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75|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盲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20 09: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
  
  小巷深处有一座古寺,平日里,时有三三两两的男女前来烧香拜佛。因而,寺院门前就有一个苍老的盲人,在空地上摆一纸箱,专给拜佛的人卖香,一年四季从不间断,成为古寺门前一道不变的风景。
  
  寺院门前有一片空地,两边各栽了一棵树,因为缺水,那树不怎么长,树身不到碗口粗,一年年过去似乎老是那么粗细,枝叶也不茂盛。卖香的盲人就坐在离树两步远的地方。那是他每天固定的位置,无论冬夏,都不随意挪动一步。夏天里,太阳晒在他身上,火一样热,树荫只在每天午后为他遮一会儿荫凉,随后就把他抛开不管了。寒冷的冬天,他需要太阳的温暖,那树荫照例也会按时遮住他头顶的阳光,而他同样是一动不动,过一会儿树荫就又把地方腾开了。
  
  盲人就住在古寺对面一座破旧的小院里。每天早晨,盲人从那院里出来,双手抱着一个纸箱,箱子上面放一个小板凳,一步一步摸索着向古寺门前走去。这段路程不足百步,盲人沿着街的一边向前走,脚在地面上轻轻擦着,慢慢向前挪动。这一段路,他已走过千百遍,肯定早已熟记在心,眼睛虽然看不见,心里却看得清楚,所以一步也走不错,甚至每一步都重叠着上一次的脚印。他走到离那棵树很近的时候,就开始转弯,走向他每天坐的固定位置,几乎分毫不差。街上那些有眼睛的人看着盲人一路走向他的老位置,都不能不为之惊讶,他怎么走得那么准呢?
  
  盲人走到他的老地方,慢慢放下抱着的箱子,再拿下箱子上的小板凳,放在身后,缓缓坐下,而后就从纸箱里取出一把一把的香,摆在箱盖上,开始一天的等待,等着烧香的人前来买香。这样的等待是孤寂而漫长的,因为一天中来不了几个烧香的人,有时半天过去了,还未卖出去一把香。盲人就孤独地坐在那儿,默不作声,极有耐心地熬过漫长的时光。他的眼前一片黑暗,那样的孤寂,那样的单调,一分钟一分钟缓慢地过去,我们无法想象在这样的时刻,他的内心世界里是什么样子。
  
  盲人的年纪相当老了,花白头发,满脸皱纹,身形枯槁,脊背像一张弯弓,至少有六十多岁。看见这个年迈的盲人,这座城市里的人们就会想起二十多年前,常常看到一对盲人夫妻相扶相携着在街上走来走去,男的手里拿着一根竹竿,探着前面的路,女的用一只手挽着丈夫的胳膊,显得那样恩爱。后来,说不清过了多少年,街上不见了那一对盲人夫妇,听说盲人的妻子病死了,把他一人留在世上,孤零零一个人活着,也不再到街上走动。盲人没有生活来源,政府每月发给他一百八十元低保生活费。一百多元过一个月,在今天是有些不够,盲人就在古寺门口摆了个纸箱,卖香挣一点零钱补贴生活。换个角度说,盲人在那儿卖香,也许并非只是为了挣几个钱,而是一种生活方式。那样一位苍老的盲人,他一天的光阴怎样打发呢?坐在寺院门口,也许就是最适合于他的生活方式了。
  
  二
  
  今天出了一点小小的意外。盲人刚走到古寺门口,弯腰往地上放箱子时,没防住箱子上的小板凳滚了下去,落在离箱子一步多远的地方。盲人放下纸箱,摸不见小板凳,就绕着纸箱,用脚慢慢探着寻找。其时,南边不远处,街边坐着的几个闲散老头,看见盲人围着纸箱找小板凳,都很有兴趣地观望着。盲人绕着纸箱转了三圈,都没找到目标,有一次他的脚尖差一点儿碰在了小板凳上,却又从旁边错过去了。那几个旁观者笑得前仰后合。
  
  正在这时候,一个新的人物出现了。先是南边那些老头们看见,有一个老婆子走到了盲人跟前。谁也说不清老婆子从哪儿来的,事先没人注意到她的到来,当那几个老头看到她的时候,老婆子已经站在盲人身旁。这老婆子做出的第一个举动,是一弯腰提起了滚落在地上的小板凳,而后向旁边跨出三步,放下小板凳,一屁股坐下,望着盲人绕圈儿,一个劲儿地笑。这样一来,盲人注定是找不着他的小板凳了,只能绕空圈子。
  
  南边有几个坐在街边聊天晒太阳的闲散老头,望着这一幕场景,都笑,说,哪儿来的个老婆子?这么捣蛋,看把瞎子整的!
  
