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7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却道是心境悠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12 1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却道是心境悠然
梅青


刚看了一位朋友的文章,她这时的文字比起初识时,读起来越来越有嚼头。然而,却不过是信手写来的随意文字,这就是随笔吧。
我想,大概是她这段时间经历多了,读书也多了,心就活动了,眼光也就有了力量和选择,口气也有了自己的腔调,于是,随意就把心境讲了出来。

随笔就是一种心境!

一直觉得我不是也不愿为讲清一段故事或记清一个人抑或论清一个道理而去动笔写一段或具体或抽象或长或短的话,只不过想随意写出一时深藏的心境。不知道亦是随意读取我的文字的朋友是否能体味到,或者经年后自己随意翻读,也能复得那动笔时的心境。

又岂止是写作这样,书法,笛箫,太极拳,亦是这样。虽是同写一字,同奏一曲,同打一路拳法,天时地利人和不同,每一次的字、曲、拳都各有心怀境界。与其说是练字,吹曲,打拳倒不如说是写的,吹的,打的都是那一时的一份心境。

当然,好的心境,有助于好的墨宝自笔端畅快流出,蛟龙脱兔;使得清曲悠扬飘荡,透人心田;也令拳法气韵悠长,行云流水一般。而且往往毫不费力,亦不费心,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那么简单、随意、自然。

然而,好的心境哪是轻易可以得来?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强求不得,勉强不来!

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其文可谓优美,是极好的散文;它的书法世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然而这幅序文及笔迹是他参加暮春之时的出游活动时所作。几个好友,流觞曲水,饮酒作诗,信可乐也。此时他酒意正酣,七分醉三分醒,提笔落墨,一气呵成。即便涂改也是趣味横生,有种自然的天趣,绝非刻意造作所能得来。

随后回家欣然倒卧,次日醒来,细读序文,品味原迹,对每一字每一笔都十分得意
。然而他再次研磨提笔,想重新写一样的一副或干脆临摹原卷,好多遍都难达到原来的境界,就好像那不是他写的一样。其实,字形还有其中技巧自然不必怀疑,甚至常人难分区别,但其中的气韵境界却难以模仿,深知自己模仿自己也不行,因为那时的心境是模仿不来的,即便是自己的创作。

记得哲学里面,有句名言:你不可能踏入同一条河流两次。心境也是如此。

所以,心境稍纵即逝,不能常有,须得呵护,如清泉流水,容不得一点造作的玷污。

越来越感觉越是经岁月沉淀过的随笔或作品或艺术形式,都是一种干净的心境遇到了天时地利,便悠悠的随意的写了出来,或创造出来,越易得到共鸣!那共鸣的往往不是艺术的内容,甚至你都看不懂,但那其中的心境,便如电闪一般瞬间击中内心,人们在这方面总是无比敏感的,或许是出于心的本能。

我写了好多文章,发在空间,任大家阅读。我发现越是不费气力,偶然写来的,大家越是读的多,评价好。反而,那些我想了好久细琢慢刻的却得不到预料的效果和赏识。这便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心境使然吧!

莫言文似彩虹从天降,却道是心境悠然,心底如泉文似涌。

一二年十二月二日晨收笔
起笔于好友文章的评论
自然心境也有境界的高低,对心境的描摹也有不同,这姑且不论了。

[ 本帖最后由 梅青 于 2013-4-30 13:14 编辑 ]
2#
发表于 2013-3-13 11:08 | 只看该作者
吾儒师曾介绍一片文章与我《永和九年的那一场醉》。说的就是兰亭序。发于13年第一期的十月杂志。以兰亭序为线索,纵横捭阖。拓得非常开阔。
据说,兰亭序就是王羲之醉后随意为之,却成为千古的流传。
可见,文贵在真,在不经意然。
与你同感。
作者想来涉猎广泛。佩服。
3#
发表于 2013-3-13 11:39 | 只看该作者
古人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浑然天成,即在有意与无意之间,神来之思托神来之笔,气韵蒸蔚,如仙吐纳。
4#
发表于 2013-3-13 12:32 | 只看该作者
随笔是一种心境的表达和流露,张扬一种个性,文由心声,表达一种情感和情绪,抒发一种情怀和真挚。欢迎新朋友
5#
发表于 2013-3-13 17:23 | 只看该作者
妙手偶得,浑然天成固然好,那些精雕细琢,字斟句酌的文字也值得学习。凡是流传千古的文字,多是经得起时间漂洗的文字。我平时也喜欢涂鸦一些随手写来的文字,有时还自我陶醉一番。但是我自己知道,自己的文字还不成熟,还有许多需要修改的地方,由于懒,我常常懒得改,朋友们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心里面还不以为然。
——一点感受和楼主分享,目的不在于打擂。
6#
发表于 2013-3-13 20:36 | 只看该作者
“妙手偶得,浑然天成固然好,那些精雕细琢,字斟句酌的文字也值得学习。”赞同陀螺版主观点。愚以为,妙手偶得华章佳作需要一定的功力和水平,一般人还是应该自居推敲精雕细琢,才能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7#
 楼主| 发表于 2013-3-13 21: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陀螺 的帖子

谢谢您的观点,文章得自天然说的是文章的意境,但文笔终究是要长时间的锤炼的,若不然,即使在人生的某个档口或渔渡,偶得了一份心境,笔力不济,恐怕也要溜走了!想来,苏子游小赤壁,作赋成千古名篇。然而,后人前者又有多少人也曾舟游,抑或也有一番心怀,奈何笔力不济,不得其文!此外,愚以为笔力于心境相共融共济!如同乐器的技巧和感情相共鸣!大抵有好的心境的人多必有好的文笔修养,好的文笔修养多哺育美妙心境。就在人生路上相生妙趣。愚论,见笑!望赐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03:04 , Processed in 0.05049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