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何义钦 于 2013-11-10 11:49 发表 川端康成作品的色调或浓或淡,孤独的主观感情色彩和忧郁的感伤抒情情调、人情与人道主义精神,以及虚无与颓废的思想,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偏于复杂,尤其在感情与人性演变的描写中,追求感官的享受和渲 ...
举报
原帖由 一水 于 2013-11-10 16:39 发表 读过何老师文章,刚才又从书架上取出三岛由纪夫的书看了看,在他所作的诺奖推荐文里有这么一句话:“他对用语的选择,显示出现代日语极致的精妙,以及微妙的震颤和战栗的感受。”这句话,让我想到了朱光潜(还是宗白 ...
原帖由 何义钦 于 2013-11-10 12:04 发表 个人认为,中国主流文学观念带有浓郁的功利性。从《尚书》“诗言志”逐步发展形成的文学观,一直延续下来,都服从于某些集团的功能需要,尚未独立于美学意义的陈述。
原帖由 银公子 于 2013-11-11 09:36 发表 欣赏何老师细致精雅的解读。
原帖由 冷晰子 于 2013-11-11 13:30 发表 师父此言有些偏颇与绝对,“诗言志”固然是。也有不少脱离于此的文学作品。
原帖由 一孔 于 2013-11-11 16:04 发表 其实,我挺不习惯日本的文字的,甚至是有些恐怖于他的细腻,一种接近于病态的关乎美的解构,一个能把任何一件事能到如此精细的人物要么是大师,要么就是病人,反观川端和三岛身上或多或少的法西斯情结以及最后选择的 ...
原帖由 夏冰 于 2013-11-11 19:20 发表 是的,一方面,见仁见智。另方面,一分为二。
原帖由 何义钦 于 2013-11-11 14:25 发表 我说的是“主流”。当然有“非诗言志”作品,你写的大多就是。
原帖由 运涛涛 于 2013-11-12 08:47 发表 深刻地解读,从经典中汲取文学的养分,学习这种精神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3 19:34 , Processed in 0.05224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