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梁星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评论版开版寄语]欢迎你,请留下印迹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4-2-26 10: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黄叶斌 于 2014-2-25 22:56 发表
散文诗般的激情,加上文学殉道者的清醒,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也是一种真诚的吁请!



谢叶斌老师热情鼓励。你可是评论界里公认的翘楚人物,可要来多多发帖支持啊!
32#
 楼主| 发表于 2014-2-26 10: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陀螺 于 2014-2-25 23:23 发表

话说我最怕写评论文章,因为这种文章写不好就把作者得罪了。若是全说好听的,我又觉得语言匮乏。提点批评意见吧,缺乏建设性,何况自己写文章也不强。想来想去,这类文字都不敢写了。得到几位论坛文友的赠书,硬是 ...

  想写就写,就像想唱就唱!唱是为了抒发,排解,难道写不是?唱有愉悦和调理心灵的功能,难道写评不是?文学允许探讨与争鸣,目的是繁荣和提高。欢迎多写多来! 
33#
发表于 2014-2-26 17:11 | 只看该作者
这些日子太忙,刚有些空闲,特来祝贺评论版开版。并问候当家的梁星均、高迎春、一水三位版主!
34#
发表于 2014-2-26 17:23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个,不过陀螺的话倒是很有道理。评论不好写,说实话得罪作者,说好话,引起读者反胃。能否客观公允地进行高度评价,需要水平。
35#
发表于 2014-2-28 10:27 | 只看该作者
评论版因你们的无私奉献而精彩!
36#
发表于 2014-2-28 13:25 | 只看该作者
向三位版主致以崇高的敬意。只要我有评论作品,一定会第一时间拿来支持,并希望得到几位版主及会员的真诚指导、批评!祝评论版块越办越旺!
37#
发表于 2014-2-28 14: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琴若雨 于 2014-2-26 09:31 发表
33279来关注与支持!






欢迎琴若雨来评论版发稿!:handshake
38#
发表于 2014-2-28 14:52 | 只看该作者
真诚送去迟到的祝福,文学评论是一门艺术,是一门高尖端的艺术。欢迎大家交流。
39#
发表于 2014-2-28 15:54 | 只看该作者
文学评论的对象是文学作品(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影视等);评论的目的是通过对其思想内容,创作风格,艺术特点等方面议论、评价,提高阅读,鉴赏水平,评论时当然可以旁征博引,引用各种材料论证,但这旁征博引的各种材料,应是与文学作品有关的,而文学评论所用的材料基本上是来自所评文学作品本身。
40#
发表于 2014-2-28 15:56 | 只看该作者
文学评论必须对作品有总的评价,并且对你这个评价有一定论证过程,但作品分析就未必对作品要有总评价。
另外在写文学评论时,不必大段引述原材料,那样会用原材料挤掉你的论述;评论点要集中,鲜明。评论角度不要过大,比如你写“评《红楼梦》”如此宏大的古典巨著,你从何处下手评?很难写,如果你把它缩为“评《红楼梦》中人物的对话”,进而再缩小角度为“评《红楼梦》凤辣子的语言特征”就容易下笔了。
41#
发表于 2014-2-28 15:57 | 只看该作者
(一)阅读对于文学评论来说,是占有材料、调查研究的过程。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1.阅读范围。从文学评论的写作要求看,阅读既要做到点面结合,又要做到深浅结合。
42#
发表于 2014-2-28 15:58 | 只看该作者
所谓点面结合的“点”,是指作品。所谓“面”是指作家生平、作家其它作品、其它作家的作品等。在这里,作品的阅读是最重要的,这是获得评论权的最重要的依据。只有阅读作品,才能使自己对评论的对象了如指掌,评论时说到点子上,切中要害,避免片面性。
43#
发表于 2014-2-28 15:59 | 只看该作者
所谓深浅结合,是指作品的阅读要深一点,钻得透一点,深到能产生真知灼见为止。为了深,就要多读几遍。恩格斯为了对拉萨尔的《弗兰茨·冯·济金根》一剧本进行评论,先后将作品至少读了四遍,他在《致斐迪南·拉萨尔》中说:“为了有一个完全公正、完全‘批判’的‘态度’”,为了“在读了之后提出详细的评价、明确的意见”,所以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我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再如,列宁为了对小说《怎么办》进行评论,在一个夏天把这部小说读了五遍,“每一次都在这个作品里发现了一些新的令人激动的思想。”(《列宁论文学艺术》第897页)毛泽东也说过,《红楼梦》要读五遍,不读五遍就没有发言权。
这说明,浮光掠影、晴蜓点水式的阅读是不行的。对于被评论的对象
44#
发表于 2014-2-28 16:00 | 只看该作者
初学写作文学评论的人在定题时常犯以下几种毛病:第一种,为评而评,无的放矢。评论者随便拿一篇作品,自己没有明确的目标,未经过认真思考,就去评论。第二种,贪大求全,面面俱到。一开始就写《论×××的小说创作》这样大的题目,往往无从下笔而流于一般、平庸、肤浅。第三种,缺乏新意,老生常谈,步别人的后尘,拾人牙慧。
45#
发表于 2014-2-28 16:01 | 只看该作者
应该怎样定题呢?首先要选准作品。应该选择什么人的哪一篇作品,这是有标准的。标准就是:
(1)作品的价值。一篇作品拿到手,要掂一掂份量,权衡一下,问问自己:这作品有没有价值?值不值得评?俄国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假使你要做一个彻底的人,那么就应该特别注意作品的价值,而不必拘泥于你以前觉得这同一位作家的作品是好还是坏。”(《谈批评中的坦率精神》)这说明:文学评论要评的是文学作品,作品本身的价值才是我们确定评论与否的重要依据。所谓作品的价值,指的是它的美学价值,也就是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的水平应是很高的,或比较高的;另外,是某一种作品代表着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或者就是坏作品。这两类作品都是值得评论的。因为,评论好的,可提高读者的审美水平,使读者获得美的享受,也可使作者认识到自己的特色,向好的方面发展,提高一步;评论坏的,可以防微杜渐,给作者敲警钟,使读者也能认识假、恶、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8 21:54 , Processed in 0.11044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