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27|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读孟札记之七——羞恶之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21 13: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孟札记之七——羞恶之心


  孟子在齐国先后逗留了六七年之久,可见为了推销他的那一套“仁政”的思想,他对齐宣王这个领导人还是抱着很大希望的。尽管齐宣王从来就没有真正地重用过他,最终更没有听他的话,没有实现他“仁政”的主张。而他之所以迟迟没有离开,除了因为有齐宣王“愿君子辅吾志,明以教我”的明确表态,似乎齐宣王的个人魅力也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
  
  可以这么说,和那些爱摆架子、爱耍官腔、道貌岸然的家伙们相比,宣王还不失为一个率真可爱、甚至有些天真无邪的领导人。尽管“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在他身上有着这样那样的毛病,可是他很少为自己的毛病找借口、找理由,多数情况下都能坦然承认,从不掩盖,从不推托,从不颠倒黑白,从不无中生有。即使有时候实在觉得太尴尬太难堪,大不了也只是“顾左右而言他”,把话题扯开罢了。
  
  关于“顾左右而言他”,是一段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宣王的大名之所以为后人所熟知,也许大半都要归功于这个典故。
  
  说的是有一次孟子去见宣王,一上来就给他提了一个问题:“王之臣有托其妻子於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孟子问宣王:如果有人出门之前把自己的老婆孩子托付给朋友,结果等他回来时,却发现老婆孩子正在挨饿受冻,这该怎么办呢?宣王似乎并没有察觉孟子是在和他绕圈子,傻乎乎地就答了一句:“弃之”——从此翻脸不理他,和他绝交就是了。于是孟子又进一步问:“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如果狱官不能治理监狱呢?以宣王和孟子这么长时间的接触,他对孟子说话的方式应该相当熟悉了,所以话说到这个地步,他或许已经可以猜到孟子此言的目的了,可是他却仍然傻乎乎地又答了一句:“已之”——这样的干部,还留着干什么?给他开除公职就是了。孟子等的就是他这句话,最后终于来了一句:“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直接向他质问: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治理好呢?结果宣王终于答无可答,只好“顾左右而言他”,大概是把话题扯到天气上去了。
  
  其实宣王大可以不必理会孟子的,或者干脆把脸一翻:孟先生你什么意思嘛?是说我们国家治理得不好吗?是说寡人不称职吗?这分明就是在“抨击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嘛!你老先生睁大眼睛看看:在我们的国家,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建设成效明显,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短短几十年内,就已经取得了如此成绩,你敢说我们“四境之内不治”?开什么玩笑!
  
  宣王的率真可爱恰恰就在于他不会睁着眼睛说瞎话,就在于他敢于面对事实,敢于正视自己的过失,尽管在如此重大的问题上,他还羞于承认自己的失职或是无能。
  
  不过这已经相当难能可贵了,因为羞于承认,就已经证明了他还有一颗懂得羞耻的心,而“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正是这颗懂得羞耻的心,恰恰就为隐藏在他内心深处的大“义”、正“义”打开了一扇通往“仁政”的大门。而这一点,恰恰是孟子几年来对他不离不弃的原因所在。
  
  如果说宣王的“顾左右而言他”向世人展示了他那颗难能可贵的“羞恶之心”,而在“君臣知罪”的故事中则更可以看出他的坦诚和正直,这一点,竟和子路的“闻过则喜”有异曲同工之妙,按照儒家的标准,是已近乎圣贤的境界了。
  
  故事说的是孟子到了齐国的平陆,又和平陆的大夫距心兜起圈子,向他提出一个奇怪的问题:“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乎?”意思是说:如果你的士兵三次擅离职守,你是否要惩罚他呢?距心的回答很直接:“不待三”——这种事怎么用得了三次呢?一次就得枪毙了。于是孟子接着又来了一句:“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於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可是你距心大人失职的地方也够多的了,老百姓有亲难赡,有子难养,有房难住,有学难上,有病难医……可是光那些外逃的贪官们每年就要卷走亿万资金,你个当领导的怎么就不把自己“去之”了呢?
  
  其实,孟子这么质问,实在有些冤枉距心了。试想,一个国家的大政方针在那搁着呢,一个地方官又能有多少作为?所以距心对孟子的指责断然否认:“此非距心之所得为也”——这事也不是我做得了主的啊!《孟子集解》则帮着距心进一步解释说:“此乃齐王之大政,不肯赈穷,非我所得专为也。”距心很清楚,这分明是上头制度政策的问题,我又怎么敢随便乱搞呢?我又怎么敢和中央的大政方针有悖呢?
  
