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72|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慕故与追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23 0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华文明,古今纵横。从时间概念上看,“古”与“今”相对,距时尚远矣;从精神层面上看,泱泱古风、丰富隽永。然而,“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的词让我们深深思索,《管子·正世》之“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让我们不忘“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慕古是为了寻根,中国人的慕古之风,由来已久。“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兼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在无数个细雨飘飞的清晨,品味着王国维这段话,我庆幸拥有这灿烂的文化奇葩;在无数个渔舟唱晚的黄昏,我出神地凝望着一个个古老的方块字,兀自惊叹。惊叹那些古圣先贤,以怎样的智慧点亮了华夏五千年文化的灿烂?那唐朝的风雨、宋时的梧桐,无不激起我的万千感慨!轻轻抚摸那秦砖汉瓦上的历史尘烟,细细咀嚼那唐诗宋词中的惆怅缠绵,深深遗憾那魏晋风骨已渐行渐远……多少个青春的旧梦里,我幻化成了古时那个衣袂飘飘、琴心剑胆的英雄少年。

  那些慷慨的历史悲歌,凄美的爱情故事,古老的生活场景……在传统的文化里熠熠生辉。透过时光的折射,在光芒与光芒的聚焦中,我看到了苏轼的华发里张扬着少年意气,陆游的梦乡里回荡着铮铮铁骑,李白的云帆上点缀着苍浪之水,辛弃疾的醉眼里迷离着刀光剑影……众多被时光洗礼出的人和事,沉淀了千年的孤独, 在这个古老的国度里,开出了纸一样的花朵。站在岁月的门槛上,我乘着文字的翅膀,穿越时空,听到了李白在问月,岳飞在长啸,项羽在悲叹……那一回回相顾无言泪千行,那一次次酒醒于杨柳岸晓风残月,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在沉睡的岁月中回响。

  慕古不是为了薄今,“慕古”固然是对传统文化的肯定,若由此而引发“排外”、“薄今”则会得不偿失。鲁迅曾说:“排外则易倾于慕古,慕古则必不免于退婴。”我们慕古是为了更好的追新。如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日益强大的祖国更需东西方文化的互补和融合,因为,智慧无国籍。《中庸》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无论哪方文化,都不乏彻悟人生底蕴的智者,他们的思想则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君不见,从2005年《超级女生》现身湖南卫视,到如今的草根达人们,成熟老道的依靠手机、网络、电视选秀等新媒体形式来“梦想成真”……随着思想的解放、意识观念的革命、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出现的所谓“草根文化”、“山寨文化”、“平民文化”、“民间文化;流行的街舞、DJ、MC、涂鸦、电子游戏、动画漫画等时尚文化,以及全国两会召开后,文化自觉意识的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代文化市场的培育、出版行业的转企改制……新时期文化的繁荣发展,要求我们摒弃糟粕,以史为鉴。既要尊重中国文化的根,坚守中国文化的魂,又要在开放的政策下,博采众长,接纳四方文化,建设富强和谐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也让生活在当下的读书人在装有慕古情思时,快步追求新的知识。
  









[ 本帖最后由 石丁香 于 2012-11-23 09:23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09:24 | 只看该作者
不明白为何贴出来的字行距这样密,在文档上调好了贴不行,贴上调也不行,希哪位大侠支招儿,谢谢!
3#
发表于 2012-11-23 09:29 | 只看该作者
还是行距的问题嘛。
4#
发表于 2012-11-23 09:35 | 只看该作者
慕故而追新,吸收精华而屏弃糟粕,在思索中前行
5#
发表于 2012-11-23 10:48 | 只看该作者
对慕古与追新有一定的探究,但不够通透,问好。
6#
发表于 2012-11-23 11:56 | 只看该作者
多了杂文元素,新旧认识交融,时代在变化中创新。
7#
发表于 2012-11-23 20:36 | 只看该作者
文化总是在互相交流、融合、碰撞中不断发展的,文字富有思辨气息。问好石丁香。
8#
发表于 2012-11-23 21:23 | 只看该作者
凡物皆有根。
当下突变的世间风云往往很难把握,人就会把眼光投向古代,当然至少也是“从前”这样的一些时间段,意义在于总结经验而勘误当前。所以,慕古并不等于薄今,甚至还有些“厚今”的意味,因而,适当的时候,也是需要慕古的。
冬日大安!
9#
发表于 2012-11-24 07:52 | 只看该作者
慕古与追新,实际上就是继承与创新的问题,这是一个历史进程中必须的环节,谁都无法忽视。
10#
发表于 2012-11-24 16:16 | 只看该作者
句式工整,韵律和谐,多有长句,读来颇有气势,见解独到!
我们的传统文化,没有传承好更没有发扬好,更不用说再造发展好!
11#
发表于 2012-11-24 20:40 | 只看该作者
用一下自动排版工具会好一些:http://www.house365.com/admincb/tools/typeset.html
12#
发表于 2012-11-24 20:48 | 只看该作者
即有对古文化的呐喊,也不乏现时的思考。对如何取精去短、博采众长,如何弘扬古文化而不是一味追从有了理性的思辩。思者,后人之必备,只有多思古文化才能发展,才能纳新。
13#
发表于 2012-11-25 09:19 | 只看该作者
文章虽短,但信息量很大,字里行间情感浓郁,议论生情。所提出的观点也是现实值得思考的问题。杂文的味道更浓一些。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7 10:5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木门版主提供的自动排版方法,谢谢匣子版主及各位文友的点评。问好,恕不一一回复
15#
发表于 2012-11-28 09:18 | 只看该作者
精短中见深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06:28 , Processed in 0.05458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