  这老婆子衣服很破旧了,沾了一身土,头发也零乱,大概走了很远的路。看样子不是烧香的,也不像是走亲戚,她来这儿干什么呢?
  
  老头们正在胡乱猜测,老婆子开口说话了。
  
  “哎,瞎子,别瞎忙活了。”老婆子说,“你叫我一声大姑,我把小板凳填到你屁股底下。”
  
  “你是谁?有眼睛的别拿没眼睛的开心。”盲人说,“你可看清了,这儿是佛爷坐的地方。”
  
  “啊,你是佛爷呀?”
  
  “我不是佛爷,也是佛爷的亲戚。你看好了。”
  
  两个人你一句她一句,一会儿就像熟人一样说到了一起。那老婆子也不急着走,把小板凳给了盲人,她就蹲在旁边,陪着盲人说话。有几个拜佛的乡下人走过来买香,老婆子就帮着盲人收钱卖香。南边那几个闲散老头望着,觉得有趣,互相交换着眼色,不住地点着头笑。
  
  没想到的事还在后边。这件事说起来简直有点不可思议,但我们的生活中什么样的怪事不能发生呢?
  
  寺院门口自从那天来了个老婆子,坐了盲人的小板凳,跟盲人搭上话以后,那老婆子就再没有走。接连几天,老婆子和盲人都是一同出现在寺院门口,一人坐一个小板凳,盲人卖香,老婆子就在一旁伸着手收钱。这情景,真让南边那些闲散老头看得一楞一楞的,嘿,瞎子莫不是交上桃花运啦!
  
  再过两日,盲人和老婆子的关系升级,有一天两人没有摆摊儿卖香,双双上街去了,老婆子在前边领路,手里拿着一根竹竿,盲人握着竹竿的另一头跟在后边,看着很像回事。第二天,街上的人就看见老婆子身上换上了一套不甚合体的新衣服。
  
  三
  
  这几日,坐在街边的几位闲散老头甚感奇怪,连着三四天了,寺院门口怎么不见盲人出来卖香呢?
  
  盲人在大街上。
  
  早晨一起来,盲人就走出家门,走出小巷,走到大街上。他在街上不停地走着,从西走到东,从南走到北。他哪儿都走到了,大佛寺,钟鼓楼,牌房亭,马神庙街……整个长廊城都走遍了。
  
  他去找那个骗了他的老婆子。
  
  老婆子把盲人骗了。老婆子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那几天,她像一股风,缠绕着盲人,把没有眼睛的老瞎子吹得晕头转向。盲人卖香,她在一旁收钱,收来的票子都装进了她的腰包,盲人一点也没防着她。老婆子说,她是无家可归无依无靠,从此后就和你白头到老了。三说两说,就哄着盲人到商场里逛了一圈,花一百多元给她买了一套衣服。哪想到穿上新衣服第二天,老婆子就鞋底儿上抹油,溜了。她说是出门给老头买盒烟,一去再没回头。盲人左等右等听不见老婆子的脚步声,等了一天也没等来。这才明白过来,什么老婆子?原来是编了个圈儿,把他套了。
  
  盲人一夜没睡着觉。早晨一起来,手里拿着一根竹竿,就出门上路了。他要去找那老婆子。
  
  盲人走过一条街又一条街,这些街道又熟悉又陌生。他已经有好多年没这样走过了,这时候他的脑海里隐约浮现出好多年前,他和他的盲妻相扶相携着在街上走来走去,他手里拿着一根竹竿,探着前面的路,妻的一只手挽着他的胳膊,两口子是多么恩爱啊。那些往事,离他已是很遥远很遥远了。至今没有离开他的,是手里的这根竹竿。两天之前,一个说要和他白头偕老的老婆子就拉着这根竹竿给他引路,两人上了一趟街,逛了一回商场。哪知道那是哄他跳圈儿哩!贼老婆子!盲人咽不下这口气,他要把贼老婆子找出来!
  
