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79|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送人玫瑰留余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18 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逢周末,几乎都是我例行回到乡下老家看望父母的日子。而本周回到乡下,晚上在与族中众兄弟饮酒趣谈时,大哥夸赞我说:“我们这个两千口人的村庄,人们都在热炒你见义勇为、伸出援手救助受伤村民李武祥的事迹呢!老弟,你可真是个好样的!”在场的众位兄弟,也都连声附和,称赞不已。我对众位街坊乡邻的理解与赞赏感到由衷的高兴,同时又感到他们人为地拨高了我的形象,这多少令我有些羞愧。

  上个周日的那天下午,北风呼啸,寒气刺骨,我因为偶患伤风感冒去村卫生室拿药,正赶上一位村民将摔伤严重的李武祥搀进卫生室治疗。村卫生室治疗条件有限,村医建议立即转到邻村的社区卫生院治疗。看到伤者手忙脚乱、痛苦不堪的样子,情急之下,怜悯之心油然而生的我,当即告诉伤者和他的妻子,立即乘坐我的轿车去位于魏桥镇驻地的邹平县中心医院治疗。几分钟以后,当我和妻子带他们夫妻两人赶到医院时,急诊中心内的几名医生,正在全力抢救一位生命垂危的病人。而伤者李武祥则因为脸部的剧烈疼痛导致头晕目眩,几近昏厥,我和随我一路同来的妻子、以及伤者的妻子,将他架到医院三楼的住院部。医生立即对伤者实施消炎镇痛和清创杀菌。李武祥的妻子看到他脸部血肉模糊的伤口后,由于惊吓过度,双腿开始发软,站立不稳,她年仅五岁的外孙女,一直拉着姥姥的衣服,像条小尾巴一样寸步不离。我的妻子只好搀扶她到椅子上休息,既要照顾哭闹不止的孩子,又要劝慰伤者眩晕的妻子。

  伤者在治疗室内痛苦地嚎叫,我配合着医生传递治疗器具。经过简单的了解,我才得知伤者的女儿在滨州市区工作,儿子则远在青岛打工。伤者的女儿因为刚刚更换过手机号码,由于过度疼痛他已经迷迷糊糊,根本记不得女儿和儿子的手机号码;他的妻子没有文化,况且女儿给丈夫的手机加设了密码,根本无法与他们的儿女、亲属们取得联系。医生建议立即给伤者做CT检查,尽快确定伤情的严重程度,对症治疗,以便减轻伤者的身心痛苦。在医院的各项检查与治疗都需要交纳现金,伤者的妻子手中只有一百元钱,根本没有时间思前虑后的我和妻子,那时,我们心里单纯地唯有一个念头:就是救人要紧。我留妻子在医院照顾伤者,随后驾车到建行提取两千元现金,与村干部沟通、订正好伤者的身份证信息,再到住院部一次性交纳两千元住院押金。在医生的大力协助下,我们将伤者送到CT室做检查,终于办妥了住院手续。三个多小时后,伤者的亲戚陆续赶到医院病房时,我们才放心地离开了医院。

  事后,有好心的朋友心有余悸地告诉我,现在好人这样难当,你就真的不怕惹一身麻烦吗?其实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试看今日社会,小人当道,君子蒙尘的事情,可以说不胜枚举,甚至很多人为此遭受了巨大的委屈,但人心向善的本性,此时此刻会在所有人的身上本能地体现出来,毕竟:“人之初,性本善。”我虽不是佛教徒,行善积德的传统观念在我的脑海中根深蒂固,我也理解那些救人英雄既流血又流泪的尴尬,在这种情况紧急,不容人思考的前提下,在这种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影响下,我相信任何人都不会丧失做人的根本原则。社会上那些极个别的冷冰冰的行为并不是社会的主流,我始终觉得,营造一种带有温情、温润的社会大环境,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难怪我的妻子在独自照料伤者时,临床的病人与家属问起伤者和我妻子的关系时,妻子说是街坊关系,他们无不伸出两个大拇指啧啧连声,连连夸赞。他们说时下人们最容易被世俗所“劫持”,这样的好人,在时下真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在这个日益商品化的时代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关乎人们是否幸福的最基本的保障之一,我们这个星球居住着数十亿人,在人的一生中,真正与我们面对面进行直接接触的,不过区区千儿八百人。这千儿八百就是我们幸福的源泉。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从他们的身上获得了更多的友谊、更多的尊重、更多的温暖、更多的合作、更多的认可,所以,我们感到一种久违了的幸福;反之,假设他们冷酷无情地去冷落我们、疏远我们、排斥我们、遗忘我们,我们就只能独享凄冷寂寞与悲凉。在乡下,老百姓总爱说,行好不见好,早晚没不了;他们始终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歌星韦唯在《爱的奉献》中唱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爱与善都是具备双向性的,付出与收获,互为因果;爱与善是具备传染性的,人们都在以情动情,以心换心;伸出自己的援手,助人一臂之力时,我们才会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深刻。

