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黄叶斌 于 2014-3-8 15:33 发表 诗歌点评可能是评论中,最不易写好的。作者的文字与读者的理解,往往需要渗入读者的学识和诗性情怀。看来,此文基本上达到了这一个目的。
举报
原帖由 寻找文字 于 2014-3-8 18:13 发表 表面上看,这部诗稿无论是结构形式、观察角度、立场方法特别是语言表述,都具有独出心裁之处,它几乎在涉及内容的每一个方面,都不愿意人云亦云落入窠臼。这并非是作者刻意追求诗歌的艺术性,也不是彰显新锐现代的先 ...
原帖由 一水 于 2014-3-9 16:38 发表 仔细拜读敬老师这篇诗歌评论,应该说读出几个令我学习欣赏的亮点: 1:爱尔兰诗人叶芝那样对精神和肉体的相互依存关系…… 2:对乌托邦性质的创作体验,逾越必然和现实之间存在鸿沟…… 3:想象化的或抽象化的拜 ...
原帖由 高骏森 于 2014-3-9 18:28 发表 评述的非常扎实,非常温和。在敬老师的这篇诗评中,我们不仅认识了一位优秀的诗人,读到了一本好诗集,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写诗的技巧。 欣赏学习,问好敬老师!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14-3-10 12:18 发表 昨晚发的,没有出来。这几天我这边网络有问题。 作者以生命体验的形式走进所评诗歌的核心,采用多向思维和纵横知识结构成就这篇评论的厚重与耐品。谢谢作者!
原帖由 红秋叶 于 2014-3-12 08:52 发表 老师在这篇诗评中融入了鲜活的画面感,那些城府于心的立体元素,饱含情愫而且在暗自流韵,接近于一首春曲的悦调,缓缓铺开。又似一书好的字画,赏之则更趋砾心志了。秋叶迟复,老师见谅。问好老师!
原帖由 清风盈袖 于 2014-3-12 09:22 发表 看得出来,敬兄拥有相当细致的感受力,善于从不同的视角,对文本进行多方面的体悟,甚至一眼看穿其中的内核,并将这种长于体悟与善于思考融为一体,蕴含着自身,也是作者丰富的阅历和精神的历程。学习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14:24 , Processed in 0.05575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