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23|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2012 收官之作】序:蓝田日暖玉生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23 0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0年,我与徐先生相识。断断续续,曾读过一些画,过目难忘的不多——徐先生的画是不忘之一,时至今日,依依如恋,记忆犹新。
  
  徐先生要出画册,真是极大的好事,只是邀我写序,有些失策。平日,闲暇时也给一些画家的作品涂鸦几笔,很有小孩子喜好虚荣的卖弄嫌疑。虽偶而也闲笔挥毫,但自觉仍是画外之人。画外之人看画,就如隔了旧梦纱帘,就如隔了蓝田日暖玉生烟的飘渺烟雨,总觉得有些距离。所以要正式写来,颇有些踌躇;且画与文字,实则隔了半屏青山,一湖烟霞。
  
  字与画,是真诚之倾诉,当有崇敬——予人以字,我向来挑拣。自己喜的,爱的,以为好的,方肯落笔。徐先生的画,有依依如恋之前提在,心理上也便没了隔山隔水隔云端的虚空,遂点头应允。
  
  在徐先生的画前,曾几度流连徘徊。追随他的画迹,从2008年一直到2012年,四年的光影。作品中的山山水水,枝枝叶叶,花花朵朵,曾无数次在我行程的枝桠间婆婆娑娑,漫影流光。细腻的,粗糙的,温暖的,清冷的,尘世的,禅境的,一如碧水流云。
  
  柳藏先生曾有一文《坐驰:辩证的记忆》,内容与画无甚关联,题目,却可以引入书意画境。书画,绝对是心灵的坐驰。生命可以老去,而记忆,即便早已千里烟波,却可以在丹青之中,起笔落墨间洁如初颜。她们是一幅幅生命行走过程中,用灵魂镌刻的版画,远古与曾经,现在与未来,意念之中的心旌神摇。由此,幅幅皆不同,张张有深意——即使是一样的构图,亦非前日简单的复制,焕发出另一种神韵,另一种神采。
  
  如此沉湎,又如此追随着这些时光的记忆,亦步亦趋。明朗的阳光,悄悄隐退,初冬的月色爬上窗棂。我没有开灯,任房间里洒落一地清冷,像是在回溯一个人的旅途,孤山远水,风尘仆仆地从夕照落霞中走来,与我含笑迎面。沧海桑田,他却愈发从容淡定,坚贞而温厚——这是画之高格,亦是人之品性。
  
  什么样的执着行走,都是经文之外的潜心修行,都令我们善念感佩。
  
  徐先生的画,从08、09年设色的暖调里,遇山遇水,坎坎坷坷,不时飞步跨越;偶尔停滞,却又不时回眸,方走到到今年伊始的简静黑白。是不是他已深知尘世的冷暖呢?徐先生的画,初时设色浓郁,是年少的风流肆意,丰满而热烈,圆润而潇洒,秀逸而刚烈。黄,黄得浑厚欲滴;红,红得热情洋溢,明净夺目;绿,绿得率真可爱,清亮纯粹;紫,紫得水灵饱满。连赭石,都因少有墨色的皴染,鲜艳亮丽。年少的风流,只用一种颜色渲染,断乎不够,黄,红,绿,蓝;赭石,花青,藤黄,曙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舍不得落后。——那是明暖的尘世,怎么可以没有颜色的晕染?那是丰厚的泼墨年华,怎么可以独自寂寥?就连鸟儿都是双双对对,作为一幅用心意勾勒的画作,又怎么可以孤清落寞?
  
  从昔日的繁复热烈,到如今的黑白简静,是走过桑田之后的沉潜,是历经沧桑之后的从容蜕变。宋范温《潜溪诗眼》中,论画之韵之美,清与简是其必不可少。最美的丹青,原来是黑白之舞。浓与淡,深与浅,润与涩,黑与白,蕴予淡淡的花青,如PolinaSemionova的芭蕾,柔中有刚,清逸空灵。
  
  那些石,渐生棱角。这种棱角,不是年少时的鲁莽和刚愎自用,而是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是清气满乾坤的心胸,与喧嚣世界的陈述与表白。
  
