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的原则(一)距离产生美 邓迪思
美感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直觉,这种直觉对习以为常的事物总是忽略,而对遥远的新奇的事物抱有很大的兴趣。
距离产生美。
为什么网络会产生那么多的网恋?因为有距离,距离能够产生吸引力,从而渴望接触和了解。假如你恋上了邓迪思,会觉的他还不错,有点儿才气,距离产生了美。但真的天天在一起了,就会发现,邓迪思这个人每天除了读书就是写字,索然寡味,一点不懂生活情趣。消失了距离,美感也就不存在了。
让读者产生距离,这才是写作的秘诀。
艺术家都是把事物摆到某种距离之外去观察的,从而给读者一种新鲜的感觉。
怎样产生距离呢?那么,就要摆脱常态。
我们到一个商店,东看西瞧,看看哪件东西好,这是常态。而艺术家注意的是我们不注意的那些细节。我们到一个公园,观察到很多东西,好看的,好玩的,这是常态。而艺术家可能只看到了一棵树,这棵树给他带来许多遐想。人们观察春天,看到草绿了,燕子来了,放风筝的人多了,这还是常态。艺术家可能只捕捉到了一阵风或是听到了一种声音。
我们写青春,快乐或者悲伤,有很多用滥的意象,这也成为常态了。而日本的茨木则子则看到了另外一种画面。在她最漂亮的时候,炸弹,死亡,男人走上战场,失败,卑屈的走在大街上,听着美国的爵士乐,在寂寞中度过青春时光。她希望,在上年纪的时候,画出最美的肖像画,像法国的普奥伯伯一样。
这首诗,和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样,视角独特,都是寄托民族希望的一种有灵魂的诗。在诗里,青春就是一种希望。
约瑟夫·奥康纳说“写作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技能,你要想成为名副其实的作家,那么就要尊重这门艺术,尊重它们创作的原则。给自己的情绪加上各种各样的形容词,那不是文学作品!!!那不过是个人的情感宣泄!!!”
你要记住,文学家看到的世界是和常人不一样的,他们不会写出常人的情感。平常人看到的是真实的世界,而艺术家看到的是虚幻的世界。
一条路,在常人眼里不过是个交通设施,而艺术家会看到另外的意义,他会赋予这条路很多超出现实的想象。幻和真,何为幻?何为真?你以为只有平常人看到的那才是真吗?平常人把这世界太物质化了,反而倒找不出物质的本来面目。一棵青菜,仅仅是我们的食物吗?它出生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别的意义了吗?我们祖先经常从平凡的事物中探寻出哲学的意义,大家看诸子百家就知道了。
何为幻?何为真?存在不仅仅是为了存在,存在有存在的真正价值,那是一种不可以用金钱和普通的欲望来量化的价值。我们平常人以为看到的是真,文学家看到的是幻,也许他们才是错的,文学家眼中的幻象更具有真理的意义。
艺术家捕捉幻象,捕捉距离,恰恰是为了还原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探寻事物的真理。这种真理是平常人发现不了的,和读者有很大的距离,从而造就了艺术,造就了美。科学是一种最注重客观最注重实际的活动,而艺术是一种最注重主观最注重幻象的活动。
艺术要摆脱一切才能获得一切!!!
艺术要摆脱现实才能发现真理!!!
读者欣赏作品有距离,作者创作作品也要有距离。
作者可以主观,但不能任由自己的情绪宣泄,他要从情绪里跳出来,站到一种客观的角度上去写作。也就是说,创作时要和自己的情绪拉开距离。但观察时,可以主观地自由联想。
曹雪芹写宝玉、林妹妹、宝钗,并没有加入个人的爱憎,他只客观的写出来,让读者自己去感受,所以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林妹妹。很多爱好者,总是不经意地把自己的情绪带给读者,试图控制读者,让读者跟着自己的愿望走,这是大错特错的。除了杂文,议论性的文章,任何作品,小说、戏剧、散文、诗歌都不可以去牵读者的鼻子。读者要站在不受干涉的角度上去看你的作品,他是自由的。破坏了这个原则,就失去了距离,失去了美。
读者读你的作品犹如在超市里购物,可以凭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你的情绪是促销员,会让读者讨厌的。而当代作家,加入了太多的自我情绪,80后尤其如此。艺术家即使写自传,也是跳出来写自己的,就象卢梭的《忏悔录》。距离是文学创作的基石。
文艺作品就是一幅画,一出戏,读者不是有为的来看它,而是无为的来看。性欲小说,完全是为了刺激读者的感官而写的,这是有为的创作,读者是有所求的去看,一切有为的作品都不是艺术。艺术不是为了让读者感受现实,恰恰相反,是为了让读者忘却现实,进入一个虚幻境界,就像贾宝玉进入太虚幻境一样。
所以,艺术的本质应该是理想主义的,而不是现实主义的。尽管现实主义是一大流派,但遭到过许多艺术家的批评。《包法利夫人》大家都认为是现实主义小说,福楼拜坚决不承认,他声称,他讨厌任何形式的现实主义。理想主义者并非不写现实,但他们的现实和真正的现实有很大区别,拿《红楼梦》来说,很多看似现实的章节已经被赋予了象征的意义,很难说这是现实主义的。
在世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并没有走的太远,后来很快被表现主义,存在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意识流,荒诞小说,黑色幽默等文学形式取代了,这些流派,都跳出了现实主义。如南美文学大爆炸中产生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完全是荒诞的。但这个名词翻译的不好,“魔幻”和“现实”这两个词放到一起怎么看怎么别扭,所以文学爱好者们不要看到挂着现实主义尾巴的流派就是现实主义,完全不是一回事。
艺术是要和实际人生有距离的,西方的画家为了追求真实,在手段上竭尽全力让人和物逼真。但后来放弃了,并诞生了许多新的流派,反观中国画,从来没有追求过真实,讲究的是笔墨情趣,结果就造成了这样一件事:中国画在国际上的地位很高,而中国的当代文学在世界上地位很低。假如画画仅仅为了逼真,照相早把它淘汰了。假如小说仅仅为了现实,新闻也就把它消灭了。摄像这么一种看似真实的东西,也分为技术和艺术,技术如新闻照片,追求真实;而艺术的摄影从来都是夸张的,捕捉平常人肉眼看不到的景象。
艺术追求的是艺术的真实,而不是现实的真实!!!
