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李兴文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小 站

[复制链接]
46#
发表于 2013-7-24 14: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澧水寒儒 于 2013-7-18 16:57 发表
温暖的记忆,展现了人性的美好和光芒,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苦难对于爱情的伤痕。这种触景伤情的写法,内容大凡也是悲伤和无奈的,但文本中不是限于此,而是展现了苦难中的人性温暖,结尾回归到现实以议论作结,起承转 ...

一个小站,零散的记忆,组成一篇深刻的文字。寒儒的点评到位,一并欣赏!
47#
发表于 2013-7-24 17:38 | 只看该作者
字里行间,蕴含着丰沛的情感和表达的热情。
48#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2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4# 红秋叶 的帖子

谢谢红秋叶,祝你夏天快乐!
49#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2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5# 房子 的帖子

多谢留评,问候房子先生!
50#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21: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6# 十年兜兰 的帖子

谢谢若荷,即颂夏安!
51#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21: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7# 剑鸿 的帖子

谢谢剑鸿,诚致问候!
52#
发表于 2013-7-24 22: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澧水寒儒 于 2013-7-18 16:57 发表
温暖的记忆,展现了人性的美好和光芒,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苦难对于爱情的伤痕。这种触景伤情的写法,内容大凡也是悲伤和无奈的,但文本中不是限于此,而是展现了苦难中的人性温暖,结尾回归到现实以议论作结,起承转 ...


再读李兄此文,对照本文的点评,还是觉得寒寒老师评的好,对读者来说,他的点评就如同一篇文章的导语。
53#
发表于 2013-7-25 05:34 | 只看该作者
注重对环境、氛围的烘托和描写,使读者不断被变换的景象引领入作者有意创造的境地中,更多引用古人的诗句和成熟的词语,然后分割诗句对特定人事物进行再描述,加深在场感受和阅读印象,这样的作品很有特色值得学习,弊病是缺乏创造性组合的句子和词汇,求于更快引导读者而使用了已经成熟的前人诗句和更多形容词,这就使文章失去了带有个人思想的厚度和沉稳,流于浮象的作用了,即便它传递出的文章内涵是很深远的,只是略有些刻意营造的味道了,语境也不甚统一。
54#
 楼主| 发表于 2013-7-25 12: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2# 十年兜兰 的帖子

谢谢若荷——连绵的雨天是属于荷的日子!
55#
 楼主| 发表于 2013-7-25 12: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3# 糖葫芦 的帖子

多谢指教,即颂夏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 15:14 , Processed in 0.05048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