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468|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乡村地理物象图(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2-4 11: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乡村地理物象图(四)



                 1、麦苗田


  风从远处吹过来,留在麦田的禾苗上。

  细长麦苗的绿色叶子,恹恹的。它的枯瘦,像个不灵透的孩子。土的颜色是深褐色的,原来在水的侵润凝结之后,现在又在空间地气的入侵下,松软开了。今年是少有冰冻的,那些依偎着麦苗根的土,细细地松散开来。

  你踩着这样的土走进了麦田。现在的麦苗是不怕踩的,它没有长高,叶子软榻,几乎都伏在土上。麦苗在过冬,它们不怎么生长的。就像冬天的农人,也不劳作,蛰伏在围成一团的村子里。这样的时候,他们不到田野里看望麦苗。麦苗和农人等立春之后,地气上升,大地上的植物开始生长。

  你想到更远的年代。土地里的禾苗开始生长,麦苗里有野草。父亲抗着锄头,他边走边喊你跟上他的步伐。父亲的声音是粗砺的,和田里的土坷拉一样。你像永远睡不醒,无精打采地走着小泥路上。但是,麦苗们那时候都长得很精神。

  那些麦苗一点点长高。在那些年月里,这些后来生成小麦的粮食,没有喂饱过你的肚子。你瘦弱的身体,就像田野里的风,飘来荡去。你走在远处响起的吆喝声,那是一个人在喊另一个人到麦地里去的声音,那样的吆喝沙哑、粗卑,像一截倒在水沟边枯竭的树木。

  你听不到欢乐,而在那样的声音里,一条小狗突然跑了过来。它抬着头,东看看西瞧瞧,低头在田野的小路上寻觅可能的食物。你立刻奔跑过去,从地上拣起一根树枝棒,逗弄小狗玩。那条小狗,瞪着发亮的眼睛,审视地看着你,它看到你眼睛里嬉闹的光,朝你点着头,绕着你走了一圈,然后又跑掉了。

  这是个难以看到变化的村子。“你这么走过去,就知道田地、沟渠、枯的草、沟边零星的土黄色芦苇,是没有改变过的。”你像重新被镶入进来的一个实在的影子。你一点点走在这片土地的肌肤上,它从你身体里的某个地方,唤起着你熟悉的一些影像。你看到那个少年,在这条小路上,走在这里的麦子、草、芦苇、河水的任何地方。

  “这条长满荒草的路,比你的生命存在更久长,它在这个平原里,以这样的格局存在了多少年,你无人去问,也无法知道。”无人看见的记忆,把你和这里的土地连接起来。这片田野间让你获得了存在这里的理由。那些河水是活着的,它们生养了鱼群。没有了河水,你的早年的鱼失踪了。你不见了少年,不见了河水与鱼群是一样的。现在连跑到田野里的小狗也难以见到了。那个水灵灵的年代,被时间偷走了。

  你是被记忆唤醒要来这里走走的,风一点点吹着。你走着的这个时候,气温在10度左右,空气湿润而清凉,你很久没遇到过的气息,包围着你。麦苗连成片的一片片绿色,被隐约的一条条深灰线分割着,那是纵横的沟渠。矮矮禾苗还没有完全覆盖掉黑褐色的泥土,整个空旷的田野,土坷垃从麦苗间突出来,在无限宽阔的绿色中呈现出无数个斑点。

  你看到,麦苗间躺着一只鸟的尸体,它的羽毛还是新鲜的,白色和蓝色相间的羽毛,那么美丽。你动了它的身体,发现它的胸部是空的,它的内脏被什么东西掏空了。

  一切都是醒着的,它们从你大脑里,闯入某些异样的火苗。一些遥远年代的记忆影像攀附在火苗上,摇曳着内心遥远而又广大的地理。你走在没有一个人的冬天田野间,雾蒙蒙的天气,像笼罩了一张大网,远处,路上出现的树的影子,像一幅幅沙画。

  你和身边的人谈论,这是早年间的大雾,还是时下人们说的“雾霾”。身边的人说:大雾是水汽,雾霾是细小灰尘的颗粒。你的手在空中挥了挥,想要抓住一些颗粒在手里看看,你感到手是濡湿的、清冷的……坚实而又松软的泥路,在你脚底下,叫你想起无数次在文字里写到的,那条在回忆中通往少年的村路。




                  2、水沟里的鱼


  你脑袋里浮现着河沟水面的水草和芦苇,青翠、鲜嫩,大小不一的鲫鱼成群地游来游去。那个少年,头颅朝河面伸长着,眼睛一眨不眨地跟着鱼在移动。他习惯性地脱掉了衣服,走到河水里。

  他惊吓了鱼群,它们很快跑到隐秘的草丛中去了。他和鱼群斗争了多年。他缓慢地,尽量不发出任何声息地走到那片草丛跟前,俯下身来,将弯曲成铁钩的十指,敏捷地深入到靠近岸边的草丛中,瞬间合拢到一起的十指,鱼柔滑的身子就牢牢地在他两只手掌中了。他把鱼扔上岸边泥路上,继续以同样的方式追踪草丛中的鱼。