齐白石有一次画了一枝梅花,画完后意犹未尽,又添加了一只蝴蝶。但是,梅花开的时候已经是寒冬腊月,哪来的蝴蝶呢?齐白石也怕人问,就在画上题了一段话“君曰,梅开时安有蝶乎?吾曰,君曾游罗浮山乎?君曰,未也。吾曰,君勿问。”李苦惮在旁边看到了就问“老师,您去过罗浮山吗?”白石老人笑着说“我也没去过”。这就是艺术的真实,在白石老人眼里,这就是艺术的境界,艺术从来不为苛求于事实而存在。艺术作品是天上够不着的一颗星星,而不是地下触手可摸的石子。
对文学爱好者来说,必须练就两个能力,一个是观察力,能够观察到常人看不到的一面;另一个是想象力,能够想象出常人想不到的世界。如果你和现实总也拉不开距离,那么作品也很难不俗。要从现实中去捕捉虚幻,要从平常中去捕捉离奇。一句话,要从俗不可耐的日常生活中去寻找距离!
好了,今天先讲到这儿,大家自由讨论。
邓迪思写于2009年5月28日
创作的原则(二)让心动起来
大家先看一首诗,美国华莱士•史蒂文斯写的《事物的表面》:
1、 在我的房间,世界超出了我的理解,当我走动的时候,我看到它由三四座山和一朵云组成;
2、 在我的阳台,我观察着黄色的空气,并在我写作的地方阅读“春天像脱了衣服的美女”;
3、 金树是蓝色的,歌手把大衣拉在头上,月光被折叠到大衣里。
这首诗是首很主观的诗,充满了联想。
第一段世界在诗人的心中不过是三四座山和一朵云,而世界本来很大,但诗人不打算去客观的反映它,而是写出了自己心中的世界,他把世界幻想为这个样子。毛泽东说世界是个小小寰球,也是一种主观的想象,反映了他的一种情趣,他不惧怕这个庞大的世界,反而去眇视它,充满战斗精神。
第二段描写春天的风暴,空气变成了黄色,很脏。普通人没人喜欢这种鬼天气,但诗人很乐观,反而饶有兴趣的去观察它,并觉得它象脱了衣服的美女。
第三段,金色的树明明是金色的,但诗人偏偏说它是蓝色的,在诗人的心中,金树可以是他喜欢的任何颜色。月光是无形的,但诗人把它变成了有形的,并把它折叠到了大衣里。李清照的“绿肥红瘦”也有相似的特点,绿和红只能用多和少来形容,而清照的心中可以把它想象成肥或瘦,拟人化了。苏小妹的“清风扶绿柳,淡月失梅花”和折叠的月光相似,清风本来只能吹拂绿柳,如王维《周庄河》“清风拂绿柳,,白水映红桃。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而苏小妹却让清风像一个有情意的人一样去扶绿柳,而让淡淡的月光像一个失意的人一样失去了梅花。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年看到,文学可以唯心的去想象,而不受客观实际的约束。文学中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只是一种心理活动,它并不真实的去反映客观。但是,这种非自然真实的描写却更加有情趣,并更有艺术价值。
文学作品中的世界不过是文人心中的世界,文学创作是某种意义上的一种唯心艺术。
佛家说,树叶为什么在动?不是风在动,而是你的心在动。
对作者来说,只有让心动起来才能让作品更有激情,更有艺术魅力。
让心动起来,西方叫作“移情”,即把自己的心移到其他的事物上面,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
《红楼梦》中的宝玉是个典型的移情者,他是“情不情”,即对一切无情的事物都有情,他常常对水中的小鱼儿说话,对着石头发呆。
移情要达到物我同一的效果,要把自己想象成那个事物,让事物带给自己灵感。
一般的文学爱好者,只会观察事物,去仔细的描摹,让自己的情感左右事物;而艺术家是让自己的情感进入到事物之中,让事物左右自己的情感。
比如你去描写天上的一轮明月,你看到它美、亮,并联想到它像玉盘、或像银镰,这是明月在我心,不是移情;另外一种,你注视明月,完全投入到它的影像上,直到它带给你一种特殊的感受,你能够表达出一种与众不同的体会来,这是我心在明月,是移情。
当你移情的时候,你会体验到一种人与物混为一体的感觉。《庄子•秋水》中说,庄子与惠子同去游玩,庄子说“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小鱼的快乐本来是没有人知道的,但当庄子移情到小鱼身上时,他就能感受到它的快乐。
杰克•伦敦的《雪狼》《荒野的呼唤》,也是把情移到了动物的身上,从而细腻的写出了动物的感受。
任何事物都可以被移情,帕慕克在《我的名字叫红》里,把自己想象成了很多事物,人、树、狗、颜色……
网络上,也有移情的好文,冷秋的《醉秋》就是这样一篇。她在写这篇散文时完全把自己融入了秋的景色之中,彻底的陶醉了,从而得出了秋醉了的这样一种感受。她在结尾里写道,“半杯酒香意未尽,沉醉了这叶落暮苍秋夜凉。举头望星空,云儿正觅裳,皎月如银镰儿在轻轻的吟唱。蓦地,我心释然,苦觅秋梦寻秋色,原来秋儿已悄悄把美丽放在了我心上。起舞弄清影,醉了又何妨?醉了这秋与梦的私语,醉了这诗与酒的欢唱。”融入到秋景中时,她发现普通的描写已经达不到她的要求,突然间释放出一种醉了般的感情,于是,就写出了这样一篇与众不同的好文。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只有你把自己融入到要描写的事物之中,这些事物才能给你带来独特的情感。
