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90|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扁担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9-23 17: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扁担山不是一个山的名字,虽然这样取名也是可以的,但是偏偏没有听过,至少我的周边没有这样一座山。
  
  但是我喜欢把这样两个看起来不怎么搭界的词语连在一起,因为我知道他们是搭界的,甚至是融合的。扁担是大山的派生物,扁担还是大山与外界的联络员——人们是通过扁担才把大山挑出来的。
  
  我们那儿充其量只能算个丘陵,但却也有四面八方的山,海拔不超过四百米,可是始终能把村子围在中间,于是我们也顾不得科学的界定了。在我的记忆里,我们那儿就是山区,我们屋前屋后的山就是大山,我是标准的山里孩子!
  
  所以,我非常熟悉扁担。
  
  父亲是个木匠,现在自然是老木匠了,木匠方面的活也就是偶尔为之,以前却是一年到头的木匠,相关的事情什么都做,从为别人盖房到制作农具,没有他不会的。至于像做扁担那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清早上个山,找到自家的树林,瞅准一棵檀树或者是槐树,回家锯开、刨掉皮、稍作修饰,再一头一尾分别钉上两个小小木棍——用来固定绳子的,然后一条扁担便从他的手里流出。
  
  记得人们形容汽车的时候喜欢用三个字——流线型,学物理的时候也大略知道一些相关的定义,可是一提到流线型的意义,我跃入脑海的竟然是出自于父亲之手的扁担。
  
  不是木匠的人也会做扁担,没有什么讲究的,能挑东西就行,所有总能见到千奇百怪的扁担,有的简易到一根木棍就成了扁担。不过,那样圆滚滚的扁担撂在肩膀上有些硌人,因为接触面积小,压强也就大了,人挑着实在不舒服,自然只能偶尔救急,也只能挑三两十斤重的东西,而且因为那样的形状,也不适应称作“扁担”的。
  
  绕口令经常讲“扁担长,扁担宽”,是很有生活的。扁担长了,走路的时候就可以踮起来;扁担宽了,肩膀会舒服许多,这也算是生活制造扁担的体现吧!
  
  在农村,扁担是无处不在的。是个成年人走到哪儿都会携带着一条扁担,当然包括一担绳子,出去的时候挑着东西出来,回去的时候再挑着东西回来。而且很多的时候都会结伴,大家挑着东西,也不觉得有多么地劳累,一边走一边还能拉拉家常,竟然视肩上的重量为无物,只是顺手拿起脖子上手巾的一角在额头擦汗的时候才能感觉到重量的真实。
  
  负重惯了,也就不觉得那是重量,尽管它们的确存在。就像长期浸泡在苦难当中的人也就把苦难看轻了。几十年之后,我时常会想类似的问题,得出的结论是对于一个长期从事重体力活的人来说,没有了扁担,他们才会觉得走路发飘,如果我们轻易断定他们厌恶农村,渴望纸醉金迷的话,那只能说明我们的轻佻与浅显。
  
  扁担是他们生命的组成部分,在拥有扁担的时候,他们觉得脚步会很扎实,而且,他们才会露出憨憨的笑容。
  
  扁担会成就一批出名的劳动力,在乡间也往往会演绎着一些传奇:有人一担能挑二百斤,有人一担能挑三百斤,还有人一担能挑三百斤走几十里路甚至都不用换肩。都是传说而已,没有考证过,不过青壮年一担挑个二百来斤应该问题不大,再说还能换肩——就是一会儿用左肩,一会儿用右肩,算是个调节。力气大的人也有力气大的好处,不仅仅在精神上有着先天的优越感,在村子的隐性地位也高一些。人们提及某个村子的时候,总会说这个村子有哪些挂上号的劳力,这是地位的一种体现。再说,有些事情只能让这些人去做,比如割稻,有抱稻的,有打稻的,再有就是挑稻的。抱稻和打稻都是在水田里,深一脚浅一脚的,不仅路走的不畅快,身上全是泥浆,而且那些稻子进入人的衣服内,浑身痒痒,自然不是快活的事情。反倒是挑稻,就提着一个扁担就行,身上不需要沾水的,只不过那样的事情只能留给力气大的人——哪些人力气大,大家是心照不宣的。
  