  那些树,枝干间疏落有致,干脆利落,绝无墨色的拖泥带水和浑浊。干是干,苍劲有力;枝是枝,各表自态;叶是叶,各有性情。没有姑且,亦无迁就。兰生石隙中,“幽谷出幽兰,空山欲望归远”;竹在云水间,“凌霜竹箭傲雪梅,直与天地争春回”;松在悬崖上,“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那些荷,在浓淡相宜,秀湛明润的墨色晕染里,在陈年如花雕的淡青里,白得干净雅绝。“波上暝烟低,菱歌月下归”,沉静而内敛。绝无年少的张扬,更非青春的跋扈。也不是与尘俗握手,而是我自逍遥云水间。
  
  那些鸟儿,从纷乱的人群中逸出,从尘世的污浊中逸出,孤清于天地之间。年少时的虚妄,早已是昨日烟云。群居不倚,独立亦不惧。
  
  曾邀朋友一起看徐先生的画,她以庐山之外的眼光笑曰:徐先生的画,怎地如此像我?——多年深交,自是明白她的意思。
  
  徐先生的画,诚如朋友笑言背后的意思:笔意虬劲,恣肆纵横,颇有苏轼诗词的豪放。绝不肯圈定在规矩里,温柔乖顺。而书画之道以韵入笔为上,最难为笔墨淋漓,似而非是。似而非是,也要有根基,不是团墨乱抹。唯胸臆的抒发,亦并非毫无章法。只有章法与胸臆合一的画,方为高格。他的画深得此道,无论构图,笔均淋漓而气韵贯穿,该断则断,该连则连,皴擦点染,一气呵成。枯笔,枯得苍劲;润笔,润得明朗。画外,徐先生的字,如行云流水,润朗俊逸——如此,画里画外,似无规无矩,却不累不赘。笔笔痕痕,连画之印章,均默契如一体,浑然而天成。尤以今年之画,更见此味。如今虽居多黑白的清简,亦或只是云水之间的简寥几笔,均是苍劲之意的抒怀,线条疏朗飘洒,墨色清滋润泽,笔笔自在。浓淡与苍润之间,连留白,都是渺茫天地间月朗人稀时风声笛韵的旷远风雅。
  
  生命的个体,在汪洋尘海,孤独而清寂。倘若,有画为知音,字为伴侣,寸寸旅程,即便日清月冷,亦有了桃花逐流水的亲切暖意。春夏秋冬,也没了明晰的界限,爱与善并肩的心园,始终如故土的温存。
  
  是为序,并以此祝福徐先生。


                                                                                               蘅青    壬辰年冬月於青园
  
2#
发表于 2012-11-23 09:26 | 只看该作者
我等徐老师的画。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09:29 | 只看该作者
艺外之人,没有写序的资格。与徐先生言之。先生说:就要你写的。
无可推脱,只好勉为应诺。

将此篇文章发于此,是因文字里,有柳藏大名。先生画册过千,如今已出。
有行内朋友昨日问之:柳藏谁人?
答曰:文坛一鬼才。
感谢柳藏,只是,不能问我要名誉权。

论坛如江湖,一版如城市。
留恋一城,非城市之美。
不忘的,是城中之人。
江天此一行,不虚。识得挚友几人,就是今年之幸福。

此去,又是一年之末尾。接着是春节,家里家外,俗事繁多。以后来江天的日子,或有或无。
仓央嘉措有诗: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想对几位挚友言的是:来或者不来,在或者不在,你们都在我心里。

此别,我唯一的祝福与期待,是江天的风尚,会有民国之风。唯观点之争,唯学术之争。

昨天,与朋友说:任何人的文字,我进去读了,就想好好读,认真读,如非此种,我觉得是对他人文字的伤害,而这种读。回复亦然,既回每一个帖,都是心之产物。如非用心用情,不如不回。如此,此帖如有不周未复之处,朋友们容谅罢。

