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948|回复: 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头发的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4 17: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帝造人很有意思,有骨有血有肉,还附带了毛发,和其它不同的是这些毛发的分布部位、生长速度、疏密长短颇有讲究,该长的长,该短的短,该密的密,该疏的疏,有些一生也长不到一厘米,有的则长可数尺。更有意思的是,这些毛发并非只长不息,而是新老更替周而复始。
  
  全身的毛发中,当属头部的能长得最长速度最快,人们称之为“头发”。有资料显示,个别女性的头发长度超过两米。因而,长得最长的头发也成了影响人们生活劳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和事项,也由此产生和带动了围绕服务头发的行业。今天,美发更是生活中男男女女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内容。以今日的观念看,当初孔圣人在《孝经》中所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委实过时了,今日男女老少就是再孝敬父母怕也难遵从这个古训了。
  
  实际上,从头发的变化中,也反映着和佐证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人类从猿变人至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人们对头发已经开始有所作为。今天在历史博物馆可以见到的无论是山顶洞猿人还是蓝田猿人,在那个时代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更没有对头发的审美和欣赏意识,任其无拘无束自由生长,男男女女皆是清一色的披肩发,说“披头散发”更确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慢慢感觉和意识到,披头散发影响日常生活和劳动,感到长发散乱颇有不便,就开始了在头发上做文章了。聪慧的人类,有一天终于产生了第一个把头发束成一缕置于头顶或脑后,用绳带系束,以骨簪插别伟大创举,开启了人类历史上人对于自己的头发约束的先河。何人何地何时发明这一划时代的创举已无法考证不得而知,但从西安半坡人遗址博物馆可知,六千多年前的彼时已经有之。半坡博物馆前院的圆形水池中央是一个半坡姑娘的雕塑,她高耸发髻,恬静俊美,身着麻布衣,手持尖底瓶,半蹲身子,微笑着凝视水面,生动的再现了6000年前母系社会健美的劳动妇女形象。足见当时已经约束头发了,甚或间杂着人们的审美意识。
  
  束发本身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非但方便了生活和劳动,还不经意间展现出人的另一重美感。这为今天的美发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启迪作用,当是功不可没。爱美之心从古到今人人有之,注重和讲求发式美的源头或许也是源于那时起。
  
  以后的年代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头发的重视、约束和讲究上,方便生活和劳动的作用和意义已退为次要,而更主要是在于审美和欣赏。到夏商时期,聪慧的华夏民族发明了编辫子,人们开始以梳辫子来装饰自己。辫子的出现推动者头发式样趋于向美的第一次跨越突破和重大变化。此时,男女之间的辫子略有差异。此后,女子开始挽髻于头顶。据记载:“乃自我始祖黄帝制作衣冠以来,隐蔽形体,仅露首面,扑朔迷离,莫可辨识。后圣知其然也,乃命男辫女髻,以便一目了然,诚法良而美意也。”
  
  夏商以降,人们对头发式样和造型美感日趋强烈。秦汉之际,妇女开始梳髻。河南安阳即出土有盘发于头顶的商代妇女俑。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帛画上的妇女,脑后梳椎髻。湖南长沙马王椎一号汉墓出土帛画上的妇女及出土的女子木俑的发式皆为盘髻。隋朝妇女的盘髻,当是称“盘桓髻”。唐代妇女尚梳螺髻,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第一八七号唐墓出土帛画上的妇女都于头顶梳螺髻;清代妇女盘髻于脑后。以前汉族少女多于头顶两侧梳髻。从遗留下来的历史文物中,可以见到“倭堕髻”、“堕马髻”等发髻式样。至魏晋南北朝,再至唐宋元明清,妇女的发式面妆日趋讲究,梳髻不仅是中国女性的特色妆式,还与缠足一样,成为礼教对女性的一种约制。到了唐宋时期,女性的发式已多达四十余种,可见对发式美的热衷和追求。这种爱美求美之心催生了三百六十行中的一个新兴行业——理发业。资料显示,到了汉代,就有以理发为职业的工匠。南北朝时代,南朝梁的贵族子弟都削发剃面,那时的理发业已经很发达,出现了专职的理发师。“理发”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的文献中,朱熹在注疏《诗•周颂•良耜》中“其比为栉”一句里说明:“栉,理发器也。”大清顺治年间,中国创建的第一个理发店在奉天府建的。不同的是,我们现在所称的理发师、美发师,那时称作待诏、剃工、镊工,俗呼为理发匠、剃头匠、整容匠等。那时,理发被称为剃头、剪发等。
  
  星转斗移日月轮回时光荏苒,人们对头发的式样和对发式美的追求日益剧增,以至于理发业的不断繁荣长盛不衰,及至今天成为全社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行当。试想,如若今天全国理发业歇息数月,将会怎样?
  
