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3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萧萧兰河落红一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4 12: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与先生相识后的第一次出游始于呼兰的“萧红故居”。
  
  初秋时日,早晚渐凉,然叶子却无半片飘零,花朵却无一瓣枯萎,太阳依旧暖洋洋的照着。只需十元门票,我推开了那座清末传统八旗式的双扇木门。中秋之前游人甚少,不免心底升起几许落寞。静静地,她端坐在院落中央,那非常悠闲的姿态还有那缕处事不惊的眼神,都好似于默默之中专等我来。从那清秀的面容上、姣好的身材上,从纤手中捏着的那本书上,从那深邃的眸光上,无不散发出难以掩饰的书卷之气。哦,萧红!透过你沉默的面容,我看到你内心的凄楚与巨痛,也许你想推开时间的距离,将纷乱如麻的心事诉说。久立在她汉白玉雕像前,心灵倏地有一丝共鸣,无由的热浪从心底上涌让眼眶潮湿。望着眼前的萧红雕像,越看越觉得活灵活现,似乎只要一声呼唤,她便可站起身来,右手持卷,左手提裙,带着婉约的笑容款款从石阶上走将下来,然后与我携手而行。我心底喃喃自语:萧红,我来了,仰慕已久的我终于来到你出生的地方。在我眼里您是如此美丽,美在你的文字里,美在读者的心灵里,美在你的凄凉里。论年龄,如果您活到如今足可以做我的祖母,但我还是愿意亲切的叫你姐姐!因为,你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花样年华。
  
  萧红是我内心的情结,我想她也是大多数喜欢搬运文字的女性内心或深或浅的一缕情结。所以,很久以来我就有个愿望,看一看萧红的“家”。作为同饮一江水的黑龙江老乡,今天的造访未免显得太迟。终于,我还是来了。此举绝非突发奇想,也无须找多少借口来搪塞迟迟未至的理由。而是每当想到“萧红”名字的时候,心里便会弥漫起一层层伤感的阴云,正如香港中文大学卢玮銮教授,出于对萧红的细腻感知,写下的那段话一样:“愈看得多写萧红的文章,特别是与她有过亲密关系的人写的东西,就愈感到萧红可怜──她在那个时代,烽火漫天,居无定处,爱国、爱人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而她又是爱得极切的人,正因如此,她受伤也愈深。命中注定,她爱上的男人,都最懂伤她。”基于此,亲临“萧红故居”一直是我所望又不忍望的一段内心纠葛。
  
  将目光从与雕像的对视中移开,细细打量这座普通却又神奇的清式小院----青砖青瓦,土木建造、五间一排的正房。花格子窗上依旧糊着窗户纸,虚掩的房门,在秋风中作着静中有动的意思。房头的那架辘轳早已枯干成一个背景。正午的秋阳,热辣辣的似乎能把心烫熟。小园里,满架的红倭瓜已经熟透,看似摇摇欲坠。蔓与叶子之间已染上铁锈色的斑点,看着这累累硕果,让我想起了那些带着满身金粉的大红蝴蝶,还有金色的蜻蜓和碧绿色的蚂蚁,对,还有嗡嗡飞着的满身绒毛的蜜蜂。后园,这里曾是萧红快乐童年的精神乐园,菜畦里,看不到红红绿绿的果子,也看不到被羊啃得伤痕累累的果树。映入眼帘的仅仅是一条用榆树墙夹起来的甬道和一大片荒芜的杂草,也许,萧红的幽灵就栖在杂草之中,暗暗地窥视我的一举一动。一阵轻风抚过,大柳树轻抛几片落叶,悠悠荡荡之间,一片柳叶不偏不倚落在我的肩头,顿时让我感慨万千,难道是萧红的芳魂从岁月的澜薮里传来的悄悄箴语,还是那丝丝入扣的一截诗律,乘着落花的声音来抚触我多愁善感的神经?
  
  正房的东屋两间,陈列着萧红祖父母的一些遗物;西屋两间,原是萧红父母的卧室,现已成为旧物陈列室了。墙上挂着萧红与鲁迅先生、萧军、端木蕻良等人的合影,及一帧帧发黄的单人照片。玻璃橱中,木梳、围巾、手套、棉袄,似乎也赋有一种的活力,好像她的主人刚刚用过,还带着她的体温和气息,很随便的搁置在那里。正当我凝神屏气之时,却感到身后有轻轻脚步移来----笃笃有序,落处悄然,且带着一股仙风雅韵。心底不觉一惊,难道是她来了吗?告诫自己,千万别回头!此刻的我偏等萧红的灵魂出现,好让我一睹芳容。
  
