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炳来 于 2014-10-26 19:23 编辑
过分自责是颗毒瘤
一个人经常自责,是对过去的一种反思,是有责任心的一种表现。然而,凡事都有个度,否则,过分自责不但不是什么好事,还会成为一颗毒瘤。
我有一位邻居李叔,夫妻两个都是普通工人,他儿子上小学时成绩还不错,但上了初中以后,却在班里属于一般。李叔很自责,感到是自己的文化水平低,已辅导不了儿子,才使儿子的学习成绩下降的。他儿子一想也是,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能辅导他们做作业,而自己没谁辅导,学习不好也在情理之中。不是自己不努力,是因为老子没文化。既然找到了学习不好的理由,原因又不在自己,再也没了什么压力和动力。
儿子没考上高中,最后只好上了个职专。李叔很自责,认为自己没本事,不然找找人也能让儿子上高中,与儿子成绩差不多的,通过找关系或是花钱上高中的有的是。他儿子也就认为不是自己平时不努力,关键时刻没考好,而是老子没本事,要是老爸当个局长或是大款什么的,他也能上高中。
儿子毕业后分到了一个不错的企业,这本是件好事,但在企业毕竟要在一线搞生产,这时儿子的同学一个个考上了大学,前途无量。李叔很自责,他认为是自己断送了儿子的前程,限定了孩子的发展,今后只能同自己一样是个工人,出一辈子大力。儿子也感到当个工人没什么前途,这辈子就这么回事了,工作起来也不用心,不尽责,有时甚至无故旷工,不久就下岗了。
儿子的同学加同事调(考)进了法院,李叔更自责,自己不停地撕扯自己的头发,都是自己不是人,连儿子的工作都解决不了。人家都能让自己孩子进法院拍板定案,自己给孩子找个发工资吃饭的地方都找不到。要是自己多少有点能耐,也不至于让儿子整天在大街上闲逛。儿子也有上劲心,就是自己没给他创造一个好环境。他不清楚,与他儿子同样是职专毕业的同学,是通过参加成人自学考试,先考取了法律专科文凭,后又通过参加全国司法考试,取得了律师资格,经过一道道关口,靠着自不懈的努力,在市里组织招考时才考进法院的。
眼看着儿子找对象的事一直没个着落,人家嫌他一是没有工作,二是没有房子,可房价偏又撒着欢儿往上长。李叔悲痛欲绝,他动不动就搧自己的耳光。
此时,他正值青春年少的宝贝儿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每天喝得醉熏熏的,动不动还发脾气。谁家当老子的连个房子也不给孩子买,没那本事您生我干什么?找不上媳妇,我让你们断子绝孙。在他的心目中,他的一切都应该是父母的事,就连他自己结婚生孩子,似乎都与自己无关。
作为父母,有抚养和教育子女的义务,力所能及地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事情是不为人们的意志所转移的,只要尽到当父母的责任也就够了,漫长的路,还要主要靠孩子自己。父母的责任是养育他成人,抚他上马,而并不是一定要陪他同行。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如果不问青红皂白地只是一味地自责,而忽视了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责任,最后只能使孩子为自己的懒惰和无知找到托词,无意识中损耗他们拚搏的激情和前进的动力。过分自责是一颗毒瘤,对已无益,对人有害。
在工作中也是如此,有人说:“部属的问题,领导的责任。”这是领导的自谦和大度,而并非什么错都要到上面找原因。自己办事不牢,报怨领导培养不够;自己贪污受贿,报怨领导监督不力;自己进步不快,报怨领导识才能力太差。而不从自我修炼、自我提高、自警自省上找差距,下功夫。什么问题都是领导造成的,而似乎与当事人反到没了关系。
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完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分工日趋明细,和谐社会的构建也需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是必须的,力所能及地为人提供方便也是一种美德,但我们却不可善意地想着包揽或替代他人,就是自己的孩子和部属都是一样。更不要在尽了责任之后,还一味地自责,过分自责,只能混淆责任,最后既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一只小鸟,你只有把它放飞,它才有可能冲上蓝天,如果你一起把它捧在手里,最多只能成为一个玩物。 |