  这样的捕获,让少年的他,感到胜利的喜悦。——那平面如镜的水摆在面前,那些新鲜的草在水底下扎了根,把身子从水里生长到水面之上。水对草是没有危险的,而对于鱼又是一个小小的天堂。自由的鱼吃了水里的微生物和杂草,让布满鱼鳞的身体优美、饱满而肥硕。

  那时的少年,整条河沟就是他一个人的天堂。他在河水里消耗完体力,回到岸上。除了风吹着草在他耳边的声音,他就再也听不到什么。躺在那个地方时间久了,有时连风的声音也没有了。他的脑袋一片沉寂空旷。他觉得自己在辽阔的没有边际的地方漂浮着。他忽然感到了恐慌,他丧失了地理位置感。他不知道时间的概念,只觉得无声无息的存在,会把他化入泥土。他不是一粒泥土。他立马睁开眼睛,天空无限宽大,而一切又都是静止不动的,一瞬间,他想逃离这样的静。他觉得自己被什么遗弃了,没有任何东西收留他。

  他从地上一骨碌爬起来。“我不能再睡了。再次睡着的话,说不定就到了黑夜。如果在黑夜里醒来,四周黑漆漆的,到处都是坟头的田野,是多么令他恐怖的事情啊。”他看到天还亮着,庄稼、草、天色,以及空气里的味道都没有改变。他平复了起伏的心绪,在那片地上坐了好一会。他的眼睛就又转向了一边的水沟。他看到了光在水面上。他知道那是天上的阳光。他在水面上看到了太阳光照在水面上,那些植物的影子在轻然晃动。

  他定眼去看水,看到一群鱼在那里悠然地游来游去,他立刻站了起来。鱼群大胆的浮出了水面,他想,这些鱼并没有发现他,它们都是自由快乐的。这个时刻,他已经不想惊动那些鱼了,他静静地看着它们在水里游动。它们的尾巴摆来摆去,小小的嘴里吐出水泡……

  他从地面上捡起那些被他扔上岸的鱼,从草丛中薅出茅草头的上节,将鱼一个个的穿好,穿成几串,把它们放到篮子底层,上面盖了一些摘来的猪草。一个人沿着这条路,在黄昏之前,摇摇晃晃地地回家了。

  他头顶上有白色的光,光里隐约传来大人呼喊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 ……



                             2014年2月4日


                             




[ 本帖最后由 房子 于 2014-2-4 12:20 编辑 ]
2#
发表于 2014-2-4 16:23 | 只看该作者
土地情结,麦苗情结,所关联的人越来越少了;生活环境,这个唯一可靠的物质性依托所经历的重大变故正在考验人的生命意识。
欣赏新作,问候房子先生,新春快乐!
3#
发表于 2014-2-4 17:43 | 只看该作者
动静结合,两篇各有特色。一则似画,静中取景,融入哲理;二则灵动,少年的形象具现。问好房子老师,年安!
4#
发表于 2014-2-4 20:19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学习老师美文
5#
 楼主| 发表于 2014-2-5 01: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兴文 于 2014-2-4 16:23 发表
土地情结,麦苗情结,所关联的人越来越少了;生活环境,这个唯一可靠的物质性依托所经历的重大变故正在考验人的生命意识。
欣赏新作,问候房子先生,新春快乐!

谢谢兴文朋友的精粹读评。
谨祝春节快乐!
6#
 楼主| 发表于 2014-2-5 01: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木门长子 于 2014-2-4 17:43 发表
动静结合,两篇各有特色。一则似画,静中取景,融入哲理;二则灵动,少年的形象具现。问好房子老师,年安!

谢谢木门精致点评!
问候春节快乐!
7#
发表于 2014-2-5 12:11 | 只看该作者
乡春里的纯朴自然之美都在这两幅简笔画里,令人神往怀想!
8#
发表于 2014-2-5 18:06 | 只看该作者
又见房子新作,先问好
9#
发表于 2014-2-5 21:28 | 只看该作者
清晰的画面,细腻的笔触,关于少年时光的一段乡村记忆,在回忆里美好而温暖,弥散着淡淡愁绪。房子勤奋啊。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2-6 22:2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运涛涛 于 2014-2-4 20:19 发表
继续学习老师美文

问好运涛涛朋友。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2-6 22: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暴雨迎风 于 2014-2-5 12:11 发表
乡春里的纯朴自然之美都在这两幅简笔画里,令人神往怀想!

谢谢暴风迎雨朋友读评。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2-6 22: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清风盈袖 于 2014-2-5 18:06 发表
又见房子新作,先问好

问好清风,:handshake
13#
发表于 2014-2-6 22:39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老师的美文,以后定当细细拜读!问好房子老师,祝新年快乐!
14#
发表于 2014-2-7 11: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 飞霞 的帖子

某一个即逝的瞬间,激发的灵感。如那一篇在外乡的人,夜里回望故乡时的心情。离境背乡的人,都有过,可就是抓不住。问好。

[ 本帖最后由 流浪流浪去吧 于 2014-2-7 14:17 编辑 ]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2-7 14: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雨兰 于 2014-2-5 21:28 发表
清晰的画面,细腻的笔触,关于少年时光的一段乡村记忆,在回忆里美好而温暖,弥散着淡淡愁绪。房子勤奋啊。

问好雨兰,多谢读评。习惯了这样一种写作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4042767|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4-7 20:35 , Processed in 0.18829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