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381|回复: 6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用心灵感受生活 用智慧塑造人物-------浅评纪慎言的小小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8-3 05: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由于我进入中财论坛的时间较短,对梦游太虚中元老之一__纪慎言先生所写小说的拜读时间并不太长。在梦游太虚里,纪先生是为数不多的专门撰写小小说的写手,并且作品质量达到很高的造诣,早就引起了我极大关注。(作为才疏学浅的无名之辈竟斗胆对德艺双馨的纪老的作品进行评价,实属冒犯。还请纪老抽空过来面批。)

  何谓小小说?小小说是一种最具读者意识的小说文体(小小说是相对“长小说”而言的文体创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小小说这种文体就诞生了。随着时代进步和生活节奏加快,广大读者都希望把文章写得短些、精炼些。当小小说来到世间,便很快风靡文坛,日益显示出它强大的优势和旺盛的生命力。

  纪先生其实是诗人出身,早在1962年就刊发了第一首诗。在诗坛上也是风靡一时。可他正是看到了小小说的这种良好前景,并默默耕耘,为小小说的发展尽心尽力。从1982年开始,纪先生就开始创作小小说。二十几年来,他创作的小小说近三十万字。(因为纪先生太热心写小小说,精力的倾斜,耽误了一些事情,结果与一级作家的职称擦肩而过,现在是国家文学创作二级作家。)

  纪先生的许多作品都能从身边找到原型。他想用“小小说”的方式来重现自己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他要通过小小说的方式,给广大受众以心灵的感悟,以不谐世事的警惕,给人以智慧的启迪,给我们以精神食粮,从而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不少人认为,小小说是一种“平民艺术”。平民艺术的质朴与单纯,简洁与明朗,加上理性思维与艺术趣味的有机融合,极其本色和看得见、摸得着的亲和力,应该是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纪先生的作品,正是适应了平民艺术的要求,尽最大力量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挖掘,这是小小说最具生命力的源泉。在这里,作者以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出发,对耳闻目睹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件,表达了道义上的清洗和良心上的评议。他所创作的小小说《鸡案》 ,其中的故事是作者从他大舅哥那里听来的,当时是说一个村的支书挺有意思,有一回碰到两个妇女在街上为了一只鸡打仗,村支书去了,一人给了5块钱,然后把鸡拿回家炖了。

  纪先生对每个人讲的有趣的能让他的心里产生“咯噔”一动的故事难以释怀。所以就一直想找个合适的机会把它写出来。最后终于写成了《鸡案》

  看了看纪先生最近创作的一系列作品,诸如《反悔》、《近邻》、《别人的孩子》、《帮忙》 等。这些都是对现实的专注和热忱,以及被大众普遍接受的正义感和责任感,从这些作品中都有着若隐若现的展示。作者漫不经心的从容叙述,顽强地为我们打开了让人啼笑皆非的内幕,这种啼笑皆非,却并不是违背真实的生活逻辑。这不是哪一个人的悲哀,这是时代的悲哀,是寄生在这个时代之上的人性的悲哀。

  一般说来,小小说比较简约而精致,情节单纯但无不波澜。它除了具备短篇小说中的人物、情节、故事等元素以外,还有不可忽视的另一种功能,即具有一定的“新闻性”。它贴近生活,紧跟时代脉搏,因其小而灵便,宜于操作和占版面小,便负有“传递信息”的特殊使命。这些对于长篇、中篇或短篇小说于此还来不及作出反应时,小小说便已瓜瓜落地,捷足先登了。大家都知道,“新闻”是把最有价值的东西放在“导语”里,小小说却一改常态,往往在“结尾”时才揭开那层神秘的面纱,也就是说把最精华的或最重要的东西放在最后。这也就是常人所说的兜“包袱”。在纪先生所作的《小小说的结尾的艺术(创作谈之二)》 中他谈到:我最后将我写小小说的“秘诀”告诉了大家,即先想好结尾,然后再想法把开头与中间和结尾连接上就基本能成功了。这真是我多年来写小小说的基本方法。为什么这样做?因为我认为:小小说是结尾的艺术。同时,他还谈得更透一些,如今小小说的结尾通常有两种类型,一是“爆”型的,即用出其不意的结尾抖开“包袱”,给人以惊异和震撼;二是“绵”型的,即用平和绵软的结尾给人留下思索、留下空白,让人细细体味、慢慢悟道。当然还有其他多种,因人而异,因材而异。但主要是以上两种类型。

  就我们所能看到的他的作品而言,在太虚里帖的《惶惑》、《买秤记》、《鸡案》 等就属于第一种类型;而《欢宴》、《拜寿》、《妈妈》 等则属于第二中类型。两种类型兼而有之的有《眼睛》、《精明》、《聪明》 等。