许多人以为,文章不过就是自己的情感渲泻,其实恰恰相反,当你把情移入到事物之中的时候,你的心已经不再属于你自己,而是交给了你要表现的事物,它带给你灵感,带给你独特的情感,你不过是它的代言人。
大作家在塑造一个人物的时候,往往随着人物的变化而改变了自己的写作初衷,他们笔下的人物决定他们怎么铺展故事,而不是由他们自己决定的。
于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来说,一切笔下的人、物都是有生命的,是活的,必须去尊重他们。只有你把心交给他们,他们才会触发你的灵感,让你产生创作的冲动。是他们向你传达了他们的信息,这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你听懂了他们,并写出来。
这样说起来似乎显得很唯心,但是你要知道,文学本来就起源于唯心主义,它产生于神话故事和对神的崇拜,是那种神秘的感觉造就的文学。
文学从来就不是唯物的,如果你的文学观已经被唯物主义改造了,那么建议你去搞科学,而不是搞文学。
文学和科学是对立统一的,如阴和阳,缺一不可。
艺术活动是事物传达给你信息,而不是把你的情感加在事物上。
王羲之写“鹅”字,观察了许多的鹅,所以他的“鹅”字别有情致。我们看到的与其说是书法,不如说是鹅带来的美感。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突然得到一种感悟,创造了一种美妙的书法。我们看到的那种神韵,其实就是剑舞。普通人写的字之所以不是书法艺术,因为它仅仅是个符号,没有传达出那种事物的信息,那种艺术的美感。
艺术的美感是独特的,是活的,是有神的。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在欣赏它的时候,如果用眼角的余光一瞥,你会觉得她好像活了,微笑着向你走来。罗丹的雕塑,在灯光下凝神注视一段时间,你会感觉到人物的肌肉在轻轻地跳动。
媚俗和庸俗的作品之所以不是艺术,是因为它不是活的,没有生命,它传达不出那种生命的信息。在艺术家的心中,万事万物都有生命,万事万物都有感情。
狭义的情感只能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在媚俗作家的描写下,这种情感越来越虚伪,这个社会,本来就没有多少真情,而我们的媚俗作家虚构了许多假的真情。
广义的情感可以对任何事物有情感,只要你的心能动起来,移情到它上面,你就能从中获得信息。
很多爱好者写作时杂念太多,不够专一,总想着炒作、成名,从而写不出真正的艺术。
那么,我赠你两句话:
万欲万念都在动,你的心不要动;
万事万物都不动,你的心要动。
邓迪思写于2009年6月5日
文艺美学基础讲座三:文艺的内涵
艺术的魅力来源于思想的深度,轻浮浅薄的作品是不会进入艺术的圣殿的,什么样的艺术才能成为艺术品呢?是那种有内涵的作品。
法国十八世纪著名雕塑家加尔波创作了一座雕像,表现的是十三世纪意大利比萨暴君乌谷利诺父子被起义者囚禁在高塔里活活饿死的一幕:两个儿子饿死了,倒在他身边,他号啕痛哭。而艺术大师罗丹看到这尊作品之后十分惋惜,他认为波尔加糟蹋了这个题材,表现的内涵太平庸。于是罗丹重新创作了一座雕像,表现了这样一幕:乌谷利诺的一个儿子刚刚断气,另一个在垂死挣扎,乌谷利诺对未死的儿子的哀嚎毫不理会,准备吃死了的儿子的尸肉,可他又下不了口,干瘦的脸孔在变形的抽搐。
加尔波的作品只是一般性表现了乌谷利诺父子死亡的过程,没有再进一步去分析这个暴君。而罗丹则深刻地挖掘了这个题材,一方面他表现乌谷利诺的暴戾和自私,另一方面又表现他的人性尚未完全泯灭,那种饥饿和灵魂的斗争,死亡的威胁和求生的渴望,残暴的本性和内心的挣扎,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
梅塘聚会的几篇小说,拿都德的《最后一课》来说,他表现爱国主义的手法犹如学生作文,只是描绘了一个爱国的老师的形象,尽管也很感人,但不够深刻。而莫泊桑的《羊脂球》显然要高出一个档次,莫泊桑从一个妓女的身上发现了爱国精神,爱国并不是知识分子的权利啊,底层人也爱国的,文化的传统因素影响着每一个法国人,单这点儿就比都德立意高。然后莫泊桑进一步挖掘,表现了低贱的人身上有高贵的一面,而高贵的人身上有低贱的一面,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爱国者和有良心的人呢,是那些底层的人,而不是上流社会。所以《羊脂球》一问世就震憾了世人,成为世界名篇。
文学艺术有美的内涵,它要具备三方面的美:叙述之美、描写之美、思考之美。
叙述能够把一些事件、人物或者感情充分的表达出来;
描写能够把人和事表现的栩栩如生,能够把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思考能够从深层次上挖掘主题,揭示人与社会内在的本质,而不是表面的现象。很多的文学作品是在前两者上下功夫的,而没有在思考上下功夫。而作品艺术成就的高低,首先是在“立意”上决定的,“立意”好的作品即使词句差一些也会比那些词句好而“立意”平庸的作品成就高。叙述和描写是外在的东西,而思考是内在的东西。举个例子,叙述和描写好比是衣服,思考好比是人的身体。那么,是一个身材臃肿,穿一件镶满珠宝的肥婆好看呢还是一个身材苗条,穿一件普通的牛仔装的少女更漂亮呢?艺术要从内在的东西上去琢磨,而不是在外在的东西上玩花样。艺术大师总是用平常的语言写出精彩的作品,而庸俗作者总是用精彩的语言写出平常的作品。有了思想的高度,才会有艺术的高度。思想是怎么来的,是从长期的多察善悟中积累而来,厚积才能薄发。
