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391|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真爱至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1 1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真爱至简
  文/潘霞

  谁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能成就一段完美的爱情呢?

  天津南开大学东南隅,一幢朴素、优雅的淡黄色二层小楼内,一位耄耋老人坐在轮椅里,仰头望着会客室墙上的一帧大幅照片喃喃自语:“找不着了,就是找不着了。”照片上的她,恬淡、从容、目光温和,满足的神情,一如往昔。

  老人陷在回忆里,那时候,有她在多好啊,想找什么东西,只需轻轻转个头:“你给我找找。”她轻车熟路,很快送到他的手上。如今,他只能在这一桌一椅、一衣一物前感受她的气息了。

  “你才八十几岁啊……”是啊,她小他四岁,可怎么就先走了呢?犹记当年“小轩窗,正梳妆”,可一转身,已是“欲知断肠处,明月照孤坟”。

  小楼有名字,叫做“宁园”,院内,树木葱茏,芳草萋萋,一派宁静祥和。名字是他取的,其一,他认为做学问就应该有宁静的心态;其二,“宁”字,饱含了他对她的绵绵深情。

  她叫郑士宁,而他,则是世界数学大师、“微分几何之父”陈省身。

  最先看上他的,其实是她的父亲。他和她,虽然同在清华园,但一个数学系,一个生物系,“青年才俊”与“清华淑女”彼此并无交集。后来,他说:“我们其实没有谈过恋爱,因为她父亲要招女婿,觉得我不错,可以做他女儿的丈夫。她也很听父亲的话,所以我们就结婚了。”

  虽是父母之命,可对于爱情,她一点也不盲目。“七七事变”后,国家战火纷飞,乱世之下,很多人的命运被迫改写,而陈省身即使在“整个华北都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的情况下,仍然毫不动摇自己的数学方向,一边执教,一边积极宣传抗日救国,这一腔爱国情、报国志令郑士宁觉得,他就是一块磁铁,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正是这样随着时日成长起来的爱,支撑她度过了婚后最艰难的六年。那一年,临产前的她去上海父母家待产,儿子出生后,原计划返回昆明,不料,珍珠港事件爆发,战事进一步扩大,交通一度中断,她只得带着孩子滞留在上海。

  恰在此时,已经有不少论文在国外发表的他,接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的邀请,世界正在大战,赴美也非常危险,无法去上海与妻儿告别,怀着内疚与悲痛,以及对数学研究的痴迷和渴望,他几经辗转,一周后,终于到达美国。

  这一别,就是六年。这六年,他在美国取得了辉煌的研究成果,使“微分几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六年,她在上海抚育幼子、望眼欲穿。

  听闻抗战胜利,他毅然决定回国,振兴祖国近代数学是他的夙志,还有年迈的父母、新婚不久就分离的妻子、尚未见过面的已经六岁的儿子,这一切,让他每每想起,便悲恸不已。

  战后的交通拥挤混乱,这一归程,耗时三个月。重逢那日,恍若隔世,看着风尘仆仆的他,她满脸是泪,悲喜交集。拥着娇妻爱子,他郑重许诺:“从今以后,一家人永不分离!”

  爱一个人,也许有绵长的痛苦,但因爱带来的快乐,也是世上最大的快乐。她庆幸自己有一双慧眼,令彼此的人生最终契合无间。

  1949年,她随他迁居美国,照料他的起居饮食,帮助他整理资料文件。因为痴迷数学,他脑子里时时都会迸发出新鲜、奇妙的思想,每次开车外出,她都会非常紧张,再三叮咛。直到看到那个熟悉的高大身影,一颗心才顿觉安稳。

  他的全部生活只有数学,其它事,她则是全权代表。她善良又好客,还有一手好厨艺,每年的圣诞夜,她都会替他邀请华裔学生来家做客,她亲自下厨,盛情款待,这令他的人品威望与学术成就一起,在数学界博得了极高声誉。正是她的默默奉献,创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让他得以全身心地投入研究工作,才有了“独上高楼”的辉煌。

  爱情,其实是一件简单的事,无非“琴瑟调和,甘苦与共”,无非“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就像一个好习惯,让人愿意日日夜夜去重复它。有她陪伴的日子,幸福而又温情跌宕,她60岁生日时,他特地为她作诗一首:

  三十六年共欢愁,无情光阴逼人来。
  摩天蹈海岂素志,养儿育女赖汝才。
  幸有文章慰晚景,愧遗井臼倍劳辛。
  小山白首人生福,不觉壶中日月长。

  一心做数学的几十年来,她始终在背后默默支持。古稀之年,他决定回国定居,“要为中国数学的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患有心脏病的她放弃了气候宜人的美国加州,远离子女儿孙,毫不犹豫地陪伴身侧。她知道他淡泊名利,对官场的事最是头疼,举办宴会怎么安排席位都是个难题。于是,她参加他的学术会,为他出谋划策,先在纸条上编好号,然后亲自等在门外发纸条,客人对号入座,皆大欢喜。