  由于小小说能以艺术的形式,不断迅速地反映生活热点,传导社会信息,因此具有“新闻”的某些特征,这是由它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小小说是智慧的结晶,是艺术精灵,是大众化的文体,能产生近距离的心理效应。无论对于作者、编者还是读者,小小说都有一种谜一般的诱惑。在纪先生谈到他所写的小小说《鸡案》 中:上任不久的村支书在开会回来的路上碰到“案子”了。他可以对乡里布置的那些“工作”不操闲心,但对自己村里发生的“情况”却不能不管。于是,纪先生叫他介入了“鸡案” 。让他在这个说不清道不明的糊涂案中,以他特有方式来处理这个在别人看来肯定的个棘手的问题;借此来完成对他这个人物特性的塑造。果然,他既没有把鸡断给三婶子,也没有把鸡断给二嫂子,而是自己掏出来十块钱,一人给她们5块,把鸡买了下来。而且,对两个感到尴尬的妇女又分别给以诙谐的宽慰。在众人哈哈的大笑中,按说,纪老的这个小小说已经完成了。但是,作者并没有就此打住。他又设计了一个让郑大宝和读者都感到意外的结尾。既又搭上了中秋节的题,又增加了小说的趣味性;还使郑大宝这个农村党支书的特殊形象在他那“哈哈哈哈……”的笑声中又得到升华。这更是纪先生创作的高明之处。

  小小说初期的繁荣,是离不开小小说的数量,但最终是要靠质量说话。因此,到了一定阶段,数量就不再应该是衡量一个小小说作家优秀与否的标准,而作品的优劣,应该由读者说了算。从这个意义上讲,创作者本人认为自己的哪篇作品好,哪篇作品孬,哪个人物形象塑造得比较成功,哪个人物形象有欠缺,仅仅代表他个人好恶,或者是—家之言。读者满意不满意才是最重要的。通常,作品一旦发表,品头论足就由不得创作者本人了。就纪先生的一些作品,从读者群的反映来说,没什么太大的争议,(要说一点没有也是不可能的,必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能做到这一点,正说明纪先生的作品的质量是不可挑剔的,更说明他一贯采用的直接从生活中摄取素材的创作思路是正确的。

  小小说因其篇幅短小,要想像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那样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相对难度高些。但纪先生没有放弃努力,即使写不出像阿Q、孔乙己、祥林嫂、骆驼样子、陈奂生那样的传世人物来,至少也要塑造几个被读者认可,结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形象来。从纪先生的作品中,《鸡案》 中的村支书,《过程》 中的阿今,《官高一品》 中的老赵,也给我们留下了让人难以忘怀的印象。

  我觉得一个创作者有责任让读者通过他的作品更深刻更全面了解他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让后代读者通过他的作品对这一时代有较为客观的了解和认识。 纪先生的小小说属“生活意蕴”型小说。可能纪先生读的书比较多,在部队、报社、文联工作过,丰富多采的生活,认识的文化人比较多,这些在作品中自然流露了出来。

  记得学界泰斗季羡林老先生的一篇散文《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被《散文选刊》排在九九年散文排行榜榜首,可见这篇作品的份量。季老先生在文章中说:“积八十年之经验,我认为,—个人生在世间,如果想有所成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才能、勤奋、机遇。行行皆然,人人皆然,慨莫能外”。从纪老的一些创作谈中,他自己谈到他一生最大的遗憾是没有上过大学;但他又感到荣幸和欣慰的,自己却应邀为当地高等学府中文系的大学生们讲过创作课。同样遗憾的是他没有一套创作理论可讲,又同样可以自慰的是他有许多的创作故事可作谈资。从这里,足见纪先生三者皆具。这无形中决定了他创作的作品是上等的佳品,也是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的。

  作为小小说,它的现代机缘是什么?记得李利君说出了一段颇有见地的话:“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一种为纯文学争气的方式,一种靠自己的智慧获得利润空间和体面的方式,一种按大众审美趣味与纯文学之间内在关系和科学地运作的方式,一种最终以自己的强力,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消费者的经营方式,就在中国期刊纷纷落马的背景下,走到前台,浮出水面,唱响了刚强、向上和前进的旋律。它既不是靠降低自己的品位,也不是靠出卖自己的阵地,而是靠实实在在的作品,靠自己的智慧,在高歌猛进——这就是小小说。”

  我们不妨把这一段话看成是“当代小小说宣言”。纪先生虽然年事较高,但他的创作激情不减当年,几乎期期能在梦游太虚里见到他的作品,甚至有时一期能创作好几篇,对于一位年近花甲的老者来说是难得可贵的。可见,纪先生一直在不停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朝着这个方向迈进。