  “女士,是您的书吗?落在售票口了。”售票的小姑娘打碎了我层层叠叠、云山雾罩的感觉。
  
  我接过书,稍欠友好的道谢,心里恨恨的嗔怪,不识好歹的小丫头,偏偏这个时间来!嗔怪紧接着的是自责,其实自己明明是在做白日梦。萧红早已远逝,她已经辞世七十多个春秋了。但我要深情地对她说,轻轻地,我来了!一个与你同样虔诚的文字教徒,一个与你有同样乡情柔思的黑龙江老乡,一个久仰却迟来的拜谒者。今天我来,此刻我来,您可否在冥冥之中感应得到呢?只是那土炕上的小桌旁,再也听不到你随着祖父背诵“处处闻啼鸟”稚嫩的童音;房后的韭菜畦边,也再看不见你顶着酱缸帽子避雨时乖巧的模样。后园碾坊里再也听不到冯歪嘴子震耳的梆子和王大姑娘凄苦地嘤嘤而泣,后门外的“龙王庙”早已颓荡成一摊废墟,而你曾走过的土地,依然年年春草绿。蝈蝈依旧叫得响亮欢快,所幸的是今日没雨,所以大榆树也冒不出烟来。
  
  萧红,你是幸运的。因为爱慕你的人很多很多,因你的才华,因你的容貌,因你的年轻。而你又是不幸的,因心疼你的人少,理解你的人少,关爱你的人少。你怀着“半生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的遗憾去了,去得无声无息,像一片花瓣静静地落在呼兰河面,继而卷入漩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这句诗来形容你该是多么的天衣无缝啊。你的骸骨,一半埋在香港的浅水湾,听潮起潮落;一半埋在香港圣士提反女子中学校园内,看花落花开。只有一缕青丝被你爱过的男人之一端木蕻良埋在了生养你的母亲河边。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吗,青丝与情思,从口语上是多么难以区分的词啊。你用那缕永不变色的青丝,牢牢地牵扯着家乡的情思。酷似挂在月亮上的一架秋千,又像极了呼兰河面一汩细长的波纹。柳亚子先生赞美萧红有“掀天之意气,盖世之才华”。鲁迅,茅盾,胡风等文学泰斗,也都给予萧红极高的评价。不是吗,一个年仅31岁的生命,却在短短的九年创作生涯中写下了100多万字,而这字里行间却是蘸着血泪的苦拟疾书啊!“从异乡又奔向异乡,这愿望多么渺茫,而况送着我的是海上的波浪,迎接着我的是乡村的风霜。”这是萧红在诗里对自己31年生命经历极为精粹的概括。
  
  萧红,让我告诉你。你的英灵若还在故乡的上空萦绕,那么你就可以欣慰的看到,呼兰河畔的冬天已不再酷冷,水缸也不会被冻裂。那些布庄、油盐店、茶庄、药店、烧饼铺、粮栈等早已被岁月的风尘掩埋得了无痕迹,取而代之的是鳞次栉比的楼群,柳暗花明的街道。清亮的呼兰河水依旧潺潺不休,天边的那片“火烧云”依旧通红通红地耀着眼睛。


[ 本帖最后由 木门长子 于 2014-4-4 16:59 编辑 ]
2#
发表于 2014-4-4 14:36 | 只看该作者
咦,没排好版么?还有文末的声明,首发的话,记得加上。
3#
发表于 2014-4-4 14:37 | 只看该作者
也曾写过萧红,她的死,虽是时代的悲剧,有些人的责任同样无法推卸。
4#
发表于 2014-4-4 15:48 | 只看该作者
看过电影《萧红》,很感慨。。
5#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16:41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在此发帖,很多不熟悉,请列位老师见谅!问好!
6#
发表于 2014-4-4 17:03 | 只看该作者
问好新朋友,此一帖是杨庆莲的散文,不知是否同为一人。中财散文属计酬版面,要求文章原创首发。排版:段间空一行,段前空两格。欢迎朋友。期待首发新作。
7#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18:04 | 只看该作者
我就是黑龙江杨庆莲,个人主页为证。如果网络里发帖过的也算首发,以后我定写新作,首发在这里,谢谢老师赏读拙作,问好!!!因是刚注册,不懂贵坛规则,以后一定注意。
8#
发表于 2014-4-5 16:43 | 只看该作者
朋友的文字十分优美。学习了!
9#
发表于 2014-4-7 13:22 | 只看该作者
选材与视角皆然持重,文字整条感觉很不错。欣赏新作,即颂春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4042767|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4-4 22:32 , Processed in 0.54314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