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138|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春天,那些曾经飞过的鸟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28 18: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春天,那些曾经飞过的鸟儿
  
  春天,晌午,伏在窗台的下面,浸染着一些属于阳光的温暖,伴奏的是一些春天的鸟叫。
  
  我不识花草,也很难叫出三两种鸟的名字,遇到需要表明的时候,多半也只会用一句:那些不知名的鸟儿或是花草什么的。
  
  无半点内疚的。这世上的未知太多了,叫不出就叫不出吧,只要知道这是花,那是草;这是虫鸣,那是鸟叫就行了,再或者,只要它们的出现能让我们心情轻松愉悦就可以了,何必偏要记住它们的名字呢?
  
  我还想到了读书,断断续续地读了几本书,后果有两个,一个读过了记不得什么,二来发现可读的、该读的还有很多很多,难免有时有些急躁。可短暂的情绪过后,还是释然了:记不住就记不住呗,我们原本能记住多少啊?再者那么多的书,能读几本就读几本,哪怕是三页两页看下去感觉是舒服的,就算是大大的收获了。如此一想,会心一笑,书读得悠闲,连日子都觉得从容许多。
  
  像这么难得的一个天气,究竟是读书好,还是走走为好,全凭个人的体验。
  
  我的体验是随着鸟的叫声,我的思绪已从椅子上升起,穿过窗户,越过街道,落在了山村,回到了从前。
  
  还是那个山村,还是那个三面环山仅有一个出口的山村,那儿承载过我的童年。很多人都说回忆当中的家乡是不真实的,是经过过滤与美化的。我不完全否认,但就我们那个村子来讲,它因为坐落在小山的脚下,且无任何污染,早年连个拖拉机都没有,自然还是很恬静与优美的,否则,那儿也不会有那么多热闹的鸟儿的。
  
  那儿飞过燕子,来过布谷,留下喜鹊,还有终日叽叽喳喳的麻雀,斑鸠也喜欢懒懒地藏在竹林里,还有五颜六色体积和麻雀差不多的大概是翠鸟,再有的话我就真叫不出名字的。春天的时候,该出来的都会出来,该叫唤的也还都叫唤,清脆的声音摇曳在寂静的山村里,让湿漉漉的山村多了一丝丝清丽。
  
  我们每家每户都有个院子,院子里栽满了树木,有高挑的椿树还有硕大的泡桐以及桑树等等,反正庭前屋后的土质都比较好,随便弄一个树苗往地上一戳,三两年就长成了大个了。当然,也不乏有些审美的情趣在乡村撒播,也有可能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缘故吧,不少人家还会栽一些花草的,算是点缀,开花的时候也很好看,主要的花也就是月桂、芍药、菊花、腊梅什么的,都是一个想法,尽量让他们一年四季轮番上场,不至于冷清罢了。
  
  算不上招蜂引蝶,自然就会去的,那些鸟儿他总得有个落脚的地方,主人或主动或无意就将这些鸟儿揽到自己家里去了。结果是还在一片酣睡当中,总是被一片叽叽喳喳叫醒,然后摇头晃脑地就开始了新的一天。
  
  燕子的动静不大,也不太愿意往屋子里晃悠,喜欢站在电线杆上写五线谱,好一副居高临下的气势,它飞得也挺快,有时“嗖”的一声斜斜地就下来了,俯冲的气派不亚于一架战斗机。我们小时候的好奇不在于它的骄傲不逊,而是惊讶于它们怎么站在电线杆就没事呢?一个五大三粗的人居然不如一个燕子的抗电压能力,于是顺着这样的思路,我们就有伙伴说香港有个武打明星能抗电压,还能抗雷击,他叫李小龙,只要苦练武功大家都行,那时我们深信不疑。并且可能就有人开始盘算着是不是要脸点武功什么的,但是也都搁在心里。直到今天,我们既没有人练过武功,也没有人能搞明白,人的能力能不能达到这个境界,只是知道了李小龙已离开这个世界很多年了。
  
  电线杆终究不能老呆着,燕子也有休息的时候,它们得做窝。燕子窝都是在人家的家里,一般的都还喜欢在客厅的上方,它的房舍一个斑斑驳驳的球体,那是它费劲九牛二虎之力之力找来的建筑材料,反反复复地才能建成,只留一个豁口,那算是它们家的大门。它住它的小家,我们住我们的大家,相安无事。我们认得自己的家,它们也认得它的家,我们晚上要回家,它们到了来年也会回来,相互的招呼就是主人的一脸惬意,燕子的两声叽喳。
  
  我家的屋子里没有燕子窝,想想那时始终觉得不太平衡,但是没办法,我不知道怎么邀请它们啊!
  
