。于是,在这部影片的镜头里,我们看见的人物、语言、表情、行为和相关的影像与声音,几乎都在同一频率的运动节奏中漫漶和演替,除了暗暗透露出法兰西和俄罗斯的绅士风俗味道外,大多都被机械、呆板、简略、重复、凝滞、正襟危坐和肃穆等氛围包裹,远离了上帝、福音书、绚丽、诡异、惊心动魄或者竭斯底里扣人心弦等舞台表演性质的毁灭元素。

  表面上看这样的电影书写,绝大多数观众都会由于情节缺乏心跳和血脉喷张的刺激而令人昏昏欲睡。但恰恰是这样的书写方式,才能够剔除一切艺术和人为习惯带来的旁逸斜出的枝节干扰,准确客观地铺垫和勾勒出物质静谧细腻的属性。布列松对物象最为精彩的书写,表现在出狱投宿小旅馆的夜晚杀人偷盗后,伊万逃逸到一户人家留宿期间,老妇人端了一碗咖啡去他住的类似牲畜圈槽边的地铺的路上,一个老男人为了阻止,居然挥手打向妇人。镜头里根本就没有出现这邪恶的一拳,只是呈现出了剧烈的一晃,碗里滚烫的水溅在了老妇人的手上。然后镜头快速切换到老妇人的脸上,停留在她毫无表情,只有长期受虐之后习以为常才会出现的那种无惊无畏、冷静隐忍和沉默抵抗的成分的脸上。阴霾的天空,灰扑扑的背景映衬了镜头对物象的细腻刻画。虽然这样的镜头让我觉得布列松有点过分了,但是,碗和镜头的剧烈晃动却是非常有意境的,一切人的动作和简要的话语,都用在了突出老男人出拳的力度上。以至于借着这一拳的力度,影片的表象与深层次的诉求瞬间被彻底打通了。至少我在此刻还认为,就是这种细节的揭示,才让《金钱》有了个性有了特色,一点也不逊色于《假息券》,也不逊色于其它电影。

  戏剧和电影艺术越是令人目不暇接精彩纷呈,其本质就越是大尺度地将自然的元素予以了彻底的泯除,代之以一种类似传染病蔓延形式的、并靠所谓的艺术练习保持的自然感。这显然是拍电影的后果带来的一条鸿沟,横亘在了用电影进行写作的面前,除了假眉假眼还是假眉假眼的。电影书写的真,不会是舞台剧的真、单纯拍电影的真、小说的真、绘画的真而是自然隐藏的真。布列松对电影书写所给予的固执态度和近乎竭斯底里的热情,都被他的这些认识观点用摄影机写进了镜头中。我当然不清楚布列松是经过了怎样的婉转曲折才找到了自己的表达对象和表达方式,但我却十分清楚,正是他把摄影机当成了笔,当成了锄头,才通过他的挖掘式的书写,让《金钱》中每一个貌似远离了艺术元素的镜头,变成了隐藏在我们生活周围的原型。这样一来,我们不难发现,电影写作的开始,就是问题的开始。电影写作的结束,却不是问题的结束。

  布列松导演的《金钱》电影镜头大多都是昏暗和压抑的。像人物的行动,街道上充斥的汽车行驶声音,不断开关的门,抽屉,钞票在人手上的传递,锄头,斧头和其它各式各样的物质和事件,彼此间拥挤缭乱满满当当没有空余的缝隙。你永远看不到一片麦田,山峦或者河流,甚至就连带有景深的超市和城市概貌也不见丝毫踪迹,你想看见法国的太阳是如何从云的上端倾泻下来,随云影的漂移麦田逐渐发亮,超市的景深次第充满活力绝对是一个无法实现的奢望。这些镜头特性充分展示了布列松对都市的批判性认识和对宿命的特有感觉。空间已经被物质占有,人成了物质的陪衬,被物挤兑而不是相反。这些镜头不能用美学的概念来界定。美学概念在自然物质的真实面前,无疑就相当于是被人吐在地上的唾液,既无举足轻重的质量,更无随物质地老天荒的永恒性。拍电影可能会出现美学元素,但用电影写作还要让美学元素出现,本身就是对自然的一种粗拙、粗糙和粗鲁的反对。东西方文化在真实性上没有差异,只有一如用电影进行书写这类呈现真实的程度上的差异。说到这里,我忽然对中国电影近来重视用草芥味逐渐取代高、大、全的人物塑造趋势,用人性内核的挖掘逐渐摈弃形而上的灌输和引导的走向,有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舒畅感。

  电影书写的《金钱》演绎推进非常老道,有点复调的感觉,这些还是其次,关键是在情节演绎上看不到外部力量的推动。物质出现的秩序和暗示,是唯一的线索。比如伊万在老妇人那里留宿时,他发觉老妇人被家人欺侮,他问老妇人为什么不反抗,老妇人回答说人生就是这样。他在老妇人洗衣物之际,从树上摘来果实给老妇人吃,帮她晾衣物的细节上折射出了他自己的人性内核,以此为逻辑起点,于是出于宿命的理由和解脱的目的,他把老妇人的家人全都杀死,包括老妇人在内。镜头并没有渲染血腥杀戮的场面,只是不断追踪伊万手提马灯离开房间的场景。灯光在门缝中游弋,在过道上移动,沿循楼梯至上而下晃动。一条狗被惊醒。狗跑到老男人的尸体旁边鸣边闻,情形很是令人揪心和悲悯……布列松在这里用摄影机重点刻画马灯灯光和狗的行为实在是天才的举动。马灯的灯光是宿命的影子,狗是悲悯的象征。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让人看到了电影写作反复铺垫的结果:人性追加在假币上面的恶,对他人情感从苦难走向毁灭无动于衷的人性麻木,正在像波浪一样推涌,正在像蝴蝶效应那般放大和漫漶,没有人对此给予真正的关怀、帮助和引导,与一条狗对它死去了的主人所表现出来的忠诚和悲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狗在电影写作中带上了浓厚的自然论色彩,而马灯暗示了宿命的色彩。二者对人物的命运起到了间接说服的作用。甚至,到了《金钱》里面,已经变成了人不如狗的直截了当的佐证。