  她数十年的默默奉献,令他非常感动,在“我的科学生涯与著作梗概”中,他深情写道:“在结束本文前,我必须提及我的夫人在我的生活和工作中所起的作用,近40年来,无论是战争年代抑或和平时期,无论在顺境抑或逆境中,我们相濡以沫,过着朴素而充实的生活,我在数学研究中取得之成就实乃我俩共同努力之结晶。”

  因为有她,他拥有了一个几乎完美的人生,他的脑子像一部机器,为数学运算了七十多年。“数学使问题简单化,科学简单化。”崇尚“简单、快乐”的他,对爱情也是如此。“我们60年没有吵过架,她管家,我不管,我就做我的数学,所以我们家里生活很简单。”

  习惯了她的陪伴,他从来没有想过她会先他而去,可噩耗还是来了。新千年刚过,她在一次睡梦中因心脏病发作悄然离世,他悲痛万分,难以置信,相随相伴、意笃情深60年的她怎么忍心舍他而去?几经思考,他将她的骨灰安葬在南开数学所,其侧,留了一个空的墓穴,那是为自己准备的。

  生而同衾死而同穴,生生世世永不分离。他答应过她的。

  尽管悲伤难抑,他还是投入到紧张的研究中,以九旬高龄,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累了,便抬头看看墙上的她,和她说说话。他知道,她一直都在。

  没有了她的监督,他忘我地研究“属于年轻人的难题”,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加速了他的衰老。2004年12月,93岁寿辰刚过,他走了,神情安祥,另一个世界,有她在等他。

  遵他的遗愿,墓园设计成了露天教室,墓碑是黑板,碑前摆放着23个圆形石凳,一代代莘莘学子跟随他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也深深感受着,他和她那闪耀着钻石般光芒的简单爱情。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14-4-21 10:21 | 只看该作者
真爱至简,好文质朴!学习!
3#
发表于 2014-4-21 16:39 | 只看该作者
简单也许是最好的,守一生的简单,守一个人的爱情,历经岁月沧桑,明白人间至真。在简单中,他与她都好好地活过,好好拥有过,即使日后芳华陨落,也未曾辜负那共同的走过。这样,也算人生一大绚美吧。
细致的文字,柔软的情怀,将一种平淡的生活写得不再平凡。
4#
发表于 2014-4-22 10:12 | 只看该作者
真爱至简,宁静中才显纯粹淳朴的真情。
5#
发表于 2014-4-22 11: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潘霞 的帖子

爱一个人,也许有绵长的痛苦,但因爱带来的快乐,也是世上最大的快乐。
6#
发表于 2014-4-22 18:00 | 只看该作者
欣赏真爱至简的说法,那其实也是人生的真谛。在我想来那时经历过桑海桑田之后的简单,蕴涵了人生的智慧,如此才能获得这样的“简单”。
7#
发表于 2014-4-22 20:51 | 只看该作者
很精彩的人物传记。
8#
发表于 2014-4-22 22:41 | 只看该作者
文字描写很吸引人。学习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14-4-23 08: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再回首 于 2014-4-21 10:21 发表
真爱至简,好文质朴!学习!
感谢阅读!共同学习!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4-23 08: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木门长子 于 2014-4-21 16:39 发表
简单也许是最好的,守一生的简单,守一个人的爱情,历经岁月沧桑,明白人间至真。在简单中,他与她都好好地活过,好好拥有过,即使日后芳华陨落,也未曾辜负那共同的走过。这样,也算人生一大绚美吧。
细致的文字, ...
简单的,也是最美的。
木门辛苦!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4-23 08: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冉令香 于 2014-4-22 10:12 发表
真爱至简,宁静中才显纯粹淳朴的真情。
正能量一下!嘿嘿
冉老师好!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4-23 08: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欣欣向荣 于 2014-4-22 11:03 发表
爱一个人,也许有绵长的痛苦,但因爱带来的快乐,也是世上最大的快乐。
嗯嗯,远握!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4-23 08: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房子 于 2014-4-22 18:00 发表
欣赏真爱至简的说法,那其实也是人生的真谛。在我想来那时经历过桑海桑田之后的简单,蕴涵了人生的智慧,如此才能获得这样的“简单”。
努力向简单人生看齐!
问好房子老师!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4-23 08: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兴文 于 2014-4-22 20:51 发表
很精彩的人物传记。
非常感谢李老师鼓励!
问好!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4-23 08: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芳菲 于 2014-4-22 22:41 发表
文字描写很吸引人。学习了!
芳菲好!共同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4042767|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4-7 13:03 , Processed in 0.16649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