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368|回复: 4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文字的态度以及流逝的速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27 14: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壹】
  
  日月的忙碌,令我心有如在旷野荒原独自行走。阅读与书写,是行走时赖以短暂休憩的绿洲,有清甜的山泉,汩汩流动。
  
  四月伊始,购书十册。三月的书单,有部分尚包装完好。尘俗的杂芜,时光的匆匆,常常让我觉出流逝的速度。快如春花谢落。
  
  其间,有祝勇的《出走者》、《西藏:远方的上空》。这是三月购得他所书写的《再见老房子》之后的延伸阅读。
  
  这篇字,本打算等到读完《中国六十年代作家群研究》后再动笔,可这本书,迟迟不来,虽下单时间先于后面的两单,可查看卓越的订单状态,竟是尚未从库房发出。大抵是哪里出了意外。
  
  世间的所有安排,必有神祗。当你切切的期望,并非原有的想象,不如把期望暂且放下,淡然下一个行程:永远不要成为期望的奴隶。
  
  从《永和九年的那场醉》和《韩熙载最后的晚餐》开始,便渴望更深层次的阅读,《再见老房子》成为最初的选择。如今流行怀旧,我也不例外。逐一的阅读中,我源源不断地在其间,获取着一种新鲜的快慰,一如安然所言:其实文字最能打动人的,无外乎把自己的切身感触散发出一种无形魅力,传导给读者,而读者也同时以一种感同深受的碰触,去应和这章文字散发出磁场效应。在《再见老房子》的字里行间,我获得了作者与读者之间,那道神秘通道之门的钥匙,并在通道里,邂逅南国暖风,或者,遭遇北地寒流。
  
  阅读与作文,我都不是个认真的人。此前的许多阅读,多为走马观花,浅表掠过。虽然音乐、绘画、建筑、甚至古董,均有涉猎,从《唐代乐舞新论》读到《中国古代音乐史》,从《小山画谱》、《苦瓜和尚画语录》、《画禅室随笔》到高居翰、傅抱石,从陈从周的《园林清议》到陈重远的《骨董说奇珍》系列延伸…..几无所获。
  
  于音乐,在去年一年吾师专程为我备讲的音乐课程面前,重新成为音乐领域的盲人,贪婪地寻找那一丝光亮。于绘画,试图在阅读中汲取营养,却一无长进。于文字,更是稀松随意,懒散为之。舍不得吃辛苦,美其名曰:我写我快乐,无求其他。吾师一直不忍狠狠敲打于我,总予我以鼓励,他以为,赞扬是最好的激励。殊不知,我的顽劣,令我对吾师的旁敲侧击,以期让我迷途知返的宽宠,当做放任自我的理由。
  
  直至近日,吾师终不忍,言之:“你没有用心写作,没有精心的构思,随心率性,这样是写不出精品的。要知道,每篇佳作,都是呕心沥血的结晶。没有人轻易就能成功,不经风雨,就不会见到彩虹。”
  
  虽对成功二字有异议,但我理解吾师的语重心长。颇有些震然。这种震然,也来自祝勇之文章,以及,近期所阅读张锐锋的《蝴蝶的翅膀》、《往事在躁动》。
  
  去年阅读车前子《册页晚》、《不寒窗集》,还振振有词,为自己不好生辛苦作文歪理以辩。感念吾师一直的苦口婆心,今年以来,于作文,有些怯手。再不如以前狂妄不羁与率性懒为。即时贴一样,写完,立马放在显眼的地方。如今,却不敢再随意拿出示人,藏在QQ空间里。一怕挨批评,二则,时光催人老,再不是彼时年少,有大把的光阴可以浪费,有足够的余地,可以转圜重置。
  
  况:一水在《诗意的湮灭》一文后有关“辛苦”二字的留言,忽生惭愧。浪费他人阅读之宝贵时间,而我并非用心认真之作。
  
  【贰】
  
  《再见老房子》,我在里面重温了09年初遇嘎玛丹增老师文字之惊艳。他们有着极为相似的语境:新鲜的诗意,唯美的深刻。诸多对人文环境的关注回溯,在不断的空间和时间转换里,以独特的视角,和内心的悲悯,关注细节,关注卑微,关注平凡。
  
  张锐锋的《迷境》刊于2012年第一期的《十月》杂志,祝勇的《永和九年的那场醉》刊于2013年《十月杂志》的开篇,两者,应属实力相当的作家。对他们二人的两篇文章阅读之后,曾于年前写过的《几个词语的关联》一章中,有过短语,附录如下:


   《迷境》,2012年《十月》第一期上,张锐锋的一篇文题。
  
  吾师说,这篇文章他读了很多遍,迷醉在他的意境里。因为吾师的“蛊惑”,我对这篇文章,存了向往,向往之外,还存了一份希翼。
  
  之前,也听他人谈起过《十月》、《人民文学》、《当代》,知道这几本杂志,代表着中国文学的高峰。我对文字,不抱奢望,也不存欲望,所有的阅读,都带着自我喜好的偏重,并没有刻意地去沿着某一个方向深入。报刊杂志,基本摒弃在阅读之外。
  
  事隔一年之后,因为祝勇在《十月》杂志上的两篇连载,再次提起张锐锋的《迷境》。为了让我阅读,吾师特意千里迢迢寄来了刊登这篇文章的杂志。
  
  我首先阅读的,不是《迷境》。而是阅读了另外一篇《回忆一个恶人》。先行阅读他章,好比一个进入之前的神圣仪式。
  
  可是,当我阅读完前章,再读《迷境》,已经无法触摸文本内部的核。我相信,这个核,有张锐锋的灵魂,只是,我的阅读,始终在“核”的表皮漂浮。直到我读了两遍之后,属于我思想的淡淡怅惘与美丽哀愁依然停留在《回忆一个恶人》的情境。并且,我无力扭转。
  
  《回忆一个恶人》,是一部中篇小说。《迷境》属散文。(虽然,《回忆》一文,也可作散文读。但在十月的定义上,它归于小说范畴)。在散文和小说的交锋中,散文,输了。输在一个几乎不怎么读小说的普通读者身上。
  
  《迷境》在散文的流派中,被定义为“新散文”。08年,闻听过“新散文”这个名词。并雨后春笋般有了一大批作家和业余爱好者响应跟随。很让人纳闷的是,随后发起“在场主义”散文流派的周闻道先生,曾在08年荣获过新散文大奖。由此可见,各散文流派,也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在某一个流派的基础上,发芽变异。
  
  我连一个文学爱好者都谈不上。只是一个普通的读者。新散文的写作,完全颠覆了传统散文的定义,甚至,比“在场主义”颠覆得更为彻底。它就好比一个水晶球,在阳光的照耀下,光芒四射。根本没有一个规定的方向。
  
  我对散文的阅读量,少得可怜。张锐锋的《迷境》以及祝勇的《永和九年的那场醉》算是为我开启的一扇门。
  
  《迷境》的前半部分,非常美,我所认为的散文的韵味非常浓郁。后半部分,尤其《蝶梦》一节,以物而人的延展,我以为,有点“掉书袋”。引用过于繁琐。无非是想阐释“境”的“迷”之主题。唯物主义者会认为这是完全地“胡诌”。我非完全唯心也非完全唯物,对这些梦境的过程,也只抱了猎奇的态度来读,完全背离了散文应该给予的美感。如果这样无限度地延伸,就是新散文的宗旨,那我认为,新散文的理论,是失败的。和祝勇的《永和九年的那场醉》相提并论,摈弃小说与散文不对等的比较,要我选择阅读,按自己的偏好,我可能会选择后者。因为,就阅读的快感来讲,《迷境》在前半部分和最后一部分,中间断了链,而《永》篇,却至始至终贯穿,并层层深入。以至于结束的哲理部分,更令我深以为然而感叹。
  
  当然,《十月》的阅读,令我对散文的理念,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我对散文的写作有了更为庄重的意愿。
  
  为此,我和吾师长篇大论地谈论过祝勇和张锐锋,始终存在着小分歧。时至今日,在《再见老房子》和《蝴蝶的翅膀》的阅读之后,与吾师的观点,依然二致。吾师偏重张锐锋的迷宫一样炫色的文本架构,而我偏喜祝勇文字里的诗意与感性。张锐锋的文字,更具哲学的思辨,他不断地设置“论点“,然后寻找“论据”与素材,再以哲学的思辨,反复“论证”,更像以一个主题发散开来的论文,理性得需在每一次阅读时,都要正襟危坐。而且,你在这个迷宫里,需要动用大脑里的全部智慧,才能迎合他文字宽度与厚度的指向。你来不及感动,没有叹息的时间。也绝舍不得让你落泪,你也无泪可流,他会让你思考,朝着不同的方位的思维空间。并以诗境化和哲学的引导,引你走入思想的桃花源。
  