思想可不是读几本书就能总结出来的,大凡艺术家,要么有广阔的人生经历,要么有深厚的学识,并且在此基础上勤奋学习,努力思考,才逐渐得到艺术的真谛的。人的思想就象地下水,东一点西一点汇集到一起,再加上一定的压力,才能喷薄而出。文艺的内涵体现在思考方面,思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思想的洞察力:
优秀的文艺作品能够洞察社会与人生的本质,而不是表现那些暴露在外面的现实。《红与黑》写作之初是从一件报纸上登的谋杀案里得到的启发,斯汤达思考了许多背后的内容,他从杀人动机上进一步分析了社会造成人心理扭曲的根源,那个社会必须要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才能获取成功。所以他塑造的于连形象,野心勃勃,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巴结权贵,直到梦想幻灭,却把罪因归到他的情人头上,开枪试图杀她。野心失败了,爱情也破灭了,于连得到了什么呢?为什么这样一个天才会走向灭亡呢?
《罪与罚》中的大学生几乎毫无理由的谋杀了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他不为钱不为名,只为了一种病态的理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呢?很可惜,正是风华年少时。原因在哪里呢?在于那个病态的社会,陀思妥耶夫笔下的穷人都承受了太多的心理压力,超出了他们的忍受能力,于是脆弱的那一个灵魂就走向了罪恶。那个社会,只有两种人犯罪,富人和穷人,富人因为贪欲犯罪,穷人因为压力犯罪。
我们在构思一件作品时,不能流于它的表象,而要深入调查和分析它的潜在内容。同样是战争题材,西方作品就能出现《永别了,武器》《西线无战事》那种用人文主义来思考战争的小说,而我们的为什么总是清一色的英雄赞歌呢?
2、审美的情趣:
不同的人心中有不同的美,但审美观是有高下之分的。有气质的人会从维纳斯的雕像上寻找美感,而庸俗的人只会在美女帅哥图片里寻找刺激。而世上的俗人是多数,艺术不能降低格调为了俗人而写,否则就会成为商业文学和庸俗文学。
艺术说到底是象牙塔里的学问,是阳春白雪的。那种认为大众普遍接受的艺术才是好的艺术的观点是错误的,艺术家的思想是超前的,当世人根本就理解不了,只有少数知音能懂。然后再从这小众人群流向大众人群,在这传播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阻碍,但最终大众是会接受新的理念的。所以,很多艺术家都是死了以后才被发现,他们的作品在死亡之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里才能被承认是伟大的作品。
艺术好比是高山上的雪,需要慢慢融化成水,最后成为大江大河,并融入海中。庸俗好比是地坑里的水,虽然一开始就在低处,容易被人接受,但蒸发的也快,成为不了江河的。
3、 社会的责任感:
艺术家不能是个人天地里的自私的家伙,只在个人情感上作文章,他必须以社会为己任,心怀天下,并推动人类社会向更高的程度进化。作家也是社会声音的代表,他要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来为大众说话,所以,诺贝尔文学家总是颁给那些怀有深深的社会责任感,并充满人文主义思想的战士,而不是颁给那些给政府拍马屁的人。
关于文学的内涵,有几种错误的理解:
1、 把快感当成美感:
吃了美食、喝了好酒、身边有美女或帅哥陪着,人会感到很美;读了好诗,看了好画,听了优美的音乐,人也会感觉很美。前者传达的是生理的快感,而后者传达的才是艺术的美感。但当今文学有一种不好的趋向,即把快感当成美感来传达。作者把自己从生理快感中得到经验传达给记者,从而使读者得到一种间接的快感。
艺术的美感是来源于一种独特的观察和思考,即使是一个满是皱纹的老人的画像,我们也能从中得到美感,它是一种思考的美,而不是直接的感官的刺激。这其中有个观察、再抽象、再还原来具体形象的过程,它经过了过滤,最终是一种艺术的结晶体,而不是一张肤浅的写真照片。
2、 用过分的理智来对待美
美要经过思考,但并不是说要去凭理智来表达式冰冷机械的文字,它毕竟是人的情感的一种体现。我们去游玩,看见一处风景,觉得它很美,其中有多少理智成分呢?这只是一种情感上的直觉,而美感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直觉。对美感用议论的方式来表达,就会大煞风景,破坏美感。
3、 把偏激当成美
自然的美在于一种和谐,尽管处处存在矛盾,但整体是和谐的。过于偏激的文字会破坏和谐,从而失去美感,让人感觉生硬。但话又说回来,保守也同样不是美,保守的文字毫无生气,刻板无为。存在的必然合理,合理的必然存在,中心是合理,凡是不合理的最终不会存在。
而艺术的内涵,是寻找那未来的合理。
邓迪思写于2009年7月4日
文艺美学基础讲座(四)
语言的美学探析
语言怎样才能给人美感,有些文章用了很多的美词,却没有给人产生美感,为什么呢?
