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2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当下我们要正视和有化解“忐忑”的心理准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2-25 14: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华新

       当下中国人最希望的是公平,这种意识和观念,其实就是梁晓声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次民生感言的具体表达。在梁晓声的这本书中,改革、公平这样的字眼出现的次数较多,他在书中直言:“中国的改革家们,改革要抓住机遇啊!改革也会错过机会啊。”梁晓声表示,自己对中国的改革是持乐观态度的,欣赏政府从小问题、基本问题做起的态度。他说:“现在交通管制也少了,开会时桌子上也不摆放花了,这都是很好的现象。我们做事时往往从最容易的开始做起,我想对一个国家来说,也是这个样子的。”

      现在的不管是公务卡的使用还是餐费的报销规定,这些都是在中央的八项规定之后的具体的体现。而现在的既打老虎又打苍蝇的形象的比喻说法,其实也正是一个新的动向和新的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深化改革的具体的抓手。

        梁晓声说:“书中我写了很多当下年轻人面临的困难,比如就业、高房价等。策划编辑小孙30多岁,跟我的儿子差不多年纪,我想他们年轻人更容易体会我所写的东西,所以就听从了他的建议。”其实现在做父亲的岁六十岁上下的,大都是自己的孩子已经是三十岁左右了。因此如何看待年轻人自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因此说来,现在的孩子不容易,好一点的可以啃老,而没有办法啃老的,则是在社会上苦苦挣扎,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用只是可以改变命运来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的。而现在我这一代所感受到的,也一定是这样的一种情形,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或是拥有了某种机遇,你改变了自己。因此自己还可以在体制内工作和生活,而自己的孩子的学业或是其他的一些因素,能够改变自己的也还是少数,更多的年轻一辈的确是需要这样的公正社会为其提供那个自食其力和那个比上一代活得好一点的这样的奢望,应该不是不可企及的梦想。

  为什么梁晓声要写这样一部书?梁晓声谈到他的写作动机时说:人类历史上似乎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多于五分之一的人口都生活在一个国家,叫中国人;而在这个国家国力变得空前强大的21世纪初叶,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农村和城市,不分贫富,不分官民,总而言之集体陷入了一个终于崛起后的大国的焦虑、忐忑年代。“这种焦虑和忐忑不同于动荡年代,似乎是‘太平盛世’光景之中的,人心介于有盼头与放弃了盼头的无为的焦虑与忐忑之中。”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也发表自己对“忐忑”心理的见解。他说:“书中很准确地把握了当下中国人的心理,也把握了当下中国社会的生存状态。今天我们这个世界和社会被很多元素和力量所决定,而且总是有一种危机感。所以这种忐忑心理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里是非常形象的。就像我们坐在高速铁路上我们会忐忑不安,如果我们坐在马车上或走在乡间田野,我们相对就不会那么忐忑。”
   
      不过我们不能总是在田野上漫步,或是坐着牛车姗姗行,社会在前进,时代在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我似乎会使得再继续自己的慢节奏的生活。而且是社会完全的公正,也只能是一种期待,而且当比拼父亲不在是一个社会的主流话题的时候,当人们依旧相信,而且是应当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时候,也正是人们期待改革的深化造福于社会的每一个人的时候。

      应该面对忐忑的这一心情的存在,而且也是我们能够在当下愉快幸福生活的一个无法舍弃的前提。

(济南 李华新)


[ 本帖最后由 李华新 于 2014-2-25 14:55 编辑 ]
2#
发表于 2014-2-25 16:15 | 只看该作者
忐忑和焦虑的确是当下许多人的心里真实写照,李老师通过梁晓声的书以及陈晓明的观点解析了这种心理状况产生的缘由,令人信服,换一种说法,似乎这种忐忑和焦虑应该是成长中的阵痛,我们还是坦然面对,积极调整,那样我们就和平和许多。谢谢李老师赐稿
3#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21:1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一孔版主的点评。您作为版主一定会为《漫话》带来新的气象!
4#
发表于 2014-2-26 21:38 | 只看该作者
对现实集体心理状态的关注,说到底就是对全社会的关注,体现作者良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0 03:29 , Processed in 0.04756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