  多少年没上街了,街道大变了样,脚底下找不到从前那样的感觉了。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朝前走。他非找到贼老婆子不可。在这样的时候,他似乎忘掉了一件事——他是个盲人啊,他怎样去找那个老婆子呢?而他却不去想这个,他只管走。只要碰上贼老婆子,他就能感觉得到,就能一把拉住她。
  
  然而,对一个盲人来说,城市毕竟太大了,街上的人实在太多了。他找了一天,找了两天,注定是不见踪影。他也毕竟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腿脚已不灵便,两天走下来,全身的骨头都散了架。但第三天早晨,他买了一个饼子,匆匆吃了半个,剩下的半个装在身上,拿起竹竿又出门了。
  
  这一次盲人没走出多远。到底是累过头了,走过几条街,拐过几次弯,三转两转,再也走不动了。更不好的是,这时候脑子里也糊涂起来,弄不清自己是身在何方了。盲人在原地转了几个圈子,用竹竿这儿捣捣,那儿探探,心中一片迷茫,连方向也闹不清了。
  
  盲人不能再走了,他摸索着在街边人行道旁坐下来。身上没有一丝力气,肚子里也咕咕叫着,就从口袋里掏出早晨剩下的半个饼子,慢吞吞吃起来。唉,看来是找不见了,罢了,不找了,贼老婆子,便宜了她!
  
  盲人的半个饼子吃了好大一会儿。他不是在吃,而是坐在那儿喘息。不知这儿是什么地方,他想,等会儿缓过气来,再想法子找路回家。
  
  其实,盲人不知道,此时他所在的地方,就在他们那条小巷南头街口上。他在街上绕了一大圈,竟又绕回来了,而他自己还丝毫无所察觉。他早就迷失了方向。对一个盲人来说,虽然近在咫尺,却又是天涯海角。
  
  这时,离盲人五步之外,蹲着一个怪异的疯子。那个疯子并不在街上撒野,不乱跑乱跳乱吼乱叫,只是经常守在街口拐角处,或是靠墙根儿坐在一块石墩上,或是横躺在路边,脑袋枕在人行道边的水泥台上。有时侯,他的嘴里会不停地咕咕叨叨,就像和尚念经一样,也听不清在咕叨些什么。其实那疯子也不是全疯,他是有时疯癫有时清醒,有时甚至会说出一两句令人莫名其妙的话来,颇有点莫测高深的味道。
  
  在街口另一边,停着一辆黄包车,正等待着招徕坐客。这辆黄包车已在那儿停了半天,车主是个驮子,躺在车上打盹儿,一觉睡醒了还不想动弹,只是伸个懒腰,翻了个身,仍然懒洋洋躺着。就在这时候,他看见了坐在路边吃饼子的盲人,认出是寺院门口卖香的老瞎子,甚觉奇怪,便问了一声:“哎,老爷子,你不去卖香,坐这儿干么呀?”
  
  盲人听见有人跟他说话,正好问一下路,就说:“我迷路了。”
  
  “啊?迷路了?”那驮子心里咕噜一动,忽地坐了起来。
  
  “这儿是哪个街呀?”盲人问道。
  
  “这儿呀,”驮子东瞅西看,眼皮扑闪了几下,随口瞎编了一句:“这儿是环城路。”
  
  环城路?盲人茫然。长廊城里的大街小巷,他原先都知道的,没听过哪儿有个环城路呀?盲人当然还不知道,环城路是近几年新铺的,他真的还没听见过。
  
  盲人心里有点发慌了,试探着问:“这儿离寺院有多远?”
  
  “噢,那可远啦!”驮子车夫怪腔怪调说,同时还做了个鬼脸。“咋?老爷子想回家呀?坐到我的黄包车上吧,你掏十块钱,我保准把你送到家门口。”
  
  盲人没有坐过黄包车,不知道价钱,低头想了想,坐车就坐车吧,这环城路到底是个什么鬼地方?今天不坐车恐怕是回不到家了。盲人就慢慢站了起来。
  
  这辆黄包车,车蓬和座位都脏得不成样子,而那蹬车的驮子比车子还要脏十分,谁愿意坐他那车子呀?长廊城不大,在街上蹬黄包车,只要不出城,跑一趟是两三元钱,驮子这辆车子,一元钱都没人坐。这回把盲人哄上车,驮子真是逮着了,只要拉着老瞎子在大街上绕上几圈子,而后再把他送回古寺门口,十元一张的票子就到手了。
  
