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62|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地漂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0-2 12:2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39 编辑 <br /><br />


    家乡人把草莓称作地漂儿


    小时候,家乡的原始森林深处,生长着大片的地漂儿。每年六、七月份,地漂儿就开花、结果,纤细柔嫩的茎杆上,缀满了通红的小灯笼,看上去晶莹剔透,娇艳欲滴,十分诱人。每当这时候,人们就呼朋引伴,去摘地漂儿


森林的阳面一般少有地漂儿,大多生长在背阴处。有经验的农民,对草莓潜伏的地方很熟悉,不用费多大劲,就能逮住一大片。地漂儿果柄较短,茎杆又紧贴着地面,若用力过猛,就会扯断茎杆,破坏果实,所以,采摘地漂儿必须做到耐心细致,不慌不忙,使不得急性子。有经验的人说,摘地漂儿时,要用左手抓住它的茎杆,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夹住果实,轻轻一扯,就下来了,只有这样,果实和茎杆才完好无损,才不至于断了地漂儿活路


    原始森林里的地漂儿,个头比市场上卖的小多了(只有人的小拇指头蛋那么大),却比人工种植的好吃。也许是因为长期生活在原始森林中的缘故,它们汲取天然的精气,享受大自然阳光雨露的滋润,便显出无限的娇媚和灵气来。家乡的地漂儿不仅色泽艳丽,而且味道甜美,摘一颗放进嘴里,霎时,一丝甜津津的味道就像一条小蛇一样,从舌尖窜入肺腑,教你片刻间神清气爽,感受到大自然尤物的无限柔情蜜意


    人们采摘地漂儿,除了自己享用,还把它当作美味佳肴来招待宾客。那时,因为贫穷,村里人无钱购买水果,家里来客人,就上一盘地漂儿,这样既显示客人的尊贵,也能为主人争面子。记得有一天,邻居家来了亲戚,一小盘红艳艳的地漂儿端上来,亲戚的眼睛就放出欣喜的光彩,说想不到能吃到这么好的东西;顿时,客人高高兴兴,主人欢欢喜喜,餐桌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到山里采摘地漂儿是我童年时的一大乐趣,虽然年龄尚小,但对摘地漂儿却极有兴趣,只要伙伴们拉拢,总想方设法到很远的山里潇洒走一回。也许是眼睛不够贼亮、手脚不够麻利的缘故吧,我总找不到地漂儿巢穴,有时晦气得连地漂儿的影子都寻不着;心里急得发慌了,仍然两手空空;只好跟在别人后面,收拾他们无暇顾及的战利品。自然,杨贵妃是和我无缘的,那么好的东西,看一眼就能让人流口水的尤物,早已进入人家的肠胃做环球旅行了;留给我的,不是赵飞燕,就是林黛玉;但在我眼里,这些看上去病态恹恹的小精灵,也很具诱惑力,它让我尝到了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尝到的大自然的美味。时至今日,我似乎还能感觉到当初那种沁人心脾的美好感觉。


    年岁稍长,我们就经常去山里,主要任务却是采蘑菇;采蘑菇的同时,也采地漂儿。不知什么原因,山里的蘑菇似乎很多,不用费多大劲就能采到一小筐;地漂儿似乎比从前少了许多,非常不容易找到;我总觉得,那些红艳艳、水汪汪、风情万种的小小灯笼,在和我们捉迷藏、玩游戏,轻易不肯现身出来。偶尔发现她们的踪迹,也不过星星点点,零零散散,不是从前那样俘虏一大片。(后来我才明白,地漂儿数量减少,是由于采蘑菇和摘地漂儿的人太多,过度的采摘和践踏,吓跑了地漂儿家族的成员。)这时,我已经能够像大人一样睁大眼睛,跑东窜西,细心地搜寻猎物的踪迹。很遗憾,不论我怎样用心,怎样执着,就是找不到地漂儿大本营,一次也不曾像大人那样心花怒放过。尽管如此,经过长时间的寻觅,只要能找到一些小分队,我也惊喜异常,毕竟,这是我的劳动成果,比眼巴巴地期待别人的赏赐光彩多了。


    前不久,偶然在大街上见到卖地漂儿的小摊,一颗颗膘肥体壮地漂儿堆成小山,像集结待发的部队一样气势雄伟,很壮观,很诱人。禁不住那种美色的引诱,便欣然排出几张人民币,换得若干。回家,急不可耐地将一颗放进嘴里,细心地品味,但遗憾的是,我却始终体会不出当初那种沁人肺腑的感觉。此时,我才知道,地漂儿尤物,必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发育和成长,才能孕育出特别的韵味;在现代化的温室里,地漂儿个头长了,体型大了,其实质内容却逊色多了。家乡的地漂儿虽隐居深山,却得大自然阳光雨露的滋养,具秀外慧中之秉性,实为果中之佳品。


    感叹之余,我不禁对家乡的地漂儿多了一份敬意和思念,心里头又隐隐生出想到山里走一回的念头。





2#
发表于 2014-10-2 14: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39 编辑 <br /><br />应该加上论坛的版权声明啊。

3#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 14: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39 编辑 <br /><br />谢谢指点!好久没来,忘记了!

4#
发表于 2014-10-3 12: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39 编辑 <br /><br />熟悉的生活,浓郁的乡土气息。语境轻松愉快,文质明亮醒目。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 21: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39 编辑 <br /><br />谢谢李老师点评!

6#
发表于 2014-10-4 09: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39 编辑 <br /><br />文很不错,语言干练,灵动有情,对一种植物的描写融入自然的况味。但文非首发,也是遗憾。问好朋友,期待首发新作。

7#
发表于 2014-10-4 18: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39 编辑 <br /><br />进入“编辑”,点击“版权”,输入“版权”两字,可不再贴图。

8#
发表于 2014-10-4 20: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39 编辑 <br /><br />    意境优美,语言轻松愉快,让人无限留恋的纯净美好的画面。欣赏。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0-4 21: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39 编辑 <br /><br />谢谢!多年前的东东,嫩,懒得修改,晒出来找点感觉!

10#
发表于 2015-10-12 23: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39 编辑 <br /><br />今年暑期到古丰柳条河去玩,在茂密溽热的森林中,第一次跟“地漂儿”亲密接触,用她鲜红鲜红的汁液甜美了一天的“野游”行程,颇有些意味似得。

11#
发表于 2015-10-16 15: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39 编辑 <br /><br />地上居然能漂草莓,不可思议。草莓这个俗名也太无闻了吧。但是长在大自然中的尤物,才能震撼人们的感觉,确实令人感慨不已。学习问好

12#
发表于 2015-10-16 17:46 | 只看该作者
赏读问好您,学习佳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2 02:01 , Processed in 0.12583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