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38|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关于村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0-9 11: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兴文 于 2014-10-9 12:52 编辑


      1、村庄藏不住心事


   村庄和有点事半夜也要窜个门子倒出来的二婶一样,也藏不住心事。不过,村庄的心事不是眉飞色舞地说出来的,而是用沉静繁多的微表情和微动作表现出来的。

   玉米熟了的消息随着日渐变凉的秋风,蒲公英小花儿一样的四面散去,仿佛一夜的功夫,小路,庭院,家家户户的房顶,门楣,乃至装扮村庄的每朵花、每棵树,都沉浸在一种微醺的玉米味儿中。 

  清晨,谁家窗户早早打开,敞亮的说话声几近传到房顶玉米棒的耳朵里,全和今秋玉米家族的琐事有关。虽然仲夏时雨水少了点,可夏末的那场中雨还是满足了玉米体内舒展的脉管,玉米借机猛长,沉甸甸的棒子似乎要撑破单薄的秋天。农民可不管秋天单薄不单薄,他们瞅着大片大片的玉米地,一个个大而饱满的玉米棒,说话的声音也不自觉间和沉甸甸的玉米棒神似,即便是一大早小两口之间的调情,声音里也潜伏着一种穿越久远的金属质地。


  院落里有没脱皮的棒子,成堆,时高时低地连绵着。一夜的攒积、簇拥,使它们呼吸急促,形成一股潮湿的热浪。有脱皮没来得及上房顶的棒子,光溜着身子躺在棒子堆旁高凳上的大簸箕里,颇有些难为情。它们脱下的白花花的衣服夹杂着缕缕深棕色的玉米须,随意地散落在属于它们的庭院中,和屋子里疲惫的主人一样刚刚度过一个舒展的睡眠。在幽静的呵护下,有窝藏在棒子顶的小虫顺着蔫吧的玉米须爬出来,抻抻懒腰,打个呵欠,然后在玉米皮上懒散地滚动着白嫩而肥胖的身躯。


  院落的一个小角落里,有几把镰刀和一个小小的磨石。借助于它们,夏季冗长的尾巴被割了去,秋天明快的线条被显现出来。天空和大地的轮廓得以还原。可是,农民们并不知道这些,他们在凭借筋骨和力量与季节赛跑时,丝毫意识不到正是手握镰刀的他们,割断了日与夜模糊的边缘,还原了夏与秋各自的内涵。


  续接着家家庭院的,是一条条路,不宽,却足以通过一辆四轮车,每隔一段距离,借助于延伸的坝底或者岔开的路口,对头车都能够顺利地完成互让。这些通往四个方向责任田的蜿蜒小路,通过脚步和车轮的位移转换,实现着农人心头小小的激动和满足,使他们对奔向未来的富裕日子,充满着一种近乎虔诚的信仰。可是,正是这把信仰的枷锁,却使他们失去了仰望蓝天的姿势,失去了一种面对自然和绿色的沉静理性,也让他们在某些无形的路上,走得越来越远。


  以至于好多个清晨,我看见过村庄流泪的脸庞,听见过那条堆积着珍稀动物粪便的环村小河的喘息。


      2、在玉米地里


  秋天的村庄有着自己独特的体味。


  这味道由阳光、土地、干枯的玉米体液、玉米须以及流动在植株之间潮湿、闷热的气流聚合而成。秋天,这是犒劳农民的最佳芳醇,也是催促他们迈出勤劳脚步的最温柔号角。


  叶片虽然泛黄,可精神依然矍铄,一株株玉米站立成排,一排排玉米交织成行,我敢说,这肯定是天底下一支支最有气势和底气的仪仗队。农人是这精壮仪仗队的拥有者。他们以拥有这样的仪仗队而主宰着整个秋天,掌控着村庄的一切微表情。


  颇有几分自豪地,他们深入这仪仗队,从每一个队员身上取下他们最需要的东西。他们一点也不惋惜,从组建这些仪仗队开始,他们就明白他们看重的并不是仪仗队的外在气势。气势只不过是一种喧哗的假象,靠它们买不了家电养不了孩子,磨不出面粉喂不了貉子。和农人的任何一次行走一样,深入仪仗队的行走也不轻松,叶子上的烟尘、干瘪的玉米须、密布的蛛网、炙热的阳光,一会儿的功夫就把农人变得完全与他们的身份相符,尽管他们此刻是自豪的仪仗队指挥者。