  毕业之后,我家割稻的时候,我是不愿意下田的,就给自己安排了挑稻的任务。我只挑两口袋,是他们的一半左右,不超过一百二十斤的样子。一开始还行,挑一担歇一会,再迎着微风抽根烟倒也心旷神怡。可是两趟一下来,扁担就上不了肩,碰到哪儿哪儿都疼,强忍着也只能坚持几个来回,最终摊到在地,一点都不想动了,肩上不仅是大面积的淤血,而且表皮脱落了整整一大块。
  
  总是在最难熬的时候必须要熬下去,这是农村的确切定义。这时稻谷从打稻机里倾泻而出,那个口袋快速地变满,你动作一慢下来,就会延误整个劳作的时间。届时的我只能硬着头皮拖着脚步继续行走在通往稻田的土路上,父亲做得再好看的扁担在我眼里不过是一根根足以打断骨头的铁棍!
  
  审美很多时候只是一部分人的专属,肩膀上快要皮开肉绽的人是感觉不到蟹肥稻香的,何况一条足以压垮人的扁担!
  
  那时似乎只想时间在那一刻停止,哪怕是忽然下暴雨让这些水稻全部稀释,只要能让自己的肩膀摆脱扁担就行了,显然,这很自私。但多年以后,我依然认为那是我当时最真实的想法。
  
  终于一切结束,结束之后忽然觉得自己就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等大家伙兴高采烈地装载稻谷然后再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之后,我应该已经在家里的凉床上睡着了。因为我醒来的时候世界很安静,而稻谷早已被全部搬上了我家的平顶,均匀地铺在上面,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也就是三两天的样子,肩膀就起了一层厚厚的老茧,肩膀再加上的时候,已经不觉得有多么的疼痛了——不过也可能是担得较少,因为那之后,我就没有那么长时间如此地负重。
  
  但那却不是最紧张的一次,最紧张的是在山上。
  
  山上有的是荒草,那是用来烧饭的。虽然田里有的是稻草,但那得喂牛,不可能成为燃料,所以,又有了一项工作内容砍草。砍草的确切时间我已经记得不太清楚了,好像一有空闲就要上山,而空闲的时间并不是很多,这样通过推理,大约是五六月份和十月份的样子。父亲常年在集镇上做小生意,家里的事情做得很少,再者,在很年轻的时候,他生过一场大病,就是腰椎上的骨头错位,在家睡了几年才痊愈的。不过那之后是不能挑重担的,尽管他的胳膊像水泥电线杆那样粗,腰上却没有多少力气,也没有人敢让他继续摧残自己的腰。母亲弱弱的,没有多少力气,不过不挑是不行的。于是每天大清早,母亲就会带一个搪瓷缸和一个暖水瓶,加上几片锅巴,一个人进山,午餐用开水泡点锅巴就行,到了傍晚就把前一天晒好的干草挑回家,擦黑进门的母亲回家总是要酸背痛的,瘫坐门口的石阶山,没有什么气力。
  
  姐姐在很小的时候经常和母亲一道,她十几岁的时候就练就了一副好身板,挑着担子在山路上也能健步如飞。只是每次看到她那样的劲头时,我的心里总是被堵住了什么,同样沉重的还有我那不喜欢表露声色的母亲。
  
  姐姐比我只大一岁,只上过很少的学。那时学校每次升级都要考试,她有一次没有升级只能丢在我的后面,就再也没有上学了,她说不好意思。那些个老师,干嘛不能放一点点分数呢?
  
  哎!都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说来也无意。什么人落在什么时代,只能陷落在那个时代的陷阱里而自己浑然不觉,反倒觉得一切的一切都是合情合理,这与宿命无关。
  
  后来我已在家门口教书了,姐姐也外出了,我曾经山上接过母亲。山头离我家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孩子们放学之后,我来到了我家的山地,途中尚有小桥流水和鸟语花香,但不足以让我有心去浏览。母亲整理好担子,正准备往下挑,我接过之后,她问走山路挑担子我是否习惯,我想一百斤不到的担子,应该没有问题的,迎着山风就往下赶!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何况还是崎岖的山路?何况还有一百来斤的担子?大约只有三两分钟的轻松之后,脚就不听使唤了。山路很陡,有些几乎没有路,生靠自己去踩,踩实了就是路,踩不实还得另辟蹊径,所以两只脚不能同样使力,一只手扶着扁担,另一只手还得努力探寻着身边的树木,好扶一把,不至于有掉下山崖的危险。
  