关于美,斯宾塞有一篇回忆说:“有天晚上我去看一个舞女跳舞,她的动作多半是牵强过分的,我暗地里骂她丑陋……但她偶尔也展现出一点优美的动作,都是不大费力做出来的,我注意到这点,同时想起很多互相印证的事实,因此下了一个结论:在换一姿势或是要做一个动作时,费的力量越少,就表现的越美。”
同样的,用在语言上,我们也可以得出,越省力的语言越美。古人说“辞达而已矣。”把要表达的内容用最省事、最简洁的话写出来就行,没有必要去玩弄语句,非要在一句话上搞出什么新花样来。
我们先来看一篇情感日志:
其实,并不是不爱或放弃了,只是从前暴露于日光下的大片眼泪,我已让它衍生为夜的产物。时光在年少的记忆中烙下的伤口,荒芜而潮湿。 没有了退路,便只好接受现实。 所谓每天用寂寞的文字不厌其烦地祭奠那片盛大而缠绵的伤口,把那些伤痛赤裸裸的摆在所有人面前,他们一遍遍的参观着,诉说着所谓的同情和虚伪。你知道我要的不是这样,其实只要你的一句话,我所有的伤痛都会愈合。可是那句话你至始至终都没有说出口。 每一次刻骨的疼痛过后,我便只剩下隐忍与缄默的爱。那近乎疯狂的执著。我深知一切都将云淡风轻。 只是。请原谅我的偏执。原谅我的一无是处。 我不知自己除了怯弱还剩下些什么。沿途的风景那般美好。为什么。我只看得见你落寞的笑容。 你的身影融入纠结的尘埃。一度化为记忆中写满伤痕的路过的风,为了忘却的纪念。当我自己困惑在自己心里压抑时,也只能在这文字里寻找出自己心里的答案,任何嘴上无法表答的语言也只能在这指尖流逝 ............
摘自傷↗狠美《原谅我,再次为你堕落 默守愛》
这种语言在当今文坛盛行一时,却是一种病态的语言,它是矫揉造作的。“只是从前暴露于日光下的大片眼泪,我已让它衍生为夜的产物”。大概作者是想说她由白天哭转为夜晚哭了,但是仍然让人不明白她由相思鸟转变为猫头鹰的过程到底和“并不是不爱和放弃”有什么关系?“所谓每天用寂寞的文字不厌其烦地祭奠那片盛大而缠绵的伤口,把那些伤痛赤裸裸的摆在所有人面前,他们一遍遍的参观着,诉说着所谓的同情和虚伪。”读完这句话,我的第一感觉是作者的神经有毛病,她很变态啊,有了伤口不去医治,而是去祭奠,还让人参观,并任由人诉说“所谓的同情和虚伪”,至少她有暴露癖的倾向。剩下的文字也一无是处,两个字评价就是“啰嗦”,几句话就能说明白的事,用了这么一大篇累赘的语言。
我们再来看一篇文章:
那年,我二十岁,戴顶高等学校的学生帽,在蓝底白点布褂下面系条裙子,肩挎书包,只身一人在伊豆旅行,到那天已经是第四天了。我在修善寺温泉住了一夜,在汤岛温泉住了两宿,然后,足登高齿木屐,攀临天城。纵然那层峦叠嶂、原始莽林和苍石巉岩的秋色是那样令人赏心悦目,但我还是为另一个期待而心头乱跳,两腿加快了速度。这时,豆大的雨点迎面扑来。我向蜿蜒曲折的陡峭山坡健步疾行,终于到达山顶北口的一家茶馆,舒了一口气。江湖艺人一行已端坐在那儿小憩,我因心中的期待过于出乎意料地得到实现,伫立在门口发起呆来。
摘自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
这篇文字要比上篇短一半,但是人物的身份,一个二十岁的学生;发生的地点,伊豆茶馆;发生的时间,第四天;发生的事件,要去见一个人;以及心情、景色都描绘出来了,并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悬念,主人公要去见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这么着急?