  夜已经很深了,马路上的灯早已熄灭了。纪先生那充满睿智的小小说光芒一次又一次地照亮了我的心房,我鼓足了十二分的勇气,以自己的这篇拙文,来真实地反映心中对纪先生的无比敬意。抑或谈得很不到位,抑或评得面目全非,但这只是我的个人理解。也请各位看官发表高见。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4-8-3 06:13 | 只看该作者
抢先顶,后阅并支持。
3#
发表于 2004-8-3 06:14 | 只看该作者
作为小小说,它的现代机缘是什么?记得李利君说出了一段颇有见地的话:“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一种为纯文学争气的方式,一种靠自己的智慧获得利润空间和体面的方式,一种按大众审美趣味与纯文学之间内在关系和科学地运作的方式,一种最终以自己的强力,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消费者的经营方式,就在中国期刊纷纷落马的背景下,走到前台,浮出水面,唱响了刚强、向上和前进的旋律。它既不是靠降低自己的品位,也不是靠出卖自己的阵地,而是靠实实在在的作品,靠自己的智慧,在高歌猛进——这就是小小说。”
鲁兄点评的有深度,很全面,建设支持学习了。
4#
发表于 2004-8-3 08:02 | 只看该作者
精彩评论!
5#
发表于 2004-8-3 08:18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
6#
发表于 2004-8-3 08:31 | 只看该作者
  纪先生虽然年事较高,但他的创作激情不减当年,几乎期期能在梦游太虚里见到他的作品,甚至有时一期能创作好几篇,对于一位年近花甲的老者来说是难得可贵的。

  袁版的评论可谓全面,也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立体的人物,不管是对小小说的技法还是对纪先生的创作,都分析和点评的到位、贴切,很受益!
7#
 楼主| 发表于 2004-8-3 09:01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王建设 发表
作为小小说,它的现代机缘是什么?记得李利君说出了一段颇有见地的话:“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一种为纯文学争气的方式,一种靠自己的智慧获得利润空间和体面的方式,一种按大众审美趣味与纯文学之间内在关系和科学地...

建设过奖,谢谢。
8#
 楼主| 发表于 2004-8-3 09:02 | 只看该作者
一夜,心语,谢谢你们的阅读。
9#
 楼主| 发表于 2004-8-3 09:02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一楠 发表
  纪先生虽然年事较高,但他的创作激情不减当年,几乎期期能在梦游太虚里见到他的作品,甚至有时一期能创作好几篇,对于一位年近花甲的老者来说是难得可贵的。

  袁版的评论可谓全面,也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立体...

一楠斑,谢谢你的点评与置顶。辛苦了。
10#
 楼主| 发表于 2004-8-3 09:03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梦心雨 发表
[QUOTE]最初由 一楠 发表
  纪先生虽然年事较高,但他的创作激情不减当年,几乎期期能在梦游太虚里见到他的作品,甚至有时一期能创作好几篇,对于一位年近花甲的老者来说是难得可贵的。

  袁版的?..

心雨,谈不上指导。哈。只是心灵之语。
11#
发表于 2004-8-3 09:04 | 只看该作者
无意中也学习了一次,提一把。
12#
发表于 2004-8-3 09:11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和鲁对老朽作品及我本人创作精神的评论!说实话,在写了多年的小小说之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已经感到了“筋疲力尽”,已经不把小小说作为自己的创作重点了。只是在结识了中财以后,又在“太虚”版结识了如山版、一楠、和鲁、左显辉这样的版主和如龙侠、若荷、心语、建设、郭敏等对文学创作痴迷又具有相当水平的朋友们以后,才又让我鼓起了写作的勇气,才又让我忘记了年龄,才又让我操起了旧业。为此,我再次向一切关心我的朋友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我一直认为,我不是个具有聪明睿智的人,但是,我是个用心的比较勤奋的人;而且还是个不服输的人。在“才能、勤奋和机遇”三因素中,我更注重后两种;因此,才在年近花甲之时给人们留下点可以读下去的小东西。毋庸置疑,我还会继续写下去。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和批评。谢谢!
13#
 楼主| 发表于 2004-8-3 09:1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心有千千结 发表
无意中也学习了一次,提一把。

谦虚。哈。
14#
 楼主| 发表于 2004-8-3 09:1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纪慎言 发表
非常感谢和鲁对老朽作品及我本人创作精神的评论!说实话,在写了多年的小小说之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已经感到了“筋疲力尽”,已经不把小小说作为自己的创作重点了。只是在结识了中财以后,又在“太虚”版结识了...

感谢纪老的一番回复,有了您在太虚, 各个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会虚心向您学习的。
15#
发表于 2004-8-3 09:2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纪慎言 发表
非常感谢和鲁对老朽作品及我本人创作精神的评论!说实话,在写了多年的小小说之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已经感到了“筋疲力尽”,已经不把小小说作为自己的创作重点了。只是在结识了中财以后,又在“太虚”版结识了...


  写作靠的就是勤奋和激情,写作使我们忘记年龄,写作使我们变的年轻,写作更使我们生活的充实……佩服纪先生的文品,也佩服纪先生的人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7 00:50 , Processed in 0.11457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