  原本父母所予之毛发,赋予人类思想之后它就不仅仅是这样简单,而是更多地注入了道德、法律和社会诸多元素,不再是简简单单的自身之物和个人之事,要受方方面面的制约,甚至比自己约束头发还要面广点深。在古代,女性的头发称作“青丝”,视为神圣宝物,赋予特殊的意义。如男女定情,女子绞下一缕青丝送给男子,那是最坚实的誓志了。男女到了成年,要行加冠与及笄之礼,要束发。国人还有把头发去留与孝道直接关联的习俗。旧时父母辞世,家中男丁即日起蓄发不剃保留三年或一年或百天,以示对父母的感恩(也有指谢罪一说),直至今日个别地区仍保留这个传统习俗。爱情和孝道也能由头发上体现。
  
  社会给头发注入了颇多自身以外的内容和内涵。
  
  留发长短、发式何样以及如何变化按说自己的东西自己说了算,可实际呢?有些朝代和时期就并非这样。清兵初入关时,曾下“剃发令”,将汉人束发为髻改为剃发留辫。当时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之举。不从者,格杀勿论。
  
  把头发作为惩罚和羞辱手段更是不为人齿和令人发指。女子如果触犯了妇道族规,有的族长就会当众剪下女子的头发以示惩罚,对被剪发的女子来说,这是最大的羞辱了。汉代给犯人剃光头是一种刑罚,叫髡刑。这一刑罚最早见于《周礼•秋官•掌戮》:“髡者使守积。”髡刑与墨、劓、剕、宫等肉刑同属损害人身。孰料,非人的文革时期这种罪恶的死灰复燃且变本加厉。愚曾亲眼目睹造反派,或是被羞辱的当事人的亲属,给所谓的走资派或黑五类剃光头,更令人耳目一新大开眼界的是剃“阴阳头”(一边留发,一边剃光)和“十字花头”(在头上剃出交叉十字),被羞辱的不仅仅是男人,还有实施者的亲奶奶和母亲。被剃成这等模样还不允许戴帽子遮丑,叫你整日完全暴露于人民群众监督之下,叫你彻底丢人现眼……这些发明者、谋划者、组织者、操纵者、实施者太智慧太聪明了!用这种办法摧残人的精神和灵魂,羞辱人格到了极致,当是举世鲜见,抑或说举世无双吧?那时不但禁止奇装异服,对发式也有着不成文的规定,男人也就是光头、平头、运动头,分头、背头几个简单样式,女人更简单,齐耳短发、女士运动头、扎辫子这三大类,谁敢奢望其它?烫发被视为资产阶级腐朽没落的东西,可能全中国除了天生自来卷儿以外难见一个烫头的。
  
  人们往往习惯了一种东西,久而久之就变为了习俗。当初满人强迫汉人男人留辫子,汉人不服,反抗,镇压,再反抗,再镇压。随着南明小朝廷一个一个地垮台,人们光复的希望也一个一个地破灭了。人们不再反抗了,终于接受了满清统治的现实。而辫子,也就一根根地留了起来。随着日子的流逝,久而久之,人们麻木了,习惯了,不再觉得不顺眼,不再觉得它是化外蛮夷之俗了。甚而,辫子乃至成了中国人当然之习俗。人们不但安于蓄辫,习惯于蓄辫,而且讲究如何蓄辫,尤其是官宦人家及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儿,饰辫梢以各种装饰物,目为时尚而招摇过市。
  
  时光划过了几百年,直至辛亥革命后才把辫子革掉。中国人的头发与发式,也曾经历过血风腥雨的考验。
  
  简简单单的头发,与社会更迭变迁息息相关,在这种变革中五味俱全,令人唏嘘和感慨。
  
  要说,上下五千年可以自己完全决定自己头发的去留、长短、形态、样式、颜色等等还数今天。今天只要愿意,我的头发我做主,我爱我愿意别人管不着,愿意咋样就咋样,咋样折腾随便你,咋美咋来,他人无权干涉。街面上发色是赤橙红绿青蓝紫,发式更是千差万别,一派新气象,风景无限,整个是一个争奇斗艳。更奇特是,女人剃光头,男人留长发的反潮流景致也不足为奇,真正进入了头发自由世界的新纪元。各色美发店星罗棋布,今天女性成为美发的主力军,在头发上花的钱远远胜于男人,发廊的收入中染色烫发和焗油占据大头,女士去趟美发店数百上千元已是旧闻,足见人们今天对美的追求和欲望。
  
