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夏冰 于 2014-6-17 09:23 发表 诗歌本身就由于其含蓄的表达让人不容易接近,诗评更不容易写。读这篇评文,感受到了内在的力度,那种沉重感,评者和诗人一脉相承。
举报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14-6-17 15:34 发表 逐层解读,主向明确,关键在个“通”字。一通语言,极其好读,尽管长句多多,二通诗心,诗应当是有心的,作者通过逐句解析,通向诗歌主旨极其诗魂之心,这是一个圣境高地,令人读之激荡。
原帖由 徽州雪 于 2014-6-26 18:26 发表 其实在姐姐心里,我的心旷永远都是NO.ONE! 高骏森,你最棒!
原帖由 靓丽人生 于 2014-6-26 21:08 发表 沉重的思索,深度的思考,分析的入情入理,观点鲜明,具有借鉴意义。
心生悲悯而超度万物,诗歌的力量足以通达生与死,这不仅是诗者的向度也是评者的维度,诗与评构成了立体的思 ... 梅园星语 发表于 2014-6-28 08:49
我正式宣布,从7月1日起,你被任命为!!! 高骏森 发表于 2014-6-27 22:59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30 19:34 , Processed in 0.09972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