  包括《金钱》在内的欧美电影是有深度的。这个深度不单单是拍摄的角度和构思的方向,也不完全属于生理和心理视觉的深邃,更非形而上的哲学和宗教含义。就拿《金钱》来说,构思上没有伏脉千里的预先埋设,电影写作中没有故作高深的布局和转折,甚至就连一丁点的电影伴音成分都没有。唯一有的,就是布列松平铺直叙的电影写作方式。也只有这样的电影写作方式,才能够真正把世俗的日常的人性本质的真实深度反映出来。我们在电影院看《金钱》,无疑就相当于是在慵懒和自我的状态下阅读电影写作而成的书籍。我们在没有任何人为设置的音乐、表演、灯光等一切修饰或者夸耀的成分中,才能真正领悟到物质世界的线条和轮廓,才能真正洞悉和体验到别人的内心隐秘。人和人的群体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物质世界的一种反射和映衬。事实上,人性的深度不是政治和经济。政治和经济是附加在人性上的装饰品,人性的深度仅仅代表了客观的或者狭义的生物学价值,还有肉体的和精神的人类文明的现状与走向。当然,在《金钱》里,人性的深度是看不见底的,但通向这条深度的路,却未免有点太注重宿命感了,忽略了中国庄子鼓盆而歌的那种积极含义。

  执着认真地写作和耐心真诚地倾听,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普遍缺乏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获得彼此间的沟通,如何让倾听本然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来,方法途径各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像《金钱》这部用电影写作而出的作品,应该是一个值得推崇的借鉴方式。




[ 本帖最后由 敬一兵 于 2012-11-16 16:41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16:22 | 只看该作者


布列松导演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16:25 | 只看该作者

布列松导演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16:26 | 只看该作者

电影《金钱》招贴画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16:31 |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2-11-16 22:29 | 只看该作者
看望老师并学习!
7#
发表于 2012-11-17 08:57 | 只看该作者
好的电影和好的影评似乎都有一个共有的特征,就是可以牵引和生发新的联想和想象。一兵老师娴熟的文字,驾驭着思维的羽翼,飞翔与降落于影像和文字带来的丰富素材之上,指引和解析出影片本身的特点,并且以形尔之上的艺术感受的摄取最为人振奋和惊奇,显示出非凡的专业色彩和品质。使用电影书写的导演及其作品的阐述,被点与面剖析,既有对电影本身的聚精会神,又有放置于欧美电影的宏观比对。其丰富性和深度,足以令浮泛的心思,为之沉浸。好文欣赏,还没有看过电影,抽空去看,对比老师的文字,相信会更有心得和收获。
8#
发表于 2012-11-17 18:1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没有记错,《玛丽莲·梦露》的惊艳照片是布列松拍摄的吧,电影还没看,敬兄的影评值得品味,拜读并学习了。文好,祝福秋安心怡,阖家幸福~~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0: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文佳 于 2012-11-16 22:29 发表
看望老师并学习!
谢谢提读并问好!
10#
发表于 2012-11-18 10:34 | 只看该作者
电影的书写,确实不同于文字的书写。读此文,感受很深。我想起格里耶的小说《嫉妒》。虽然书写方式不同,但那种客观冷峻风格,我想可能有一定的一致性。回头看看电影《金钱》,会更好地理解一兵老师此文。
11#
发表于 2012-11-19 08: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万里山水 于 2012-11-17 08:57 发表
好的电影和好的影评似乎都有一个共有的特征,就是可以牵引和生发新的联想和想象。一兵老师娴熟的文字,驾驭着思维的羽翼,飞翔与降落于影像和文字带来的丰富素材之上,指引和解析出影片本身的特点,并且以形尔之上的 ...


看望两位老师并学习好文好评。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9 09: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万里山水 于 2012-11-17 08:57 发表
好的电影和好的影评似乎都有一个共有的特征,就是可以牵引和生发新的联想和想象。一兵老师娴熟的文字,驾驭着思维的羽翼,飞翔与降落于影像和文字带来的丰富素材之上,指引和解析出影片本身的特点,并且以形尔之上的 ...
十分感谢万版的精彩点评,这样的点评本身也折射出了万版对电影的敏锐与修养,难得。握手致意!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0 09: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哑猫阿凡 于 2012-11-17 18:15 发表
如果没有记错,《玛丽莲·梦露》的惊艳照片是布列松拍摄的吧,电影还没看,敬兄的影评值得品味,拜读并学习了。文好,祝福秋安心怡,阖家幸福~~
感谢猫猫回帖鼓励,就不见了,先问个好再说~~
14#
发表于 2012-11-20 16:29 | 只看该作者
很久没有来了,进来欣赏好文好评。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2 09: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夏冰 于 2012-11-18 10:34 发表
电影的书写,确实不同于文字的书写。读此文,感受很深。我想起格里耶的小说《嫉妒》。虽然书写方式不同,但那种客观冷峻风格,我想可能有一定的一致性。回头看看电影《金钱》,会更好地理解一兵老师此文。
十分感谢夏冰朋友的回帖,握手致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4 16:43 , Processed in 0.05681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