  不过,我家门口的几棵大树上倒是喜鹊的阵地,喜鹊个大,中气十足,叫得也欢唱。且人们都说它吉祥,村里写春联的时候,人们也想不出几幅对子,反正“喜鹊登枝”是必不可少的一幅对联,至于下联随便怎么编吧,什么“艳阳高照”“瑞气临门”的都行,重点还是前面的四个字,那是实实在在的景致。
  
  也难怪,一群热闹闹的喜鹊,站在一批碧绿的浓荫之下,披带着暖暖的阳光,是谁都不会轻易割舍的。
  
  麻雀是最不稀罕的了,似乎就一直赖在这儿了,四季常伴。而且,和燕子不同,燕子虽然有是是一群,但是相互好像不怎么招呼,干净利落地办完事,就开始了一个人骄傲。事实上,他们是最离不开人们的,有本事它能在电线杆上做个窝?麻雀一出动就是一群,发声也是群体性的发声,老像是有着吵不完的嘴似的,一刻都不消停。人家说鸭子的声音大,未必比得上麻雀的。
  
  大约是时常相伴附带的审美疲劳,也可能因为它是天生的草根,人们似乎一直不喜欢麻雀。我倒是不觉得,它外形不比的鸟儿丑,声音也不别的次,还不像那些鸟儿不识人间烟火的,怎么着就那么讨厌呢?它的要求是最低的了,冬天来了钻个草垛洞就行了。想来原因不过是它有些贪吃,偶尔偷袭一下稻子和果木,于是就成了被驱赶的对象。曾经还列入过“四害”之内,想来尤为可恶。国家不发展经济,不科学种地,和麻雀较个什么劲啊,它能吃多少呢?那时,四害倒是灭了一些,老百姓的日子过好了吗?
  
  再者,它们出来吃点冒了多大的风险啊!小孩玩弹弓目标是它们,大人打猎目标也是它们,大冬天的,实在顶不住了,走到雪地之间看到一堆稻谷,正高兴着呢,忽然就被罩住,羊入虎口啊!
  
  前几天,气温尤底,我在一个学校,忽然走廊里掉下了一只麻雀,我拿在手里,尚有体温,这个广漠的校园,连个草垛都没有,它应该是无处栖身,活活冻死的。哎!这个小东西,想想也真是挺可怜的。
  
  即便到现在,我们见到的鸟儿最多的还是麻雀,就像现在,在我窗外欢腾的还是大量的麻雀,估计这一批落在城市的麻雀命运可能会好点。
  
  遭劫的鸟儿不止是麻雀,斑鸠也是一类。斑鸠实际上就是野鸽子,形状是差不多的。我总感觉斑鸠是很傻的一种鸟类,叫的声音也是沙哑的,像个烟酒过度的老男人,不时地还口齿不清。夜晚的时候他就藏在竹林里,一动不动,一杆猎枪抵住它,它愣是没有多少反应,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我家曾经有一把猎枪,打过麻雀,也打过斑鸠,主要是看护樱桃园的。说实话,它们的味道都很好,后来,樱桃园没了,那把猎枪也就进了父亲的灶堂,化为尘烟了。
  
  开春的布谷是没有人动的,上学的路上,我们一边踩着弯弯扭扭的土路,一边听着山里布谷有节奏地提醒,看着复苏的水田,我们知道,不久的以后,这儿便会春潮汹涌了,于是,我们偶尔也会学学布谷的叫声。
  
  当然,还有其他的鸟儿,成天萦绕在我们的身边耳边,只是我们太过疏忽了,因为我们很少会想到,这些会离我们远去,更不会想到,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会藏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怅然地追忆着他们的每一个形状和每一个声音。
  
  它们大多已经离我们很久远了。
  
  好在,窗外还是有些麻雀的,只是不知道它们是不是从那个山村里飞出来的,要是的话,它们也该不小了吧!
  