  就这样哆哆嗦嗦的往前走着,走一步停一下,担子还不能落地,在母亲面前还不能表现。两只小腿不停地哆嗦,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无声地渗出,不仅仅是累的,也有吓的成分在里面。我有一脚踩在一块小石板上,小石板往前滑了一大截,我整个身体都跟着往前滑,好在有一棵树挡住了,否则只能连人带草一下子滚到山脚。母亲跑到前面,指引着我往哪儿走,尽量让我走在正确的路上。山上杂树很多,我顾得了前面顾不了后面,不时地后面的那一堆草会被某棵树挡住,身体能被牵引出一个半圆。最大的问题是你不能歇下来,也没有地方可以让你休息,只能往前赶!我无数次想把这担草丢在山上,可是看着弱小的母亲,我知道我不能。
  
  那不是在劳动,那时候你得屏气凝神,你得目光如炬,你得浑身绷紧,你得小心翼翼!
  
  大约要半个小时才能下个山,而这截下山路不过几百米而已。
  
  到了下山的时候,依然有太长的路等着我,可我竟然能忘记肩上的重量,和山上相比,这算些什么啊?我挑着担子,使劲地垫着,恨不得唱歌,母亲在后面看着也高兴。
  
  之后我也有山上接过母亲,但是次数不多,母亲也不指望着我。每接一次,我都做好全身心的准备,对付那截还算不上是路的山路,每次我的小腿都会绷得很紧很紧。
  
  那时候,我不到二十岁,但却喜欢上了抽烟喝酒。因为我体验过一种透支之后的放松,也收获过麻醉之后的快感。
  
  母亲依然在山上继续着她的砍草工程,年年如此。山上荒草疯长,依然找不到可以出山的土路,我帮不上忙的时候,甚至都不愿去想想那样的场景。可是在母亲那儿,一切似乎都没有那么严重,我家还曾经还卖过一草堆的荒草,居然卖了几百块钱,砍草竟然成了副业。
  
  那个时候,我的同龄人可能正在对着月亮抒发着各自的情思,要么是在遥想着不着边际的情感传说,要么就是昂首走在自己打拼梦想的荆棘里。而几乎把自己与外面的世界隔离了开来,木讷了许多。只是觉得还是踏踏实实地做好眼前的事情,仅仅希望自己与这周边的人生活的要稍微好一些而已。
  
  以后的生活要好了许多,那几座山也被夷平,村里再也没有山地和水田了,别人为我们建了一个时尚漂亮的新村。我欣慰的是我的亲人们再也不需要去做那些投入和收获如此不对等的劳作。尽管煤气灶早已普及很久,但只要有山,他们就必定会上山,根本不可能去算这个经济帐的。
  
  再次回到村子的时候,一切都变了,贯穿在新村的是不绝的麻将声,连一条像样的扁担都找不着了。不再种地的人们要扁担干什么呢?
  
  可我依然兴奋不起来,不菲的拆迁款的确能让人们幸福好长一段时间,可不再劳作的人们以后怎么办?终于,手里缺钱的乡亲们开始了上访,上访的结果是僵持,也会小有收获。逐渐的上访成了一条门路,为了把升势造大,组织者开始发钱。上访已经脱离了一开始的性质,真不知道以后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我的父亲母亲还算不错,父亲因为在一个集体工厂里上过几十年的班,还能拿个足以自保的退休工资,因而村里的事情他几乎不掺合。母亲也是,她怕烦,她说一到村里,很多人找她说长道短,不是这个不好就是那个不对的。她也六十多岁了,别人对她再尊敬,她也调解不开啊!她通常在我家照顾我儿子,和我儿子关系很好。
  
  那次,在客厅看电视的时候,忽然放到了一个大别山山区的家庭,三个孩子都考上大学了,全靠一个母亲做挑山工供养的。我看着心酸,但那个母亲却很从容,她的担忧的只是马上要修路了,自己即将失业,她愁的是以后。那个母亲不过四十三四岁,和我们是一个年龄段的,但却早已满脸风霜,像个老人。
  