  祝勇的文字,更为感性,它会在某一个瞬间,将你打动,令你在他诗意的叙述里,热泪盈眶,你体内流动的血液,会随着他的叙述,冷与暖,不时交错碰撞。也许,他无法带你走入桃花源,但在寻找桃花源的过程中,你已经被路边他所种植的风景打动,桃花源,可以作为一个明天的预想与期望,但此时,你已经不想再寻找。
  
  这种奇特的阅读感知,我在叶隐先生的只言片语中遇到过,瞬间,你已在“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的意境里化掉了。也许前方还有更为奇异动人的风景,但此时此刻,却只想在这偶遇的“少年依约”里贪一刻缱绻欢喜。
  
  足以见,读书和音乐的聆听一样,是极其私人的事,彼此寻觅着契合自我的心灵感应,这与各自的经历、文化背景,密不可分。
  
  【叁】
  
  《再见老房子》是以近几年城市的拆改为线,新与旧,如何和谐相处,在拆旧改新的过程中,不至于切断文化的根脉,这是抛给整个社会的一道考题,遗憾的是,在这道考题还没有算出答案的时候,文化之脉,在很多城市,已经被连根拔起,垃圾一样被扔掉填埋,一起被填埋的,还有人与人之间居住于平房四合院中的谦和温润,源自传统文化赋予的良善与高贵。如今鸽子笼里剩下的,是老死不相往来,是对门相见不相识,是多年的老邻居形同陌路。
  
  祝勇在此书的《自序》中写道:“没有一个国家的城市像中国这样急于改变自身的面貌,传统建筑被大量列入清洗名单,随之消失的,自然包括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文化符号、精神记忆和生活方式。”
  
  在阅读这一段话时,很多记忆中的人与物事,蜂拥而来。他们的目光,满含忧伤、憾痛与不舍。
  
  梁思成,这位曾为了保护全人类共同的建筑文化遗产,而将家国仇恨暂时放下的一代建筑大师,在二战时,美国准备轰炸日本之前,为日本留存了美丽而古老的京都。北京城的拆建,梁思成在世时,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几做努力,试图为后代保全北京这座古老的文化名城。2003年初夏,我曾和友人一起到北京游玩。我们避开车水马龙的繁华大街,避开人头攒动的故宫天安门,专拣胡同走,狭窄的胡同,相比车水马龙的宽敞大街,竟然显得更为空旷与从容。我们在里面穿行,细致地抚摩留在古老胡同雕花的门楣上的沧桑屐痕。聆听古老的胡同以苍凉之声讲诉文化名城的千年风涛。
  
  《再见老房子》的第一章就是《北京:走投无路的胡同》。祝勇写道:“如同大地上缤纷的春色,已经蜕化成诗歌的记忆,胡同节节败退,最后退成站牌上几个不起眼的文字。”合卷怅惘,拿起手机想要给曾同去的友人拨个电话,却在最后一个数字前停手:该对她说什么呢?说我们曾经一起走过的胡同不见了,消失了,没有了?
  
  那些胡同不属于我们,它们是在胡同里告别过祖先的北京普通市民,它们更是在这个地球上生活的人类共同的,它们的消逝,是人类对于自己过往的背叛和抛弃。
  
  在这本书中,祝勇的脚步从北京开始,走过上海、天津、西安、成都、广州、昆明、海口,触及日本、纽约,以及纽约的莱恩、电报街、美国著名的葡萄酒产地帕納。
  
  有存在,方知消逝的憾痛,有遗留,才知我们在如何残忍而不留余地地“屠杀”。三年前,曾见过一位朋友拍摄的成都的宽窄巷子,镜头里的慵懒与悠闲,让我瞬间沦陷。在四川,有友人在,去年他们驴行路过宁夏,我请他们在宁夏最有名气的手抓羊肉店大餐。随后他们要我发誓,必须去四川,好让他们也尽地主之谊,并以成都的宽窄巷子,抛出诱饵。
  
  如今的交通工具,朝发夕至。去成都,不算大事。可俗务繁多,久未成行。对宽窄巷子却依依不忘。只是一拖再拖。读此书里《成都:顽强的欢乐》,忽生莫名的忧伤与慌张:不知道,等我真正腾出时间步入四川,成都的宽窄巷子,还在不在。因为,陪同祝勇走宽巷子的他的友人说:宽巷子和窄巷子,要被拆除了。我怕我未曾抵达,他们早已不再,或者,在我刚刚抵临时,他们成为冰冷的建筑工具下的一堆烂瓦碎砖。
  
