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伟人出现之前没人需要他 [打印本页]

作者: 山野青云    时间: 2013-3-4 15:22
标题: 伟人出现之前没人需要他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突然发现了这个规律,如果这个世界不曾出现过凡高和塞尚,也就没有他们的作品,当然社会也不认为就一定需要他们。
       因此得出的结论是:即便没有比尔盖茨,我们也一样会继续着我们的生活,即便没有毕加索,这个世界也一样精彩。
       事实是:所有我们曾经认为必不可少的东西,在没有出现之前,都是最可有可无甚至完全没有必要的东西,电视如此,电脑也是如此。
       但是,当我们接受了一切伟大的发明之后,才会记住那些做出如此卓越的贡献之人。而不是因为他们拥有卓越的才能我们才记住了他们。社会是被动接受体,一切都是在被侵略的时候才会发生意义。包括智能手机和Ipad也是一样。

       也就是说:需要是在不需要的前提下产生的。只有在人们和社会并不那么需要某件东西的时候,人们才会放松其精神,放松对目标的刻意追寻,而就是在这样的时刻,在漫无目的的漫游过程中,一切有可能对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伟大发明才有了市场,才有了用武之地。
       绘画作品也是一样,从原则上讲,没有人会真切地需要绘画作品,甚至整个社会都不需要这个东西。但是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就在于此:看起来不那么重要的东西总是能在无意中成为炙手可热的东西,成为市场上的紧俏商品。毕加索没有出现之前,社会并不需要他的出现,是毕加索本人的才能造成了被社会需要的结果。
        我的意思主要是说:我们如果总是习惯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印象,恰恰是沦为平庸的主要原因。事实上每个人都是不平凡的个体,但最终大多数人都沦为平庸的原因就是因为过分在意别人或环境对自己的看法从而忽略了自身存在的特殊价值。决定一个人是否受他人和社会欢迎的因素取决于公认的教育,但恰恰是公认的教育模式会最大限度地削弱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才能。因为公认的教育模式不是把一个人变成一个人,而是把一个人变成一台机器,一台忠实地执行各种规则的机器。但是在规则之下,已经没有发挥个体个性的空间,也不容许发挥与生俱来的特殊才能。人在社会的意识模式下,只能去做合乎社会需求的事情,而且往往都是显象的需要,但一个人真正价值,却是在隐象的背景下才能看得见。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过分关注外在的显象需求,就必然会忽视隐象的,并完全有可能会改变各种当前格局的能量。
        如果毕加索不是忠实地忠于他自己的内心而恰恰去忠于社会的看法,那么他在当时的选择也只能一个:继续画古典,并且持之以恒地宣扬古典。
       也就是说,天才都不是那种为社会为他人服务的人,他们致力于用一生的时间去创造,目的只为满足他们自己内心的需求,当他们的创造能量得以在最大限度内激发出来并满足了他们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切需要时,他们会喜不自胜,并溢于言表。而后,社会和他人才会试图了解他们之所以异常兴奋和快乐的原因,当然了解到最后所看到的结果就是新产品和新作品。对于创造者而言,作品只是一种获取快乐的途径和形式,而对于社会和他人而言,作品却是最终目的。
        这就是伟大和平庸的区别。对于大多数房奴而言,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是最终目的,但是对于建设者而言,不过就是一套房子而已,甚至还可能是在设计上相当失败的房子。
        当别人用某种既成标准来定位我们的成就时,显然他们自己就是平庸的代名词,我们不能指望平庸的人发现并尊重我们的才能,尤其不能指望平庸的人来支持我们的创造型工作。平庸之人一辈子都被环境埋没,然后再去拼命埋没别人,这就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恶性循环,且已经成为规律。
        不平庸的人,也就是伟大的人,不但认为他们自己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物,事实上也喜欢如此定义别人的存在意义。只有那些平庸之人,才会拼命否定他人的存在价值和创造成果。而平庸之人,不论是对别人还是对他自己,事实上都是否定多于肯定,因为平庸之人的最大特点,就是否定他们自己,否定内心深处最真切的愿望。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