  对头发松绑和解除制约,也是一种社会走向文明的进步。但愿恒久不变,叫人活得越来越自在。
  
  头发说到家是自己的,怎样摆弄自己有权全权决定,与别人与法律与道德等等不应该有多大关系。
  
  写此文,虽查阅了一些资料,文中所述难免有误,还望行家高手斧正。
  
  1.http://www.baike.com/wiki/%E7%90%86%E5%8F%91
  
  2.http://www.baike.com/wiki/%E8%BE%AB%E5%AD%90
  
  3.http://www.douban.com/note/127955724/
  
  4.http://baike.baidu.com/view/281190.htm
  
  5.http://www.xiziwang.net/gudai/3759.html
  
  6.http://www.yoo66.com/zx/guide.jsp?id=45
  
  2013.05.04.17:00.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吴墨 于 2013-5-8 10:15 编辑 ]
2#
发表于 2013-5-4 19:54 | 只看该作者
详尽而具知识性和文采
3#
发表于 2013-5-4 23:19 | 只看该作者
在中国,头发可是有说道的。上下五千年,头发的故事可以说上几天几夜几月几年,也说不清,说不完。老兄这篇,耐揣摩。
4#
 楼主| 发表于 2013-5-5 10: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运涛涛 于 2013-5-4 19:54 发表
详尽而具知识性和文采
谢谢朋友关照和支持,谢谢抬举了。问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13-5-5 10: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明 于 2013-5-4 23:02 发表
头发说到家是自己的,怎样摆弄自己有权全权决定,与别人与法律与道德等等不应该有多大关系。
高论。
想起林彪给叶群写的“发不同青心同热,生不同衾死同穴。”千百年来只有他们做到了。
谢谢老弟关照和支持。一晃,林老人家摔死了四十多年了。周日愉快!
6#
 楼主| 发表于 2013-5-5 10: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夏冰 于 2013-5-4 23:19 发表
在中国,头发可是有说道的。上下五千年,头发的故事可以说上几天几夜几月几年,也说不清,说不完。老兄这篇,耐揣摩。
说的是啊。扯上几年可能也扯不清楚。谢谢老弟关照和支持。周日愉快!
7#
发表于 2013-5-5 11:02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篇男人的头发文章,头发是一种相当触动感观的东西,只要它一随风飘洒,感觉就令什么都找不见。
8#
发表于 2013-5-5 11:04 | 只看该作者
吴版对头发娓娓道来,增知解惑,真好。

说起头发,我想起几位西部和北方的网友,她们在聊天时无意中透露,在她们那里,打老婆是一种习俗。问我,如果看见卫生间里有老婆掉下的头发会不会很生气?我觉得很惊讶。其中有两人居然默认因为洗浴后没及时清理落发而被老公打过。

。。。。。有人会跳出来辩白吧。
9#
发表于 2013-5-5 11:05 | 只看该作者
我需坐下来细品吴版的,头发。
10#
发表于 2013-5-5 11: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柳藏 于 2013-5-5 11:04 发表
吴版对头发娓娓道来,增知解惑,真好。

说起头发,我想起几位西部和北方的网友,她们在聊天时无意中透露,在她们那里,打老婆是一种习俗。问我,如果看见卫生间里有老婆掉下的头发会不会很生气?我觉得很惊讶。其 ...

那是什么样的俗物啊,好男人看到老婆掉下来的头发,应该感动得一塌糊涂才是。这个词今天说了两次。看今天的版面,有许多感性很强的标题。’
11#
发表于 2013-5-5 21:29 | 只看该作者
吴版这文真是丰富,一下勾起了我的回忆,我少时梳过几年鬏的,备有几多件簪子和绢帕,很心爱。想起琦君的散文《鬏》。当然,也想起了那个跟小脚纠缠在一起的“辫子教授”辜鸿铭。

还记得司空见惯这个成语的来历:高髻云鬓新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当然了,可能是刘禹锡在闷闷不乐中多含讽刺李司空的意思了。

要说一个头发,本是自己身上的东西,可单就承担一定的历史,受意识形态的支配。关联起运动来,难免不为憾事。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5-6 10: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舄兢 于 2013-5-5 11:02 发表
这是一篇男人的头发文章,头发是一种相当触动感观的东西,只要它一随风飘洒,感觉就令什么都找不见。
呵呵,拙文也说了女人的头发事啊。通过头发的变化可以看见时代的脚印。谢谢关注和留评。

[ 本帖最后由 吴墨 于 2013-5-6 21:52 编辑 ]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5-6 10: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柳藏 于 2013-5-5 11:04 发表
吴版对头发娓娓道来,增知解惑,真好。

说起头发,我想起几位西部和北方的网友,她们在聊天时无意中透露,在她们那里,打老婆是一种习俗。问我,如果看见卫生间里有老婆掉下的头发会不会很生气?我觉得很惊讶。其 ...
谢谢老弟抬举了。打老婆,俄国人也挺行的,好像屠格涅夫的小说里有不少说道。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5-6 10: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时光安然 于 2013-5-5 11:05 发表
我需坐下来细品吴版的,头发。
谢谢安然关注,欢迎再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5-6 10: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舄兢 于 2013-5-5 11:16 发表

那是什么样的俗物啊,好男人看到老婆掉下来的头发,应该感动得一塌糊涂才是。这个词今天说了两次。看今天的版面,有许多感性很强的标题。’
很高兴看见这样的观点。谢谢再次来这儿做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25 23:50 , Processed in 0.15301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