  不去想吧,是怎样,不是又怎样,如同这欣欣向荣的春天,为什么偏要和过去的一个样子呢?有春天就好,有鸟儿就好!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14-3-28 19:20 | 只看该作者
许多影像都从生活中消失了,原因很多,但追究起来也很累人的,不如不追究。人自己正在呼唤和需要呼唤的东西太多了,因其太多,也便无从起首,只能重见什么而为之感动不已了。
让我们心安理得的东西确乎太少,而生存,其实也与鸟兽无异,很被动的。即便如此,仅有的感动已令我们甚感满足,快乐的祈愿原来是很简单的!
欣赏新作,问候一孔版主!
3#
 楼主| 发表于 2014-3-28 19: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兴文 于 2014-3-28 19:20 发表
许多影像都从生活中消失了,原因很多,但追究起来也很累人的,不如不追究。人自己正在呼唤和需要呼唤的东西太多了,因其太多,也便无从起首,只能重见什么而为之感动不已了。
让我们心安理得的东西确乎太少,而生存 ...

谢谢李老师!很多远去的景致总是能勾起我们的相关回忆,也总是带着丝丝的怅然,却亦然包夹着些许美学的意味在里面
4#
发表于 2014-3-28 22:23 | 只看该作者
鸟儿都到哪儿去了?消失的又岂止鸟儿呢?文字虽然没有挑明,却能体会到,怅然之余,知道这是大环境变化的结果。问好一孔先生。
5#
 楼主| 发表于 2014-3-28 23: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芳菲 于 2014-3-28 22:23 发表
鸟儿都到哪儿去了?消失的又岂止鸟儿呢?文字虽然没有挑明,却能体会到,怅然之余,知道这是大环境变化的结果。问好一孔先生。


环境变了,心境也变了,即便是鸟儿不消失,总还有离我们远去的东西,这些的叠加可能就是岁月吧!同样问候芳菲!
6#
发表于 2014-3-29 07:52 | 只看该作者
常是春天更好,常有鸟更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09: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运涛涛 于 2014-3-29 07:52 发表
常是春天更好,常有鸟更好。


是的,空山鸟语,春花烂漫,吾往也 谢谢运涛涛
8#
发表于 2014-3-29 09:11 | 只看该作者

标题

好喜欢你的叙述风格,淡然怅然,散文的美和主旨的意就在不经意却全然的营造里。学习。问好一孔兄。
9#
发表于 2014-3-29 09:22 | 只看该作者
往昔总在心里。逝去的,返回来难。惟有珍惜。
10#
发表于 2014-3-29 09:26 | 只看该作者
回味那些塾悉的东西,亲切。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20: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从容 于 2014-3-29 09:11 发表
好喜欢你的叙述风格,淡然怅然,散文的美和主旨的意就在不经意却全然的营造里。学习。问好一孔兄。


个人觉得写散文多少还是讲究一些收放的,什么都说什么都写的话,那一遍过了再也没有看第二遍的兴致了,而我是喜欢重新再看看自己捯饬的东西的,谢谢从容!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20: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夏冰 于 2014-3-29 09:22 发表
往昔总在心里。逝去的,返回来难。惟有珍惜。


发现还是那块地界最能引入自己的情思,谢谢夏冰!
13#
发表于 2014-3-29 21:40 | 只看该作者
想跟着孔版主的字去看看春天飞过的鸟,可是跟帖还要审核,不知道跟帖能不能。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3-30 09: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秋天的阳光 于 2014-3-29 21:40 发表
想跟着孔版主的字去看看春天飞过的鸟,可是跟帖还要审核,不知道跟帖能不能。


这不是成了吗?
15#
发表于 2014-3-30 09:54 | 只看该作者
开春的布谷是没有人动的,上学的路上,我们一边踩着弯弯扭扭的土路,一边听着山里布谷有节奏地提醒,看着复苏的水田,我们知道,不久的以后,这儿便会春潮汹涌了,于是,我们偶尔也会学学布谷的叫声。
童年总是很美的,回忆性散文,妙笔生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4042767|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4-7 11:13 , Processed in 0.19514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