  我特意细细地看着她那条赖以谋生的扁担,光秃秃的,一点都不好看,不过我依然心生敬畏!那天我在微薄上写道:扁担因为挑过苦难,所以不再轻佻!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13-9-23 18:29 | 只看该作者
扁担的使命现在已基本结束,同时结束的大约还有曾经很勤劳的扁担人。文中所列的现状我也听到不少,国家政策的补偿款被挥霍一空的事大有人在,未来的生活也令人担忧。
3#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19: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摇曳风铃 于 2013-9-23 18:29 发表
扁担的使命现在已基本结束,同时结束的大约还有曾经很勤劳的扁担人。文中所列的现状我也听到不少,国家政策的补偿款被挥霍一空的事大有人在,未来的生活也令人担忧。


谢谢风铃来踩,很欣赏第一句“同时结束的大约还有曾经很勤劳的人”
4#
发表于 2013-9-23 21:00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是生活的质感?这章字就是。
5#
发表于 2013-9-23 21:35 | 只看该作者
国人——其实使用这个主语还是让人心惊胆战的——国人大抵是不适宜过富足日子的。艰难困苦的时候,人是精神饱满、豪气冲天的,许许多多的困难真的未能压垮这个坚韧的民族。却未想到,贫穷苦难过去了,反倒失去做人的上进心了,耽于享乐,唯利是图,开始堕落,很滑稽的。
6#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21: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银公子 于 2013-9-23 21:00 发表
什么是生活的质感?这章字就是。

谢公子来踩,生活太重了,像一个扁担。
7#
发表于 2013-9-23 21:56 | 只看该作者
记得小时候父亲总是用一个扁担挑着香油挑子去卖香油,来养家糊口,对扁担情有独钟。父亲与扁担结下很深的感情。文章语言流畅,娓娓道来,富有生活气息。问好
8#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21: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兴文 于 2013-9-23 21:35 发表
国人——其实使用这个主语还是让人心惊胆战的——国人大抵是不适宜过富足日子的。艰难困苦的时候,人是精神饱满、豪气冲天的,许许多多的困难真的未能压垮这个坚韧的民族。却未想到,贫穷苦难过去了,反倒失去做人的 ...

迷失是很容易的,尤其是大面积地信仰缺失的情况下,谁都很难走好前面的路,谢李老师来过!
9#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21: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太和五中张奇 于 2013-9-23 21:56 发表
记得小时候父亲总是用一个扁担挑着香油挑子去卖香油,来养家糊口,对扁担情有独钟。父亲与扁担结下很深的感情。文章语言流畅,娓娓道来,富有生活气息。问好

谢谢张奇老师来过,我们似乎都是扁担下长大的孩子——在农村!
10#
发表于 2013-9-23 22:05 | 只看该作者
单单这题名便已厚重如山。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9-24 08: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柳藏 于 2013-9-23 22:05 发表
单单这题名便已厚重如山。


谢柳藏提读,我还担心这是病句呢?
12#
发表于 2013-9-24 08: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孔 于 2013-9-23 21:58 发表

谢谢张奇老师来过,我们似乎都是扁担下长大的孩子——在农村!

扁担对我情有独钟,爱不释手。
13#
发表于 2013-9-24 10:51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字细腻、厚实,看得我心生感动之余,又感觉如山的沉重。农村城市化,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变得十分严峻。给票子不如不如谋划一个好路子,否则,职业上访人队伍的壮大就是城市化的必然产物了。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9-24 12: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陀螺 于 2013-9-24 10:51 发表
这篇文字细腻、厚实,看得我心生感动之余,又感觉如山的沉重。农村城市化,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变得十分严峻。给票子不如不如谋划一个好路子,否则,职业上访人队伍的壮大就是城市化的必然产物了。

陀螺的那个表弟写得也是如此,我很有感悟的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9-24 12: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明 于 2013-9-24 10:36 发表
扁担让我想起了许多。

李老师大约也有过农村的经历?谢李老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 09:45 , Processed in 0.09325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