我们不得不佩服川端康成的文笔厉害,这么短一段话就能包含这么多的内容,还给读者遐想的空间。同样的,我国的大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也是在寥寥几句话中就能逗露出大量的信息来。
川端康成因《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而获得了196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传言那年本来要发给老舍的,可是老舍自杀了,所以给了川端康成。不过后来被专业人士证为谎言,因为这种说法不符合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程序。
川端康成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和他深厚的文字功底以及渊博的知识是分不开的,他能把日本传统文化的气息巧妙地融入到现代的写作技巧之中,并且风格简练,意境唯美。我们学习写作,一定要向好的作家和作品学习,而不能去学那种媚俗的写作方式,一旦陷入了媚俗的泥潭中,就不能自拔,在艺术上走火入魔。用最节省的语言去最大限度的表现内容,这是文学创作的原则之一。美的语言是高效率的,节奏鲜明,思路清晰,不拖泥带水。
我们再来看一篇文章:
表哥又把刘忠德领到亚马逊洗浴中心大门边,说你就在这里立正站着像解放军站岗那样两条腿中间不能有缝!见刘德忠站不好,表哥便对刘忠德急切而草率地训练了一通,然后说无论来男人或者来女人哪怕来一个比你傻的傻蛋你都要毕恭毕敬地说老板好欢迎来亚马逊洗浴中心,表哥说要是他们走了你就说老板请慢走欢迎再来你重复一遍!表哥说你这是吆喝驴呀像我这样用普通话说!刘忠德又学了一遍!表哥说你那口音实在是太硬太难听太像驴叫!表哥说你的声调再往上飘一点儿以后你多跟小琴学她说的声音最甜。最后表哥说等正式上岗领班的于经理就会觉得你心灵手巧是天生当门童的材料,否则你会被炒鱿鱼。刘忠德说表哥你的关系这么硬还能炒我的鱿鱼吗?表哥说什么叫关系硬不硬现在是市场经济六亲不认好啦你就练吧。
摘自《十月》2001年第6期 邓刚《桑拿》
这篇文章的语言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主流之一,这段用复杂的语言描述了一件简单不过的小事,其中用了很多复调的手法。复调,是音乐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方法,把一段优美的旋律重复几次,以达到强化主题的作用。但这篇小说,是把弹棉花的声音重复了一遍又一遍,是在折磨读者的神经。当代文学衰落,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就是无论诗歌还是小说都喜欢用一种神经质的语言去表现一件普通的小事。而我们知道,世界上的大作家正好相反,他们是用一种简练的语言去表现一件不平常的、有内涵的主题的。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篇作品:
那个死在她的蓝色衣裙里的人在歌唱。死亡对着沉醉的太阳沉浸的歌唱。她的歌声里有一件蓝色的衣裙,有一匹白马,有一颗发出她死亡之音的文身的绿色的心。暴露在一切毁灭下面,她在一个就是她自己的被误导的少女旁边歌唱:好运护身符啊。她不顾嘴唇上的绿色的雾气和眼睛里灰色的寒意,她的嗓音腐蚀了那玻璃杯带来的渴意与手之间的距离。她歌唱。
摘自阿莱杭德拉•皮萨尔尼克《夜间的歌手》
这篇散文诗也是运用了复调的语言,描述了一个穿蓝衣裙的少女之死,她被自己误导而自杀,但是她对人生对社会一直在歌唱,她要表达什么呢?像是一个谜,只能靠读者自己去寻找答案。我们不禁联想,人生应该是在歌唱中度过呢?还是在消沉中度过呢?这很像是作者的遗嘱,因为才华横溢的作者在36岁那年服安眠药自杀了。
语言是传达信息的一种工具,而文学语言是传达美感信息的载体。文学就是为了探寻美,发现美。
文学可以在社会中发现美,也可以在人的精神中发现美,也可以抛开一切,去寻找一种超脱的美。宇宙是复杂的,而宇宙的美却是简单的。物理学家用简单的定律来定义宇宙之美,而文学家则用简单的语句来描述宇宙之美。
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谈到未来文学可能产生一种新艺术,那是一种彻底简洁而又能包含复杂社会内容的艺术。一个文学家,如果用一种复杂的语言来描述社会,只能说明他无能;因为文学家历来都是把复杂的事物归纳出本质的内容来,然后言浅意深的去表现它。大艺术家能够用极其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深奥的内容来,而很多爱好者用极其复杂的语言表达出幼稚的内容来。文学语言应该是一种沉淀和提纯的过程,能够包罗万象,而又不失本真。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很快,现代人没有时间去欣赏那种繁琐冗长的作品,短小精悍才是发展方向。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红》就是把长篇分成若干个短篇故事,很多章节,都可以独立欣赏的。你的语言美不美,取决于你运用它的效率,语句的长度和内涵的深度成反比,语句越长,内涵越浅,语句越短,内涵越深。在这点上我们应该向祖先学习,很多文言文的名句到现在都是那么受欢迎,如《菜根谭》中的“自然得真机,造作减趣味”,十个字就道出了作文的真谛。再如“文章极处无奇巧,人品极处只本然”十四个字就道出了作文与做人的真谛。
在文学语言上,我们可以归纳出七个字“简洁自然就是美”。
文艺美学基础基础讲座(五)形式美和内容美
容决定形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才能构成文章的美。
文学上的形式主义是一种以词害意的行为,以华丽的外表掩盖内涵的平庸;反过来,只重视内容不重视形式也不可取的,假如内容是一颗明珠,它也应该在外表上熠射出光辉。