  嘎玛丹增老师曾在他的《分开修行》一书《格敦伦珠的村长》一章中,有过矛盾的纠缠。他如此讲诉:“我在加达村走访,受托于一家旅游开发商,做前期规划踏勘。这个地方,很快就会以千年古盐田为核心,打造成藏地车线边缘第一个人文旅游景区。我有些担心,旅游业的发展,会像不明身份的忧伤一样,迅速侵蚀原本的恬静。”
  
  人对物质欲望的贪婪,早已经从城市包围乡村,从城市的近邻,攻入以前连想象都不能抵达的偏远。而这些贪婪的欲望,都披着华丽而冠冕堂皇的外衣,浑身上下涂满蜜甜的糖色,很多地方,我们还来不及初遇,它们已经面目全非。忽然想起黑陶《漆蓝书简》书写过的被遮蔽的江南还在不在?
  
  春节回老家,曾与妹妹玩笑,说要在老家盖一栋漂亮的四合院,让父母颐养天年的同时,也为自己准备一个心灵与肉身的最后归宿。可是,当有一天和妹妹爬上一座小山,站在山顶上,注视着山下人烟稀少的村庄,心生感慨与恐惧:房子盖好了,我能住多久?会不会我还没来得及住,这里就已经荒无人烟?
  
  这不是一个假设。《再见老房子》的背后,隐含着另一个话题:农村城镇化。虽然偏远的土家山寨,城市化再推进,也不会到此,可是,随着政策的推行与深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城市立足俺家,寨子里留守的,都是风烛残年的老人们。曾经炊烟香甜的土家山寨,在不就的将来,炊烟散尽,不是一个玩笑。因为,在原来的山民聚居地,如今已是一堆碎瓦和半亩蓬蒿。春节时,独自一人在曾经的老屋坐落地良久站立,听山风掠过曾给我的童年带来无数欢乐的青竹园,顿感凄凉与失落。祖先的声音,还在黄土地里呼唤。我们试图背叛的,是曾经赖以生存的根。
  
  祝勇的《再见老房子》中有一张照片:照片上,一位老人倚着被损毁的门楼,目光茫然。她的身后,是刚刚被推土机碾过的大片废墟。不知道,她是不是在怀念,曾经四合院的四世同堂。
  
  只不过消逝的方式略有区别,在时光的流里,农村和城市,正从同一条河床,逝向未可知的远方。
  
  【肆】
  
  写这篇文字之前,又重温了嘎玛丹增老师的《分开修行》。一个是繁华城市,一个是偏远高原。而消逝的,正以同样惊人而可怕的速度,成为历史无法复原的怅惘怀旧。他们,都在以同样诗境的书写,试图留驻现场,给未来一个记忆的可能。
  
  因此,《再见老房子》这本书,也成为我未来可能会遭遇的凭悼的依据。
  
  感谢吾师的醐醍。感谢一水和江天诸友。安然曾言我:不知珍惜。倘若文字可以认知为珍惜的标石,那么,我将为之坚守。诚如一水言:“在你我,皆因女儿出身,难为嚣张声色犬马,只能以此是为癖。”
  
  我对风铃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从来就不是一句台词。生活的杂芜,常常会将一些欢喜,击得粉碎。我们能有一份小小的坚持,已属不易。不放弃,就会有与众不同。
  
  感谢阅读,感谢文字,感谢书写。感谢你们。
  
  


[ 本帖最后由 冷晰子 于 2013-4-27 17:52 编辑 ]
2#
发表于 2013-4-27 14:51 | 只看该作者
中午小醉了一下,占个先座。
3#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4: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时光安然 于 2013-4-27 14:51 发表
中午小醉了一下,占个先座。

小酒鬼,又喝酒来着?
4#
发表于 2013-4-27 14: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冷晰子 于 2013-4-27 14:52 发表

小酒鬼,又喝酒来着?