另有一消息:若荷就任主编,在编辑一套女作者的书籍。有女性朋友认为自己文字,有纯文学之风格,且质量过关,可联系她。如出版社审稿合格,出版费由出版社承担。不用自费。

[ 本帖最后由 冷晰子 于 2012-11-23 13:31 编辑 ]
4#
发表于 2012-11-23 09:32 | 只看该作者
欣赏。美文堪比美画。
5#
发表于 2012-11-23 09:39 | 只看该作者
平和,淡然,恰切,中肯。好序。
6#
发表于 2012-11-23 09:46 | 只看该作者
虽居多黑白的清简,亦或只是云水之间的简寥几笔,均是苍劲之意的抒怀,线条疏朗飘洒,墨色清滋润泽,笔笔自在。浓淡与苍润之间,连留白,都是渺茫天地间月朗人稀时风声笛韵的旷远风雅。
---------画与字,皆清雅。喜欢。
7#
发表于 2012-11-23 09:48 | 只看该作者
很精美的文字,清新雅致,专业中肯。有此《序》作者兴哉。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10: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雨沐 于 2012-11-23 09:26 发表
我等徐老师的画。
嗯那,很快。
9#
发表于 2012-11-23 11: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冷晰子 于 2012-11-23 09:29 发表
艺外之人,没有写序的资格。与徐先生言之。先生说:就要你写的。
无可推脱,只好勉为应诺。

将此篇文章发于此,是因文字里,有柳藏大名。先生画册过千,如今已出。
有行内朋友昨日问之:柳藏谁人?
答曰:文坛 ...
好象那天晚上我喝多了,大着舌头瞎扯了一番,说我的啥,是人还是画,我全忘了——看来红酒不仅适合女士啊!

晰子的心,是可以从文字里摸到的。雨沐比较幸福,可以和她经常抱来抱去。
人家说文贵曲,其实文更贵于心。从胸腔内处说出来的话,想必更真,更纯,更动人。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珍爱你。


2012收官之作,看来你又要去无网络的清凉老家了。
真可怜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12: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柳藏 于 2012-11-23 11:52 发表
好象那天晚上我喝多了,大着舌头瞎扯了一番,说我的啥,是人还是画,我全忘了——看来红酒不仅适合女士啊!

晰子的心,是可以从文字里摸到的。雨沐比较幸福,可以和她经常抱来抱去。
人家说文贵曲,其实文更贵于 ...

你咋知道?嘿嘿。是啊,每年都要回去休息一段时间。亲亲故乡,看看父母,沉静沉静城市里喧哗久了的心。
此帖,算与你和雨沐、何老以及江天的朋友们道别。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12: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柳藏 于 2012-11-23 11:52 发表
好象那天晚上我喝多了,大着舌头瞎扯了一番,说我的啥,是人还是画,我全忘了——看来红酒不仅适合女士啊!

晰子的心,是可以从文字里摸到的。雨沐比较幸福,可以和她经常抱来抱去。
人家说文贵曲,其实文更贵于 ...

还有,你没喝多。真的。
12#
发表于 2012-11-23 12:52 | 只看该作者
等我出书的时候,也请你给我写絮,不写就要画。
13#
发表于 2012-11-23 12:57 | 只看该作者
多日没来,今日上来先看到晰之玉生烟,至后,烟雨迷艨,泪花渐生。想一个人爱一个人,留在心里,不落齿间,亦为幸事。
保重。
14#
发表于 2012-11-23 16:23 | 只看该作者
细致深入,个性突出,如银钩铁画,有民国时期才人作序之风。
15#
发表于 2012-11-23 22: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冷晰子 于 2012-11-23 09:29 发表
艺外之人,没有写序的资格。与徐先生言之。先生说:就要你写的。
无可推脱,只好勉为应诺。

将此篇文章发于此,是因文字里,有柳藏大名。先生画册过千,如今已出。
有行内朋友昨日问之:柳藏谁人?
答曰:文坛 ...

才认识晰子没几天,晰子就要告别。今天上午刚看到这个帖子,有点不舍。现在想想,聚散随缘,何况晰子只是暂时告别城市的纷扰,去一个清静的地方休息一段时间。羡慕晰子可以选择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受工作的羁绊。哪天,我能请公休假,一定要去看看那些能让晰子写出清雅结论的文字的地方有什么不同之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4042767|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4-7 16:16 , Processed in 0.38020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