内容和形式的美不能单独存在,必须达到协调才能共现其美。假如外出是内容,而穿什么衣服是形式,那么,去爬山,就要穿休闲装;去人民大会堂赴国宴,就不能穿比基尼。假如一对情侣去吃饭是内容,点什么菜是形式,那么,点个“鸳鸯火锅”很有情调,点个“满汉全席”则大煞风景。
写文章,在生活中遇到一件想不开的小事,想表现这个内容,却用惊天地、泣鬼神的的语言来描写它,那未免显得神经过敏;在郊外,发现一片可爱的野花,用冠冕堂皇的语言去形容它,那闲情逸志则荡然无存。但是如果我们看到一件事和一些情景,从中得到了启发,想去表达一种理念,那么表达的事物成为了形式,表达的理念则成为了内容。为了表达理念的美,形式上可以不拘一格,甚至可以用一种看似荒诞的形式来表达。下面,我们来讲述一些有关于内容和形式的美学观念,除了传统的以外,也讲讲现代的理念。
1、 意境和形式的美
意境是人们在生活中发现美的一种心理活动,陶渊明发现了隐居生活的乐趣,这种乐趣就是美;波德莱尔感受到了忧郁,这种忧郁也是美。同样的,一切在生活中的感受,无论愤怒或者喜悦,爱慕或者悲伤,哲理或者茫然,在文学上都是美,文学作品就是要传达这种美的意境。
至于用什么题材来表现,那属于外在形式,诗歌、小说、散文都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兴趣来定。形式本身是一种附属美,一篇骈体文读起来琅琅有声,是一种声调美;一首古诗整齐划一,也是一种视觉美。附属美依赖于内容而存在,无法单独拿出来得到文学的美,只有形式能够完美的表达出意境时,这种形式才是美的。
卞之琳写了一首诗,但怎么看都不满意,最后只从中抽出了四句,组成了《断章》,并因此成名。这个形式是不完整的,但因其内容而得到了美。海明威写《老人与海》,本来是一部长篇小说,可是他觉得不够凝练,所以浓缩成了一篇中篇小说,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长篇小说并不是就比中篇小说要美,变换成哪种形式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
形式要根据内容的表达来改变,而不必拘于形式。本来想写一篇散文,最后只写成了一首诗,这是一种美的提炼。意境去提炼形式,而不能被形式拘束。当没有能力在一种形式下达到美的要求时,换一种形式来追求美是完全可取的,只要把内容意境烘托出来的形式就是美的形式,就能够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那么,可不可以为了形式而改变意境呢?如果不是必需的,我们不提倡这种行为。因为意境是作者在感受事物时得到的一种灵感,一种激情,它是创作之本,缺少了它,文章就象少了灵魂,不在是鲜活的生命,而成为一种刻板的东西。
2、 情感和语言的美
情感是内容,语言是形式,在写作时我们主张流露个人的真情,反对无病呻吟和矫揉造作。但是很多人写的情感文章受到批评,怎么回事呢?不是主张表达情感吗?这仍然是形式服从于内容的需要,就象为了表达意境而要变换形式一样,表达情感也要寻找合适的语言。我们不能用一种愤怒的语言去表达爱慕之情,不信你这样去追一个人试试看,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同样的,也不能用一种肉麻的虚伪的语言去表达一种纯洁的感情,你的情感没有错,但语言用错了。比喻一下,情感好比脑袋,语言好比发型,我们不可能为了理一个好看的发型而去换一个脑袋,只能有什么的脑袋选择什么样的发型。情感奔放,用奔放的语言;情感细腻,用细腻的语言;情感沉郁,用沉郁的语言;情感苦闷,用苦闷的语言。然而有些人不是这样的,他们用了千篇一律的语言,去描述各种各样的情感。这就好像是给全校的男学生理了一个统一的板寸发型,风格倒是有了,但是少了个性。而情感必须是一种个性的美,是独特的,唯一的。假如用同一种语言来表达爱情,那么世界上的爱情也未免太乏味了。
但是,反过来说,表达情感的语言不是随意的,不能成为一种个人宣泄。因为,情感转化成语言,是一种升华的过程,真情流露不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而是要过滤,把过多个人杂质的东西去掉,从而产生一种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文字。个人情感有许多不美的东西,太个人主义的东西,情感不美了,再美的文字也不会打动读者。把语言视作喷泉,那么情感是地下水,它要经过泥沙的过滤,才能成为纯净的泉水。好的语言是根据表达的需要而千锤百炼的,不断地去调整它,让它真正成为从心底流露出文字,而不是从嘴上和笔下流露出的文字。
要想把语言运用的恰如其分,准确的去表达情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情感这东西,有时自己都说不清是怎么一回事,要想表现它,更是难上加难的。狭义的情感,是个人情感;广义的情感,是对一切事物都有感情。这是我们以前讲过的移情作用,作者移情到观察的事物上,使无生命的事物具备了人的感情,这样写出来的事物好像是活的一样。纯净的情感和生动的语言才能构成优美的文章。情感是粮食,语言是酒曲,放在一起发酵发酵才能酿成好酒。
3、 理念和表达的美
什么是理念?这个词还没有很好的解释,它不同于观念,是一种思想,是一种从生活和自然中抽象出来的、高度概括的一种哲学思想。它也不同于已存在的概念,它多少带有一些理想主义的成分。有些理念已经被大众认可,有些理念还没有被大众认可。当理念成为文学的内容时,所有的一切,诸如表现的事物,题材,语言,意境等等都成为了一种外在形式。在西方的一些美学著作中,艺术的内涵美是作为形式来讲述的,是内形;而艺术表现的事物是外形。外形是现象,是个别的;而内形是理念,是永恒的。所以西方的美学只讲形式,和我们的有所区别,这点大家不要搞混。不要误认为西方美学是形式主义美学,只讲究外在的东西,不讲究内在的东西,他们很重视理念的。但是到了后现代主义,内在的和外在的一些原则被进一步打破,去除了那些圈圈框框,内在的与外在的界限不再分明。