  对此,孟子颇有些不以为然,又举了一个例子说:“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在孟子眼中,其中道理远没有那么复杂,当官的管理老百姓就好比给财主家放牧的牧人一样,如果你找不到草料喂养牛羊,你是会把牛羊还给人家,还是站在那眼看着牛羊饿死呢?你距心既然拿着国家的工资、享受着国家的福利,就不要拿上头的制度政策来为自己开脱。“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啊,各级部门发文件时说的总是“原则上”,可是在“原则下”办事的不照样比比皆是吗?可见,即使在制度中有这样那样的束缚,毕竟只要真心肯做,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而如今你没有那么做,就是“不为也,非不能也”。那么,你还有什么理由为自己辩解呢?
  
  几句话终于驳得距心哑口无言,最后俯首认错:“此则距心之罪也。”后来,孟子见到齐宣王,便和他说起这件事,并且告诉宣王:你的地方官我认识五个,只有这一个距心知道自己的过错。宣王闻听,也深有感触,并且坦承,这事怪不得距心,都是我的错:“此则寡人之罪也。”把下属们犯错误的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
  
  其实,五个当官的里面有一个人能够“知罪”,这已经相当难得了,比起那些所有“领导永远正确”的社会,已经不知强了多少倍。由此我们不由得想起了古代那些深为后人所不耻的“封建帝王”们,尽管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生活腐化、残暴不仁,可是在重大的天灾人祸来临时,却往往会发布一道“罪己诏”,以告知天下即使“万方有罪”,可是归根结底却是“罪在朕躬”,希望自己担下所有的罪责,希望老天爷把所有的惩罚都加在自己身上,而不要让可怜的老百姓受苦受难。这一点,也许正是那些封建帝王可以得到民众支持的原因之一吧?或者也许正是那个为我们所深恶痛绝的“封建制度”得以延续数千年的原因之一吧?
  
  
2#
发表于 2013-4-21 21:09 | 只看该作者
碰上宣王这样的领导,还是不错的!
3#
发表于 2013-4-21 21:51 | 只看该作者
皇帝贵为天子,天降大灾,那是在惩罚他不听话的儿子,皇帝主动承担责任本就天经地义嘛!既然贵为天子,不想承担责任谁能奈何?只能期待老天开眼,恶有恶报了!
4#
发表于 2013-4-21 23:02 | 只看该作者
昨天四川的芦山发生地震,让我想起五年前的“汶川”地震,某些灾区的“宣王”向中央瞒报灾情,理由是不能给自己的政绩“抹黑”,也不能给政府“抹黑”,可见,官员政绩跟自然灾害都是“挂”上“钩”的。
好大喜功,只听好话,最爱歌功颂德,犹喜歌舞升平,这样的“疾病”比“齐桓公”身上的“病”更为严重,却还要自说自话、自欺欺人。可是,瞒天过海在今天毕竟是行不通的,而真正的务实之风的大面积形成,仍然尚待时日。
5#
发表于 2013-4-22 08:05 | 只看该作者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现在的官员大概缺少的就是羞恶之心吧。
6#
发表于 2013-4-22 11:19 | 只看该作者
由此我们不由得想起了古代那些深为后人所不耻的“封建帝王”们,尽管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生活腐化、残暴不仁,可是在重大的天灾人祸来临时,却往往会发布一道“罪己诏”,以告知天下即使“万方有罪”,可是归根结底却是“罪在朕躬”,希望自己担下所有的罪责,希望老天爷把所有的惩罚都加在自己身上,而不要让可怜的老百姓受苦受难——
典型的“顾左右而言他”。
7#
发表于 2013-4-22 14:45 | 只看该作者
提起来, 我需好好品味。
8#
发表于 2013-4-22 15:23 | 只看该作者
他们多数不是千煎万熬成的婆,是天生的龙种。那些煎熬大概把人性中的真实都煮飞了。
9#
发表于 2013-4-22 21:20 | 只看该作者
当官的学问,小百姓永远学不会。一旦学会了,就变质了。如空老弟以为呢?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4-24 19:2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诸位!
孟子最近很忙,可是我老人家也很忙,竟难得有空细读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叫我老人家也不敢相信了……
11#
发表于 2013-4-25 12:15 | 只看该作者
如空的故事讲的地道。顾左右而言他,我们的官员有时还做不到呢。像那位红豆局长,面对水污染的追问,强辞夺理,居然都不肯委婉些顾左右而言他。
12#
发表于 2013-4-25 19:59 | 只看该作者

标题

这文写得真是有趣,步步环扣。等将来我想跟如空讨个文集,给我家孩子学习,真是好教材…
13#
发表于 2013-4-25 20:08 | 只看该作者

标题

如此攻心的问法,把齐宣王和距心都问住了,说自己有罪。然而回过头来,孟子问别人的罪倒是问了,何尝劝施政七年而不能达成,自己不也是失败吗?想做和做成之间不仅仅隔着主观态度,还有很多是时势环境。孟子假若是谏臣,便是谏臣的"失职",孟子攻心尚且如此,同样距心在管理实践方面的"失职"也是难免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1 04:18 , Processed in 0.12646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