  那个时刻,我正是隐藏了身份,冒充在这自豪的指挥者之中,可是,一会儿功夫,我就原形毕露了。先是一只软软的大虫从玉米叶落入我的脖颈,惊叫着抖落之后,我每一次的脚步都似乎在做着一次惊心动魄的探险。而密布在玉米叶、玉米秧之间的大小不一的蛛网,也对我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威胁,我与一只藏在叶端的黑色蜘蛛对视的当口,从它那诡秘警觉的目光中,我感觉到它就是西游记里那只万恶的蜘蛛精,而我不顾蛛网前进的神态,也丝毫不亚于和蛛精搏命的场景。相比之下,我的母亲才是真正的指挥者,她踮起脚尖,借助于一片玉米叶把玉米植株拉弯,伴随着啪的一声脆响,玉米棒便稳稳地被抛在她理想的地点。在真正的指挥者面前,所有的蛛精都逃之夭夭,任凭蛛网接受衰败的命运。


  世界上,不仅仅沙子可以组成沙漠。任何单调的延续都可以成为沙漠。当体力、耐力严重透支时,漫长的玉米垄就成了我的沙漠,而远处跑着突突四轮车的蜿蜒小路则成了我的绿洲。我不止一次的停止劳动,到空阔的地方看路旁的那棵老柳,回应它或淡漠或热情的眼神,艳羡着它此刻在蓝天下悠闲的样子。而那个时候,我的母亲,已笼在它惬意的阴影里了。

  一段时间之后,母亲这位出色的指挥者,以锋利的镰刀和俯身的姿势,再次对仪仗队的姿势做了改变。


  齐刷刷地,以更复杂的肢体动作,呈现更多样的队列演变,不愧是最训练有素的仪仗队,不愧是最出色的仪仗队指挥者。


  借助于仪仗队不断变化的队形,天空被打开,大地被打开,秋天的味道被发散,到很高的天空,到很远的河流,到每一个有生命的鼻孔,到每一个深陷孤独的灵魂。


  通过一个隐藏的身份,我窥视了秋天,窥视了村庄,窥视了母亲,窥视了母亲的母亲。

  其实,我知道,我走在庄稼的仪仗队里,本身充满了太多的讽刺;可是,我也知道,我之所以远离城市来亲近这片土地,就是为了在这灰尘与小虫的惊吓里,在这沙漠与绿洲的转换里,完成一次对生命的窥视,实现一种对家乡的祭拜。



      3、村庄的委屈


  村庄是有委屈的。


  这缘自一条路。一条连接着村庄和稍大一点的乡镇的路。应该叫柏油路,却坑坑相接,坎坷相连,除了擦拭汽车底盘感觉到的硬度之外,根本感觉不到这是一条柏油路。车行其上,如坐摇篮,却不安然,耳中时刻搜寻着小石子飞溅车窗以及底盘擦拭凸面的声响,不时闭眼,任凭车接受路的暴虐。逢上雨天,四轮飞瀑,雾中喷花,强势的路真真把人车逼到绝境。


  在这条路上,每天,都有骑自行车到乡镇上学的学生,有骑摩托车到缝纫机铸件厂上班的小青年,有坐三轮车、骑自行车或是摩托车赶集卖货购物的村人。


  车轮在坑洼里颠簸,车身不时的打趔趄,都像是村庄扭曲脸庞的一部分,都是它欲言又止的愁苦和愤懑。


  回乡之旅应该是其乐融融的过程。却因这路变得让我恐怖。为此,我恨它,恨它成为我走近村庄的阻拦者。恨它在一幅朴实的水墨画中加上了很不和谐的一笔,使我无辜的情绪沾染上了沮丧。


  虽然有些遥远,村庄也能够看到城市里日益林立的高楼,听到它斑驳霓虹里的喧笑。对此,村庄表情淡然,目光明澈,可是,在清晨或是深夜,依然会有泪水在它的脸上流,流到夜的心脏,流到泉水的襟怀。


  淡然也好,流泪也好,都是村庄的一种语言。无论读懂还是读不懂,语言都沉静在那,对峙着城市的高楼,求索着不羁的天空。









      
2#
发表于 2014-10-9 13: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李兴文 于 2014-10-9 13:06 编辑