酒逢知己,半年没沾酒了。
5#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4: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时光安然 于 2013-4-27 14:54 发表


酒逢知己,半年没沾酒了。

留壶老酒给我。
6#
发表于 2013-4-27 15: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冷晰子 于 2013-4-27 14:57 发表

留壶老酒给我。


嗯哪,你来吧,自家的陈酿。
7#
发表于 2013-4-27 15:20 | 只看该作者
现实中的晰子和文字中的晰子有着很大的差别。
一个质朴如山花烂漫,一个冷艳如新月悬空。
8#
发表于 2013-4-27 16:01 | 只看该作者
容我学习。这个题目我有点“眼熟”,晰子,你得可怜我的记忆太好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6: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柳藏 于 2013-4-27 15:20 发表
现实中的晰子和文字中的晰子有着很大的差别。
一个质朴如山花烂漫,一个冷艳如新月悬空。

前两天刚读完柴静的《看见》,然后写了四千多字的涂鸦。开始反思文字与人。你先替我站墙角了。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6: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水 于 2013-4-27 16:01 发表
容我学习。这个题目我有点“眼熟”,晰子,你得可怜我的记忆太好了

嗯,我狠狠地“可怜可怜”。;P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6: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时光安然 于 2013-4-27 15:03 发表


嗯哪,你来吧,自家的陈酿。

在酒窖里埋好,不要让谁偷喝了。
12#
发表于 2013-4-27 16:30 | 只看该作者
岁月感悟、读书随想,意绪发挥,都在散淡的文字中得到很好的呈现。赞同晰子的几个观点,交流如下:
1.关于文字,深度写作和深度阅读是两回事,二者之间神秘的通道,稀少而珍贵。
2.关于成功,的确应视各人具体的情况而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而根据这些定义所作出的行为选择也会迥然不同。
3.关于十月当代收获,确是当代文学的高峰,也是当代文学和创作思想的前沿。
4.关于新散文,我相信,无论怎么新,无论如何在表达方式和理路上尝试,无论让文字具备初读时的冲击力,传统散文终究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5.关于作家,张锐锋、祝勇的,个人觉得不甚对路,荆歌、厚圃、徐则臣、甫跃辉的,宁肯的比较喜欢。
当然,我现在读书较少,经常感到自己像欠了债一样,这方面,还得像晰子学习,没有大量的阅读和习惯的保持,文字,是很难做到这样挥洒自如如临其境的。
13#
发表于 2013-4-27 16:52 | 只看该作者
剑鸿比我说得好,我愿意让他代表我。写也吧,读也罢,其实都是思想在运动,都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思想火花一大片,闪的眼睛都发花。容我揉揉眼睛,别伤着了。
14#
发表于 2013-4-27 21:12 | 只看该作者
我其实等待这篇文字很久了,我亦清楚记得那是在我受到一点小挫败的一个日子,晰子跟我帖爆料说出来这个文题,于是,我记住了。道理上说,虽然中财是计酬网站,于我个人的心思,更趋于这种没有计酬倾向的交流,道理不言而喻。

最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江天的文章有了质和量的双重飞跃。想起我因此受命曾跟朋友说,我回江天,不会有太多的主题帖,我只想在这里为大家服务。一段时间,带着并克服生活中的伤痛,力求一些读书心得跟大家分享,意在活跃这块土地。今天,我想我可以说我完成了这个过度,以后我只能零星出现点主题文章。

晰子的文,白天我只是零星读过,没有时间来仔细。现在,我可以肯定,这篇文章让我想到几个人,他们无限热爱自己的家园,用文字维护自己的生存尊严。我想,这里边,更多的是体现一个写字者的责任。如果延伸《再见老房子》这个命题,我可以坦白,在中财这次《杂文集》组稿过程中,我因重视这个问题的现实性,海选进一篇农民工写的即将消失的村庄之文。

写作,不过是探求自我的可能和极限,我们都希望自己的文字能散发骄人的体味,我们也经常这样鼓励自己:加油,向着新的更高的目标迈进。每个写作者,都在自己各自的羊肠小道上发挥极致,咫尺天涯,孑孓孤独,若末山穷水尽,若末柳暗花明,伴着努力和懈怠,激情和绝境永远对等。

写作本身,风格与风格之间的差距,有时比文体与文体之间的差距还要遥远和强大。对技巧的冷淡常常伴着直白的风格,美学的克制往往让我们化繁就简,趋向于心灵的朴素与诚实。而这种诚实,能让我们看到一个作者是在完成个体生命意义的壮丽迁徙。我相信,晰子就这么一路走下去,巅峰之作,为时不远。
15#
发表于 2013-4-27 23:34 | 只看该作者
不得不说,晰子的文,大家的评,值得潜心玩味。开心ABC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1 04:18 , Processed in 0.16643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