  那驮子得意洋洋跨上了车座,脚下一使劲儿,车轮转动了。这一幕,只有坐在街边的疯子看得清楚。那疯子眯着眼观望着黄包车向远处驶去,离巷口越来越远,忽然拍着两手,破嗓子大声道出一段民谣来:“不好了,不好了,骡子跟着马跑了……”
  
  四
  
  日月漫漫,时间的河流缓缓向前流动着,永不停息。小巷的生活一如既往,按部就班地度着春夏秋冬。从夏天到冬季,也就在一转眼之间。
  
  大西北在寒冬季节迎来了新一年的第一天,春节到了。
  
  大年初一,天地间都充满了新的气息,街巷里响彻喜庆的炮竹声。不过,也有许多不过年的人。这在古寺门前看得最清楚。
  
  古寺院山门大开。过年了,这是寺院新一年的第一个节日。许许多多热衷于拜佛的人,在这一天最要紧的事就是来寺院烧香。新年头一天,佛是最灵验的。今天来寺院还不同于以往,有很多人手里都提着一挂鞭炮,一到大门口就点着劈里啪啦炸起来。寺院山门外那一方地面上,红红的纸屑铺了厚厚一层。
  
  不过年的人还不止那些拜佛的。既然过年是烧香的好日子,那当然也是卖香的好时机了。先别说过年不过年,还是抓住时机挣钱要紧。天色未亮,香贩们早早就来抢占摊位,把寺门口的场地都摆满了。寺门口台阶上,还来了一些讨钱的老头老婆子,也一大早就提前上岗,在山门两边坐了长长的两排。
  
  最惊奇的是,在寺门口那两排乞讨者中间,我们看见了小巷的盲人。自从经历了那次意外事件之后,寺院门前就再不见盲人卖香的身影。现在,他也加入了古寺门口讨钱者的行列。
  
  大年初一的上午,寺院大门外的墙角处,不知从哪儿又来了一个瞎子。这个瞎子不像西灵寺巷的盲人,他带着一把二胡,往石台上一坐,架势一拉,手中的胡琴就响了起来。这个瞎子是拉二胡讨钱的。他拉的全是民间小调,手里拉着,嘴里还伴着唱:“盖了间破草房呀,麻雀搭了窝,雀娃子来踩蛋呀,又把那樑踏折,天下的穷人多呵哪一个就像我!娶了个瞎老婆呀,瞎的个摸不着,生了一个娃呀,还是个没胳膊,天下的穷人多呵哪一个就像我……”一唱三叹,琴弦声又为寺院门口增添了一道特别的民间风情。
  
        
  
  
2#
发表于 2014-3-20 12:10 | 只看该作者
田老师好勤奋,佩服,先支持!
3#
发表于 2014-3-20 12:30 | 只看该作者
读了内心一阵悲凉。
4#
发表于 2014-3-20 15:46 | 只看该作者
几处细节描写很到位,值得学习。
5#
发表于 2014-3-21 04:54 | 只看该作者
有条不紊的叙述,生动细致的描写,让人们看到了一幅社会风情画,几个人物也栩栩如生,人性善恶鲜明。欣赏学习。 问好。
6#
发表于 2014-3-21 08:41 | 只看该作者
眼瞎了并不可怕,怕的是心也瞎了。学习,问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14-3-22 09: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暴雨迎风 于 2014-3-20 12:30 发表
读了内心一阵悲凉。

写的是一个真实的盲人.
8#
 楼主| 发表于 2014-3-22 17: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淡淡不如风 于 2014-3-20 15:46 发表
几处细节描写很到位,值得学习。

谢谢朋友阅评!
9#
 楼主| 发表于 2014-3-24 16: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碣石清风 于 2014-3-21 04:54 发表
有条不紊的叙述,生动细致的描写,让人们看到了一幅社会风情画,几个人物也栩栩如生,人性善恶鲜明。欣赏学习。 问好。

十分感谢您精当的点评!:handshake
10#
发表于 2014-3-24 22: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碣石清风 于 2014-3-21 04:54 发表
有条不紊的叙述,生动细致的描写,让人们看到了一幅社会风情画,几个人物也栩栩如生,人性善恶鲜明。欣赏学习。 问好。
也来学习,支持清风老师点评。
11#
发表于 2014-3-25 15:19 | 只看该作者
众生相,盲人相,苦不堪言。语言的叙述很有力道,对人物的刻画细腻而柔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8 15:56 , Processed in 0.14359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