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1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翻唱:《延安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2-5 23: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本帖最后由 万里山水 于 2014-2-6 06:02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4-2-5 23:36 | 只看该作者
作词:莫耶 作曲:郑律成

夕阳照耀着山头的塔影 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
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 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

啊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 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
啊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 热血在你胸中奔腾

千万颗青年的心 埋藏着对敌人的仇恨 在山野田间长长的行列
结成了坚固的阵线 看群众已抬起了头 看群众已扬起了手
无数的人和无数的心 发出了对敌人的怒吼
士兵瞄准了枪口 准备和敌人搏斗

啊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城墙 筑成坚固的抗日地阵线
你的名字将万古流芳 在历史上灿烂辉煌
3#
 楼主| 发表于 2014-2-5 23:39 | 只看该作者
《延安颂》这首歌曲表达了千百万革命人民向往延安、热爱延安的强烈愿望和真挚情感。1938 年4 月的一个傍晚,作曲家郑律成参加了一个群众大会,散会后他看到成群结队的战友,沐浴着夕阳的余辉,返回各自岗位;正在操练的抗日战士,喊着响亮的口号,威武雄壮;全城内外,歌声四起。这样一幅动人景象,深深激动着作曲家的心灵,他请延安鲁迅文学艺术学院文学系的女同学诗人莫耶写好歌词,很快就谱成歌曲,在一次文娱晚会上亲自演唱了它。抗战八年,这首歌虽然没有正式出版过,但它却象长了翅膀一样,从延安飞到前方,从解放区飞到国统区,直至海外。当时很多人正是唱着这支歌,冲破险阻,奔向延安,投入革命洪流的。这首歌所以流传得这么广、这么快,主要由于延安是革命圣地,是当时全国抗日的中心,人们景仰它、向往它;同时,在艺术上它也有着较高的成就。
4#
 楼主| 发表于 2014-2-5 23:46 | 只看该作者
贴一个歌曲分析,以备学习。

  《延安颂》全曲由ABCDE 五个部分构成,属多部曲式结构,(亦可视为带变化再现的复三部曲式结构)。大调,采用了C 43 和42 两种拍子,使抒情和激情很好地结合起来。

  第一部分中速,带有叙述性,它是对某个特定环境和风光的描绘,如词中的“塔影”、“河边”、“原野”、“群山”等,都足以令人产生实际联想。这段旋律,从一开始就出现了一个明朗而开阔的六度大跳音型,它在全曲中先后共出现六次之多,是一个富有特性的动机。

  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有机延续,这里具体地点明了前一部分所描绘的地方是革命圣地延安,热情而亲切地歌颂这庄严而雄伟的古城。

  第三部分旋律转入浑厚的中声区,拍子由43 转入24 。这是一段沉着有力的进行曲,它表现了千百万革命青年怀着对敌人的仇恨,聚集在山野田间的景象。

  第四部分是第三部分的有机延续,这段旋律中两次出现的八度跳跃,使歌曲更加强了坚定性和动力性,有一种不可遏止的战斗激情。

  第五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变化再现,它加强了歌曲的整体感和赞颂性。

  这一段速度稍慢,转回43 拍子,特别是加入了二部合唱,与第三、四部分形成对比,使歌曲情绪达到高潮,倾注着人们对革命胜地的向往和赞美。

  以上是按多部曲式结构对《延安颂》所作的分析。但从此歌的旋律布局、速度安排、节拍的处理以及逐段歌词的含义来看,如果把它看作是带变化再现的复三部曲式也同样是合适的。
5#
发表于 2014-2-9 10:40 | 只看该作者
好久没听到山水唱歌了。激情澎湃,一支亲切的颂歌。喜欢!
6#
发表于 2014-2-11 12:14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并问好山水朋友!
7#
发表于 2014-2-11 22: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万里山水 于 2014-2-5 23:46 发表
贴一个歌曲分析,以备学习。

  《延安颂》全曲由ABCDE 五个部分构成,属多部曲式结构,(亦可视为带变化再现的复三部曲式结构)。大调,采用了C 43 和42 两种拍子,使抒情和激情很好地结合起来。

  第一部 ...

学习并问好老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5 12:55 , Processed in 0.05793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