很赞同这种批判的态度!中国文学中,近几十年来流传着一种经过意识形态强化并修改的文化价值观和伦理价值观,肤浅地赞美农村生活的自由闲适和宽松快乐,赞美农村风光的大美,说白了,这都是事不关己的谎言家们的有意识说教,真正的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情景绝非如此,凡是真正长期经历过农村生活的人是不会那样不负责任地大言夸饰之词的。如果这个观点会被人质疑乃是批判,那么,我可以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来应对,那就是,现行中国社会并未具备全面城市化的条件,何以有那么多的农村人口不顾后果地涌入城市而让自己的人生从头再来也在所不惜,究其原因,失去传统人文素养的群体开始追名逐利、拈轻怕重、贪图享乐而无视基础产业的社会价值。这种发展势头是病态的,国家和民族将会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
在对待社会问题的时候,理性的考量比感性的抒发更有价值;在对待人生问题的时候,感性的抒发相比于理性的考量更有道理。
不盲从,有主见,有肯定,有批判,是此文的一大亮点!文中所含的责任意识和忧患精神令人敬佩!
欣赏新作,即颂秋安!
3#
发表于 2014-10-9 13:23 | 只看该作者
简洁、诗意的语言,融入了作者深入思考和感知,同时形象而又深刻地表达了村庄所蕴涵的自然与人文意蕴。
4#
发表于 2014-10-9 15:29 | 只看该作者
很凝练的一组短文,读来清新、舒畅,也引发回味。欣赏,问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0 11:38 | 只看该作者
很赞同这种批判的态度!中国文学中,近几十年来流传着一种经过意识形态强化并修改的文化价值观和伦理价值观 ...
李兴文 发表于 2014-10-9 13:03


问候版主。走走农村,就会发现它的泪水。
6#
发表于 2014-10-10 13:44 | 只看该作者
问候版主。走走农村,就会发现它的泪水。
夏日荷风 发表于 2014-10-10 11:38


这种态度和视角很有价值!
7#
发表于 2014-10-10 14:27 | 只看该作者
淡然也好,流泪也好,都是村庄的一种语言。无论读懂还是读不懂,语言都沉静在那,对峙着城市的高楼,求索着不羁的天空。
      来自村庄,深深懂得它的喜乐,理解它的甘苦;不管我们走多远,都不应该忘记那片生养我们的土地,不管肥沃还是贫瘠
8#
发表于 2014-10-10 16:06 | 只看该作者
接地气的文字。欣赏。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08:36 | 只看该作者
淡然也好,流泪也好,都是村庄的一种语言。无论读懂还是读不懂,语言都沉静在那,对峙着城市的高楼,求索着 ...
欣欣向荣 发表于 2014-10-10 14:27



    村庄 是我们永远的情结。
10#
发表于 2014-10-11 09:07 | 只看该作者
对乡村,乡村生活的描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批判也好,赞美也好,乡村应该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问好荷风。
11#
发表于 2014-10-11 09:22 | 只看该作者
也许同样来自乡村,每每看到关于乡村的文字就激动就迫不及待的想学习……第三段乡村的委屈是否未深挖,为何委屈,是受到不公正待遇,部分农民不再喜欢甚至厌恶乡村,加之工业化、城镇化的冲击,人们不再热衷于种田,大量的田地荒废被遗弃被搁置,而乡村的年轻人纷纷外出,乡村没有了乡村的概念……文友再想想,不知道说的对不?个见,仅供参考,祝福快乐!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11:43 | 只看该作者
也许同样来自乡村,每每看到关于乡村的文字就激动就迫不及待的想学习……第三段乡村的委屈是否未深挖,为何 ...
于文华 发表于 2014-10-11 09:22



    面对着城市的高楼   村庄也在向往   不深挖了   让想象尽情展开吧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11:45 | 只看该作者
也许同样来自乡村,每每看到关于乡村的文字就激动就迫不及待的想学习……第三段乡村的委屈是否未深挖,为何 ...
于文华 发表于 2014-10-11 09:22

只想点到为止。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16:54 | 只看该作者
这种态度和视角很有价值!
李兴文 发表于 2014-10-10 13:44



    遥祝  周末愉快
15#
发表于 2014-10-11 17:16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乡村的文字是最值得抒写的,文字朴实自然。欣赏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4 17:14 , Processed in 0.05855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