  人生千千万,轨迹各不同。平凡至极的我,不想让红尘中的世俗之眼亲眸友善之树的花开花落,只想用自己平平淡淡的行为温润人世间的美好。我懂得“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行半分六月寒”的这个朴素道理,我没有“富则兼济天下”的豪情,却有“穷则独善其身”的能力,所以,近十年,我曾为挤在变形车体内的几名伤者打过消防救援电话,我曾为车祸现场的伤者抬过单担架,行善积德、做好事,并不是说我的觉悟、境界有多么高尚,就是出于一个作为一种有独立思考的高级动物——“人”的一种最基本的本能。我的这种的“表扬与自我表扬”,其真意是就是要告诉性本善良的人们,如果这个世界真的黑暗了,那么我也去做一个黑暗的人,这不仅仅是同流合污之事,一个真正的大写的“人”,应该有坚定的意志以及明确的认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绝不能稀里糊涂地做人,甚至要求别人也像自己一样当“和事佬”,对没有良心的行为放任自流,不闻不问,作壁上观。

  能够行善积德、做好事的丰沛的思想感情,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情感的丰盈,对此我有这种具体的自发行为,也有这种真实而深刻的切身体会。所以,作家马克·吐温曾将善良誉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作家雨果也说“善良的心就是太阳。”因为它能使盲人重见“光明”;聋子恢复“听力。”帮助别人,常常就是帮助我们自己,我始终这样认为:心存善良的人,心是滚烫的,它可以驱赶自私;情是火热的,它能够横扫冷漠。



[ 本帖最后由 范廷伟 于 2012-11-21 19:01 编辑 ]
2#
发表于 2012-11-18 16:1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这么多年能够坚持助人真是不容易,助人之后有这些深刻的认识更是难得。无论这世道变得多么险恶,善良都是驱散邪恶的阳光。向楼主学习,做一个有独立认识和见解的人!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6: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陀螺 于 2012-11-18 16:18 发表
楼主这么多年能够坚持助人真是不容易,助人之后有这些深刻的认识更是难得。无论这世道变得多么险恶,善良都是驱散邪恶的阳光。向楼主学习,做一个有独立认识和见解的人!

谢谢版主的热情鼓励,以后常来与大家交流。:handshake
4#
发表于 2012-11-18 16:32 | 只看该作者
心存善良,人之本性。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能够做到这一步实在可嘉。当人们信仰缺失,道德感沦丧的时候,作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与时俱进,高屋建瓴,切合时代发展的主题。赞赏
5#
发表于 2012-11-18 17:04 | 只看该作者
“不敢扶”流行于世,把多少有善心的人吓住了,而主动助人于今日而言是何等难得和可贵!向楼主学习!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7: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太和五中张奇 于 2012-11-18 16:32 发表
心存善良,人之本性。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能够做到这一步实在可嘉。当人们信仰缺失,道德感沦丧的时候,作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与时俱进,高屋建瓴,切合时代发展的主题。赞赏

谢谢张老师阅读和赞赏。人心向善,毕竟天下还是好人多呀。
7#
发表于 2012-11-18 18:20 | 只看该作者
嗯,平凡处见真情。廷伟兄弟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8: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吴墨 于 2012-11-18 17:04 发表
“不敢扶”流行于世,把多少有善心的人吓住了,而主动助人于今日而言是何等难得和可贵!向楼主学习!

知道我们两口子是做好事以后,连医生和其他的病人都感动了!
9#
发表于 2012-11-18 18:28 | 只看该作者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我们自己;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知道这些道理,而且能够做到,不简单! :victory: :victory:
10#
发表于 2012-11-18 1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范廷伟 的帖子

美好的心灵,和谐的夫妻,善良的举止,高尚的精神,向你们学习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8: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水 于 2012-11-18 18:20 发表
嗯,平凡处见真情。廷伟兄弟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谢谢版主老师鼓励。怜悯之心,让我义无反顾了。呵呵!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8: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2-11-18 18:28 发表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我们自己;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知道这些道理,而且能够做到,不简单! :victory: :victory:

谢谢高老师。我相信任何一个有正义感,有善心的人,都不会袖手旁观!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9: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刘玉清 于 2012-11-18 18:38 发表
美好的心灵,和谐的夫妻,善良的举止,高尚的精神,向你们学习

谢谢你的夸赞。做好人,做好事,永无止境!
14#
发表于 2012-11-19 17:08 | 只看该作者
看到题目,就由衷佩服。先提起问好一个。
容我细细读来,仔细学习。
15#
发表于 2012-11-19 17:13 | 只看该作者
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说话,用行动写文,结尾一段水到渠成。
读到这样的文章,是所有读者的幸福——这本身就是在传递一种温暖,赠予我们玫瑰,问好范老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4042767|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4-7 13:02 , Processed in 0.13829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