我们看电影《人猿星球》《黑客帝国》,这些艺术形式已经成为一种纯理念的表达,不再追求故事性和叙述的技巧,而成为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方式。我们可能不太懂这些理念的东西,绝大多数文学爱好者还是接受那些传统的文学概念。其实这也不是不可理解的,拿体育解说来比喻一下,大家就能明白怎么回事。宋世雄以前解说体育比赛,总是详细的讲解“几号传给几号”等一些详细的比赛情形,而到了黄健翔解说的时代,已经变成了对技战术和体育理念的一种表达方式。为什么呢?以前生活不发达,很少人有电视,所以解说详细比赛过程是一种需求;而现代生活已经很发达,从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直播的比赛,那种详细的解说已经成为了一种废话。再加上球迷们对体育理解水平日渐提高,所以解说就变成了一种对技战术的表达和对体育比赛的一种欣赏。
文学的转变和体育解说多少有些相似,传统文学总是在详细描写一种事物,或者或者生动的去刻画一个人,或者离奇的叙述一个故事,人们从中得到美感;而现在,从网络上、电视上、报刊杂志上大家可以看到的东西太多了,我们处于一个信息轰炸的时代,传统的写作方式对现代人来说显得毫无新意,传统的文字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比如写一首仿古诗词,我们随意从网络上一搜就能搜到很多千篇一律的作品,那些古香古色的的词语也就那么多,反来复去都是用它们,没有什么新鲜感了。小说也一样,只要一个类型出来,马上就有一堆跟风的作品,《盗墓笔记》一出,就冒出来一批《鬼吹灯》之类的山寨作品。除此之外,我们还能从网络上第一时间了解一些新奇古怪的事情,很多怪事我们已经见怪不怪。而与此同时,我们的文学还在固守传统模式,这是造成文学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传统的的文学是描述现象的,但读者的欣赏水平提高了,他们希望了解一些本质。于是,西方的现代文学走向了阐释生活和自然的本质。这样的文学对作者要求很高,作者如果看不穿生活和自然的本质,那么他是不会写出精彩的文章的,只能写出一堆他自己都不清楚的象征符号。
现代文学理念是什么样的呢?
在现代文学中,人的精神成为了存在,而外在的一切事物成为了一种投影。人的精神成为一个CMOS,人的感官成为一个镜头,把所有的事物聚集在CMOS上。但镜头是可以调节的,得到的影像或者忠实于生活和自然,或者把生活和自然变形,虚化一部分背景,突出一部分主体。人的精神还起到PHOTOSHOP的作用,把所得的场景任意组合起来,可以组成一幅现实生活中看不到场面,超过现实。西方现代文学旨在反映西方社会的荒谬和不合理的成分,批判西方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并试图从中找到一个能够给人类带来希望的新思想,充满理想主义的色彩。而人类社会正是在这种不满足于现状,不断的批评声中向前发展的。
理念的美学把传统的美学打破了,传统的外在形式变成了一种支离破碎的文字,只用象征把它们贯穿起来。
象征也好,寓言也好,隐喻也好,目的都是为了揭穿那藏在生活表面下的本质,所以这种理念仍然是精彩的内容,只不过更加深刻了。而在形式上,界限可以变的模糊,诗不像诗了,小说也不像小说了,散文也不像散文了,传统的艺术形式都在被打破。
这正像汽车的发展一样,现在流行的是Cross概念,跨界车,如宝马X6,把跑车、轿车、越野车融为一体。文学在理念的驱动之下,表达方式变的不伦不类,所有的表达方式服从于理念的需要,可以任意的组合。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后现代主义作品表达方式太出格,完全超出了人们的审美观,成为了一种为形式而形式的作品。形式只能服从于内容,表达也必需用要服从理念,一旦表达不能够表明清晰的表明理念,那么这种表达就是失败的。理念是一种超意识,而表达可以是意识,也可以是潜意识。超意识是意识和潜意识的升华,理念也是表达方式升华的结果。
那么对于西方的这种文学理念要不要去学习和借鉴呢?我们不妨回过头去看看“五四”时期,当时以鲁迅、胡适为主的文学家主张“拿来主义”,打倒传统文学,创造新文化。而另一些人不赞成,主张在传统的基础上去发展,比较有名的如“鸳鸯蝴蝶派”,发展了一些古不古、洋不洋的文学样式。最后还是“拿来主义”打败了“鸳鸯蝴蝶派”,因为现代文学必然要融入现代社会,要符合全人类的发展潮流。“鸳鸯蝴蝶派”的人,主张学习古典的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表面上一听他们说的很有理,但实际上是错误的。文学是和时代息息相关的一种艺术,文学是花朵,而时代是土壤,什么样的土壤培育什么样的花朵。在现代社会盛开唐宋的花朵,只能种在花盆里,而不能播种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的。新的总是要淘汰旧的,这是万事万物发展的一个规律。
正
确的做法是我们从中汲取营养就够了,而不是把旧的拿来,让它重新辉煌。人活着,要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不能生活在过去里,而要着眼未来。所以对于现代文学理念,我们要及时掌握,不能拿算盘当电脑使,尽管算盘有很多优点。对于内容的美,文学正在不断的向深刻的思想迈进;对于形式的美,文学正在不断的向跨界的方向迈进。既便所有形式都被打破,也是为了让内容展现的更加精彩。形式的美在于不受拘束,内容的美在于思想深刻。
邓迪思写于2009年8月6日
[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13-4-24 13:18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